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
全市第二届修志工作已经开始了。本届修志,受到市委、市政府以及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多数单位已经确定了专、兼职领导,组建了编写班子,开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了把本届的志书修好,争取修成良志,修成精品,圆满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任务,我们召开这次培训会议。我根据上级会议的精神,结合我十多年修志的体会,讲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指导思想
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文件要求:“第二届《湖北省志》的编纂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面、系统、真实、科学地记述全省规定时问断限内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充分反映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这个指导思想是非常正确的。大家知道,志书是官书,是一种精神产品,意识形态的东西。在同一个社会环境里,存在着各种意识形态,有封建残余的思想意识,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思想意识,有中国传统的“讲道德,说仁义”的思想意识,有佛家、道家的思想意识,有先进的代表我们时代精神的共产党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社会主义思想意识。
我们编志,要在党委的领导下,由政府主持,主管部门组织具体编写工作,把省政府提出的指导思想贯彻到修志的全过程。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唯物辩证法。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物质的;辩证法的方法论,是把世界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相互联系而不是互相孤立的;是矛盾运动而不是静止的;都是发展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这种观点和方法来对待修志中的一切事物,去选择材料,组织编写,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去看问题。对待每一件事,要看它在相互联系的事物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重要性如何,有没有存史的价值和对后人有没有教育意义。
凡事都要辩证地看问题。比如:1986年前后,国家根据某些经济学家的意见,大量发放贷款,搞活经济、繁荣市场,人们称那段时问的经济为“泡沫经济”。这样做,市场是搞活了,但铺张浪费之风盛行,歌楼酒馆遍处皆是,有些贷款后来收不回去。中央发现这个问题,国务院总理李鹏提出“银根紧缩”,减少货币流通,制止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但是,有些企业正常的商贸往来,又缺乏资金支付,形成了僵局。朱镕基当总理,吸取了这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保证市场货币流的需要,又不过多地投入货币。使社会经济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温家宝当总理,仍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这段时问的金融材料怎样选,怎么写,就要动脑筋。
2.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党的方针政策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各个时期、各个具体问题上的表现。当然,在执行中出现偏差那是另外的问题。第一届修志是以《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在本届修志中,就要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文件规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比如:以农业为例:土地承包政策、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规定,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规定,农民减负直至彻底免除农业税的政策,以及实施这些政策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农民积极性的调动,农业生产产量的提高。这都要全面具体地写出事件的进程和数量变化来。
再比如,教育制度的改革,原来不让私人办学,现在私立幼儿园、私立初中、私立高中都有了,还有民办高等教育。考试制度也在改革,过去完全实行全国统考,现在有些高校单独考试招生。再说,应试教育也在向应用型和素质教育转变。教育经费管理问题,原来教师工资在一级财政的框架下,乡镇小学的教师拿不到工资,现在的教师工资统统由县一级财政发放,教师可以拿到工资;对于在校学生经济负担逐渐加重,弄得老百姓读不起书。国家逐渐制止乱收费,直到现在实行一费制。对于贫困地区还要免除学费,发给书本费等等。这些,都要妥善记述。
3.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路线。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也就是贯彻了修志的指导思想。再说“志属信史”,“信”“是诚实、实在、真实”的意思。志书所写的事要真实可靠。不仅每一件事要求真实,每一个数字也要准确无误。因此,我们撰写志书,要不夸大,不缩小,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言必忠信。
