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远古时期、罗马占领时期与日耳曼入侵:历史重交融

远古时期、罗马占领时期与日耳曼入侵:历史重交融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典文化的持续存在和今日达尔马提亚海岸意大利语言的使用便可以追溯至此次罗马征服。从此,阿尔卑斯山脉、波希米亚和多瑙河流域不断受到日耳曼民族的威胁。六七万人的庞大驻军确保被征服地对罗马帝国的服从。韦斯巴芗罗马人占领潘诺尼亚后,东边的近邻就是马科曼尼人。

远古时期、罗马占领时期与日耳曼入侵:历史重交融

(公元前365年到565年)

很少有人知道,奥匈帝国这片领土在公元前被哪个民族占领。奥匈帝国的历史实际上始于罗马征服。然而,这一时期的历史给我们传达的信息都是模糊和不准确的。罗马人希腊人一样,对野蛮民族抱有偏见。罗马人毫不关注自己的早期历史,也不关注本民族的语言,并且对此一无所知,但能接受各种各样的奇异传说。然而,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奥匈帝国这片领土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在上奥地利和下奥地利、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匈牙利和加利西亚发现的燧石片证实了这一点。当时的青铜制品数量众多,并且铁制品也被人们发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不同地层的物品展示了远古时期居民及其文明连续不断的承继。然而,我们又很难确定这一时期到底是哪个民族在这片领土上定居。芬兰人、伊比利亚人,还是雅利安人?无人知晓。

如果我们不去理会那些有关伊利里亚和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希腊传说,那么占领今日奥地利这片土地的第一个民族似乎就是凯尔特人。紧随远古时期的移民浪潮,在纷纷涌入欧洲西部后,大批凯尔特人又如潮水般涌入欧洲中心和东部。按照某一传统说法,凯尔特人分布在莱茵河和维斯瓦河之间的区域,在首领西格维苏斯的带领下于公元前4世纪占领阿尔卑斯山脉和多瑙河流域。我们很清楚,公元前335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多瑙河下游接见了凯尔特人的代表,以示和平友好。就这样,凯尔特人在各地安顿下来。波伊人占领了波希米亚,并将“波伊”这个名字赋予波希米亚;陶里斯克人在萨尔茨堡、施蒂里亚和卡林西亚扎根;斯科迪斯奇人[1]在克罗地亚和斯拉沃尼亚定居;阿姆布昂人在靠近维斯瓦河河口的地方定居。发现于波希米亚的著名的青铜野猪被认为是凯尔特文明的遗物。

亚得里亚海沿岸的伊利里亚人部落并没有与凯尔特人融合。这些海上居民的海盗行为引发了与罗马人的冲突。在伊利里亚国王阿格隆及其遗孀伊利里亚的特塔统治期间,这些海上居民被征服并被迫朝贡。公元前180年,阿奎莱亚[2]得以建立,伊斯特里亚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的里雅斯特城用以封锁被征服的人。公元前168年,与马其顿国王珀尔修斯联盟的伊利里亚国王根修斯被罗马帝国征服,其领土成为罗马帝国的属地。古典文化的持续存在和今日达尔马提亚海岸意大利语言的使用便可以追溯至此次罗马征服。

马其顿国王珀尔修斯

日耳曼人

曾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主人的罗马人逐渐深入内陆,不久便与居住在蒂罗尔山脉偏远地区的陶里斯克人和雷蒂人有了来往。公元前115年,执政官马库斯·埃米利乌斯·斯卡鲁斯进攻陶里斯克人并推翻了陶里斯克人的统治。一路北伐,他又遇到了日耳曼人。也就在这时,辛布里人一路南下击败了罗马人。此前,罗马人曾试图在卡林西亚的诺雷亚牵制辛布里人。十年后,即公元前102年,在艾克斯,野蛮的辛布里人惨败;公元前101年,又失利于韦尔切利。从此,阿尔卑斯山脉、波希米亚和多瑙河流域不断受到日耳曼民族的威胁。苏维汇人、马科曼尼人和赫蒙杜里人不断攻击凯尔特人。最后,凯尔特人被条顿人和罗马人包围,但凯尔特人并未联合抵御这场威胁,相反,内部纷争使他们分裂,力量也被逐渐削弱。

