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活到今生今世,真的不容易。在祖宗世系中,自古以来,该有多少人在战乱、灾荒、病疫中死去,没有后人传世;又有多少因生理原因,亦无后人传世;而传世的后人,穿越了多少劫难,才有了今天啊! 因此,生命诚可贵,为人当自珍。当然,为人民奉献,又当别论。
我的远祖是谁,已无从追索。但根据现有宗谱资料,可以追索到明代初年,至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第一世 蕲春县丁氏一世祖丁山,系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功臣丁普郎之子。
丁山约于明永乐元年或永乐二年前后,从南昌迁至蕲春县安平乡易家河(漕河镇蕲河西岸)落户。由于出身官宦之家,一不会做工,二不会种田,只能凭自己文化知识,以训蒙(教小孩读书)为业。娶妻李氏,有子三人,长子名仁辅,次子名和辅,三子名三辅。
第二世 丁三辅,娶向氏,有子二人,长子得一,次子得七。
第三世 得七,有子二人,长子太一,次子太二。
第四世 太二,娶雷氏,有子一人,名正六。
第五世 正六,娶黄氏,有子三人,长子名世景,次子名世昌,三子名世旭。
第六世 丁世昌,有子一人,名思聪。
第七世 丁思聪,娶妻谢氏,有子四人,长子友德,次子友仁,三子友刚,四子友义。
第八世 丁友德,约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79)前后,分居从易家河迁移至永福乡(今彭思镇)西面的陈家桥长塘塆定居,娶妻黄氏,有子四人,长子必胜,次子必胶,三子必隆,四子必明。
第九世 丁必胜,有子五人,分别名濂、淮、清、洪、洲。
第十世 丁洪,有四子,榔、权、焉、木。
第十一世 丁榔,字良榜,娶妻刘氏,有子五人,长继禹,次继周,三继圣,四继宣,五继位。
第十二世 丁继禹,字希夏,娶妻王氏,有子五人:一伦、一仁、一信、一仕、一化。
第十三世 丁一信,字汝洪,娶妻叶氏,有子二人,长子可文、次子可武。
第十四世 丁可武,有子二人,长子启仲,次子启任。
第十五世 丁启仲,字伯荣,约于康熙二十四年(1865)前后,徙家丁家咀(在彭思桥西南约二三华里),现丁家咀有多个村庄居住着丁姓人口。启仲娶妻周氏,生卒未详,有子三人,长子大熏,次子大德,三子大兴。
第十六世 丁大兴,生于康熙元年(1662),殁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娶妻高氏,生于康熙六年(1667),殁未详,葬长毛岭祖山。有子五人,长子发泰,次子发亨,三子发利,四子发贞,五子发科。
第十七世 丁发科,名太,字聊芳,人称其为人“规言矩步,不尚纷华,彬彬然有长者风”。生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殁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享年72岁。约于雍正三年(1725)前后,从丁家咀徙家丁家港立籍。娶妻管氏,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殁于嘉庆十六年(1811),有子五人,长子忠琮,次子忠玠,三子忠琦,四子忠璜,五子忠珩。民国年问,丁家港丁姓人口有三十多户,一百多人。村庄有大片房屋,有泉水井,有一华里长的水港,故村名丁家港。港上有石桥。发科在《丁氏宗谱》卷二中有传,称“芳翁丁太先生”。(www.xing528.com)
第十八世 丁忠琦,生于乾隆六年(1741),殁于道光九年(1829),妻夏氏,生于乾隆十三年(1747),殁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夫妻合墓,葬于田家园祖山。有子六人,长子良典,次子良谟,三子良位,四子良爵,五子良寿,六子良畴。
第十九世 丁良寿,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殁于道光十年(1830),娶妻王氏,生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殁于道光十四年(1834)。夫妻合葬于黄泥塘祖山。有子四人,长子定性,次子定敏,三子定惠,四子定国。
第二十世 丁定惠,名介夫,字馥然,生于嘉庆十二年(1807),曾与族人于清同治年问重建丁氏宗祠,续修《丁氏宗谱》,任事务总管,推选编修人员,计划安排进程,开支经费等。人们称其“事兼两难,忧而不惮烦,劳而不惜力”。殁于光绪七年(1881),娶妻韩氏,生于嘉庆十七年(1812),殁于光绪二年(1876),夫妻合葬于苦竹林祖山。此山已于20世纪50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开山造田,挖平了。有子三人,长子国兴,次子国旺,三子国秀。
第二十一世 丁公国旺,字永康,一字登荣,号德芳,生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殁于民国五年(1916),享年70岁。他为人有智有谋,善于理财创业。在彭思桥街创办丁大顺米行,收购并批量向蕲州、九江销售大米,生意红火。他购买水田三十多亩(每亩相当市亩一亩二升),地六七亩。开辟地基,做屋十二问,四周栽树,并筑围墙,安装套门,可以闩锁。又在白石岭买坟地一块,宽约60米,上齐山顶,下至山脚。他死后,葬于白石岭,原有碑,被当地人修水利当石料抬走了。曾孙有国等又重新刻石碑树于墓前。