4.要体现规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因此,撰写志书要体现规律。这里还以农业为例:
一是要体现自然规律。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这十二种农产品,都有它自身生长的自然规律。它适合什么土壤、季节气候、肥料、种植密度、水分、植物保护、耕作技术、不同生长期的管理等。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减产。比如土壤不适宜、气温不适当、植株过密都影响作物的生长。有人认为农业“八字宪法”过时了。这不对。“八字宪法”的水、肥、土、种(种子)、密、保、工、管等是从农作物生长规律中总结出来的理论。现在搞农业生产仍然离不开这八个字。就是大棚生产农作物,也还是为了适应农作物的自然生长规律。
二是社会经济规律。农作物作为商品生产,它还要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
比如:有一段时问,国家发现各地仓库没有粮食,马上召开会议,组织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粮食生产就上去了。同时,国家在各地直接建设粮食仓库,拿钱收购粮食,消除了过去打白条子的现象。这就是用经济杠杆、价值规律来发展生产。
有一段时问,农民的棉花卖不出去,影响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国家一方面收购农民的棉花,一方面引导农民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种草莓、西瓜等作物。
市场调节也是经济规律。比如:有一年西瓜种多了,街上到处有西瓜,价格低了,农民种西瓜不合算;第二年就少种,市场上西瓜少了,又到外地去运西瓜来满足供应,价格又上升了。第三年又有一些人种西瓜来满足市场需要。通过价值规律把西瓜的生产数量调节到一定的限度,这也是一种经济规律。
还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再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国家的富民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我们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有关“三农”的政策,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关系,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帮助农民致富,发展了农村经济,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以上是讲如何贯彻上级提出的修志的指导思想问题。下边讲第二个问题。
二、体例问题
体例问题包括三个方面:
(一)体裁要完备
志书的体裁包述、记、志、传、录、图、表、照共八种体裁。这八种体裁各有各的特点,下边分别加以简述。
1.述:有概述(有的称“总述”)、无题序几种。属于议论文体,可以就事论理,以叙事为主,叙议结合。
概述是对一个地方在一定时限内的历史和现状概括性的介绍。概述的内容:一说明本志内容的概要,二就事简述其义例。全志的概述犹如一地历史和现状的鸟瞰图,内容包括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篇章所记载的内容,作者可以通过叙事议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概述居于志书之首,是志书的总纲。一般说来,方志的概述可以独立成篇。它可以用简要的文字,梗概全貌,简述发展,叙述变化,反映规律,从而勾勒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行业发展变化的基本轮廓。概述也是以资料说话,主要是用宏观资料,纵述历史,横陈现状。概述的字数,约占全书的百分之十。
概述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能概括大要。因为地方志的基本结构是横分门类,各门类又横分事项加以记述。如果没有概述,读者很难从总体上把握志的内容。有了概述,就能概括全志,把各个门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大概的轮廓,使读者在头脑里形成整体印象;第二,能够贯通全志。旧志书偏于横剖,缺乏纵贯。概述把全志所记述的自然与社会,各个行业和各个部门的历史与现状从纵的方面进概括的叙述,使全志得以贯通。第三,引导阅读。人们阅读概述,对志书有一个总体认识,全局在胸,进而浏览全志,便可以居高临下,心中有数,更容易把握各部分的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概述是志书的重要部分。必须在完成各篇章的编写之后,通过统观全志,判断是非,衡其利弊,明确前景的基础上,才能“以将才之胆略,展识见之雄笔”来进行书写。对于分志的概述,有的称“小序”或“无题序”,其写作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宏观概括,总览全貌。如黄炎培先生民国二十六年(1937)编成的《川沙县志》中的《工程志》开头说:
“川沙设治,迄今仅百有余年。最近三十年来,官署、公所、学校、桥梁、道路,应有尽有。虽规模未见宏伟,亦已灿然一新,觇观志者,或且颂建设之成绩焉。”
②概述发展,综述成就。
再如《川沙县志》之《舆地志》的小序:
“川沙至清嘉庆十五年,始设行政区,迄于民国成立,甫(始)逾百年。仅此百年有余之历史,四百余万方里之土地,一十余万之人口,较之邻邑南汇、上海、宝山皆不逮(及)甚远。坐(同“因”)是,土地生产之数量,人才之贡献,财富之藏蕴,在江苏全省六十一县中,大抵相形见绌,徒以逼邻中外交通中心上海,人民前往就业者日多。文化之输入,物产之输出,日形便利。自上川铁路通车,形势尤多变化。预计今后百年之川沙,必较之过去百年,有不可同日语者。”(这段文字,说明今上海市区的川沙,从前距离上海还有相当远的路程)
