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由于资源和经济实力相对于工业革命时期大大减弱,英国变成了严重赤字的国家;美国国力增强,在国际上影响力远远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最强大以及最富有的国家,持有世界近三分之二的黄金储备。为了减少战争期间混乱的问题,44个国家集聚在布雷顿宾馆并经过缜密协商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2]。与金本位制度中各国采取固定汇率制度不同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可调整的盯住汇率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还加入了对参与国具有一定的约束机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中间协调者,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具有了监督参与国汇率波动情况以避免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失衡问题的权力与义务。从客观角度来看,虽然该货币体系解决了之前金本位制下黄金(国际储备)短缺的问题,固定汇率使得世界金融市场保持稳定,但是该体系成就了美国世界金融霸权的地位,储备资产过度依赖美元,美国经济的兴衰直接影响着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还存在着不对称调整问题:其一,逆差国与顺差国之间不对称的调整;其二,世界其他国家与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心国家美国之间不对称的调整。例如,国际收支状况相反的英国和德国均需考虑外部可兑换性以及内部稳定之间的权衡。对于国际收支逆差的英国而言,需要改变扩张政策来保证财政赤字与紧缩之间的平衡;而作为顺差国的德国需要考虑到收支盈余带来的通货膨胀与紧缩之间的平衡(Bordo,1993)。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是一种可调整盯住汇率制度,该体系仍以美元为中心造成了“特里芬难题”,从而存在着不可缓解的矛盾[3]。对于美国而言,国际收支逆差导致的长期持续赤字会使得美元的可兑换性下降,可能进一步引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但是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又要求其能够满足国际需求,因此两者矛盾将不断激化。蒙代尔(2005)指出如果此时美国修正其国际收支逆差,那么全球其他经济体将陷入储备短缺的境地,从而可能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通货紧缩。如果美国不修正其逆差,长期持续的赤字将会导致货币危机进而可能使得该汇率体系崩溃。(www.xing528.com)
20世纪70年代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兑换后逐渐走向衰落并于1973年彻底被推翻。此后,国际储备货币美元币值随着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增加而下降,各国均意识到全球不可能再次形成一个保证国际范围内诸如汇率市场、利率市场、资本流动以及贸易稳定的庞大的固定汇率体系,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转向浮动汇率制度。Bordo(1993)通过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起源、操作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消亡的原因,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相对稳定但持续时间较短的国际货币体系。他重点探究了该体系相对稳定但相对短命的三个原因:首先,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两个根本性的缺陷,分别为金本位制度和可调整盯住汇率。其次,美国经济情况直接影响着美元本位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状况。美国早期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得通货膨胀率加速上升,最终造成了美元价格不稳定,破坏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内在要求,此时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将不再愿意吸收美元。最后,其他主要工业国家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不再愿意服从美国的领导,国际协调问题日益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