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臣伯夷(亦称伯益、伯翳),协助夏禹治水有功,舜赐他姓姜,封到吕这个地方为吕侯,建立吕侯国,都于吕(吕都地址在今河南南阳市卧龙区董吕村)。吕国至春秋初年,被楚国灭亡。
商朝末年,吕侯氏族中的没落贵族后裔有姜尚这个人。姜尚出生于今南阳市卧龙董吕村,亦名吕尚,字子牙,号飞熊,沦为贫民。他曾卖过灰面,开过卦棚,做小生意,都不顺利。他虽然贫困,却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明于治国安邦之道。老来邀游,隐居在陕西渭水河畔,垂钓于渭滨磻溪。周文王出巡,遇到姜尚,同他谈论治国的道理,发现他胸怀韬略,才能超人,便带他回宫,拜为国师,称“太公望”。
周武王于公元前1046年(近代科学家根据哈雷彗星出现的时问推算,认为应在前1075年),以姜尚为军师,率领兵车300乘,猛士3000人,甲士45000人,伐纣。二月五日,会合庸、蜀、羌、微、卢、彭、濮等方国部队,共有战车4000乘,陈师于牧野(今河南省淇县),与纣王17万大军展开决战。纣师无斗志,先头部队倒戈,引领武王军队杀向纣军大阵,纣师大败。纣王见大势已去,回到鹿台,放火自焚。商王朝宣告灭亡。
武王灭商后,大封功臣。姜尚被封为齐国的国君,都于营邱(今山东昌乐县营邱镇)。姜尚有子十三人,分别字号为丁、壬、年、奇、妨、绍、骆、铭、青、易、尚、其、佐。武王还封姜尚为太师令,留居镐京(今陕西西安市区西北),由其长子姜伋,字丁,赴任齐国国君(前1014—前976年在位),称为丁公。伋死,其子姜乙名得,为国君,称为乙公。乙公死,其子姜癸为国君,称为癸公。癸死,其子姜哀,名不辰,为国君,是为哀公。哀公荒淫无道,周王废哀公,立其弟姜静为国君,是为齐胡公。胡公为了防备杞国暗算,把国都从营邱迁到薄姑(今山东博兴县湖滨镇)。齐人对迁都有怨言。当周夷王时(前885—前877),哀公同母少弟姜山,纠结私党,率领营邱人杀死胡公,自立为王,称齐献公(前859—前851年在位)。献公把他二哥胡公的儿子们都放逐到各地,又将国都从薄姑迁到向西25公里的临淄。临淄从此为齐国国都(临淄古城在今淄博市区东北)。
胡公的诸子被逐到各地,有的以当地的地名为姓。如流徙到崔邑(在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就以“崔”为姓。有的以先人的字号为姓。齐献公之孙厉公无道。胡公的长子姜失与次子姜仲宣发动兵变,攻杀厉公。在战斗中,姜失战死,姜仲宣即位,是为文公。仲宣以其高祖姜伋的字号“丁”为姓,称齐文公丁氏仲宣。丁氏宗族的姓氏自此开始。
齐丁公仲宣传位十六世,至齐丁显公。
周安王十一年(前391),齐相田和掌握齐国大权,放逐齐康公丁贷于临海的岛上(今山东烟台芝罘岛),自立为齐君。姜吕诸公族子弟,无论姓姜、姓吕、姓丁的,逃亡到各地。这就是历史上的“田氏代齐”。
亳州(今安徽西部的亳州市)丁锐公,是齐丁显公四世孙。其后裔丁复,在汉高祖兴兵灭秦时,以赵国将领起于邺(河北临漳县),带领楼烦(山西省北部)善射的军队,到霸上(西安市东面霸水西岸高地),投入汉军平定三秦(指陕西西安市东面、西面、北面三地区)的战斗,杀项羽大将龙且于彭城,拜为将军。高祖平定海内以后,首封十八位功臣,丁复排列第十七位。封于阳郡(今河南安阳),为阳都侯,食邑七千八百户。