艾克斯战役

韦尔切利战役

当马科曼尼人逼近到波伊时,居住在多瑙河下游的达契亚人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国家。该国一直延伸到匈牙利东部、泰梅什堡、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布科维那和特兰西瓦尼亚。人们对达契亚人属于哪个民族仍有争议。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好战的民族,尽管他们以农耕为主,但擅长冶金,并且他们都是狂热的信徒,相信灵魂不朽。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中期,达契亚人由布雷比斯塔统治。布雷比斯塔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君主,一心渴望征服,并随时准备从邻国的冲突中获利。此时,斯科迪斯奇人为他提供了良机。斯科迪斯奇人和波伊人爆发了一场冲突。在布雷比斯塔的帮助下,斯科迪斯奇人打败了波伊人。就这样,波伊人被迫离开了很长一段时间被称为“荒芜之地”的家园,而马科曼尼人和夸迪人则逐渐在“荒芜之地”定居下来。

马科曼尼人

在罗马统治时期,在屋大维的带领下,亚得里亚海各民族比以往更团结。人们在位于萨瓦河边的西斯卡城建立了一处罗马驻地,并打通了一条通往阿奎莱亚的军事要道。后来,该驻地便成了罗马人主要的军事据点之一,也是罗马人对抗占领萨瓦河、多瑙河和阿尔卑斯山脉领土的潘诺尼亚人的军事基地。不久,达尔马提亚人也被征服。紧接着,罗马人进攻了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脉周围的部落。公元前13年,经过一番苦战,雷蒂人和温德利奇人被征服,成了罗马帝国的臣民。诺里库姆[3]没有进行任何抵抗就被纳入了罗马帝国的行省。多瑙河成了罗马帝国的边疆

屋大维

在多瑙河这个边界后方,罗马帝国重整了被征服的领地,在这些领地上推行罗马的法律和语言,并及时让罗马的法律和语言成为使这些领地皈依基督教的工具。潘诺尼亚和诺里库姆分别由一名行省总督管理。现在的卡尼奥拉是意大利、潘诺尼亚和诺里库姆边界的交会处。六七万人的庞大驻军确保被征服地对罗马帝国的服从。在防御良好的城镇中,有一个叫文多博纳的城镇(即今日的维也纳),由一个罗马军团驻守,到罗马帝国末期,则由多瑙河舰队的一个中队驻守。早在51年,萨瓦河和多瑙河就由一支舰队守卫,该舰队由文多博纳最高统帅统领。在韦斯巴芗[4]统治时期,舰队人数大大增加。阿奎莱亚的三条主干道通往各省,许多次干道则在莱巴赫交会。在阿奎莱亚、米兰、锡尔米乌姆、布雷根茨和奥格斯堡的许多地方,仍能看到由石头砌成的军事边界线。

韦斯巴芗

罗马人占领潘诺尼亚后,东边的近邻就是马科曼尼人。起初,罗马人与马科曼尼人友好相处。马科曼尼人一个诸侯的儿子叫马罗博杜斯,曾被送到奥古斯都宫廷接受教育。然而,在诺里库姆和雷蒂亚被征服后,罗马人与马科曼尼人之间逐渐猜忌,不再友好。马罗博杜斯急于壮大自己的势力,占领了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德意志大部分地区,并加强首都工事防御,使之成为所有谋反罗马的人的庇护之地。提比略[5]率领一支罗马军团攻打马罗博杜斯,试图迫使他和谈,但由于潘诺尼亚和达尔马提亚发生了起义,便不得不放弃此计划。事实上,17年,日耳曼人在阿米尼乌斯[6]的领导下最终摧毁了马罗博杜斯的势力。19年,为了躲避哥特人的入侵,马罗博杜斯在拉韦纳找到了一处避难所,但此地是提比略指定的行宫所在地。一段时间后,在达契亚国王戴凯巴路斯的带领下,一些定居在泰斯盆地的流浪民族在达契亚王国这片废墟之地聚合起来。戴凯巴路斯请来一些罗马建筑师工匠筑造防御工事,并命人开发特兰西瓦尼亚的丰富矿场资源。随着权力的日益扩大,戴凯巴路斯开始公开挑衅罗马人。戴凯巴路斯摧毁了图密善[7]派来对付他的两支军队,并迫使图密善在90年与其达成颜面尽失的和约。按照和约,罗马帝国要向野蛮人戴凯巴路斯进贡,并为其提供所需工匠。

