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93年的重要事件都有哪些?

1993年的重要事件都有哪些?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2年底,上海证交所创设了国债期货市场交易,这其实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历史上第一次在金融领域内市场自主创新的案例。[1]那么1993年金融环境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1993年5月下旬和6月初,国务院连续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宏观调控,制定解决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的政策和措施。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进入1993年后,房地产开发等经济过热继续存在,股市也很热闹,社会集资利息涨风日盛,物价也在迅速上涨,导致市场利率迅猛上升。

1993年的重要事件都有哪些?

1992年底,上海证交所创设了国债期货市场交易,这其实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历史上第一次在金融领域内市场自主创新的案例。但是,除了交易制度设计过于保守,造成了上海证交所国债期货交易清淡之外,整个宏观经济背景,其实也尚未提供给国债期货市场一个有利的生存环境

证监会第一任主席刘鸿儒多年以后反思:“尽管1992年国债发行由行政摊派改为承购包销,但是由于承购包销没有解决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当市场利率发生变化时,这种办法就难以继续进行下去。1993年,由于金融环境发生变化,国债发行重新采取行政分配的方式”。[1]

那么1993年金融环境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翻开历史资料和记录,可以看到:

1992年后,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中国经济再次走上高速发展轨道,市场繁荣,人们的建设热情高涨,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此相伴随的,是新的经济泡沫逐渐泛起。开发区热、房地产热、股票投机热等等迹象表明,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已经到来。

1992年,我国GDP增长12.8%;当年投资总额为9 636亿元,比1991年增加28.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5.4;中央财政赤字1 000亿元,由于无现金支付,大部分向银行挂账。

1993年,GDP增长率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 072.3亿元,比上年增长50.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13.2。

1993年7月5日,时任国务院主管经济的总理朱铭基在全国金融会议上开列出一连串比较数字:1988年为经济“过热”年,全年发行货币680亿元;1989年300亿元;1990年290亿元;1991年大兴土木,也只发了550亿元;1992年骤增至1 298亿元;1993年春节前已经发了1 200亿元,到7月初,尚有半数以上未回笼。原来拟订全年发行1 500亿元,但是国家计委在7月份预计,可能要发行2 000亿元以上才能应付全年的支出。关于物价涨势,朱铭基在一次未公开的场合说,35个大中城市5月份生活指数上涨19%以上,6月超过20%。他估计,全年要达到15%,若不控制则要达到20%。[2]

面对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数字,具备一般常识的人都可以做出判断,而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通货膨胀

1993年5月下旬和6月初,国务院连续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宏观调控,制定解决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的政策和措施。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1993〕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即“十六条”。6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宏观调控的全面展开。

“十六条”的主要内容是:

1.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稳定金融形势。把全年货币发行量严格控制在一定限额内,作为当年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2.坚决纠正违章拆借资金,尽快建立全国统一、有序的同业拆借市场。

3.灵活运用利率杠杆,大力增加储蓄存款。

4.坚决制止各种乱集资。为了规范集资行为,国务院将制定集资管理条例,明确正当集资与乱集资的界限、审批手续、批准权限、利率范围以及风险处理等有关问题。要严肃查处几个大的乱集资典型案例,并予公布,对全民进行法制教育和投资风险教育。

5.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强化中央银行对全社会信贷总规模的宏观控制,各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要严格按照人民银行总行下达的年度信贷计划执行,未经批准不得突破,并按季监控,按月考核。

6.专业银行要保证对储蓄存款的支付。

7.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能力。中国人民银行要通过深化改革,真正成为对全国信贷、货币进行宏观调控和统一管理各类金融机构的中央银行。坚决取缔钱庄、银号等非法金融机构。人民银行、专业银行和商业银行兴办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经济实体要与银行彻底脱钩。

8.投资体制改革要与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从改革投资体制入手,尽快建立政策性银行,逐步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组建国家长期开发信贷银行、出口信贷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投融资和贷款任务。(www.xing528.com)

9.限期完成国库券发行任务。

10.进一步完善有价证券发行和规范市场管理,坚决取缔有价证券的黑市交易,维护合法、规范的市场交易活动。

11.改进外汇管理办法,稳定外汇市场价格。严厉打击进口走私行为。同时,抓紧研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12.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管理,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13.强化税收征管,堵住减免税漏洞。从8月份开始,由国务院组织全国财税大检查,重点检查偷漏税、越权减免税和“两金”等方面的问题。

14.对在建项目进行审核排队,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

15.积极稳妥地推进物价改革,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

16.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过快增长。

7月10日,中央派遣10个督察组分赴20个省、市、自治区,督查中央政令的实行。其组成人员不仅来自计委、经贸委一类的国务院综合经济部门,而且还有专司人事管理的党中央组织部人员,无论规模之庞大还是阵势之完整,均为前所未有。[3]

这就在中国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历史上,留下了一个特殊的名词:“宏观调控”;也一度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国务院副总理(后来是总理)直接兼任央行行长。

而在这十六条中,将和国债期货产生直接相关的有两条:灵活运用利率杠杆,大力增加储蓄存款;限期完成国库券发行任务。

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进入1993年后,房地产开发等经济过热继续存在,股市也很热闹,社会集资利息涨风日盛,物价也在迅速上涨,导致市场利率迅猛上升。全国上下都疯了似的,炒开发区炒房地产,炒美元炒黄金,炒股票炒债券,炒沈太福的长城公司债券,炒拥有一块美国土地的鹰卡,惟独晾着国库券。

债券理论告诉我们:债券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其市场价格必然下降、甚至大大低于发行价格。

因此,从1993年3月31日同时开始发行的5年期(年利率11%)和3年期(年利率10%)两种国库券很少有人问津,发行十分困难。面临发行任务无法完成的局面,原定的发行截止日期也只好宣布延长:“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乱集资和加强债券发行管理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确保今年国库券发行任务的完成,现决定将原定4月30日止的国库券发行期延长,截止日期另行公告。请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推销,并抓紧国库券收入的入库工作。”[4]

到5月底,国库券发行完成不到计划的25%,且账面收入还被地方财政多有截留,国库空虚。

到了1993年6月19日,国债承销全国电话会议召开,6月29日举行1993年第二期国库券承销签字仪式,7月1日第一笔承销款10亿元划入国库。1993年国库券共发行350亿元,其中承购包销只有17.7亿元。

国债市场化的改革陷入停滞,国库券发行普遍恢复了组织认购、行政摊派。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开始出手对银行存款和国债进行贴息及保值贴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