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赋的写作方法在汉代的发展及特点

赋的写作方法在汉代的发展及特点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代,是“赋”发展的高峰时期。古人把诗、词、歌、赋并称。《诗经》的主要写作方法是赋、比、兴。我们阅读汉赋,可以看出种种写作方法。说到此处,我们对赋的整齐、对仗、押韵的句式,可见一斑了。这是由七个并列复句组成的排比段。以下,对殿堂的描写和颂赞。这也是赋的常用写作方法之一。司马相如申述了赋的内容,说明是为诸侯之作,愿再为天子作赋。在赋的开头,作者就虚拟楚国派遣子虚出使齐国的事件。

赋的写作方法在汉代的发展及特点

我们谈“赋”,必然要谈到“汉赋”。汉代,是“赋”发展的高峰时期。后来,绵延不断,大多是仿作。古人把诗、词、歌、赋并称。因此,它是我国古代重要文体之一,是两汉三百九十七年(包括中问新莽一十五年)问的主要文学形式。近人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见《宋元戏曲史序》)

“汉赋”是在《诗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见《两都赋序》)《诗经》的主要写作方法是赋、比、兴。朱熹对“赋”的方法解释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见《诗经集注》)敷,是铺。铺陈某一事物而直截了当地述说,就是“赋”的方法。当然,汉赋的写作,也不只用“赋”这一种方法。我们阅读汉赋,可以看出种种写作方法。

一、句法特点

(一)讲究整齐、对仗、押韵。如班昭(班彪之女)的《蝉赋》:“伊玄虫之微陋,亦摄生于天壤。当三秋之盛暑,凌高木之流响。融风被而来游,商焱厉而化往。”这是整齐的六字句式。又如傅毅(东汉文学家)的《洛都赋》:“被崑崙之洪流,據伊洛之双川。挟成皋之岩阻,扶二崤之崇山”。“聘流星于突陋,追归雁于轩軡。带螭龙之疏镂,垂菡萏之敷荣。”这里,不仅句式整齐,而且每两句对仗。再如班彪(班固的父亲)的《览海赋》:“余有事于淮浦,览沧海之茫茫。悟仲尼之乘桴,聊从容而遂行(háng)。驰鸿濑以缥骛,翼飞风而回翔。顾百川之分流,焕爛漫以成章。风波薄其(yì,同裔,裔裔,流行的样子),邈浩浩以汤汤(shāng,汤汤,大水急流貌)。指日月以为表,索方瀛与壶梁。曜金璆以为,(璆同球,美玉;,疑为“闺”的异体字),次玉石而为堂。蓂芝列于阶路,涌醴渐于中唐。朱紫彩爛,明珠夜光。松乔坐于东序,王母处于西箱。……”这里引用了二十句,每两句押韵。说到此处,我们对赋的整齐、对仗、押韵的句式,可见一斑了。

(二)由多个并列关系的复句组成排比,来描写事物,抒发感情。如王粲的《登楼赋》:“登兹楼(当阳县城楼)以四望兮,聊假(借也)日以消忧(消除忧闷)。览斯字(屋檐,此指楼)之所处兮(地理位置),实显敞而寡仇(豁亮宽敞,少有同它相比的)。挟清漳之通浦兮(挟清洁漳水与别流的出口相通),倚曲沮之长洲(倚傍着曲折的沮水岸边的陆地)。背墳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面是地势高平的陆地,南面是地势低窪的水涯。墳衍,高而平;皋隰xí,水边低湿地带)。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北连陶朱墓地,西接昭王墳邱)。华实蔽野,黍稷盈畴(二句言果木谷物之盛)。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这是由七个并列复句组成的排比段。说明登楼所见:川原广阔,景物可赏;感慨此地终非故土,不宜暂住。(王粲,字仲宣,山东邹人,避乱至荆州投靠刘表,不被重用,登楼而赋,表达欲将离去的忧伤。)