提比略

阿米尼乌斯

图密善

图拉真

像这样的条款是不太可能让图密善的继任者图拉真兑现的。图拉真拒绝进贡,并在多瑙河(离现在的奥尔绍瓦[8]不远)上架起两座桥,率领罗马军团渡过河流,在泰梅什堡平原上打败了戴凯巴路斯。紧接着,图拉真步步逼近特兰西瓦尼亚,迫使戴凯巴路斯在首都萨米泽盖图萨的城外与其进行第二次决斗。于是,101年,达契亚国王戴凯巴路斯便不得不与图拉真讲和,并将那些包括首都在内的曾占领的领土全部交出。104年,戴凯巴路斯重新发动战争,但再次被打败,之后便自杀身亡了。最后,达契亚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图拉真留在多瑙河下游的居民被认为是今日罗马尼亚民族的祖先。

戴凯巴路斯战败自杀

马可·奥勒留

康茂德

图拉真的征服标志着罗马势力在多瑙河流域达到了顶峰。从2世纪开始,曾一度因害怕罗马人而一直不敢有所行动的日耳曼民族开始再次入侵罗马。到2世纪下半叶,这场洪水般的入侵浪潮渐渐淹没了整个罗马帝国,并开始冲破帝国疆界。大约在165年,这群野蛮人入侵了诺里库姆、潘诺尼亚、雷蒂亚,并深入阿奎莱亚。170年,罗马帝国指挥官温德克斯接连失利,损失了两万多名士兵。不过,175年,马可·奥勒留[9]成功阻止了这股入侵洪流,甚至还达成了一项对自己有利的和约。但两年后,即177年,马科曼尼人和夸迪人起义。马可·奥勒留随即远征,后在锡尔米乌姆驾崩,也有人说,是在文多博纳驾崩的。马可·奥勒留的儿子康茂德允许汪达尔人在多瑙河上游河岸定居。多瑙河上游这片土地形成了现在的巴伐利亚和上奥地利。很长一段时间,这股入侵主力似乎会重返多瑙河上游和美因河。然而,罗马的威望已大大受损,武力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雷蒂亚和诺里库姆再次遭到马科曼尼人的袭击,达契亚省的部分地区被哥特人占领,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的北部地区则被格皮德人和勃艮第人占领。274年,罗马帝国被迫把达契亚省全境交给哥特人。于是,哥特人成了达契亚省的主人,并在多瑙河下游和黑海沿岸建立了一个二元王国[10]。西哥特人建立的王国包括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和比萨拉比亚;东哥特人建立的王国则位于德涅斯特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土地上。这片土地现在成了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当时,日耳曼民族似乎注定要控制这些现在属于斯拉夫人的土地。

圣马可

使徒圣路加

戴克里先

君士坦丁大帝

从1世纪开始,在亚得里亚海沿岸、萨瓦河和多瑙河沿岸都出现了狂热的基督教教徒。依照惯例,圣马可将福音传播到阿奎莱亚,并为阿奎莱亚的第一个主教圣赫曼戈拉斯封圣。至今为止,斯洛文尼亚人中依然盛传着圣赫曼戈拉斯的名字。据说,使徒圣路加曾在达尔马提亚传道。安德罗尼柯是耶稣的七十个门徒之一,被认为是锡尔米乌姆的第一个主教。不管怎样,4世纪初,在雷蒂亚、诺里库姆、潘诺尼亚和达尔马提亚的所有大城镇中都设有基督教社区和一个神职人员管事。戴克里先[11]统治时期,这些基督教社区因教徒狂热的信仰和殉道者的坚贞而格外引人注目。根据《米兰敕令》,君士坦丁大帝向基督教教徒保证,他们享有自由从事宗教活动的权利,并可公开组织教会活动。4世纪,阿奎莱亚和锡尔米乌姆成了大主教的主教区,周围的主教都要服从于大主教。380年和381年,锡尔米乌姆和阿奎莱亚分别召开宗教会议。在会上,人们谴责了曾在潘诺尼亚取得重大发展的阿利乌派学说。