丁复的兄弟中有丁礼,是高祖刘邦身边的骑从,任都尉。在跟随高祖进攻项羽,平定三秦之后,封乐成侯,食邑千户。丁复居侯位一十八载,死于高后吕氏六年,溢敬侯。其子丁宁封为操侯。丁宁有二子,长子封安成侯。次子丁宽。
汉孝文帝十年(前160),丁宁死,其长子袭爵,封安成侯。后孝景帝二年(前155),安成侯获罪,除国。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诏丁宁长子在临沂复家。丁宁次子丁宽,于汉景帝时(前156—前143),为梁孝王将军,家于梁,拒吴、楚师,号曰“丁将军”。宽子名临清,有二子,丁参、丁彦。
丁彦居河问(今河北省河问市瀛州镇,原河问府驻地),生一子名客,字外人,因与长公主私近,得任司隶校尉,生子五人。长子名方,任司隶校尉;次子名文,任侍中;三子名理,字昌,任庐江郡(郡治在今合肥市南庐江县)太守;四子名显,字贵,为太仆;五子名望,字武,为左将军,因出征楼兰(楼兰古国在今新疆罗布泊西面),被刺死。三子丁昌,汉成帝时,家住山阳郡(后升为山阳国),治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城南27公里大谢集镇昌邑村),有三子一女。长子丁明,次子丁忠,三子丁朗,女名姬。
汉元帝刘奭,长子刘骜,继皇位,为汉成帝;次子刘康封为定陶恭王,后升为山阳王,都昌邑,与丁昌相近,见丁姬貌美,纳为王妃,生子刘欣。成帝无嗣,立弟刘康之子刘欣为嗣。
刘欣继皇位,为汉哀帝,尊母丁姬为定陶恭皇后,后又尊为皇太后。丁姬兄丁明、丁忠,弟丁朗,均为国舅。丁明封为阳安侯,于元寿元年已未春正月朔,拜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辅政,掌握朝政大权。丁忠早死,封其子丁满为平周侯。丁朗,封关内侯。
丁氏从汉武帝至汉成帝,六代皇帝,共八十余年,有五人封侯,二人为将军,一人为大司马,九人为卿,六人爵封二千石。侍中诸曹,有官十余人,丁氏红色绂服,红满朝堂,盛极一时。
哀帝崩,王莽执政,指使手下举奏丁家罪恶,并以太皇太后(元帝妃王皇后、王莽姑妈)诏令,罢免丁氏爵位,令徙归故郡(定陶郡)。后来王莽篡汉,西汉遂亡。
东汉光武帝时,丁明有二子。长子丁钺,为皇帝侍从;幼子丁林,随从光武帝征隗嚣(王莽时期在陇西起兵,为朔宁王,光武西征,他逃至西域怒愤而死)、公孙述(王莽时起兵,据有益州,自称蜀王)等,以功封陵阳侯,因他是定陵新安乡人氏,改封新安乡侯。后来,又封为陵阳侯。
丁林有子三人,丁鸿、丁盛、丁伟,一女红鸾。
红鸾为汉和帝妃。
丁鸿,字孝公,颍川定陵(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人。他为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汉明帝永平十年十二月,任侍中(相当于后来的宰相之职)。起初,其父陵阳侯丁林死,丁鸿应当袭爵。他向朝廷上书,称病,让其弟丁盛袭爵陵阳侯,未得批准,他逃到九江,想回避受封。在江苏东海县遇到他的朋友鲍骏,经过鲍一番劝说,他才回去就任陵阳侯。鲍骏向朝廷上书,推荐丁鸿的经学才能。汉明帝升任他为侍中。
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十一月,章帝诏令太常博士、郎官及诸儒集中在白虎观,讨论五经的异同,皇帝亲自议决是非,写出《白虎观奏议》,要求名儒丁鸿、楼望、成封、桓郁、班固、贾逵及广平王刘羡等参加。其中,丁鸿的议论,最为明确,受到在场人们的称赞。有人说:“殿中像丁孝公这样的人,没有第二个。”