(三)用多个对仗联句组成排比。如王延寿(王逸之子,湖北宜城人,汉代年轻辞赋家)的《鲁灵光殿赋》:“功绩存乎辞,德音昭乎声。物以赋显,事以颂宣。”“殷五代之纯熙,绍伊唐之炎精。荷天衢以元亨,廓宇宙而作京。敷皇极以创业,协神道而大宁。”“屹山峙以纡郁,隆崛岉乎青云。”“鸿爌炾以爣阆,飋萧条而清冷。動滴沥以成响,殷雷应其若惊。耳嘈嘈以失听,目矎矎而丧精。骈密石与琅玕,齐玉珰与壁英。”这里有十个对仗的联句。前四句两联,说明文章对于宣扬和留传功德的作用;接着四句两联,说明继古圣王遗绪,扩宇宙气象而建京;再接着四句两联,说明续前人之业绩,建雄伟的殿堂。以下,对殿堂的描写和颂赞。

(四)用整齐的四、六文句,抒情状物。如贾谊的《鵩鸟赋》:“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安定)若深渊之静,泛(行动)若不系之舟。”又如路乔如的《鹤赋》:“白鸟朱冠,鼓翼池干。举修距而躍躍,奋皓翅之濺濺(cān飞飞)。宛修颈而顾步,啄沙碛(qì,沙滩)而相懽。岂忘赤霄之上,忽池籞(池籞,yù,围于皇帝禁池之竹篱)而盘桓。饮清流而不举,食稻粱而未安。”这里所引的文句,除首两句中有语气词“兮”而外,其余都是四、六文句。

(五)用散文句式和骈骊文句式相问,亦散亦偶,兼叙兼议的写法,状物言事。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亡是公听(yín,笑貌)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幣,所以述职也;封疆畫界者,非为守禦,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私与肃慎交往),捐(弃、离)国蹄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且二君之论,不务明君臣之义,正诸侯之礼,徒事争于游戏之乐。苑囿之大,欲以奢侈相胜,荒淫相越,此不可以扬名发誉,而适足以贬君自损也。’”这段文字,以叙述句为主,兼有对仗,亦散亦偶。这也是赋的常用写作方法之一。

二、用夸饰的千法,传(zhuàn)人叙事,表达文章主旨

在汉赋中,著名的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汉武帝读了《子虚赋》,认为写得好,感叹说:“孤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替他养猎狗的官杨得意告诉他说:写这篇赋的人名叫司马相如,是我的同乡。汉武帝召见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申述了赋的内容,说明是为诸侯之作,愿再为天子作赋。此后,司马相如受到汉武帝的重视。司马相如又作了《上林赋》,即为天子之作。在这两篇赋中,司马相如虚拟了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三个人物,运用夸饰的手法,通过人物的对话,表达去奢华、行节俭的讽谏意图。

先说《子虚赋》。在赋的开头,作者就虚拟楚国派遣子虚出使齐国的事件。子虚出使齐国,齐王调动所有的车马,同子虚一道外出打猎。打猎完毕,子虚过访乌有先生,并向他夸耀打猎的盛况。这时,无是公在场。坐定之后,乌有先生问:“今日田(打猎)乐乎?”子虚曰:“乐”。乌有先生又问:“获多乎?”子虚曰:“少”。乌有先生又问:“然则何乐乎?”子虚说:我乐齐王对我夸耀他的车马众多,而我对他说了云梦泽的事。乌有先生说:“可得闻乎?”子虚曰:“可”。于是,子虚说了下列情况:

“齐王调动车驾千乘,选择从众万骑,田猎于海滨。列卒满泽,猎网满山。捕兔辗鹿,射麋抓麟。奔驰于盐滩之上,鲜血染红车轮,猎物众多,自夸功劳。回头问我;楚国也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楚王能像我这样快乐吗? 楚王田猎,同寡人相比,怎么样呢?”。