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时期,由劳西蒙德国王率领的萨尔马特人从亚速海海边到多瑙河下游定居,并在319年到322年多次入侵罗马帝国诸行省。君士坦丁大帝击退了这群萨尔马特人。后来,萨尔马特人又向罗马帝国寻求帮助。君士坦丁大帝帮他们击退了哥特人。后来,我们还发现了一支被萨尔马特人追赶的雅济吉斯人。这群雅济吉斯人渡过多瑙河,来到色雷斯和马其顿,并在这里定居。从此,这些野蛮人缓慢而稳定地进入罗马境内,并一直持续到斯拉夫人、阿瓦尔人和匈牙利人的大规模入侵为止。356年,在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带领下,阿勒曼尼人、夸迪人和萨尔马特人开始入侵雷蒂亚和潘诺尼亚,但遭到驱逐,伤亡惨重。

君士坦提乌斯二世

瓦伦提尼安一世

瓦伦斯(www.xing528.com)

364年,潘诺尼亚人瓦伦提尼安一世被选为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提尼安一世和弟弟瓦伦斯瓜分了罗马帝国。瓦伦提尼安一世保留了西部的三个省,将米兰和锡尔米乌姆作为首都,而瓦伦斯则占领了东部,并在君士坦丁堡定居。两人都很难阻止哥特人的进攻。哥特人进攻潘诺尼亚,瓦伦提尼安一世将之击退。但在驾崩前,即375年,由于锡尔米乌姆情势危急,瓦伦提尼安一世不得不与哥特人签订了条约。

狄奥多西一世

霍诺留

多亏罗马强大的组织力量及基督教和文明的影响,使其能阻止并吞并从四面八方朝其进攻的民族。但现在,又有一个新民族加入了这些民族。当时,该民族在欧洲尚不为人所知。该民族与生俱来就力量无穷,令人生畏。他们有严明纪律,比其他野蛮民族更令人恐惧。这个新民族就是匈人。匈人长期生活在顿河和里海之间的大平原上。在瓦伦提尼安一世驾崩的那年,匈人袭击了邻居东哥特人,并越过德涅斯特河进入西哥特王国,将西哥特人逼到了多瑙河。在摧毁哥特人的两个王国后,匈人又占领了位于第聂伯河和多瑙河之间的地区;紧接着,他们跨过多瑙河,占领了潘诺尼亚部分地区。匈人的入侵驱走了沿途遇到的各民族,但在那个永远变化无常的时代,他们并没有时间组建一个新的国家。此后,匈人步步逼近意大利。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12]弥留之际,罗马帝国被他两个儿子霍诺留和阿卡迪乌斯一分为二。两兄弟争吵不断,匈人便利用这些争吵,看谁为他们提供的报酬最高,就为谁提供服务。因此,狄奥多西二世[13]不得不每年向这些匈人进献三百五十磅黄金,之后该数额又增加到七百磅。

437年,匈人的指挥权落在了阿提拉或者说艾策尔[14]身上。中世纪的人们诚惶诚恐,称阿提拉为“上帝之鞭”。阿提拉将人民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在入侵意大利和高卢前,带领人民疯狂掠夺潘诺尼亚、默西亚、色雷斯和马其顿。447年,狄奥多西二世把锡尔米乌姆拱手让给阿提拉,并承诺向其进贡大量物品。阿提拉对意大利和高卢的两次远征举世皆知。然而,远征后,阿提拉便在位于多瑙河和蒂萨河之间的营地驾崩了。匈牙利人和匈人同属一个民族分支,他们都将阿提拉视为著名的英雄之一。一些历史学家对阿提拉大加赞扬。直到今天,“阿提拉”民族服饰成了马扎尔贵族的服饰。

阿提拉帝国的寿命并不比阿提拉本人长。由于阿提拉的儿子无法抵抗日耳曼人的攻击,匈人不得不返回黑海海岸。就这样,东哥特人依旧是潘诺尼亚的主人,西哥特人依旧是蒂萨河流域的主人,格皮德人也依旧是特兰西瓦尼亚的主人。然而,意大利和罗马就成了日耳曼侵略者的目标。在这群侵略者的攻击下,罗马帝国不久便灰飞烟灭:476年,潘诺尼亚的东哥特人逼近默西亚,奥多亚塞[15]摧毁了西罗马帝国