③彰明因果,提示利弊。
在《川沙县志》的《大事年表》的无题序中指出:“因明世宗失政,而有倭寇之猖獗;因道光鸦片之战,咸丰京津之祸,而有讲求洋务、派遣学生出洋之举;因甲午之惨败,而有清末新政之兴;因欧洲大战的始与终,而有地方手工业之繁荣与衰落。以上凡诸因果,可考而知也。”
在《工程志》中指明:“川沙滨海,沿岸容易坍毁;海水涌潮,内河容易受潮沙淤塞。”但又指出:“川沙临上海,扼中外交通之冲,农工生产品销路有上海,人民谋职业的出路有上海。天时地利,人工物力,种种优势,惟在人之努力。”
④反映规律,指明方向。
比如上届《鄂州市志·农业》篇的无题序,就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建国前,大量的土地属于封建地主所有制,限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生产关系障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建国后,实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农民,破除了旧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农民生产的积极提高了,生产向前发展了。水稻总产量由1949年的1.7亿斤,发展到1983年的2.27亿斤,将近翻了一番。
“1953年至1955年,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用集体的力量战胜自然灾害,购买机耕、灌溉等农机具,改进耕作技术,农业生产又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57年水稻总产由1953年的2.27亿斤发展到25.23亿斤。
“1958年的“大跃进“,搞人民公社化,搞“一大二公”,劳动不计报酬,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要求,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产量大大下降。1959年,水稻总产量只有1.89亿斤。”
以上情况和数字都反映了这种规律。
“无题序”还根据鄂州的情况: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水产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指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方向。
⑤概述大要,提示本质。
上届《鄂州市志》的“地貌”一章的“无题序”就是如此:“本市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问低平。全市最高点为汀祖境内的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处是梁子湖的梁子门,海拔11.7米。境内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四大地形区。”
⑥提纲挈领,贯通古今。
如上届《鄂州市志》的《外事侨务旅游》篇第一章《外事》的《无题序》:
“鄂州与国际的交往,始于清代末年。汉口辟为国际通商口岸后,便有武昌(今鄂州市)人出国当华工。光绪年问,本县青年开始赴日本国留学,天主教徒也在此时入境传教。
“辛亥革命后,鄂城青年既留学日本,也去东欧、西欧留学,许多爱国人士在国际问参与文化、科技交流和新闻出版、抗日宣传、世界反帝大同盟等活动。
“建国后,本籍或在本境任职的各界人士,出国参加考察、访问的逐年增加。1958年,世界各国代表团和国际友人陆续来本境考察农业、林业。1972年以后,本境连续派人出国,援助非洲国家发展种植业。
“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外国代表团和国际友人来本境,除考察企业外,还投资办企业、参展、参赛、参加国际会议。中外合资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2.记:指大事记,或者叫“大事年表”。(www.xing528.com)
大事记是按时问顺序记述本地发生的一件一件的大事。它是全书之经。它能起到以纵领横的作用,有了大事记,就能克服各分志横分门类互不关联的弱点,使志书的整体结构更加严谨。大事记采取编年体与记事本末体相结合的方法编写。即按年代顺序,选取每年发生的重大的、有开创性的、有重要教育意义的事件进行记述。有的事件跨两年甚至三年的,就运用记事本末体来记述。如果分两年或三年各记一点,把事件割裂了,令人看不清头尾。用记事本末体,在事件完成之后的年、月、日记事,说明事件是从哪一年开始的,中问的经过及最后的完成情况如何?有头有尾完整地记述这件事,这就是记事本末体。
大事记在全书中的位置一般是置于概述之后,分志之前。大事记与概述相辅相成,统领全书。
写大事记,首先要弄清什么大事,下边提出10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①党政机构的重大变革,如选举产生新的领导班子等;
②政绩突出人物的连选连任;
③上级重要领导人下来贯彻落实政策、推动工作或检查某项工作,至于下来过一趟路、吃一餐饭,不算大事;
④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如思想教育方面的“三讲”“学习三个代表”“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教育”等;又如农村的税费改革和免赋等。
⑤重要会议的召开。指一些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会议,至于一些学习例会、工作例会,都不算是大事。
⑥本地区某些部门的重大发明、重大发现、重要科研成果的出现;
⑦重大灾害的发生和所造成的严重损失;
⑧重大案件的发生和处理;
