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模拟结果-分析国际汇率体系

模拟结果-分析国际汇率体系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2固定汇率制度下技术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从图11.2中可以看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直接受到一单位负向技术冲击的国家1的最终品产出以及中间品产出会出现立即下降的趋势。对于该经济中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2和国家3而言,两国中间品产出会从期初开始逐渐下降至第2期的0.23个百分点后逐渐上升并在第15期回归到稳态水平。图11.3浮动汇率制度下技术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三

模拟结果-分析国际汇率体系

本节将使用上述参数取值,基于Matlab的工具包Dynare 4.4.3软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假设国家1中间厂商部门受到一单位负向的技术冲击,技术冲击遵循一阶自回归过程。经济体中各变量将对该冲击有所反应。在此,我们选取了宏观经济效应主要考察变量产出增速以及对通货膨胀水平进行分析。

(1)具有自动平衡机制的交互盯住国际汇率体系的宏观经济效应。在实行具有自动平衡机制的交互盯住国际汇率体系的情形下,假设本国(国家1)经济体受到一单位负向技术冲击,开放经济下的三个国家均会对该冲击做出反应。其中,各国最终品产出(Z1,Z2,Z3)、中间品产出(Y1,Y2,Y3)以及通货膨胀(π1,π2,π3)的调整路径具体如图11.1所示。

图11.1 ABIPM汇率制度下技术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国家1生产厂商的技术下降会使得实际生产中的边际成本上升。而实际边际成本的上升会使得厂商缩小生产规模,从而产出下降。在本模型中,技术冲击会直接对中间产品产出Y1产生影响。从图11.1可以看出,国家1的中间产出会立即偏离稳态,此后随着冲击影响减小,产出逐渐上升并在第13期时回归到长期稳态水平。国家1最终品产出也会立即偏离稳态水平,但是偏离程度小于1个百分点,并于第13期回归到长期稳态水平。由于市场中需求并没有立即下降,导致市场上会暂时出现产品供给小于消费者需求的状况,因此国家1市场上的价格会有所上升,在第3期达到通胀偏离稳态最高点后逐渐下降并在第16期回归到稳态水平。

对于外国经济体(国家2和国家3)而言,国家1的负向技术冲击也会对国家2和国家3产生溢出效应[7]。由技术冲击方程可知,国家1在t期所受到的技术冲击会在t+1期对国家2和国家3产生影响,因此,这两国的中间品产出Y2和Y3会在第0期逐渐下降并在第2期达到偏离稳态0.21个百分点的最低值后逐渐回归到稳态水平。而两国的最终品产出也会与中间品产出一样,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并逐渐回归到稳态的趋势。两国的最终品产出以及中间品产出都在第15期回归到稳态水平。但是国家2和国家3中间品产出以及最终品产出下降的幅度小于直接受到冲击的国家1下降的幅度。由于本模型中厂商存在本国偏好(对于国家i的中间品厂商有:αii>αij,i≠j),因此国家1缩小生产规模导致自身的中间品产出下降较多,而国家2和国家3中间品产出下降幅度较小。对于外国经济体国家2和国家3而言,由于交互盯住的机制,通货膨胀也会随着国家1的上升而上升。外国经济体的产出与通胀水平会随着时间变化分别于第15期和第16期回归到稳态水平。

因此,在具有自动平衡机制的交互盯住汇率体系下,负向的技术冲击会使得整个世界的产出下降,通货膨胀上升。但是并未直接受到冲击的国家2和国家3通胀水平上升幅度仅为国家1的一半。随着时间推移,国家2和国家3的通货膨胀水平将在第16期回归到稳态水平。

(2)固定汇率制度的宏观经济效应。同样,我们将分别讨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宏观经济效应,并将具有自动平衡机制的交互盯住国际汇率体系与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对比分析。首先,我们考察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效应。假设在本模型中国家2和国家3单向盯住国家1的货币。此时模型中的汇率决定机制需要修改为NE12t=NE12t-1和NE13t=NE13t-1;同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家2和国家3丧失了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应当去除两国的货币政策规则方程后才可进行动态模拟。类似地,假设经济体中国家1受到一单位负向外部技术冲击,我们将对经济体中各国最终品产出、中间品产出以及通货膨胀进行研究,具体如图11.2所示。

图11.2 固定汇率制度下技术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从图11.2中可以看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直接受到一单位负向技术冲击的国家1的最终品产出以及中间品产出会出现立即下降的趋势。在该汇率制度下,国家1通货膨胀水平在受到冲击后立即上升至偏离稳态0.4个百分点后缓慢下降直到回归到长期稳态水平。

在技术冲击溢出效应影响下,国家2和国家3最终品产出以及中间品产出会在初期逐渐下降直至第3期达到各自的最低点后逐渐上升并回归到稳态水平。其中,两国最终品产出偏离稳态最大幅度为0.25个百分点,且在第17期回归到稳态水平。中间品产出也将在第18期回归到稳态水平。对于两国的通货膨胀水平而言,会呈现先上升的趋势,通货膨胀在第2期达到偏离稳态0.1个百分点的高点后逐渐下降,并在第17期回归到稳态水平。

(3)浮动汇率制度的宏观经济效应。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之间的汇率不再存在盯住关系,即国家1、国家2以及国家3之间的汇率可以灵活变动,此时各国也具有货币政策独立性。通过模拟,我们得到了浮动汇率制度下产出与通货膨胀的调整路径,具体如图11.3所示。

