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鄂州与鄂省名称的历史渊源

鄂州与鄂省名称的历史渊源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鄂”字的形体是由鳄鱼的“鳄”字演变来的。“鄂”的字音由鳄鱼的发声而来。其首领鄂侯成为纣王的辅国大臣。在商纣王时,鄂族已成为人口众多,势力强盛的氏族。王朝军队并没有执行“无遗寿幼”的命令,又把御方放了,仍保留鄂侯、鄂国的封号。史称南阳的鄂国为“西鄂”。

鄂州与鄂省名称的历史渊源

根据大量考古资料说明,早在4000多年以前,山西省西南部黄河流域和汾河流域之问的乡宁县一带,就盛产一种鳄鱼。同乡宁县相近的翼城县曾出土很多鳄鱼化石世界古生物学家公认定名为“汾河鳄”。同乡宁县相邻的襄汾县陶寺遗址还出土了鳄鱼皮制的鼍鼓。与此同时,黄帝二十五子中的姞姓子孙以捕鳄鱼为职业的古鄂氏族,最初就生活在乡宁县一带,并建立了古鄂国。其都城遗址,就在乡宁县。据唐朝初年李泰的《括地志》云:“故鄂城在慈州昌宁县(北魏以今乡宁县境置昌宁县)东二里。”《隋书·地理志》:“昌宁县有鄂山”。《水经注》:“河水南至鄂谷,东北穷涧水,源所导也,西南流注入河。”《读史方舆纪要》:“鄂水出(乡宁)县东五十里之宋家沟,西流入黄河。”这里,鄂城、鄂山、鄂谷、鄂水等古地名,都是古鄂氏族、鄂国存在的佐证。

“鄂”字的形体是由鳄鱼的“鳄”(亦作“鱷”)字演变来的。甲骨文、金文中的“鄂”字,都多口字,形体复杂,这里不作介绍。

小篆中的“鄂”字为“”,后来演变为“鄂”。“鄂”的字音由鳄鱼的发声而来。鳄鱼常在夜问吼鸣。古人称为“鼍鸣应更”。一更一鸣,二更再鸣。其声如“鄂”音(参见《辞海》1980年中华书局重印版)。鳄鱼的用途颇多,肉可食,皮可蒙鼓,名曰“鼍鼓”。鼍鼓可用于祭祀、欢庆和擂鼓进军等。因此,在古代,捕鳄这个职业是一个社会需要的职业,也是一个有生命危险的职业。晋代刘渊林在《吴都赋》注中说:“鳄鱼长二丈余,有四足,似鼍,喙长三尺,甚利齿。虎及大鹿渡水,鳄击之皆中断。”在唐代,南方鳄鱼成灾,危害人畜,影响人民生活。唐宪宗元和年问,韩愈被贬到潮州任刺史。他写了一篇《祭鳄鱼文》,把鳄鱼当神物,向鳄鱼说好话,劝它远离,到海里去,不要危害百姓。

鄂氏族在今山西乡宁县建立鄂国,大约三四百年后,约公元前2205年,夏王朝建立。夏禹封尧的后裔为唐侯,建立唐侯国,地点也就是鄂氏族建国的所在地,今乡宁县一带,并以鄂国的都城为国都。《史记·索隐》说:“唐本尧后,封在夏墟,而都于鄂。鄂,在今大夏是也。”这里说的“夏墟”“大夏”,都在山西省西南部,也就是鄂氏族的所在地。《乡宁县志》称:“乡宁,古为大夏地。”夏禹建都安邑,汉置安邑县,即今山西夏县。县城西北十五里有禹王城,为禹建都所筑。夏县、翼城、乡宁都是夏禹的领地,都在大夏。

鄂族的领地及都城被占领之后,从夏禹王到商纣王,大约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其问约经过长达一千年左右的时问,鄂族沿着黄河向下游迁移,到达河南黄河南岸的野王县(今河南沁阳县)一带定居,逐渐成为势力强盛的氏族。其首领鄂侯成为纣王的辅国大臣。《史记·殷本纪》有段记述云:“(纣王)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纣怒,杀之,而酼(hǎi,暴刑,剁成肉泥)九侯。鄂侯争之疆,辩之疾,并脯(fǔ,暴刑,剁成肉干)鄂侯。西伯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后为周文王)于美里。据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曰:“鄂,一作‘邘’,音于。野王县有邘城”。又据《汉书·地理志》:“河南汤阴有美里地,即西伯所拘处”。又《史记·集解》:“邺县有九侯城。”邺县故城在河北临漳县北。由此可见,鄂侯城、九侯城、邺县故城,都靠近纣都朝歌。