汉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徙封丁鸿为马亭乡侯。汉和帝即位,永元四年(公元92年)二月,以鸿为大司徒(汉代不设宰相,设司徒、司空、司寇三公。司徒管国家政务,司空管建设,司寇管司法)。是时,窦太后听政,大将军窦宪兄弟专权。是年六月朔,见日食,丁鸿上奏,说日食发生,表示阴凌于阳,臣在君上,强势压主,有侵危之祸。十余日后,和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之职,收缴窦宪大将军印。窦宪和其诸弟自杀。永和六年(公元94年),丁鸿去世,和帝赠赐超过常规。《后汉书》有《丁鸿传》。原在其家乡舞阳县太尉镇太尉村有庙,占地3亩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办中心小学,现为村委会和敬老院所在地。
丁鸿死后,其子丁湛袭爵。湛死,其子丁浮袭爵。浮死,其子丁夏袭爵。
东汉末年,汉献帝时期,有丁仪、丁廙、丁咏、丁耀、丁材兄弟五人,是丁夏的曾孙。兄弟五人,都以文学才能闻名于世。
丁仪,杰出文学家。曹操羡慕他的文才,想把女儿清河公主嫁给他。遭到次子曹丕的反对。曹丕说丁仪有一只眼睛无视力,不雅观,未成事。曹操与丁仪论文学,觉得他有奇才,说:“这个人即使两目都瞎了,也应该把女儿嫁给他,何况是一目眇呢? 这是丕误了我。”丁仪与杨修等同曹操第三子曹植(字子建)关系密切,建议曹操立曹植为太子。曹丕称帝以后,贬曹植为安乡侯,杀丁仪及其弟丁廙等。
丁咏惧祸,潜逃至陕西汉中。其后,有子孙迁徙至龙游(浙江金华)、四川乐山县之沙塘。在陕西汉中、浙江金华、四川乐山繁衍后代。
丁材,逃至江苏溧阳直湖(江苏栗阳天目湖)。
丁耀为汉豫章(南昌)太守,目睹曹魏篡汉,两兄被杀,一兄一弟潜逃,立即封存官印,弃职同三子邵夫退居南昌之暨石。长子恭夫移居丰城县,次子允夫移居新吴县(今无钖市新吴区),四子琬夫移居新建县(在南昌西北)五桂坊,五子定夫移居高安县(南昌西北35公里)后村,六子教夫移居新建县丁家塘。今江西省丁姓子孙,实际上大多是丁耀的后裔。
定夫居高安县后村,原有故族子弟王邦,为南昌县令,一次偶遇定夫于章江门(南昌城西门),观其形貌,知其为贵族子弟,因与交谈。定夫实告家世,说明避曹氏之乱,想觅一安身之所。县令王邦有一女未嫁,见定夫年少英俊,心中有招慕之意,便带他到官衙,以礼相待。又带他回家,许以女,招赘定夫。定夫就住进王家,居高安后村。生三子,景初、景光、景祥。
景初生一子名匡,匡生一子名义。
丁义好仙道神术,授秘于吴猛。今江西高安县华林山崇元观为其学道之所。这里距县城50公里,为历史名山,今为旅游重地。丁义有子一人,名奎,有女八人,秀华、秀英、秀妙等。史书记载:吴猛、丁义、丁奎、丁秀英、吴彩鸾、以及后世的张惠感(武则天的国师)等都在崇元观学过道。秀华从李八百之妹明香真人学道华林山元秀峰。秀英从吴猛之女吴彩鸾学道。后皆仙去。今崇元观之北有仙姑秀英塔。
丁奎于东晋穆帝时(公元345—356),为公安县令。后弃官归,从王真人修道黄堂观(江西新建县松湖乡),受许真人(道教祖师许逊)九转丹术,徙居太极观(在陕西安康市旬县城关镇洞儿碥),至今观前有洗药池等旧迹。时人为其建塔于岭上祭拜。奎有一子,名环。环有一子,名和。
丁氏一家,反映了东晋时期,人们崇尚玄学,求仙学道的社会风尚。
丁和,梁武帝大通年问(公元527—528),为刑部侍郎(相当副部长),后迁礼部侍郎。和有一子名龙一。龙一有三子,名正一、正二、正三。正三有子名淇。