同样,我们假设国家1受到一单位负向的技术冲击。此时,与前两种汇率制度类似,国家1所受到的技术冲击直接影响本国的中间产品产出以及最终产品的产出。由图11.3可以看出,国家1的中间品产出初期偏离稳态水平为1个百分点,此后逐渐下降并在第11期回归到稳态水平。而该国最终品产出偏离稳态最大约为0.8个百分点,也将在第11期回归到稳态水平。国家1的通胀变化相对产出而言有一定滞后效应,通胀水平会从受到冲击时开始逐渐上升直至偏离稳态1.1个百分点,然后逐渐下降并于第18期回归到稳态水平。对于该经济中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2和国家3而言,两国中间品产出会从期初开始逐渐下降至第2期的0.23个百分点后逐渐上升并在第15期回归到稳态水平。而两国最终品产出走势与国家1最终品产出走势类似,在期初下降至偏离稳态0.15个百分点后迅速回升到偏离稳态0.04个百分点,然后再逐渐趋于稳态水平。两国最终品产出调整速度比之前的两种汇率制度更加迅速。同时,图11.3中π2和π3走势表明,国家2和国家3通货膨胀的变动与国家1中通货膨胀变动一致,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回归稳态的趋势,且两国通货膨胀最大偏离稳态水平均大于1个百分点。

图11.3 浮动汇率制度下技术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www.xing528.com)

(4)三种汇率制度的宏观经济效应对比分析。从上面三个模拟中可以看出,三种汇率制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各不相同,具体体现在考察变量偏离稳态的幅度以及调整速度上,如表11.1所示。

表11.1 三种汇率制度的宏观经济效应对比

注:其中数字表示相应变量偏离稳态最大幅度(单位为百分点),正负号表明偏离稳态的位置,括号中数值表示变量回归到稳态所需要的时间。

从偏离稳态的幅度上可以看出,直接受到技术冲击的国家1与其他两个国家有较大区别。在三种汇率制度下,国家1的最终品产出以及中间品产出偏离稳态的幅度均远远大于国家2和国家3的偏离幅度。其中,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最终品产出偏离稳态的幅度最大;具有自动平衡机制的交互盯住国际汇率体系次之;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其具有可以灵活调整汇率吸收部分经济冲击的特性,产出偏离稳态的幅度最小。中间品产出偏离稳态的幅度在具有自动平衡机制的交互盯住国际汇率体系下最小,浮动汇率制度次之,固定汇率制度中扭曲最大。通货膨胀指标在三种汇率制度下表现各不相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通胀偏离稳态幅度最大,即一国经受的通货膨胀问题最严重;在具有自动平衡机制的交互盯住的国际汇率体系下,通货膨胀扭曲相对浮动汇率制度而言大幅下降;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其可以保持汇率稳定,在此时通货膨胀偏离稳态幅度最小。

从各宏观经济变量回到稳态所需的调整时间角度来看,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最终品产出以及中间品产出回归稳态所需时间最短,经济调整速度较快;具有自动平衡机制的交互盯住汇率体系下产出调整速度居于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之间。而对于通货膨胀指标而言,虽然固定汇率制度下通胀偏离稳态幅度最小,其回归到稳态所需时间却大于具有自动平衡机制的交互盯住汇率制度下的通胀指标。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通货膨胀问题相对较严重,因此该指标回归到稳态时所需调整时间最长。

从上述动态模拟以及结果分析中可知,具有自动平衡机制的交互盯住国际汇率体系在通货膨胀指标调整速度上占优;同时在该汇率制度下,产出指标偏离稳态的幅度要小于固定汇率制度,即在此时经济中产出扭曲程度小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产出扭曲,从而自平衡交互盯住汇率体系具有类似浮动汇率制度调节经济的作用。其次,在自平衡交互盯住汇率体系下通货膨胀指标偏离稳态的幅度要小于浮动汇率制度,即该汇率体系具有固定汇率制度保持物价稳定的作用。总的来看,自平衡交互盯住汇率体系吸收了固定汇率制度稳定物价以及浮动汇率制度调节经济减少产出扭曲的优点。从单个指标来看,该汇率体系在稳定产出与物价方面分别介于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之间。

【注释】

[1]全要素生产率,以索洛(Solow)模型为代表,成为研究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被称为技术进步率,与一国的技术创新、人力资源以及组织管理等息息相关。

[2]本章节中考虑的所有关于未来的问题均为预期问题。

[3]此门槛值由经济体的长期发展目标决定,在具有自动平衡机制的交互盯住国际汇率体系下该门槛值需要加入该汇率体系的所有成员国一致同意并遵守。

[4]为简化分析,我们假设在三国模型中,各国政府发行的债券仅能被本国居民购买。

[5]在开放经济中,每个国家都可能受到技术冲击。因此在此处写出所有可能受到冲击的表达式。由于三个国家在本小节分析中为对称的,从而本文仅分析国家1受到技术冲击后经济调整路径。

[6]文中还分别选取了α11=0.6,α1213=0.2;以及α11=0.8,α1213=0.1的情形进行模拟,得出类似结论,不影响得到的结论,因此,本文仅选取α11=0.4,α1213=0.3进行详细分析。

[7]由对数线性化中的技术冲击方程可知,每个国家所受的技术冲击都会在本期立即对本国经济有影响,同时技术冲击也会引发其他经济体在下一期受到技术冲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