(1415年到1437年)
扬·胡斯的离世并没有平息波希米亚的宗教狂热。扬·胡斯的信徒把胡斯教义发展到极致,这是扬·胡斯生前未曾预料到的。扬·胡斯拒绝服从教会,但只是在发现教会违背圣言时,才宣布有权诉诸《圣经》。他并不是那种按自己的想象修改教条和宗教仪式的人。然而,中世纪的宗教幻想一旦被彻底唤醒,就不会轻易消失。诞生于某些幻想家大脑中的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效果和具有道德应用的教义就足以激起大众的激情,因为大众在生活中最感兴趣的就是宗教了。扬·胡斯的一个信徒——亚库贝克·斯泰布尔斯基,或者德·斯特里布罗,开始教导说,圣餐不应只以面包形式而应以两种形式[1]提供给人民和神父。这种说教在扬·胡斯信徒的所有教区都受到热烈欢迎。圣杯成了胡斯信徒的象征,在教堂尖塔和所有公共建筑中都能发现圣杯。
康斯坦斯宗教会议立即谴责饼酒同领派,即所谓的圣杯派[2]的创新。然而,同一机构对扬·胡斯的判决不太可能促使胡斯信徒服从法令。正如扬·胡斯忠实的朋友姆拉代诺瓦茨的彼得所说,扬·胡斯殉难的消息在布拉格深深地激怒了人们。人们袭击了正统教士,并指控他们串谋杀害扬·胡斯。一些人遭到抢劫,一些人被赶出家门,还有一些人被谋杀。1415年发生的一场地震和一次日食被人们认为是上帝为这位无辜殉道者进行昭雪的迹象。在农村,不管主教或大主教有多大权威,作为人们生计赞助人的领主和骑士都将他们不喜欢的神父驱逐出去,并用其他神父取而代之,尽管这一做法并不仅仅是因为宗教狂热。许多掠夺神职人员的领主仅仅是为确保自身的利益而已。
在布拉格举行的一次大会上,有四百五十二位来自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贵族和骑士出席。会上起草了一份法律文件,该文件宣布处决扬·胡斯是对整个波希米亚贵族的侮辱。康斯坦斯宗教会议也收到了该法律文件。这些贵族和骑士还组成了一个联盟,该联盟拒绝听命于外国神父,只认可波希米亚教会的主教,因为他们一直认为波希米亚教会主教的教义符合《圣经》宗旨。这些贵族和骑士甚至向布拉格议会选举的新教皇妥协,并宣布在信仰问题上只接受布拉格大学专家委员会作为权威团体。然而,在波希米亚王国,一个主要由德意志人组成的强大的少数民族团体,无论是出于信仰还是兴趣,都依然忠于罗马天主教教会的教义。因此,德意志人与波希米亚人之间的竞争因宗教分歧而进一步加剧。
对此,康斯坦斯宗教会议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德·斯特里布罗和抗议者被传唤到康斯坦斯宗教会议。作为“异端邪说”中心的布拉格大学被命令关闭,并被剥夺由教皇授予的一切特权。瓦茨拉夫四世、巴伐利亚的索菲亚和布拉格新任大主教康拉德受到警告,如果他们不公开谴责胡斯派“异端邪说”,就要受到教会的惩罚。但这些警告没有被这些人放在心上。布拉格的杰罗姆之死的消息使人们愤怒至极。布拉格大学非但不服从康斯坦斯宗教会议的命令,反倒把自己改造成一个管辖教义事务的法庭。两种圣餐仪式都被宣布为实现救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扬·胡斯则被宣布为圣人和殉道者。
但就在这种纷争后不久,所有独立教派遇到的麻烦在胡斯信徒身上出现了。布拉格大学的校长宣称,与《圣经》教义相左的任何教义都不应存在。但《圣经》教义本身并不总是清晰明了。于是,教派主义者诞生了,他们拒绝除洗礼和圣餐仪式外的一切圣礼,否认大众权威,拒绝圣人崇拜,拒绝炼狱式的教义,拒绝斋戒和教会等级制度。
这些新学说在农村广泛传播。离后来的塔波尔镇不远的乌斯提小镇成了新教派主义者的中心。布拉格大学宣布独立于宗教会议,但并未打算与教会永久分离。现在,对乌斯提的革新者来说,布拉格大学扮演了一个正统机构的角色。这些革新者称胡斯信徒为“异教徒”,并创立了一种新的教义学说。但胡斯信徒拒绝服从新教规。胡斯派也没有遵从新教义原则。胡斯信徒非但没有努力进行教会改革,反倒在无限的理论和教条中迷失了自我。即便在最初的热忱期,关于学说教义和教条两个概念,胡斯信徒之间也争论不休。
教皇马丁五世
1418年,康斯坦斯宗教会议解散,并未能成功重建波希米亚教会的权威。接替这一重任的教皇马丁五世也没有获得更大成功。瓦茨拉夫四世应教皇马丁五世的要求,试图恢复已被逐出教区的神父的职位,但人们反对那些恢复原职的神父。农民常常在本教区神父的带领下在山里聚集,而不会进入波希米亚教会的教堂。农民用《圣经》上的名字为这些山起名,如易北河边乌斯提附近的塔波尔山。塔波尔山成了胡斯派最狂热的传道者的传道所在地。为了复原最初的基督教面貌,并维持财产共有原则,胡斯派起草了一份新的信仰忏悔书。在新信仰中,信徒以兄弟姐妹互称,拒绝神父式着装和按仪式祭祀。祭祀时要使用通俗语言。这些将自己与一般信仰和日常生活习惯分隔开来的教区,只在等待勇敢的领袖去抵制教会,去抵制试图驱散他们的世俗力量。很快就出现了这样的领袖:塔波尔的尼古拉·胡斯和布拉格特罗奇诺夫的老骑士扬·杰式卡。在与波兰人共同对抗条顿骑士团时,扬·杰式卡就已对条顿骑士团有了了解,并对德意志人产生了仇恨。这些条顿人和他们的骑兵虽然没有受过训练,但强烈的宗教热情使他们成了中世纪欧洲最可怕的士兵。