“我下车对齐王说:楚国有七泽,我只见到其中一个小小的名叫云梦泽。云梦泽有九百里见方,其中有山。其山绵延盘曲,隆起高危;突兀参差,蔽亏日月;上触青云,交错纠纷;陡岸斜坡,下连江河。其土红青赤白,中有雄黄石灰,锡玉金银;众色炫耀,杂如龙鳞;其石有赤色玫瑰,玉块宝石;玉质砺石,红白花纹;东有蕙圃,香草繁纷;南有平原,地势宽广;大江边沿,抵限巫山。高处鲜草肥美,低处药物繁荣。西有涌泉清池;中有蛟鼍龟鼋;北有阴林,林木参天;树上鸟类翔集,蛇猿攀援;树下白虎黑豹,巨狼野犬”。

(以上夸饰畋猎处所)

“于是利用像专诸那样的勇士,徒手同兽格斗。楚王用杂色的四马架一套车,坐有雕玉的车舆;随从们挥动以鱼须为旒的曲椪旌旗,摇动用明珠装饰的旗帜;卫士们举着锋利的三刃乾,左右拿着雕弓劲箭;伯乐当骖乘,纤阿(古之善御者)为御者;马行有节,践踏狡兽;冲野马,踏小骡;乘快马,射游骐。眼光敏锐,雷动猋至,星流雷击;弓不虚发,中必决眦;穿胸透腋,断绝心脏经络。鸟坠如雨,遮草蔽地。于是楚王乃止节徘徊,腾跃停滞,看壮士之凶暴,野兽之恐惧,人之精疲力竭,兽之各种变态。”

(以上夸饰畋猎场面)

“娇美的郑女,披着细缯衣裳,拖着素娟裙带,饰杂纹纤细的罗衫,裹雾一样薄的纱布;腰围多绉折,纡缓婉曲,绉折宛如谿谷;裙子飘飘荡荡,边缘整齐;衣带裙褊,飞扬上下。行步柔美,呷擦声响,下摩地下兰蕙,上排翠羽车盖;杂蜚翠之光色,结珠玉之长带。飘忽不定,仿佛神仙。”

(以上夸饰楚王侍女妆饰之美)

楚王猎于蕙圃:林中缓行,上至坚隄;捕蜚翠,射锦雉;微缯出,纤缴射。用带绳的箭射白鹄,用绳索把野鹅等串起来;射下黑雁,射中黑鹤。宵猎既倦,荡于清池。划着绘有鹢鸟的船,高举桂木的浆,扯起锦帆,树起羽蓬;捕捞玳瑁,钩钓紫贝;敲打金鼓,吹起响箫;船夫歌唱,声音悦耳;鱼类惊骇,波浪大作;涌泉腾起;互波涛相会。众石相碰,琅琅礚礚;像雷霆之声,响传百里。将要止猎,敲响灵鼓,燃起火把;车排行,马归队;缓慢连接,盘旋流动。

(以上夸饰楚王与众女霄猎于蕙圃,泛舟于清池的盛况)

子虚说:“楚王登阳云之台,淡泊自持,调和五味,然后进食。不像大王终日驰骋,竟不下车,割肉成块,轮灸而食,自以为乐。在我看来,齐王比不上楚王。”于是,齐王拿不出什么来应答我了。

乌有先生说:“这些话说得太过分了。你不顾路远千里,出使齐国;齐王调动全国之士,备众多的车马,同你一道出猎,是想得到猎物,使左右人员快乐,怎么能称为夸耀呢? 齐王问楚地之有无,是想听一听大国的风尚和业绩。你不说楚王的厚德,而侈谈云梦之广,奢言淫乐,我不赞成你这样做。如果楚王的生活,像你说的那样,也不值得夸耀;如果楚王的生活实际情况,不是你说的那样,就有损你的信誉。彰扬君主的错误,伤自己的信誉,二者无一可取,而你却这样做了,必然轻视齐国而拖累楚国了。再说,齐国东边临海,南有琅邪;游观成山,射于之罘,泛于渤海,游于孟诸。斜与肃慎(古国名,在吉林省东南)为邻,东以汤谷为界;秋猎于青邱,徘徊于海外;八九个云梦泽放到齐国,也不显形迹。至于奇珍异宝,珍稀鸟兽,充满其中,不可尽数,大禹无法说清名目,贤契不能数清数字,齐王还不敢说游猎之乐,苑囿之大;你是被招待的客人,所以齐王不便回答,怎么能说无以回应呢?”