丁淇,善骑射,通韬略。淇有三子,名侦、训、诰,都智勇双全。隋炀帝大业年问(公元605—618),林士宏起义,攻掠江西等郡。淇率三子及乡人,纠聚人马,于赣西北横亘高安、奉新、宜丰等县的华林山一带,抗击林士宏军,保境安民。至唐武德五年(622),丁淇随同应智顼归顺唐高宗。应智顼被封为靖州(湖南西部地区)刺史。丁淇提升为左折冲上将军。死后,封调露总管忠爱英烈王,建忠爱祠于丁坊杉株岭(在南昌县丁坊村)祭祀。后嗣迁至白虎山。丁淇的第八代孙,名丁谦。
丁谦,唐僖宗李儇(862—888)时,为开封府参军,出守黄州。乾符三年(公元876),王仙芝率领农民起义军进攻黄州。丁谦被刺死。谦有三子。长子易直,次子易宁,三子易安。
易直于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徙家浙江新昌县(临近绍兴)同安北门文昌阁下。
易宁于显德三年徙家至江西省上高县后村侔田团。有子名燧,为洪州刺史,徙家南昌西山。历数世,至后裔大德、大禹,复迁居上高县。大德居城南淳化镇,大禹居上高县举子团之东湖。
易安迁居江西高安县前村火石丁坊(亦名彭家园)。易安有四子,长名伯昭,次名伯初,三名伯适,四名伯高。
伯昭有二子,长名捆,字文明;次字文治。(www.xing528.com)
丁捆,字文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登进士甲第,授饶州通判,刑政廉明,升任广东韶州府尹。时值天大旱。州境有芙蓉峰,上有灵石。州人相信上峰求雨。丁文明不畏艰险,步上芙蓉峰求雨。恰逢天降大雨,州人感激涕零。丁文明在韶州为官九年,治绩显著。死后,当地人作为名宦塑像敬祀。文明有三子,长名仁可,次名仁恭,三名仁彦。仁可后为绍兴教谕。仁可有一子,名道源。道源有二子,长名叶,次名炽。
丁叶,字惟良,有一子,名禧;禧有一子,名志三。志三家人不守礼法,收金巨万,当地人怨愤,构罪陷害。叶与子禧及孙志三获罪,从汴梁(开封)遣送到陕西凤翔。其弟炽及从兄弟家人共八十余口,遣送到广东和广西柳州等地安置。
叶为人智勇,其子名禧,文武兼备。宋仁宗康定、庆历年问,西夏赵元昊侵犯延州(今延安一带),叶、禧父子随总管(军事统领)刘平、石元孙等举兵抗御。由于主帅失误战机,俱殁于阵。丁禧妻幸氏被掳,驱入郦州(陕西富县),置贼将盖宣家中。其子盖登见幸氏年少貌美,执其手欲污之。幸氏曰:“此手为人所执”,乃引刀欲断其臂。盖宣妻强止,并责其子,留幸氏在厨房提水,以全其节。
幸氏在遭掳时,手中抱一幼子名福。行至骆家庄。贼军逼其弃子于小溪中。幸氏立即写一血书插入婴儿怀中。后来,有骆忠者路过小溪旁,听到小儿哭声,抱回家中,养为己子,取名骆昭。骆昭学文习武,年未及冠,智勇绝伦。以小范老子自称。因当时有范雍,任振武军节度使,辖陕西北部及河套外内蒙古部分地区,曾抗击过赵元昊的侵犯。骆昭以范自比,自称小范。
宋仁宗皇佑元年(公元1049),广源州(治在今越南东北广渊)侬智高叛宋,寇略邕州,守将张日新战死。皇佑四年(公元1052),侬又寇略横(广西横县)、浔(今广西桂平县)、藤(今广西藤县)等县。仁宗诏狄青领荆湖军讨伐。狄青从陕西延州、渭州出发,先檄各路,招募义兵为向导。骆昭披坚执锐,奋身从戎。青见他雄武异常,与兵三千,令为前驱,行至郦州,遇其母幸氏在井旁汲水,经询问,幸氏备述其遭掳并写血书事。骆昭始知父亲丁僖、祖父丁叶都死于西夏寇乱,因而自己寄养于骆忠家。他立即驰马至盖宣宅,杀其全家,报父亲、祖父之仇。并安排盖媪养老终,迎接生母幸氏。然后,随从狄青南征。狄青领兵,在邕州(今广西南宁)大败侬智高,平息了叛乱。宋仁宗嘉奖骆昭,诏赠其远祖进士公丁捆为济阳侯,祖父丁叶为临清侯,父丁禧为济阳惠明公。令建祠于延州、渭州等地祭祀,庙食数郡。昭封招远大将军,兼署均州指挥使。并诏令骆昭恢复本姓为丁福。