这场斗争始于布拉格。瓦茨拉夫四世在重组布拉格议会时,任命了一些对胡斯信徒怀有敌意的骑士。这激起了人们的愤怒,在热利夫的约翰神父和扬·杰式卡的带领下,人们进了市政厅,抓了新任命的议员,把他们从窗户扔到下面的长矛和标枪上。瓦茨拉夫四世对这种暴力大吃一惊,立即做出让步,委任受人们欢迎的地方长官。不久,瓦茨拉夫四世驾崩了。瓦次拉夫四世三岁就成了王位继承人,十五岁时成为罗马人民的国王,十七岁时继任父亲查理四世的波希米亚王位。从继承王位那一天起,瓦茨拉夫四世就享有世间所有的美好。但他并不能承受本该承担的一切重任。瓦茨拉夫四世被波希米亚贵族和弟弟西吉斯蒙德囚禁。他在罗马教廷和胡斯信徒之间摇摆不定,不能掌控一切,只能继续玩物丧志,玩弄女人,游戏于诸事百态。瓦茨拉夫四世的统治标志着波希米亚政治颓废的开始。但捷克民族已经处于历史的关键时期,此时,各民族比君主更重要,尽管某些残暴行为与当时依然半野蛮的时代密不可分,但我们仍会看到波希米亚正在造就伟大的事业并将其光辉业绩传给子孙后代。
扬·杰式卡
瓦茨拉夫四世的驾崩使当时人们备受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这种情感就是人们对王室的尊重之情。教堂和修道院遭到抢劫,天主教神父被驱逐,取而代之的是胡斯信徒。大主教和大教堂的教士都逃走了,许多富有的中产阶层,尤其是德意志人也紧随其后。按照查理四世的预先安排,瓦茨拉夫四世的弟弟西吉斯蒙德成了瓦茨拉夫四世的继任者,但西吉斯蒙德背信弃义,无视扬·胡斯的带有皇帝敕令的安全通行证。波希米亚各领地派大使去邀请西吉斯蒙德来布拉格。这些大使要求有权享有两种圣餐仪式。如果西吉斯蒙德默许,即意味着他在执政之初就不得不站在反对宗教会议和教皇的立场上。西吉斯蒙德的答复含糊其词,并命令瓦茨拉夫四世遗孀巴伐利亚的索菲亚在他来之前继续执政波希米亚。巴伐利亚的索菲亚试图解散一些会议,并且得到了贵族的支持,但这些贵族开始以宗教为借口在公众集会上表达不满情绪。然而,扬·杰式卡和尼古拉·胡斯煽动布拉格人民,试图发动进攻占领皇家城堡。扬·杰式卡和尼古拉·胡斯烧毁了部分城市,并强迫巴伐利亚的索菲亚允许公众集会和两种圣餐仪式的存在。了解这些暴行后,西吉斯蒙德立即决定前往布拉格。在收到西里西亚和摩拉维亚各领地的贡品后,西吉斯蒙德呼吁教皇马丁五世发起一场对抗胡斯信徒的十字军东征,并准备去波希米亚。
事态的发展鼓舞了波希米亚的天主教教徒和德意志人。库滕贝格的德意志人开始迫害当地胡斯信徒,并抓捕了四百名胡斯信徒,将他们扔进矿场。整个王国弥漫着恐怖气氛。扬·杰式卡急忙赶到塔波尔山,组织胡斯信徒聚集在山上开展军事行动,并在山上建了一个设防城镇。该镇成了胡斯信徒最强大的堡垒。塔波尔山的临时部队需要特殊战术和新武器,因为它不能拖着中世纪骑士的装备到处跑。沉重的连枷、铁匠的重锤是他们的武器,笨拙的四轮马车给战斗人员提供了一种掩护,给伤员提供了一个庇护所,而那些僵化不变的纪律则确保了军事行动的统一。即便是布拉格的饼酒同领派教徒,看到西吉斯蒙德在布雷斯劳接受十字架时,也开始准备捍卫自己的信仰。布拉格侯爵瓦滕贝格的采内克[3]向波希米亚人发出公告,敦促他们武装起来对抗共同的敌人。
扬·杰式卡率领军队在布拉格城外的维科山与西吉斯蒙德率领的军队交战
1420年春,西吉斯蒙德率领一支军队,通过赫拉德茨克拉洛韦和库滕贝格进入波希米亚,一直深入布拉格郊外,并在这里为自己举行加冕仪式。随后,西吉斯蒙德向布拉格发起包围战。此时,扬·杰式卡率领塔波尔士兵向布拉格进军以解救这座城市。扬·杰式卡占领了布拉格附近的维科山。此后,这座山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杰式卡伯格山。扬·杰式卡击退了神圣罗马帝国十字军近十万人的进攻,并最终打破了西吉斯蒙德对该城的围攻。
然而,西吉斯蒙德在波希米亚的地位仍非常可畏。西吉斯蒙德几乎拥有所有的皇家城镇,甚至拥有布拉格高堡。因此,他可以在莫尔道河东岸的布拉格高堡指挥布拉格。他的军队由波希米亚天主教教徒及一些饼酒同领派贵族组成。但西吉斯蒙德的国库已经耗竭,为了支付战争费用,不得不把神职人员的部分财产做抵押。与此同时,布拉格人开始发起进攻并包围了布拉格高堡。西吉斯蒙德试图解除包围,但没有成功。西吉斯蒙德被击退,不得不放弃布拉格高堡。不久,匈牙利的局势迫使西吉斯蒙德返回匈牙利。因此,西吉斯蒙德组建了一个临时政府后,不得不离开波希米亚。