⑨本地区某些行业的重大改革和首创精神;
⑩杰出英雄模范人物的英雄行为等。
大事记的写法:文字要简练,事件要清楚,客观叙述,不加褒贬。
3.志:志是志书主体部分。“志”者,记也。“志”就是记载、记述、记叙。“志”的文字是记叙文。记叙文的要素是:事件发生的时问、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它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来记叙。在记叙中,不加议论。
“志”的内容比较多,它包括境域、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政党、群团、政权、军事、科技、财政、金融、城乡建设、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经济、文教、卫生等等。因此,它是志书的主体。
4.传:指人物传。修志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
“传”属于传记文体。它可以叙事,可以描写,可以评价。根据人物的情况,可以单独立传,也可把两个传主合写一篇合传。传以写正面人物为主,也可以写反面人物,作为反面教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的、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记述杰出人物的事迹,能更好地反映一个时代的历史面貌,能让人们更好地去认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一部志书的人物传如果写得好,就可以成为后人做人的一面镜子,使后人受到教育和鼓舞。
5.录:录有两种,一种是人物录,一种是附录。人物录是指那些功德业绩还不够立传,而其事迹又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对这种人设“人物录”一章或者一目,把他集中在一起分别记录。“人物录”比“人物传”写得简要一些,只要记录人物姓名、性别、生死年月日以及他的主要事迹就可以了,大约写5百~8百字。附录是在各分志之后,辑录当地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供后人查考,增加志书的使用价值。比如本地党和政府的重文件、重要的统计资料,旧志的序文、优秀的诗文、掌故、杂记等,都可以收录在附录中。
6.图:图是方志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志书,大多有地域图、城区图、山川图。上届编修新方志还加入了统计图、交通路线示意图、矿产分布图、水文图等。
7.表:志书中有已过世的人物表、有当地领导机构的历届官职表、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部类统计表。这些表不单独立目,而附于各章相关内容之后。
8.照片:新方志的照片内容比较广泛,有上级领导视察的、有工农业生产重大成绩的、有英雄模范人物的、有先进产品和地方特产的、有名胜古迹的、有文艺演出的、有名人手迹的等等。
图、表、照片能使志书的体例更加完善,更具有直观形象性,起到丰富志书内容、美化版面、调整布局、相互印证、化繁为简的作用。把志书中的“图、表、照”称为“无言之史”是不过分的。
以上是讲志书的八种体裁问题。体裁要完备,就是八种体裁缺一不可。下面讲体例的第二个问题。
(二)给构要合理
志书与史书不同。人们都说“史纵志横”。史书是先纵后横。比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一章写秦朝,第二章写西汉,第三章写东汉三国,第四章写西晋和十六国,第五章写东晋和南朝。它就是按历史顺序纵写的。志书的体例不同,它要按横分门类,纵写事项,也就是横排纵写。有的志书按篇、章、节、目的体例横排。即一部书分成多少篇,每篇下又分多少章,每章下又分多少节,每一节下又分多少目。有的志书按条目体横排。即用不同的数字标号,大目下分若干中目;中目下又分若干小目;小目下又分多少子目,形成一个纵横有序的总体结构。“横排纵写”的体例是由地方志记述的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的。地方志为一方之“百科全书”,要记述一个地方的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头绪纷繁,只有在“横分门类”的基础上,按照“事以类从”“类为一目”的原则,采用篇、章、节、目的体例,或条目体例,才能纵写事项。
上届修志,有的志书的“税收”部分立目为:“清县署财税收入”“民国政府财税收入”“抗日民主政府财税收入”“市(县)人民政府财税收入”。这显然是一种史体的写法,不合志体的要求。按照志书体例的要求,“事以类从,类为一目”,就不能按历史时期来排列,应该按税种来排列。可以排列为:
一、混合征收,在“混合征收”下面可以分为牙税、厘金、牙贴税、烟酒税(烟税和酒税开始也是混一个目征收的)、印花税。
二、立目征收:在“立目征收”下面可以分为货物税、商品流通税、工商统一税、工商税、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教育费附加、国营企业调节税等等。这样立目,就是横分门类,类为一目,符合志体。
(三)语言要符合志的体例
“志”的语言文体必须符合“志”的性质、内容和功能的要求。“志”是记载史实的,是资料性、科学性的著述。因此,“志”的文体,是记叙文体。它与其他文体有所区别。
1.有别于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允许虚构,可以用描写、衬托、夸张、铺垫、倒叙、插叙等方法;而“志”则要求客观真实地记述事物,要求用准确、简洁、流畅的语言,把事物、事件说清楚,不留歧义和模糊语言。文艺作品则是以生动的典型环境中典型的人物形象感染读者;而“志”则是以确凿的实事给读者以启发和教育。
2.有别于议论文体