第二十二世 丁公兴海,名寿安,字松林,派名兴海,生于光绪二年(1876)。他熟读四书五经,善于索句为文,曾于光绪二十八年被族人推举参加第五届续修宗谱,担任编修兼采访。人称他修谱“不避责,不辞劳,分类纲目清楚,人物长幼分明,有经有纶,毫不紊乱。”见《丁氏宗谱》卷三《序传》。卒年不详。娶妻孙氏,生于光绪三年,卒于民国八年。夫妻合葬于白石岭。原有碑,于上世纪修水利,当作石料抬走了,其孙有国又重刻石碑立于墓前。有子三人,长子仁元,次子仁楷,三子仁举。
第二十三世 丁公仁元,丁有国之伯父,字明扬,生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少时,读过私塾,能背诵四书,毛笔楷书字写得很好,能写状纸,珠算加减乘除(六归七二五除)都很熟练。年轻时,在蕲州东长街吴家面坊打长工多年,学会了做油面,做面馍,炸麻花,做糕饼等手艺。曾在西界岭开设过面坊,因缺少资金,停业了。终于回乡以种田为业。1958年以后,在生产大队做工。田地归公了,房子被拆了,于1961年,生活困难,因病死去,年61岁,用大炼钢铁时的风箱当棺材收殓,葬于孙家岗。他数十年与弟仁楷合爨,曾先后三次娶妻,终年无子。1986年,其侄子有国,为其雇工匠刻碑立于墓前,并于每年清明节为其祭扫。
丁公仁楷,有国之父,字明发,生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其父为儒生,没有实业,加之战乱频繁,家道衰落。自幼让兄仁元读书,家无劳力,未能入学读书,从少年就扛起家庭生产重担。其为人忠厚纯朴,勤劳刻苦,毕生以农耕为业,同兄仁元合家共爨,除耕种10多亩田以外,还协助兄仁元兼营面业,维持一家人生活。1955年,农业合作化以后,面业停业了。1962年,生活困难,因病死去,年仅53岁,葬孙家岗坟地。娶冯老儒人,生于宣统元年(1909),殁于1957年5月,年48岁,葬白石岭祖山。有子一人,字有国。女三人,长女大姑,嫁王火生,有子二人,长名雄生,次名长学,女一人,名菊芬;次女冬姑,嫁胡良才,有子一人,名胡雄;三女名爱华,嫁浙江永嘉县石柱村王道德,有子三人,长名益杰,次名巧杰,三名益斌,有女二人,长名春兰,次名莲芬。
第二十四世 丁有国,名癸酉,字有国,派号天青,生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二月初八日。1952年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小学校长,县京剧团政治指导员。1959年秋,考入华中师范学院,1963年毕业,任华中师范学院黄冈函授站语文教师,从事全地区高中语文教师培训。1986年,在鄂州广播电视大学,通过省评委考评,被评为副教授。曾主编《鄂州诗词》《鄂州市志》,担任《鄂州人物》《鄂州新四军革命故事》执行副主编,点校《武昌县志》,注释清人张裕钊《张廉卿诗文集》,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诗文多篇。1953年,与张金铃结成夫妇。张生于1936年农历五月十五日,为小学高级教师。有子一人,字永辉;女二人,长女永锋,次女永明。
第二十五世 丁永辉,派名朝辉,字永辉,出生于1964年11月16日。1982年秋考入湖北大学物理系学习,获理学学士,期问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鄂州市劳动人事局工作;1994年初调中共鄂州市委组织部工作,先后任副科级干事,副科长,科长;2002年6月经公开选拔,任鄂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6年6月任市教育局党组成员,鄂州高中校长;2011年11月起,任鄂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1990年初,与伍琳结为夫妇。伍琳生于1967年月5日,现在鄂州市任中学高级教师。有子名丁政宇。
丁永锋,1959年10月15日出生。1977年秋,考入湖北省第二师范学校,1980年毕业,留校分配到该校附属幼儿园任教。后获音乐专业大专学历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历,1991年任该园园长。2002年借调到湖北省教育厅工作,2006年调回母校省二师工作,2012年赴德国定居。有子名丁毅。
丁永明,1962年10月9日出生。毕业于湖北函授大学,从事妇产科临床医生17年,主治医师。后于1998年调到复旦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2004年获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同时获得卫生部全科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班合格证书,有子名郑思齐。
第二十六世 丁政宇,名骏,派号原广,生于1990年11月15日。2018年就读天津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13年就读中国地质大学,获硕士学位,2016年于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工作。
丁毅,1983年10月21日出生。2002年就读中国地质大学,获学士学位。现在深圳工作,娶妻詹晶,有子名丁靖洋。
郑思齐,1986年8月2日出生,毕业于上海华东师大学计算机专业,获本科学历。定居上海,为复旦大学科研助理。
结语
人生不易,一线流传。灾荒战乱,疫病摧残。
从古走来,真不简单。立德立业,多作奉献。
自尊自爱,益寿延年。乐道安贫,处世泰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