西吉斯蒙德的撤退鼓舞了胡斯信徒,使他们觉得自己获得了波希米亚王国大多数人的同情。布拉格胡斯派对所有加入国王或拒绝承认两种圣餐仪式的人发出了放逐令和没收财产令。天主教神职人员的部分财产也被没收。这样一来,在布拉格的德意志人的势力就被削弱了,而其余留在布拉格的德意志人也都皈依了胡斯派。布拉格人与扬·杰式卡和塔波尔人结盟,又开始重新征服这个国家。几个月后,除比尔森和布德韦斯之外,其他城市都被占领了,尽管某些城市是经过激烈抵抗后才被占领。布拉格守军最终投降了。在波希米亚人重新占领这些城市后,大部分德意志人都离开了。此后,这些城市再没有恢复曾经拥有的辉煌。许多教堂、修道院和宗教建筑都在这场战争中遭到毁坏。塔波尔派[4]虽然毫无怜悯之心,但采取一些激进措施还是有必要的。饼酒同领派贵族为塔波尔派的胜利感到震惊,最终放弃了保皇派,站在人民一边。布拉格大主教康拉德与饼酒同领派贵族达成和解,为他们的神父封圣,并允许他们随意使用部分教会圣物。
胡斯派获胜。胡斯信徒聚在布拉格,通过了胡斯教义并为波希米亚王国制定了宪法。胡斯教义一直是扬·杰式卡宣传的首要内容,由布拉格大学的专家制定。该教义包含四条内容:要求进行两种圣餐仪式、免费传播圣言、教会财产的世俗化及圣徒或非圣徒对教会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和冒犯之举的世俗性惩罚。胡斯派郑重地派一名大使去为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隆献上波希米亚王冠。在等待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隆接受王冠这段时期,波希米亚将由二十人组成的议会管理。该议会代表一半来自领地贵族,一半来自各城市和塔波尔派。在布拉格大学的引导下,该议会召开了一次宗教会议。胡斯教义的内容便是由宗教会议上通过的法案确立的。此次宗教会议对教会纪律的改革问题非常关注。因此,该宗教会议硬是给布拉格大主教康拉德配备了四个议员,并委托议员和康拉德一起维持教会纪律。
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隆
波希米亚人还不算团结。塔波尔派希望有自己的教会,并于1420年选出了一位主教为其神父封圣,这样就将自己与波希米亚教会分离开来。此外,教皇马丁五世对布拉格大主教康拉德进行了限制,并宣布其教区为空置教区。波希米亚贵族希望获得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隆的支持,因为一部分波兰贵族已信奉胡斯教义,此时为波兰增加领地将非常有利,而且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隆与西吉斯蒙德在加利西亚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但波兰的神职人员担心波希米亚王国和波兰王国的单独联合会加速胡斯“异端邪说”在波兰的发展。教皇马丁五世的代表让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隆拒绝接受波希米亚王冠。随后,波希米亚人就把王冠送给了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5]。波希米亚人意识到德意志人建立的各王朝对他们的利益造成了巨大损害,于是试图寻求与他们的近亲斯拉夫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
巨大危险就在眼前,因为西吉斯蒙德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正准备一场针对波希米亚人的十字军运动。然而,在西吉斯蒙德准备与德意志人合作前,德意志人就进入波希米亚了。德意志军队有两万人,其中五位指挥官是选帝侯。德意志人围攻了萨茨镇,但该镇进行了强有力的防御。十字军发起了复仇行动,洗劫了整个萨茨镇并大肆屠杀农民。不会讲德语的人都被处死。扬·杰式卡比塔波尔派和布拉格人抢先一步,匆忙去解救波希米亚。多年来,这位一只眼睛失明的勇敢无畏的领袖,最近又在围攻拉比城堡时失去了另一只眼睛。但失明并没有使扬·杰式卡的军事技能下降。扬·杰式卡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恐怖色彩。在成功解围后,德意志人就撤退了。被土耳其人阻留在多瑙河的西吉斯蒙德最后带着一支由著名的雇佣兵队长弗罗伦萨人皮帕指挥的八万大军来到波希米亚。面对这股力量,摩拉维亚放弃了抵抗。与波希米亚相比,摩拉维亚没什么地理优势,摩拉维亚人也没有那么好战和顽强。摩拉维亚贵族放弃了两种圣餐仪式,宣誓效忠西吉斯蒙德。波希米亚的一些饼酒同领派贵族也纷纷效仿。西吉斯蒙德率军前往库滕贝格,随后占领了库滕贝格。但扬·杰式卡出其不意地袭击了西吉斯蒙德,在将其军队逼退到德意志人所在的浅水区后,于1422年在萨扎瓦河河岸上将其彻底击溃。