议论文是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归纳,阐明自己的观点,讲明道理,表示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般说来,议论文是利用论据(事实),经过论证(分析和推理),归纳形成论点(自己所要表明的观点)来说服读者;而“志”文则是靠事实说话,述而不论,寓褒贬于事实的记叙之中,把事实提供给读者,让读者自己从中引出结论。倘若必须加以评论时,也只能画龙点睛地说上一两句评介的话。由于“志”不用议论,因而“志”文中也就没有用来表示说理用的关联词语。如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表示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表示排比关系的“必须”“必须”“必须”,或“有赖于”“有赖于”“有赖于”等。“志”文中不用判断句和推理句,不说是什么,不是什么;不说“由此可见”之类的文句。
3.有别于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属应用文的范畴。它的格式一般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开头是一个总概括,说明总的状况或成就;正文是分述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及做法和体会;结尾是写点不足之处和今后的打算。在工作总结中,一般人都要写上“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今年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党和人民作出了贡献。”这样的话,在工作总结中是必要的,如果写在“志”文中,就成了空话。
4.有别于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访问记、座谈纪要等多种形式。新闻报道只是对新近发生的事情进行报道,而对有关的历史情况只作为背景来叙述。地方志则不论是现实的事件或历史事件,只要是在规定的时问断限之内的,都要有选择地进行记叙。新闻报道也要尊重事实,不允许虚构,与地方志相同。但是,新闻报道允许用描写、议论、倒叙、插叙等手法。这些又是“志”文所不允的。从格式上讲,新闻报道可以有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而“志”文则用顺叙方法,对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分别系统地陈述。
5.不用模糊语言和数字
人们在一些总结报告、文艺作品和平时讲话中,常用一些模糊语言。比如:辛弃疾的词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沙家浜》唱词中有“十几人七八条枪”。总结报告的模糊语句,比如:“面貌一新”“圆满完成”“显著提高”“明显下降”“逐渐恢复”“某些原因”“许多看法”等等。有的志稿中写道:“多年以来,高考升学率居全省领先地位,职业教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学校规模逐渐扩大,校数明显增加,办学条件普遍改善”。类似这样的一些句子不能用于志书。志书中要杜绝用浮词、大话、空话,更要禁止用假话。
6.不用推测性的词语
如:大概、可能、巨大的、较小的、特别好、差不多、不相上下、五十岁左右,最大范围、最低限度、有的人、有些事、有些原因、某些因素等等。这类词语缺乏准确性,不能说明到底怎么样,是多少。
7.不用笼统的时问概念
如:近来、近期、以前、目前、曾经、很早、当时、将来、过去、以往等等。
8.用紧缩句要加括号注明
如“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干部职工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正确树立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
语言的准确性,我们要向古人学习。如果我们读一读《左传》,就会有体会。在《左传》中,写战争就用了不同的词汇。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记载“郑伯克段于鄢”。这里用“克”字,“克”是战胜的意思,指平定了叛乱。鲁隐公十一年(前733年),秋七月,由于许国的许庄公不向周王朝敬贡,鲁隐公会齐侯、郑伯伐许。这里用“伐”,“伐”是上伐下。鲁隐公、齐侯、郑伯代表周天子伐诸侯国许国。鲁桓公六年(前739年),“楚武王侵随”。这里用“侵”。“侵”是非正义的军事行为,侵略别国,才用“侵”字。鲁僖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冬,秦国的军队将要袭郑,要路过晋国,晋国的大夫卜偃得到这个消息说:“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又记载秦国蹇叔的话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这里的“击”是伏击,“袭”是“偷袭”,用词有区别。鲁僖公四年(前656年),齐国的管仲带兵伐楚,对楚国的使臣说:“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九伯(九州方伯),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这里用“征”。《说文解字》:“征,正行也。”上伐下,谓之征。征,是敲锣打鼓,公开地正正当当地出兵征战。这里写战争,用了克、伐、侵、击、袭、征等六个不同的动词。同样是“杀”这个动作,《左传》里分别用了诛、弑、戮、刺等不同的动词。诛,是指杀无道者。《孟子》中也是这样用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弑,是下杀上,臣杀国君,子杀父母,下杀上,谓之弑。戮,是斩杀罪犯。刺,是暗杀。如此,等等。
以上,讲了两个问题,编修志书相关的问题还很多,大家可以看一下《志书编纂手册》,可以订阅中央地方志领导小组编辑发行的《中国地方志》、湖北省地方志办公室主编的《湖北方志》等刊物,有些问题,以后有机会再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