丁福原有妻鞠氏,封南郡夫人。继娶萧氏,先后有子十一人。长子骆华,为感骆家托养之恩,仍以“骆”为姓。神宗熙宁五年(1072),中进士,任太常博士,集贤殿校理,累官至参政。退职后,同母鞠氏居奉新县(江西省北部)上湖,今奉新县丁骆二氏,俱为丁福之后裔。次子思文,为上饶县令,升饶州通判。三子思明。四子思元,宋徽宗崇宁三年(1103),任惠州判官。后升任廉州同知。为官十二载未归。其妻赵氏在白纱绢上绣七律一首云:“君为功名赴廉州,而今一纪忽将酬。千针刺绣枯肠断,万戽离愁暗泪流。瘐岭云连蝶梦绝,蓝关路远雁声休。回文一副遥相寄,莫待鼓盆响咽喉。”丁思元收到诗后,辞官而归。夫妻都八十多岁卒。五子思忠,名显。六子思远,为江夏县丞,升通山县令。七子思武。八子思道。九子思德。十子思义。十一子思恩。
丁福第六子思远的后人丁祥。丁祥之子庆昌、复昌与同怀兄弟,大昌的后人济文杂居于沙桥(今江西省万载县潭埠镇沙桥村),二者流衍难分,像上坊(在江西万年县城郊)、善士坊(在江西新干悬善士村)、石门楼(江西武宁县石门镇)、堰溪(在江西高安县)等地丁姓,各立门户,都离其故土。
丁福第八子思道和第九子思德的后人,分徙于横溪(今江西萍乡下埠镇横溪村)等地。
丁福第五子思忠,于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袭父指挥使职。大观二年(1108)调守京城汴梁,后以功授侍卫指挥使。大观四年卒,娶张氏。有子仕龙。
丁仕龙,名宣,大观四年袭父职,政和元年卒,娶萧氏,有子二人,长名仲纲;次名仲纪。
丁仲纲,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袭指挥使职。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出守绛州(山西省西南部)。
丁仲纪,于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袭指挥使职。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卒,娶妻姚氏,有子名天福。
天福,生于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卒于南宋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94), 81岁。南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袭父指挥使职。娶妻幸氏,有子三人,长子正昌,次子大昌,三子永昌。
长子正昌支下,字祝之孙绍保,徙家靖安县之八叠岭。其子明齐又由八叠岭徙家象湖城田。
次子大昌支下,字初之孙济文徙家万载县潭埠镇之沙桥。大昌后裔散居不一,如至德之后人,居高安县之堰溪。由堰溪而徙湖广(今湖北省)者有必凤、必定、必富、必北、必六、必雷。在江西境内的,也有交错徙于丁坊之上坊、士坊与中坊、石门楼等地的。
三子永昌,字矩方,徙家上高县后村。娶张氏,有一子名秉信。
秉信,字宽真,娶何氏,有五子,名元恭、元益、元观、元谦、元海。
元观,字征微,娶毛氏,有五子,名字缳、字禘、字礿、字伦、字。