这一胜利使波希米亚摆脱了德意志人的入侵。在一段时期内,波希米亚人成了本国真正的主人。然而,波希米亚王国各阶层之间毫无和谐。存在于宗教教条问题上的分歧让布拉格派和塔波尔派分道扬镳,而塔波尔派又分裂成不同的教派。在这些教派中间出现了奇怪的学说。一些人鼓吹商品经济和婚姻交易,另一些人(主要是亚当派[6])则倡导回归自然,回到原始的裸体和肆无忌惮的肉欲中。扬·杰式卡不得不谴责这些顽固不化的信徒,并把落入他手中的信徒活活烧死。在布拉格,塔波尔派招募了许多信徒。这些信徒在领袖热利夫的约翰神父(热利夫的约翰神父凭三寸不烂之舌煽动了人们)的带领下,扬言要占领布拉格。两年来,热利夫的约翰神父一直是布拉格真正的“统治者”,直到一些富有的资产阶级使用计谋将他抓住并处死。但暴乱最终还是爆发了。保守的饼酒同领派被驱逐出布拉格大学委员会,取而代之的是新殉道者热利夫的约翰神父的信徒。尽管一切混乱无序,但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还是决定接受波希米亚王国王位,并选弟弟西吉斯蒙德·科里布托维茨代为管理波希米亚。西吉斯蒙德·科里布托维茨在克拉科夫集结一支军队,借道西里西亚和摩拉维亚进入波希米亚,途中没有遭遇任何抵抗。面对这样一个四分五裂、渴望自由的民族,一个通过自由选举选出来的国王依然保留着王位的所有威望。摄政者西吉斯蒙德·科里布托维茨结束了布拉格和其他城镇的混乱局面,并恢复了领主和骑士对这些城镇的管理权。然而,西吉斯蒙德·科里布托维茨扮演和平缔造者的角色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根据匈牙利国王和波兰国王签订的一项条约,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于1422年放弃了波希米亚王国王位,并将他英明的助手西吉斯蒙德·科里布托维茨召回。饼酒同领派贵族与天主教教徒联合,将波希米亚再次置于西吉斯蒙德的统治之下。但扬·杰式卡发动了一场激烈的战役。战役一如既往地以塔波尔派的胜利告终。西吉斯蒙德·科里布托维茨返回波希米亚对双方进行调解。这次行动完全出于西吉斯蒙德·科里布托维茨的自愿。因此,他违背了叔叔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隆的意愿。西吉斯蒙德·科里布托维茨很受欢迎,因此,双方不得不同意再次承认他为摄政者。
西吉斯蒙德·科里布托维茨
不久,扬·杰式卡去世了。几份由扬·杰式卡经手的文件证实他是一个信念真诚、具有深厚宗教感情和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人。在其中一份宣言文件中,扬·杰式卡宣布他要拿起武器保卫波希米亚和斯拉夫民族。
扬·杰式卡死于瘟疫
对塔波尔派来说,扬·杰式卡的死是严重的损失。他的勇气使塔波尔派能够抵挡王国内的敌人;他的威望使塔波尔派能够尽可能地坚持理智和节制。扬·杰式卡死后,塔波尔派就分裂了。那些极端分子保留了塔波尔派的名字,而饼酒同领派愿意将自己称为“孤儿”。这两个派别,尽管总是明争暗斗,但总是随时准备联合起来反对天主教教徒。根据1425年的《沃斯西斯条约》,塔波尔派和饼酒同领派获得了大部分从布拉格分离出来的皇家城镇,并在塔波尔派和饼酒同领派的领导下成立了独立联盟。天主教教徒同意休战,领主也同意在其领地容忍两种圣餐仪式的存在。比尔森是唯一拒绝签署《沃斯西斯条约》的城镇。
天主教统治着奥洛穆茨主教的广大领地及德意志人占多数的皇家城镇。而西吉斯蒙德曾承诺把大部分皇家城镇分给他的女婿奥地利大公阿尔布雷希特五世。摩拉维亚的胡斯信徒只能依靠波希米亚王国及其近邻的援助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在波希米亚王冠管辖下的其他领地,如在西里西亚和卢萨蒂亚,后来能理解马丁·路德教义的大多数德意志人对胡斯运动都充满敌意,这更多的是因为民族而非宗教,而勃兰登堡早就不属于波希米亚王国了。总是需要钱的西吉斯蒙德把勃兰登堡抵押了,并在1415年将其赐给霍亨索伦家族的腓特烈六世。
西吉斯蒙德仍希望在波希米亚重获大权。在向神圣罗马帝国寻求援助无果后,他与女婿奥地利大公阿尔布雷希特五世结盟。他承诺把波希米亚北部的几个城镇特别是易北河的布吕克斯和奥西希赐予阿尔布雷希特五世。阿尔布雷希特五世立刻占领了这些地方。但这次,波希米亚人并未按兵不动,而是主动进攻。波希米亚人从南部进入奥地利,并派一支军队从北部包围了奥西希。这次,波希米亚人的领袖是始终忠于波希米亚王国的西吉斯蒙德·科里布托维茨和普罗科普[7]。普罗科普又被称为剃须的普罗科普,或称“伟大者”,是一位已婚神父。诸多战事已使普罗科普成长为一名战将,并将自己看作扬·杰式卡天赋才能的继承人。一场血腥之战在奥西希城下拉开。萨克森人和米斯尼昂人在这场战斗中被彻底击败,被迫撤到边境外。阿尔布雷希特五世逃到摩拉维亚,之后逃到了自己的公爵领地。就这样,胡斯信徒反倒成了进攻者,而西吉斯蒙德正在其他领地上忙着与土耳其人交战,无法阻止胡斯信徒。
普罗科普