阿卡迪乌斯

狄奥多西二世

阿提拉驾崩

阿提拉

奥多亚塞

狄奥多里克大帝 

查士丁尼一世

493年,狄奥多里克大帝[16]占领了意大利,并将统治范围扩展到达尔马提亚、诺里库姆和雷蒂亚。在雷蒂亚定居的日耳曼人认可了狄奥多里克大帝的王权。要不是这群日耳曼人,雷蒂亚只会是一片废墟。6世纪,查士丁尼一世[17]为西罗马帝国报了仇,重新征服了达尔马提亚、诺里库姆、雷蒂亚和意大利。在远征中,一个新的民族伦巴第人助查士丁尼一世一臂之力。这些伦巴第人被查士丁尼一世安置在潘诺尼亚和诺里库姆,不得不在这里抵御格皮德人的入侵。战争期间,伦巴第人国王阿尔博因寻求阿瓦尔人的帮助。阿瓦尔人是一个与匈人相似的民族。在阿瓦尔人的帮助下,阿尔博因于565年赶走了格皮德人。不久,伦巴第人移居意大利。这样,阿瓦尔人就成了多瑙河流域的唯一主人。随着伦巴第人移民意大利,日耳曼民族在多瑙河这片土地上无休止的流浪也结束了。日耳曼民族如浪潮般接连席卷了多瑙河流域,摧毁了罗马文化和文明的痕迹,但日耳曼民族绝不会长久在此停留来建立自己的帝国。在这场摧毁罗马的入侵中,只有一两个肥沃的地区,即蒂罗尔及其山谷和山脉、萨尔茨堡和上奥地利,诱使一些日耳曼人留了下来。阿瓦尔人本来可以创建一个更永久的国家,但日耳曼人退出后,又出现了新的移民大潮,这将对易北河和多瑙河周边及斯拉夫人的国家产生巨大而长久的影响。

【注释】

[1]斯科迪斯奇人,是凯尔特人的一支,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入侵希腊,定居于萨瓦河流域。——译者注

[2]阿奎莱亚,曾属于罗马帝国的一部分,是当时伊斯特里亚的主要城市。——译者注

[3]诺里库姆,罗马帝国诸行省之一,领土范围大致在今天奥地利和捷克部分地区。——译者注

[4]韦斯巴芗(9—79),罗马帝国弗拉维王朝的第一位皇帝。他统治罗马帝国期间(69—79),积极改革内政,重建经济秩序。——译者注

[5]提比略(公元前42—37),罗马帝国的第二任皇帝,14年到37年在位。——译者注

[6]阿米尼乌斯(公元前18或17—21),罗马时代著名的日耳曼政治家、军事家,策划了日耳曼起义。——译者注

[7]图密善(51—96),罗马帝国弗拉维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期间(81—96),严酷处决许多元老,因此被罗马元老院视为专横独裁的暴君。——译者注

[8]奥尔绍瓦,罗马尼亚城镇,位于罗马尼亚西南部多瑙河畔。——译者注

[9]马可·奥勒留(121—180),是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其统治时期(161年到180年)被认为是罗马黄金时代。——译者注

[10]这里指哥特人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的西哥特王国(位于高卢西南部和西班牙、卢西塔尼亚)和东哥特王国(位于意大利和克罗地亚)。——译者注

[11]戴克里先(244—312),罗马帝国皇帝,284年到305年在位。他实行了很多改革,使罗马帝国的存在延长了一个世纪。——译者注

[12]狄奥多西一世(347—395),最后一位统治地中海全境的罗马帝国皇帝。统治期间(379—392),他将基督教定为国教。——译者注

[13]狄奥多西二世(401—450),狄奥多西一世的孙子,阿卡迪乌斯的长子,东罗马帝国皇帝。——译者注

[14]阿提拉(406—453),也称艾策尔,匈人国王,经常被称为匈王阿提拉,是匈人的统治者,也是由匈人、东哥特人、阿兰人及中欧和东欧人组成的部落帝国的首领。——译者注

[15]奥多亚塞(435—493),意大利的第一个日耳曼蛮族国王(476年到493年在位)。——译者注

[16]狄奥多里克大帝(454—526),东哥特人的领袖(471年起),东哥特王国(其疆域大部分位于今日的意大利)的建立者(493—526)。从511年开始,他还是西哥特王国的摄政。——译者注

[17]查士丁尼一世(约483—565),全名是弗拉维·伯多禄·塞巴提乌斯·查士丁尼,罗马帝国皇帝(527—565)。他收复了许多丢失的领土、重建圣索菲亚大教堂并编纂《查士丁尼法典》,功不可没,因此,也被称为查士丁尼大帝。——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