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奥地利历史的起源与巴本堡王朝

奥地利历史的起源与巴本堡王朝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73年,巴本堡的利奥波德一世继承了布克哈德骑士领主并开创了巴本堡王朝。在普热米斯尔王朝和阿尔帕德王朝期间,巴本堡王朝统治了奥地利。巴本堡再次以班贝格一名出现。就这样,这次婚姻使奥地利王室与未来的霍亨斯陶芬王朝联合在一起。

奥地利历史的起源与巴本堡王朝

(973年到1246年)

众所周知,奥地利的德语名称是“Oesterreich”,属神圣罗马帝国。奥斯特里茨这个著名的历史名称首次出现在公元966年《奥斯特里茨区通俗命名》[1]中记载的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三世签署的一份文件中。阿瓦尔人的国家被摧毁后,这片土地形成了一个行省或称边境省,由两名侯爵(伯爵)统治。这两名侯爵(伯爵)统治的领地包括弗留利和奥地利。弗留利是指德拉瓦河以南的下潘诺尼亚、卡林西亚、伊斯特里亚、达尔马提亚的内陆地区(达尔马提亚海岸已经割让给东罗马帝国皇帝了)和上潘诺尼亚。东罗马帝国包括恩斯东部的特劳恩高(特劳恩高完全处于德意志境内)和格林兹韦蒂亚。这些领地的教会政权由萨尔茨堡主教和阿奎莱亚的主教分而治之。710年,萨尔茨堡主教区由普瓦捷的圣埃默兰[2]建立。人们认为阿奎莱亚主教区的建立可以追溯至使徒圣马可时代。弗留利的人口主要由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组成。除达尔马提亚之外,弗留利的斯拉夫人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无法从其他居民中被辨认出来。这些民族的早期历史缺乏由统治王朝和民族利益赋予匈牙利王国和波希米亚王国的那种统一。这些民族只是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没有自己鲜明的生命特色。

行省边界形态各异,甚至分散在各地。876年,随着巴伐利亚的加入,行省面积得以扩大。890年,潘诺尼亚被分给克罗地亚公爵布拉西斯拉夫,作为他帮助抵抗马扎尔人的回报。937年,马扎尔人践踏并兼并行省,把自己的疆界扩展至埃姆斯河。955年,在莱希费尔德战役[3],或者说奥格斯堡战役后,匈牙利人入侵神圣罗马帝国和意大利王国,行省被重组并被授予巴伐利亚公爵亨利二世的姐夫布克哈德骑士领主。973年,巴本堡的利奥波德一世继承了布克哈德骑士领主并开创了巴本堡王朝。在普热米斯尔王朝和阿尔帕德王朝期间,巴本堡王朝统治了奥地利。

诺德高侯爵亨利建造了巴本堡城堡,以纪念妻子巴巴。巴巴是“捕鸟者亨利”的妹妹,巴本堡一族的名字便来源于此。巴本堡再次以班贝格一名出现。班贝格后来是组成巴伐利亚王国的一部分。利奥波德一世这位在编年史中被授予“显赫者”称号的人物已经是多纳古和特劳恩高的伯爵。多纳古有雷根斯堡镇。利奥波德一世的父亲施韦因富特的贝特霍尔德是诺德高伯爵。诺德高位于雷根斯堡北部。在利奥波德一世时代,位于维也纳以北多瑙河畔的梅尔克是从马扎尔人手中夺取的。据说,利奥波德一世就是在这里为十二个教区神父建立了一座修道院。在维尔茨堡,为了给一名失明的骑士复仇,利奥波德一世被原本射向他侄子施韦因富特的亨利[4]的一支箭射中身亡。利奥波德一世的长子亨利一世接受了奥托三世领地的侯爵授职仪式。尽管这算不上一个世袭职位,但这些领地侯爵很快就拥有了世袭权,并留在了巴本堡家族中;行省是神圣罗马帝国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毋庸置疑,为维护家族的特殊利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会非常乐意派军队防卫这片荒芜之地。利奥波德一世的其他儿子也得到了很好的关照。恩斯特一世获得了士瓦本公爵领地及在班贝格新建立的珀波主教辖区,之后又获得了的里雅斯特主教区。奥托三世还把多瑙河沿岸的许多世袭领地授予奥地利骑士领主亨利一世。皈依基督教的马扎尔人缓和了作为征服民族的态度,使奥地利骑士领主亨利一世保护神圣罗马帝国的使命变得容易。但奥地利骑士领主阿达尔伯特与马扎尔人进行了艰苦斗争,并在获胜后为自己赢得了“胜利者”的称号。阿达尔伯特把奥地利的行省扩延至莱塔河岸,并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三世对抗匈牙利,为自己和子嗣获得了行省的一些新领地。