然而,胡斯信徒在战场上获胜后,又继续分裂成许多派别。我们发现,塔波尔派出现了分裂,之后饼酒同领派也出现了分裂。于是,出现了两个教派[8]。一个教派[9]希望与教会和解,并规定采取两种圣餐仪式的宗教权利。另一个教派则信奉约翰·威克里夫教义,要求废除某些天主教仪式,并要求人们使用民族语言来阅读“书信”和《福音书》。(www.xing528.com)
西吉斯蒙德·科里布托维茨支持饼酒同领派,因为该教派赞成和解,并与教皇马丁五世进行了秘密谈判。见此,塔波尔派就开始攻击西吉斯蒙德·科里布托维茨,将其俘虏,并于1427年把他赶出波希米亚。塔波尔派大获全胜。布拉格的人们与塔波尔派的同盟关系更加紧密,普罗科普成了胡斯信徒无可争议的领袖,拥有比扬·杰式卡更大的权力。
然而,罗马教廷继续鼓动向波希米亚发起十字军运动。1427年,神圣罗马帝国诸侯通过比尔森再次进入波希米亚。比尔森是一直忠于天主教的。但随着普罗科普步步逼近,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撤退到塔霍夫。波希米亚人占领此地并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现在轮到普罗科普采取主动攻势了。他入侵匈牙利直至普雷斯堡,并大肆践踏和蹂躏匈牙利,接着入侵摩拉维亚(这里的胡斯信徒开始再次扬眉吐气),并于1428年年初到达西里西亚。在西里西亚,波希米亚人占领了许多城镇并驻守下来。他们击败了布雷斯劳主教的军队,并占领了西里西亚部分地区。与此同时,胡斯信徒深入巴伐利亚和奥地利,击溃了从四面八方袭击他们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胡斯信徒攻无不克,西吉斯蒙德只得接受公开谈判。因此,他便与普罗科普及其信徒约定在普雷斯堡召开会议。会上,西吉斯蒙德提议,所有的宗教分歧都应提交给宗教会议裁决。两年内,宗教会议要在巴塞尔召开一次会议,届时应宣布休战。但波希米亚人没有忘记扬·胡斯的悲惨遭遇,对宗教议会并没有信心。因此,提案被否决,胡斯信徒和西吉斯蒙德再次陷入敌对状态。
普罗科普入侵卢萨蒂亚并将其占领,接着,向迈森和萨克森发起了一次规模庞大的远征运动以对抗神圣罗马帝国。在胡斯信徒到达前,萨克森选帝侯大军就已仓皇而逃。迈森、萨克森、图林根和弗兰科尼亚都遭到入侵。根据一些历史学家的说法,七十座城市和几千座村庄被肆意践踏、被烧毁。胡斯信徒让神圣罗马帝国感到恐慌。巴伐利亚公爵、纽伦堡侯爵和许多城市都要赎买和平。萨勒河畔洪堡镇派了一批儿童代表去找普罗科普,向这位凶猛的征服者乞求怜悯。
波希米亚人取得的功绩令欧洲钦佩和恐惧。罗马教廷更加惊恐,因为胡斯教义已跨过波希米亚王国边境开始向波兰王国、匈牙利王国、神圣罗马帝国甚至法兰西王国蔓延。来自多芬尼[10]的自愿捐款被送到波希米亚。阿拉斯主教写道,他不敢离开自己的教区,因为“他必须看管好自己的信徒不受波希米亚‘异端邪说’的侵蚀”。基督教国家认为,解决诸多罪恶的唯一办法就是召开宗教会议,而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兰西王国的神职人员则扬言说宗教会议的召开不需要经过教皇马丁五世批准。与通过召开神学集会做出决议以解决问题相比,教皇马丁五世对用武力解决问题更加有信心。教皇马丁五世相信,打败波希米亚人就能将最叛逆的灵魂置于教会权威下。因此,1431年纽伦堡宗教会议决定发起一次新的十字军运动。不久,一支新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从西部进入了波希米亚。普罗科普带着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多马日利采等候这支大军,并随后大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胡斯信徒再次入侵奥地利和匈牙利。
与此同时,巴塞尔宗教会议召开。全世界都渴望和平,特别是神圣罗马帝国和波希米亚王国,持续不断的战争已使其疲惫不堪。波希米亚军队很大程度上已失去宗教所具有的庄严和道德的清廉无瑕。这种宗教曾使扬·杰式卡的士兵独树一帜,但现在这支军队满是贪婪的“冒险家”。此外,自从西吉斯蒙德·科里布托维茨离去,波希米亚王国还没有一个具有真正执行能力的政府。1431年,由十二人组成的议会只能行使非常有限的权力。