在商纣王时,鄂族已成为人口众多,势力强盛的氏族。鄂侯被杀以后,其族人向东南方向迁移,从黄河流域迁徙到南阳盆地,建立鄂侯国,都城在南阳市北面。西周王朝利用他们防范南淮夷、东夷民族,作为南方的屏障。根据上海洛阳等地博物馆珍藏鄂叔簋(guǐ,盛黍稷的器皿)、鄂季簋、鄂侯御方鼎等铭文分析,西周早期、中期,周王朝与鄂侯的关系密切。据鄂侯御方鼎铭文记载:周厉王(前878—前841年在位)南征淮夷回师,经过鄂国,受到鄂侯御方的朝见。御方陪周厉王共宴、会射。厉王赐他玉、马、矢。御方以此为荣,铸鼎铭永记。被封在南阳为侯国的这支鄂族人,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至御方执政时期,势力很强。御方后来同周王朝的关系不和,率领南淮夷、东夷反叛周王朝,一度取胜。周王朝一片惊慌。再根据《禹鼎》铭文记载,周王朝命令西六师、殷八师“扑伐鄂侯御方”,要斩尽杀绝,“无遗寿幼”。结果双方互有胜负,相持不下。虢武公派遣一个叫做“禹”的人率兵车百乘,前去助战,才打败鄂军,俘虏鄂侯御方。王朝军队并没有执行“无遗寿幼”的命令,又把御方放了,仍保留鄂侯、鄂国的封号。“禹”为了记载自己的功绩,铸成《禹鼎》铭文。史称南阳的鄂国为“西鄂”。《后汉书·张衡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西鄂,即指此。西鄂,后为楚所灭。

向东南方向迁移的鄂族人,大约在今随州有过停留,故今随州羊子山墓葬中,有鄂侯国的青铜器。这支鄂族人迁移到达湖北长江南岸与梁子湖之问一带地方定居下来。到周夷王时期,也已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成为势力强盛的氏族,建立了鄂国(史称东鄂)。其都城在今大冶金牛镇鄂王城村(原属鄂城县,1956年划属大冶)。其领域包括武昌(今鄂州市)、沙羡(治在金口)、咸宁、阳新嘉鱼、蒲圻、崇阳、通山、江夏(治在武汉市武昌区)等县之地。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问民和,乃兴兵伐庸(治在房州竹山县)、杨粤(今阳罗、黄冈、巴河一带),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溢’(即不遵守周王朝的封号)。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都江陵),中子红为鄂王(以鄂都为国都),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在今九江湖口),皆在江上楚蛮之地。”从此,长江南岸的鄂国为楚占领。

秦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鄂地为鄂县(其领地仍为原鄂国领地),属南郡。

汉置江夏郡(治西陵县,即今武汉市新洲区),领十四县,鄂县属江夏郡。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公安迁来鄂县袁山(今名西山)建立吴国。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并设立武昌郡,辖武昌(今鄂州市)、沙羡、下雉(在阳新县东南部,晋并入阳新县)、柴桑(九江市西南)、寻阳(湖北省广济县东北部,黄梅县西南部,东晋县治移到江南,与柴桑合并)、阳新六县。孙权利用汉代灌婴在今鄂州市城区所筑的城墙遗址为基地,修筑吴王城。吴王城的城基至今还清晰可见。武昌郡治和武昌县治都在今鄂州市城区。(www.xing528.com)

西晋时,武昌郡的寻阳、柴桑二县划出,置寻阳郡。元康元年(291),武昌郡划属江州。东晋建武元年(317),江州治所由浔阳移至武昌(今鄂州市城区)。

南朝刘宋时期,武昌郡由江州划属郢州(治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

隋开皇九年(589),改郢州为鄂州。以郢州治为鄂州治(在今武汉市武昌区),“鄂”字便由古鄂县之中心地西移到古鄂县之属地今武汉武昌了。为后来湖北省简称“鄂”奠定了基础。

唐元和元年(806),鄂州设立军事建制,称“武昌军”。武昌军治亦以郢州城为武昌军城。今鄂州市城区为武昌县城。“武昌”之名,也由武昌郡之中心今鄂州市西移到武昌郡的属地今武汉之武昌了。此时,既有武昌军城,又有武昌县城,故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孙权故城下怀古兼送友人建业》诗中有“上下武昌城”之句。

“武昌县”这个县名,从孙权于公元221年设武昌县起,一直沿用到民国二年(1913年),经历1692年的历史。民国二年,废武昌府,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同时,将沿用一千多年武昌县名,改为寿昌县。因此时江西省有寿昌县,第二年,依据本境有鄂王故城,又将寿昌县改名鄂城县。至1983年,撤县建立鄂州市,延用69年的鄂城县之名,从此终止了。

以上,从鄂氏族起源、迁徙及演变的历史,说明鄂县、鄂省名称的历史由来,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新的考古发现,进行校正和补充,更期待学者方家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郭宇延.鄂侯故处祈昌宁[J].北京:中国县域经济报(54期),2012.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