巴本堡的利奥波德一世

在阿达尔伯特的统治下,奥地利的面积几乎翻了一番。他将位于多瑙河边的维也纳和图尔恩之间的梅尔克选为行宫所在地。阿达尔伯特的儿子“勇敢的恩斯特”在温斯特鲁特河与萨克森人的战斗中不幸身亡,再次证明巴本堡家族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帝国的忠诚。然而,在采取怎样的授职仪式这一有争议的问题上,奥地利骑士领主利奥波德二世站在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一边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表明了对家族传统的不忠。利奥波德二世被亨利四世的军队打败,不得不投降,但不久,便继续卢森堡的赫尔曼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大业。亨利四世随即批准将奥地利行省授予波希米亚公爵弗拉季斯拉夫二世,但后者永远无法获得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尽管利奥波德二世不忠,但儿子利奥波德三世还是接管了他的行省政权。这位选帝侯承蒙上帝恩典,自豪地标榜自己为奥地利侯爵,并与曾经反抗过父亲利奥波德二世的罗马人民的国王亨利五世结盟。为感谢利奥波德三世提供的宝贵帮助,亨利五世把姐姐魏布林根的阿格内斯嫁给了他。魏布林根的阿格内斯是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一世的遗孀。就这样,这次婚姻使奥地利王室与未来的霍亨斯陶芬王朝联合在一起。魏布林根的阿格内斯育有十八个孩子,其中两个孩子利奥波德和亨利继承了父亲利奥波德三世的爵位。这十八个孩子中,有一个是著名的编年史家,即弗赖辛的奥托,也是同名小镇奥托镇的主教。通过联姻,利奥波德三世的女儿们使巴本堡王朝与图林根和蒙费拉的统治家族、波兰的皮亚斯特家族和波希米亚的普热米斯尔家族联合了起来。当萨利安王朝葬送在亨利五世手中时,利奥波德三世与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一世和萨克森的洛泰尔[5]一起被提议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皇位的候选人:这证明了奥地利行省及其统治家族具有的重要性。利奥波德三世退位后支持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一世,但神圣罗马帝国各诸侯选择了萨克森的洛泰尔。

萨克森的洛泰尔

利奥波德三世大力支持教会的发展。他创建了新的修道院,并使现有的修道院变得更富有。利奥波德三世把克洛斯特新堡交给了本笃会修士,把海利根克罗伊茨给了熙笃会[6]修士,还慷慨捐助了克雷姆斯明斯特修道院和圣弗洛里安修道院。利奥波德三世死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洛泰尔三世为他儿子利奥波德四世举行了授职仪式。1138年,弗兰科尼亚公爵,即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康拉德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就从那时起,霍亨斯陶芬家族和韦尔夫大家族之间开始了争斗。韦尔夫大家族的代表是萨克森兼巴伐利亚公爵亨利十世。由于实力悬殊,亨利十世不但没有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还被处以帝国禁令。而萨克森公爵领地则被授予勃兰登堡伯爵“熊”阿尔布雷希特。1138年,巴伐利亚公爵领地落入利奥波德四世手中。1139年,亨利十世去世,留下了未成年的儿子,后来被称为“狮子亨利”。“狮子亨利”的叔叔韦尔夫不愿看到家族原有的领地被占领,便向利奥波德四世进军,以收复巴伐利亚公爵领地,但1140年,在魏恩斯贝格战役中被康拉德三世击败了。在这次胜利后不久,利奥波德四世就去世了。利奥波德四世的哥哥奥地利大公亨利二世继承了王位,统治了巴伐利亚公爵领地和奥地利的侯爵领地。亨利二世取名“亚索米尔戈特”。“亚索米尔戈特”一名来自他最喜欢的座右铭——“Lach Sam mir Gott helfe”,即“上帝保佑我”。亨利二世是奥地利第一个世袭公爵。