1431年,巴塞尔宗教会议拉开帷幕。1431年10月,一份和解函被送往胡斯派,要求他们派代表来巴塞尔。1430年12月,饼酒同领派大主教康拉德去世。如果波希米亚人希望拥有一名神职人员,那么他们就必须得打破宗教传统,与天主教教会和解。波希米亚王国各领地及热爱和平的人们收到和解的消息后非常高兴。1432年1月,在布拉格举行的一次会议上,饼酒同领派和塔波尔派决定就如何接待波希米亚使者问题进行协商。两派都没有忘记扬·胡斯和那个既不能将扬·胡斯从监狱里救出来也不能将其从火刑柱上救下来的带有皇帝敕令的安全通行证。塔波尔派同意进行谈判,但条件是,在所有问题没解决前不能停战。普罗科普继续加紧对神圣罗马帝国的侵略,洗劫了柏林及勃兰登堡的奥得河畔法兰克福。之后,普罗科普极其苛刻地强迫西里西亚从他那里赎买和平。1432年,胡斯派派一名大使到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隆的宫廷,成功签订了波兰王国和波希米亚王国之间的条约。为了回报波兰王国给予的援助,波希米亚王国的王冠被允诺给年幼的瓦迪斯瓦夫三世。1432年,在布拉格召开的会议尽管遭到教皇尤金四世的反对(教皇尤金四世反对与“异教徒”之间的任何妥协),还是派代表到波希米亚安排如何接待波希米亚使者。双方一致同意,使者应以自由人而非被指控者的身份出现在法庭上,并且有权根据《圣经》和由诸位神父为自己的教义辩护。因此,胡斯派决定派一个大型使团去巴塞尔,许多著名人士亦在其中。
教皇尤金四世
1433年1月6日,普罗科普在一百名胡斯信徒陪同下来到巴塞尔。一个叫埃尼亚斯·西尔维厄斯的见证者及后来的教皇庇护二世都讲述了人们看到胡斯信徒时的反应。按照神圣罗马帝国士兵的说法,每个胡斯信徒都被一百个恶魔附身,在领袖的带领下,威力震慑人心,恐怖至极。人们说:“就是那个人,他经常让忠诚之军仓皇而逃,他摧毁了那么多城市,屠杀了成千上万的人,百姓和仇敌都怕他。”所有这些关于普罗科普的讨论都基于上文提到的《布拉格四纲领》[11]。这些讨论有时在宗教会议上进行,有时在秘密会议上进行,整整持续了三个月。巴塞尔宗教会议的多数成员赞成宗教改革的想法,甚至在圣杯问题上似乎可能达成妥协,但困难在于使塔波尔派接受教会的权威原则并承认等级制度的有效性。巴塞尔宗教会议本着和解的精神,同意派一个代表团前往布拉格,与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胡斯信徒谈判。1433年6月,布拉格召开了一次特殊宗教会议。教会显然不能对所有教派的意见一一认可,并且胡斯信徒有必要达成一种折中方案。然而,饼酒同领派和塔波尔派无法达成一致协议。宗教会议的代表向饼酒同领派表示可暂时容忍两种圣餐仪式的存在,但其他问题则将由波希米亚议会代表出席的议会进行解决。最重要的是,亟须立即宣布停战。布拉格人坚持认为,为了打压波希米亚的各种宗教派别,所有波希米亚人和摩拉维亚人在圣餐仪式中必须使用圣杯。做出这一让步超出了该议会代表的权力范围。因此,一个新的波希米亚代表团又被派往巴塞尔与宗教会议进行交涉。与此同时,并未有任何停战宣言。胡斯信徒继续蹂躏匈牙利,并向比尔森发起猛烈进攻。当时,比尔森一直是波希米亚天主教的主要据点。
对比尔森的围攻一再拖延。胡斯信徒围攻大军已经习惯了在匈牙利这片异域土地上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便渐渐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波希米亚那片贫瘠的土地。普罗科普的军队内部发生了叛乱。曾带领军队获得多次胜利的普罗科普被叛乱士兵所伤并成了俘虏。因此,普罗科普就把指挥权交给副将桑河的恰克。然而,桑河的恰克在攻击天主教据点比尔森时并不比普罗科普幸运多少。与此同时,巴塞尔宗教会议派一个新的代表团到波希米亚,使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议会达成了《巴塞尔协议》。协议指出,议会将圣杯赐予提出请求之人,为饼酒同领派神父封圣,原则上承认其他三条布拉格纲领。摩拉维亚与波希米亚教会代表只保留布拉格纲领细节规范问题的权利。关于《巴塞尔协议》,波希米亚神职人员分为两派,一派倾向于接受这些协议,另一派则认为有义务遵守两种圣餐仪式。后一派占了上风,因此,《巴塞尔协议》未通过。1434年年初,巴塞尔宗教会议代表离开了布拉格,战争比以往更加激烈。现在,波希米亚王国正与整个基督教世界做斗争。巴塞尔宗教会议向所有天主教神职人员征税,来帮助波希米亚天主教教徒,尤其是比尔森的天主教教徒。巴塞尔宗教会议用这笔钱收买了一些胡斯信徒,通过奸诈不义的手段使比尔森再次获得粮食供给。为恢复和平,1434年4月,波希米亚领地常设议会召开了一次会议。该会议颁布了一项全面和平法令,决定从此时起,由国家出资供养波希米亚军队,同时要求塔波尔派和饼酒同领派要么解散军队要么被编入新的军队。这个为特定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发出了饼酒同领派和塔波尔派再次战争的信号。在布拉格,长期被塔波尔派占领的、波希米亚人居住的新城拒绝接受全面和平,而德意志人居住的旧城接受和平。由波希米亚各领地共同发起的军队进入布拉格并迫使塔波尔派投降。听到这个消息,塔波尔派军队解除了对比尔森的围攻,并在普罗科普的带领下继续向布拉格前进。然而,饼酒同领派军队得到天主教军队的增援。1434年5月,两支军队在利帕尼交锋,一场可怕的激战开始了。饼酒同领派军队佯装溃逃,引诱塔波尔派军队离开战车到广阔的平原作战。埃尼亚斯·西尔维厄斯说,普罗科普已经厌倦了征服,不愿再征服谁。因此,在一番英勇战斗后,普罗科普最终还是被打败了。普罗科普被饼酒同领派军队杀害,追随他的一万六千名士兵一同战死沙场。能征服波希米亚人的只有波希米亚人自己。昔日强大的塔波尔派军队的残余兵力在塔波尔及其附近城镇寻找庇护。但许多士兵离开了塔波尔派军队,并认可了各领主的权威。