字礿,有二子,沅二、沅三。
沅三,有二子,受九、受十。
受十,有二子,名仲华、净七。净七继伯父受九嗣。
仲华,娶王氏,有子三人,名仁远、仁寿、仁羊。
仁远生于南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四月初二日,殁于金章宗己未年(公元1199)六月十一日,寿74岁。娶殷氏,徙家高安县丁家凌。有二子,元兴、元茂。
仁寿,由丁家凌徙家龙头岗。
仁羊,字兆祥,由高安徙居丰城县陶家巷。仁羊有二子,名四二、四六。
四六,娶妻罗氏,有子二人,名十七、十八。(注:古人常以从兄弟之问的年龄顺序为名,如唐代白居易的诗《同李十一酔忆元九》。李十一,指李杓直;元九是元稹。还有刘十八是刘禹锡,丘二十二是丘丹)
十七,名国珪,号酔经,宋宁宗嘉定三年庚午(公元1210),乡试中第十八名举人。学者们仰慕他,从之者甚众。娶妻熊氏,有子二人,名大四、小四。
十八,名国璋,与兄国珪乡试同科举人,第十名。娶妻张氏,有子二人,名龙三、龙四。
大四,名梅墅,于南宋理宗绍定五年壬辰(公元1232)和嘉熙元年丁酉(公元1237),两年的灾荒中,赈济灾民,活人甚众。
小四,名震甫,娶妻陈氏,有子三人,名孟一、仲二、季三。
大四长子名二五,字辰字,娶聂氏,二十八岁守志(寡居),寿九十六岁,有二子,名显二、益四;次子名二六,字敬字,娶左氏,有三子,名昭一、沂三、秀五;三子名二八,字景字,娶王氏,有一子,名诚二;四子名九二,字升字,娶王氏,有五子,名同一、复二、贤三、志四、信五;五子名二十,字渭叟,娶黄氏,继娶熊氏,有一子,名崇二。
小四长子,名孟一,娶谭氏,有二子,名恩三,恩四;次子名仲二,字勉仲,娶张氏,有一子,名贞五;三子名季三,字俊卿,娶王氏,有三子,名贞一、贞三、贞五。
恩三,有一子,名统一。
统一,居南昌,娶万氏,有三子。第三子名普郎。
普郎,为朱元璋手下将领。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36)八月十五日,带领军队,用火烧毁陈友谅在鄱阳湖中的大寨。大寨烧毁了,他也被火烧死了。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大封功臣,追封他为济阳侯。其子,名山,有元一,字福山;元二,字如山;元三,字卢山。长子福山袭爵为济阳侯,其他诸子也都有一定官职。明成祖永乐初年,其子孙分徙各地,宗派分支,都有宗谱记载。如江西省高安、上高、樟树、湖北省的蕲春、黄陂、鄂城、麻城等地都有《丁氏宗谱》。
以上所系源流,仅依直线纵叙,未追踪旁支。丁氏子孙,从古至今,始籍山东,后因居官赴任,经商流转,获罪遭遣,避祸逃匿,天灾迁徙,战乱离散等原因,徙居频繁,踪迹无定。秦代,丁姓子孙分居到山东、江苏、河南三省。随后,有少数人分别流转到河北、安徽、陕西、湖北、广东、广西定居。三国时期,孙权的弟弟孙匡,为浙江乌程侯。因作战失败,孙权令其族人由姓孙改姓丁,则丁氏子孙又多了一分支。这支人在江苏南部和浙江繁衍,人口众多。
到了唐代,丁姓人口移居福建漳州。唐末,福建丁姓又有人移居泉州和广东等地。
清代,福建、广东丁姓人口又移居泰国、新加坡、美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定居繁衍。现在,丁姓人口在国内,分居十一个省市,成为中华民族人口中的一个大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