萨克森兼巴伐利亚公爵亨利十世

“狮子亨利”

魏恩斯贝格战役胜利后,康拉德三世来到魏恩斯贝格城下

亨利二世想与亨利十世的遗孀叙普林根堡的格特鲁德联姻,以迫使“狮子亨利”放弃一切权力来支持自己,以此巩固自己在巴伐利亚的地位。但在母亲普林根堡的格特鲁德去世后,“狮子亨利”宣布自己对权力的放弃是无效的,并在1156年的帝国会议上宣布巴伐利亚应归还给他。多亏了弟弟弗赖辛的奥托的明智建议,亨利二世才最终放弃了巴伐利亚。后来,巴伐利亚成了一个独立的公爵领地。1156年9月21日的一项王室法令宣布新公爵领地可以世袭,即便女性子嗣也可世袭。亨利二世是中世纪维也纳的创建者之一。在罗马帝国时期,文多博纳曾是一个重要的、受欢迎的地方自治市镇。但后来,该镇逐渐衰落。现在,亨利二世在文多博纳建了一座堡垒,为了使周边国家文明化,便把苏格兰修士派了过去。这一时期的德意志有很多修士。

1177年,被称为“贤者”的利奥波德五世继承了亨利二世的爵位。在利奥波德五世的统治下,奥地利大公领地获得了施蒂里亚,这是对奥地利大公领地的一次重要扩充。施蒂里亚公爵奥托卡四世死后没有子嗣,便将施蒂里亚遗赠给利奥波德五世。1192年,德意志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居住的施蒂里亚永久地成了奥地利的一部分。

利奥波德五世是第一个为西欧所知的奥地利选帝侯。利奥波德五世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因此,与当时大多数天主教君主都有接触。1182年,利奥波德五世第一次访问圣地(巴勒斯坦)。1191年从圣地返回时,利奥波德五世遇到了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他在围攻阿卡时,与凶猛的理查一世发生了争吵。1192年,利奥波德五世回到自己的领地。不久,理查一世卷入了威尼斯和阿奎莱亚之间的一场风暴,便暗下决心要秘密穿越欧洲,以夺回英格兰。利奥波德五世听说理查一世出现在他的领地,便立即报复这位可憎的对手。他把理查一世囚禁在多瑙河畔克雷姆斯附近的杜伦施坦城堡里。在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那里得到了巴本堡王朝和金雀花王朝联姻的承诺后,利奥波德五世才把囚犯理查一世以两万马克的价格卖给了亨利六世。

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

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

利奥波德五世的继任者是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一世。像父亲利奥波德五世一样,腓特烈一世是个狂热的十字军斗士,但从圣地回来就去世了。

腓特烈一世不在时,被父亲任命为施蒂里亚公爵的弟弟“光荣的利奥波德”[7]受托管理奥地利。1198年,“光荣的利奥波德”继任奥地利大公,为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六世。利奥波德六世支持霍亨斯陶芬的腓力成为下一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在神圣罗马帝国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利奥波德六世离开奥地利参加了西班牙对摩尔人发起的十字军征战。1217年,利奥波德六世再次带领十字军在匈牙利国王安德烈二世的陪同下前往圣地,并在对达米埃塔发起的远征中赢得声名。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确保强大的藩属和英勇无比的骑士对他忠诚。科洛涅大主教临终前,任命利奥波德六世为摄政王,并把女儿许配给了利奥波德六世的儿子亨利。这种皇室之间的联姻及自身在基督教世界中获得的重要地位使利奥波德六世在腓特烈二世和教皇洪诺留三世之间的争执中扮演了调解人的角色。为了履行这一角色,1229年,利奥波德六世前往意大利,在成功完成使命后,于1230年在意大利去世。