普罗科普在利帕尼战场上被饼酒同领派军队杀害
饼酒同领派胜利后,各领主重新召开议会,并与西吉斯蒙德进行了交涉。他们再也不指望波兰王国的支持了,因为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隆已驾崩,其儿子瓦迪斯瓦夫三世发现自己的继承权受到一个波兰贵族党派的质疑。西吉斯蒙德去了雷根斯堡,并在此等候波希米亚代表团的到来。在雷根斯堡,人们还发现一支来自巴塞尔宗教会议的代表团,但他们无权处理各领主与西吉斯蒙德之间存在的问题。巴塞尔宗教会议代表团宣布,如果西吉斯蒙德承认波希米亚的自由并承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只有经议会同意才能存在两种圣餐仪式,这些领地领主就准备与其和解。关于承认波希米亚自由这个问题,没遇到什么困难,但关于存在两种圣餐仪式这个问题,西吉斯蒙德要求领地领主直接与议会谈判。关于存在两种圣餐仪式这个问题,布拉格召开了一次会议。会上,饼酒同领派一改之前的主张,同意只在当时正在实施宗教仪式的教堂使用圣杯,但他们要求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被赋予选择主教和大主教的权力。
1435年,西吉斯蒙德、巴塞尔宗教会议代表和波希米亚代表在布尔诺再次进行会晤。巴塞尔宗教会议不承认饼酒同领派教堂的存在,只承认在每个教区,圣事可交由忠诚的信徒主持,根据每次圣事希望达成的意愿决定用或不用圣杯。大主教和主教要保证可采用任何一种仪式主持圣礼,并要为天主教和饼酒同领派神父举行圣职仪式。西吉斯蒙德的行为非常奇怪,其态度模棱两可。波希米亚的代表显然是得到了西吉斯蒙德的支持,不愿接受这些提议并威胁着要退出布尔诺会议。应西吉斯蒙德的请求,匈牙利的施图尔韦森堡再次组织宗教会议。与此同时,波希米亚各领地拟定了饼酒同领派和天主教教区的名单,并按照饼酒同领派神职人员的规定,选出了一名大主教和两名主教。不过,施图尔韦森堡宗教会议拒绝承认选举结果,而是任命了一名代表担任大主教辖区的临时主教。然而,在施图尔韦森堡宗教会议上,饼酒同领派和天主教最终达成了宗教和平和约。
西吉斯蒙德向施图尔韦森堡宗教会议代表们表示,最重要的是他获得了波希米亚王国王位的继承权,以后会很清楚地知道要采取什么措施把波希米亚王国带向真正的宗教之路。因此,1436年,《布拉格协定》[12]在摩拉维亚的伊格劳庄严宣布。按照《布拉格协定》,施图尔韦森堡宗教会议暂时允许使用圣杯和承认饼酒同领派神职人员的存在,并接受了《布拉格协定》的四项纲领。西吉斯蒙德在一封王室信函中承诺遵守布拉格条款,允许胡斯信徒传教士到他的宫廷,允许大赦;外国人不得担任波希米亚王国的公职,要在波希米亚议会任命的委员会协助下执政并采取措施促进布拉格大学的繁荣。波希米亚王国和基督世界之间达成了和平和约,西吉斯蒙德终于能够入主布拉格,而布拉格已经多年未闻有国王了。
就这样,一场由扬·胡斯的火刑柱引起的第一波大火熄灭了。波希米亚向欧洲展示了令人震惊的景象:该民族把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利益置于一切利益之上,并以极大的激情使波希米亚的民族力量增加了十倍。与波希米亚民族做出的牺牲相比,这场声势浩大的斗争的结果如何?扬·杰式卡和他的信徒为改革英勇顽强地斗争,其结果如何呢?波希米亚天主教教会的财富确实损失了一部分。大部分财富都落入贪得无厌的贵族手中,此后,神父就要依赖于这些贵族了。优秀的人士为了讨论胡斯教义的细枝末节,放弃了道德和纪律的实践根基。早在拜占庭发生宗教分歧前,围绕圣杯的争议就已激起人们的兴趣。此外,波希米亚王国与普世教会的和解还远未达成。施图尔韦森堡宗教会议绝不会批准饼酒同领派的所有要求。被西吉斯蒙德的承诺欺骗的饼酒同领派还在渴望得到更多的特权。此外,教皇尤金四世甚至还未批准《布拉格协定》。从政治层面讲,胡斯运动虽然使波希米亚民族获得了充分的优势,并击退了多年来的德意志化浪潮,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胡斯运动是一场民主性质的运动,开始时受人们欢迎,后以贵族的胜利告终。此后,贵族势力逐渐壮大。国王的大部分领地和教会的大部分土地都属于贵族。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力平衡被打破。在其他派别特别是在天主教教徒眼中,“波希米亚”一名成了被谴责和鄙视的代名词。留给波希米亚的只有斯拉夫民族的慷慨激情、强烈的宗教狂热和朴素的道德情怀。这种道德情怀在后来的道德说教者、宗教领袖和政客的写作中有所体现,最重要的是在波希米亚兄弟会[13]的崇高理念中也有所体现。人们也许能从波希米亚兄弟会中找到胡斯运动的最佳传承。
