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研究者支持由美元、欧元、SDR(Special Drawing Right,特别提款权)以及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组成多元储备货币体系的建议(Frankel,2009;Masson,2009;Bergsten,2011等)。该建议被认为是最符合现实且最具有可实施性的一种改革策略。支持实施多元储备货币体系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分散风险,即多元货币储备体系可以避免持有单一外汇储备的风险,同时该体系可以使得其他国际货币发行国也将分享美国之前独享的“铸币税”。多元化储备货币体系仅在每种储备货币愿意成为国际货币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发展。这就要求非本国居民持有以该储备货币计价的本国资产和离岸资产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兑换成其他货币。Frankel(2009)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未来三十年内人民币将与欧元、特别提款权以及美元组成多元储备货币体系。黄益平(2009)认为将来会一改美元独大格局,国际货币体系会形成以美元、欧元和一种亚洲货币三极化的局面。Eichengreen(2009)从原先金本位制时期多货币共存并未发生较大危机的例子出发,说明了多元储备货币体系的可实施性。他认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不会改变,长期内欧元等货币重要性会逐渐上升。Bergsten(2011)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已经逐渐形成欧元与美元二分天下的局面;人民币国际化后,可能会出现人民币与美元和欧元三足鼎立的格局。Agnes和Jean(2011)提出欧元和人民币是除了美元以外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最佳选择。他们认为欧元区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较高,同时有着较好的资本流动性,因此欧元是最佳的国际储备货币候选人。但是欧元区由于治理不完全且缺乏政治凝聚力,这些因素在经济正常运转时期并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在危机发生时,关乎到应对经济冲击的能力。因此,欧元在国际上的地位尚未超越美元。对于人民币而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人民币的可兑换性也会上升,且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有着直接宏观掌控的权力同时加入国际储备货币的意愿较强,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不断发展推进过程之中。但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也面临着诸如资本流动性限制、金融市场不发达等因素限制。
但是,多元化储备货币体系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这种货币体系不能彻底解决“特里芬难题”[3],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其次,在该货币体系中贸易严重失衡的问题仍然存在;最后,实施多元储备货币体系后各储备货币之间如何维持汇率稳定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国际货币市场上主要货币汇率波动会使得人们预期会受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受到限制。随着欧元等国际货币的崛起必然导致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局面,从而有可能会滋生国际货币格局不稳定以及管理调节复杂性增加等问题。(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