在奥地利,利奥波德六世努力发展奥地利的商业和贸易。他把维也纳作为主要城镇,并对其资助三万马克银币,以促进维也纳贸易的增长。利奥波德六世命人建了许多新建筑来装点维也纳,其中包括霍夫堡皇宫。他还加强了边境防御,建立了新的修道院,并授予恩斯、克雷姆斯和维也纳以市政权力。然而,在为国家利益奔波劳碌的同时,利奥波德六世没有忘记自己的私有庄园,并通过在公爵领地内获取各种不同的所有权地产来扩大庄园。此外,利奥波德六世还从弗赖辛主教格拉尔德手中购买了卡尼奥拉的土地,为后来将卡尼奥拉并入奥地利铺平了道路。在利奥波德六世那个时代,奥地利大公国收入上升到大约六万马克银币。

利奥波德六世

利奥波德六世的儿子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继承爵位。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在短暂统治期间,与近邻斗争不断。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一起对抗匈牙利王国和波希米亚王国,之后却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去帮助伦巴第诸城,并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的竞争对手——图林根的亨利。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图林根的亨利娶了他姐姐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的目标似乎是实现完全独立,但不久便遭受帝国禁令。波希米亚王国、巴伐利亚公国、勃兰登堡侯国和匈牙利王国都拿起武器来对付他。著名法学家彼得·德·维内亚被要求写一份文书来讨伐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这份文书将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描述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叛国贼和放弃帝国宽恕的邪恶之徒。从上恩斯到远至林茨的土地都落入巴伐利亚公爵奥托手中,维也纳被宣布为帝国之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派一名代理官员来统治被征服的奥地利领土。但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重整旗鼓进行自我防卫,最终收复了部分领地,并于1240年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达成和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取消了赋予维也纳的特权,并在1245年的维罗纳会议上确认了1156年授予奥地利大公的权力。因此,奥地利大公国反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自身有利,而后来降临在邻国的灾难同样对它有好处。

蒙古人进攻匈牙利王国。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向奥地利求助,并向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承诺奉送三个郡作为答谢。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对贝拉四世并不像利奥波德五世对理查一世那样慷慨。他要求贝拉四世彻底投降,之后又向匈牙利宣战。1246年6月15日,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在莱塔河畔去世。一些人说,他是被匈牙利人杀害的,另一些人说,他是被随从杀害的。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甚至遭到了本国许多臣民的憎恨。一部编年史这样描述他:“一个难缠的人,他尖酸刻薄,战斗英勇,贪得无厌。盟友、邻国都畏惧他。没人爱他,人人都怕他。”施蒂里亚公国骑士诗人乌尔里希·冯·利希滕施泰因对他的描述则要柔和得多:“他不在了……他给施蒂里亚和奥地利留下了巨大的伤痛……许多富人现在成了穷人……他的灵魂必定在天堂,因为他善待勇士。”与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一同消逝的是巴本堡王朝。巴本堡王朝君主的尸体躺在梅尔克小镇的教堂里。这座小镇早已在维也纳的辉煌中黯然失色。

土地的继承权大大加强了帝国各公爵对自己所拥有的土地的所有权。继承权先是授予侯爵,之后是公爵,而神圣罗马帝国各诸侯与教皇的纠葛进一步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威。渐渐地,各个团体,无论世俗团体和教会团体、修道院、城镇和公民都摆脱了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依赖,由各诸侯统治。这一权威被德意志历史学家称为“Landeshoheit”,即对某一地区的领主权。我们发现这种“独特体制”在德意志南部特别突出。因此,早在1184年,施蒂里亚公爵奥托卡四世就称自己为土地的领主。将施蒂里亚并入奥地利一定会加强施蒂里亚本土的独立性。(www.xing528.com)

随着领主权的发展,旧有的贵族体制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官员贵族制,由诸侯统领的追随者组成。很快,这两种阶级体制之间的差别就消失了,因为这两种体制都依赖于诸侯。在体制革新方面,施蒂里亚再次为奥地利树立了榜样。奥地利诸位公爵已经向施蒂里亚的神父承诺,他们将遵守诸位前任公爵赋予神父的特权。