西吉斯蒙德再次登上波希米亚王国王位后没活多久,1437年年底就驾崩了。任职波希米亚王国国王的那几个月,他的生活充满了辛酸。西吉斯蒙德发现自己对施图尔韦森堡宗教会议和饼酒同领派做出的承诺,并不能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宗教方面,饼酒同领派和塔波尔派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尽管已经达成《布拉格协定》,但奥洛穆茨主教还是拒绝为那些不愿放弃圣杯的神父封圣。布拉格大主教之位依然空着,饼酒同领派教堂由一位主教和布拉格神职人员的宗教法院共同管理。派系纷争不断加剧,不满情绪四处蔓延。国内的经济状况也不能改善这一糟糕状态。塔波尔派并没有完全放下武器。一些拒绝接受和平和约的塔波尔派占领了库滕贝格附近的锡安城堡。西吉斯蒙德攻占了锡安城堡并将塔波尔派的某位领袖和五十六个追随者处以绞刑。这激怒了塔波尔派。塔波尔派领袖斯特拉日尼采正要重新开战,西吉斯蒙德就驾崩了。就这样,卢森堡王朝的男性后裔随着西吉斯蒙德的驾崩而终结了。这一王朝已经出现了三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两位罗马人民国王、众多诸侯及四位波希米亚王国国王。
【注释】
[1]当时的教会规定只有神父可以领圣杯,因为怕笨手笨脚的平民会使“基督的血”溢出。扬·胡斯及其信徒顺应波希米亚人的要求,认为平民信徒也可领圣杯,即同领饼和酒。——译者注
[2]15世纪捷克胡斯派中的温和派,又称“卡利克斯廷派”。——译者注
[3]瓦滕贝格的采内克,布拉格侯爵,是瓦茨拉夫四世遗孀巴伐利亚的索菲亚的首席顾问。——译者注
[4]塔波尔派,亦译“塔博尔派”。胡斯运动中的激进派。15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波希米亚。该派反对僧侣特权,主张基督教教徒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一般教徒应和僧侣一样,在领取圣餐时享受饼酒同领的待遇,还主张将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消灭社会不平等,反对教皇滥用神权等。同时,该派反对德意志人对波希米亚的统治,主张捷克民族独立和统一,并不惜以武力来实现自己的主张。——译者注
[5]维陶塔斯(约1350—1430),中世纪立陶宛最著名的统治者,是一个古怪的人物。在其统治下,拉齐维乌家族和戈什陶塔斯家族开始获得影响力,在14世纪波兰和立陶宛联盟中起了重要作用。——译者注
[6]亚当派,是指公元2世纪到4世纪北非早期基督教团体的信徒。主张人类应当学习始祖亚当,完全地返璞归真。亚当派信徒在宗教仪式上不穿衣服。中世纪晚期,中欧也出现了有类似的教派,即塔波尔派中的小教派,倡导回归自然,回到原始的裸体和肆无忌惮的肉欲中。——译者注
[7]普罗科普(约1380—1434),波希米亚著名的军事家,胡斯战争中起义军统帅、激进的塔波尔派领袖。——译者注
[8]胡斯派分为两个教派,温和派和激进派,或称圣杯派(饼酒统领派)和塔波尔派。——译者注
[9]即圣杯派,该教派主张没收德意志天主教教会在波希米亚的财产,用捷克语做礼拜和自由传教,禁止外国人担任官职和拥有土地,建立波希米亚的民族教会等。——译者注
[10]多芬尼,是旧时法兰西东南部的一个省,其面积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伊泽尔省、德龙河和阿尔卑斯山脉面积的总和。——译者注
[11]《布拉格四纲领》主要内容:自由传教、演讲胡斯派基督教的福音;上到王公贵族,下到乞丐,只要信主,都可以在圣餐中领杯饮酒;取缔神职人员的财产和世俗权力,恢复使徒式的清贫生活(清教徒特征);对不可饶恕的重罪必须公开处罚。——译者注
[12]《布拉格协定》,波希米亚胡斯战争期间饼酒同领派和天主教会之间的协定。协定承认:平民可以用两种形式领圣餐(面饼和酒);教会有以胡斯精神传教的自由,传教士由主教任命;教士有占有土地和管理教会领地的权利;废除教会对刑事案件的裁判权。协定符合饼酒同领派的利益。1436年7月5日,在伊格劳召开的议会上,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匈牙利、波希米亚国王西吉斯蒙德正式批准。1462年被教皇庇护二世废除。——译者注
[13]波希米亚兄弟会,一个西方基督教新教教派,起源于14世纪末的胡斯运动。——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