在市政法律方面,施蒂里亚也领先于奥地利。早在1212年,恩斯就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那里获得了市政法典或城镇特权。该市政法典文本至今仍保存在该镇档案记录中。根据市政法典,土地的主人是大公,大公拥有对某些罪行的惩罚权,大公的意志就是法律。在大公的统治下,司法权由一名城镇法官行使,并由一名低级法官和警察协助实施。低级法官和警察是有薪酬的官员。市政法典主要是建立在刑事赔偿原则基础上的一部刑法法典。在所有金钱赔偿案件中,三分之一的罚款都分给了法官。严刑拷打是被允许的。继承法允许妻子、子女或最近的亲属继承,前提是他们要在施蒂里亚公国居住,否则,就只能享有一半继承权。在这片土地上去世的外国人可以把财产留给任何他喜欢的人。如果这个人去世时没有留下遗嘱,那么在其去世后一年零一天后,财产将交由继承人托管;如果没有继承人托管,财产就会成为公爵的财产。市政议会由六名最高级别的议员组成,其职责是控制市场并监督城镇利益。众所周知,英国有句法律格言,“一人之室即是其城堡”。市政法典几乎用同样的话来维护家庭的不可侵犯性,“我们要使每一位公民的房屋成为自己和家人的城堡,任何人都不得进入其中。”任何入室行为都会被处以五马克的罚款或砍掉一只手。公民有养马的权利,既可用于经商,也可用于娱乐。

利奥波德六世将此市政法典奉为典范,并于1221年在维也纳实施。但实际上,他的市政法典更加苛刻。在有关房屋不可侵犯的条例中,法典补充为,任何人不得带着弓或箭袋进入房屋;任何人不得将匕首藏于腰带在城内走动,否则将被处以一塔伦[8]罚款并没收匕首;把匕首藏在靴子里的人,要么被罚十塔伦,要么被砍掉一只手。维也纳各区的居民被要求监督所有超过两塔伦的商业交易。巴本堡的市政法典与弗兰芒和皮卡尔、根特、布鲁日、伊普尔、阿拉斯、弗尔讷和拉昂的市政法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弗兰芒人在多瑙河流域国家,特别是在匈牙利进行的大规模贸易便可说明这一点。弗兰芒商人住在维也纳。我们发现,早在1208年,这些商人就拥有了某些特权。

有关犹太人的法律值得特别注意,因为这些法律在当时非常开明。1200年后,犹太人在维也纳有了自己的犹太教堂。铸币权被托付给这些拥有“商会伯爵”头衔的犹太人。犹太人的有些法律展示出很高的容忍度,特别是当我们考虑到中世纪存在的偏见时。例如,如果在犹太人家里发现了一件偷来的物品,只要这名犹太人发誓东西是他购买的就不会受到处罚,如果不发誓,只需归还此物即可。匈牙利、波兰、波希米亚和图林根关于犹太人的法律都从奥地利的法律模仿而来。

在这些和平法律的保护下,奥地利的贸易和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奥地利商业方面的发展尤其顺利,因为它位于德意志、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的边境交界处,并且拥有多瑙河。一位诗体编年史家热情赞美了奥地利的辉煌和繁荣:“这片土地丰饶富有——有牛、酒、谷物,有各式各样的果子,这是人类所需的一切食物,还有猎物、鱼和美味的面包。多瑙河清澈的河水装点着这片土地,昼夜不停地为城镇和村庄带来所需的一切。”

施蒂里亚与意大利很早就建立了商业关系。为了强化这种商业关系,利奥波德六世命人在萨瓦河上建了一座石桥,此地后来被称为施泰因布吕克。但当时还远算不上贸易自由。例如,格拉茨享有主城镇的权利,所有外国货物必须运到这里称重,并且只能由镇上的马车运输。在其他一些城镇,货物规则包含了更多令人厌烦的条例。所有经过穆尔河畔布鲁克镇的货物,都只能在公共广场上进行交付拍卖,只有没有找到买主的那部分货物才被允许撤离此地。

从雷根斯堡到维也纳会途经恩斯。恩斯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商业城市,是奥格斯堡商人的大仓库。这些商人会去基辅的集市上买皮草,然后把西方货物运到俄罗斯。他们沿途还会经过梅德利希、圣珀尔滕、图恩、施泰因和毛特豪森。勃艮第、洛林、科洛涅和马斯特里赫特的商人都途经这些地方。东方的编织物、匈牙利的毛皮、威尼斯的丝绸都途经此地被运往欧洲北部和西部。买卖既可以用货币进行交易又可以靠物物交换。奥地利的货币在威尼斯和维也纳新城进行制造——如今已见不到这些货币。当时,奥地利堆金积玉,世俗礼仪也随着这种富有得到改善。修道院出了大量的编年史家,修士们开办了学校。剧院似乎没那么有名,我们只见过一个提到复活节之谜的剧作——“复活节”。“复活节”的戏剧背景是圣弗洛里安修道院。然而,巴本堡家族的宫廷处处传唱热情洋溢的诗歌。按历史说法,利奥波德六世是诗人,而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会写情歌。三位最著名的吟游诗人——赖因马尔·冯·哈格瑙、瓦尔特·冯·德·福格尔魏德和赖因马尔·冯·兹韦特在巴本堡家族的宫廷待了一段时间。瓦尔特·冯·德·福格尔魏德称奥地利为他的第二家乡,并说自己正是在奥地利学会了吟诵和讲述故事。瓦尔特·冯·德·福格尔魏德多次歌颂利奥波德六世和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生前,汤豪舍[9]一直对其大加颂扬;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死后,汤豪舍为其作诗哀悼。汤豪舍说:“所有欢乐随他一同消逝了。”另一位诗人,巴伐利亚人奈德哈特·冯·罗伊恩塔尔[10]也在奥地利居住了一段时间,常在诗中描述奥地利的舞蹈和乡村游戏。

赖因马尔·冯·哈格瑙(左)

瓦尔特·冯·德·福格尔魏德

赖因马尔·冯·兹韦特

汤豪舍

然而,吟游诗人并不只在奥地利鸾翔凤集,他们也聚集在施蒂里亚。鲁道夫·范·施塔德克就住在施蒂里亚。如今,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在穆尔河畔的城堡。鲁道夫·范·施塔德克是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的“酒政”。这位温柔、优雅、勇敢的吟游诗人朗诵和书写从来就不拘一格。当时,在瓦尔特堡举行的著名诗歌比赛上,住在图林根宫廷的七位伟大的吟游诗人以歌颂主人为题一较高下。据说,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把奥地利大公比作太阳。

【注释】

[1]原文为“regione vulgari nomine Osterrichi.”。——译者注

[2]普瓦捷的圣埃默兰,基督教主教,殉道者。——译者注

[3]莱希费尔德战役指从955年8月10日至12日三天内的一系列军事交战,以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对匈牙利霍尔卡布尔斯苏和雷尔酋长、苏尔酋长取得决定性胜利告终。这场战役通常被视为反击匈牙利人对西欧入侵的决定性事件。——译者注

[4]施韦因富特的亨利(970—1017),诺德高侯爵(994—1004)。有一种说法是他父亲施韦因富特的贝特霍尔德是利奥波德一世的哥哥。——译者注

[5]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洛泰尔三世。——译者注

[6]熙笃会,一个天主教修会,遵守圣本笃会规,但反对当时的本笃会,属于修院改革势力。清规森严,平时禁止交谈,故俗称“哑巴会”“清规会”。熙笃会主张生活严肃,重个人守贫,终身素食,夜间冥想耶稣救恩与圣母功德,每日凌晨即起身祈祷或念经。他们在黑色道袍里,穿上一件白色会服,所以也被称作“白衣会”“白衣修士”“白衣头陀”。——译者注

[7]即后文的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六世。——译者注

[8]塔伦,古罗马货币单位,一塔伦大概相当于20—40千克。——译者注

[9]汤豪舍(1205—1270),德意志吟游诗人。——译者注

[10]奈德哈特·冯·罗伊恩塔尔(1190—1237),德意志著名吟游诗人。——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