以上写子虚和乌有先生各夸其国苑囿之大,国王田猎之盛。其中的人物、事件都是虚拟的。通过这种虚拟夸饰的表达方式,实现讽谏的目的。

再说《上林赋》。《上林赋》是承接《子虚赋》写的。无是公听了子虚、乌有先生的对话,听(yīn,笑貌)然而笑。他说:二位不去申明君臣之义,端正诸侯之礼,只是争游戏之乐,苑圃之大,以奢侈相胜,荒淫相越。这不仅不能扬名发誉,而且足以贬君自损。再说,齐国和楚国的苑囿都不值得称道。你们没有见过巨美的地方,没有听说过天子的上林苑

然后,全篇用大部分篇幅夸饰上林苑之繁富广大。其中,众流之长,群峰之巍;周览遍观,不见端涯;离宫别馆,弥山跨谷;果树繁类;垂红缀绿;等等。最后,写天子游猎之盛,获取之丰,归来饮宴,乐极而感叹道:“此太奢侈”。于是解酒罢猎,发粟济贫,省刑罚,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游于六艺之问,骛于仁义之塗。四海之内,靡不受获,天下大悦。

两篇赋竭尽夸饰之能事,而其旨归于讽谏。

三、铺陈

铺陈是赋的主要写作手法。

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铺)文,体物写志也。”明代徐师曾也曾在《文体明辨·赋》中说:“所谓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这都说明:铺陈是赋的主要写作手法。

在散文中,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事,在赋中要用多句话加以铺陈。如贾谊《鵩鸟赋》开头:“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似问暇。”这六句话用散文句可以写成:“文帝七年四月某日,日西斜,鵩飞来座隅,没有畏惧的表现。”文帝五年,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七年,岁在卯曰“单阏(音蝉遏)。”“舍”读为“shè”,与“夏”为韵。“问暇”,从容不迫,不惊不恐的样子。又如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悲夫! 士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懼志行之无闻。惊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丑之难分。”这一十一句话,用散文句叙述,可以写成:可悲呀! 士人们一生修身砺志,不被起用,默默无闻。

我们还可以用扬雄的《解嘲》,来较详细地谈一谈赋的铺陈特点。

扬雄是刘勰认定的辞赋创作十大“英杰”之一的著名作家。他在《解嘲》中,用了极度铺陈的表达方式。

首先,赋的开头,他虚拟了一个客人,嘲讽地问他说:“你当官不能献奇计,出上策,却默默地著书,谈玄理,成了白费,怎么这样不幸呢?”这几句话,我们用现代汉语表达,只用三十多个字也就够了。扬雄用古代汉语铺写成三十多句,二百三十多个字。现将原文译解如下:

客嘲扬子说:“我听说古代之士,做人的准则,不为则已,为必上尊国君,下荣父母,得人君之珪,受人君之爵,怀人君之符,享人君之禄;缠曳青色或紫色的印绶,乘坐朱轮的车子。现在,先生有幸逢明盛之世,置身于不忌讳之朝,与群贤同一个行列;进入皇帝的金马门,登上天子的玉桂殿,已经好久了;竟不能献一奇计,出一上策,上游说人主,下说服公卿,不能做到目光敏锐,口才雄辩,说纵道横,无人对当。却只能默默地著《太玄经》五千字,文辞如枝叶四布,解说的文章数十万言。太玄精深的地方宛如进入地下的泉水高远的地方宛如超出苍天,博大的地方宛如空中的大气,细微的地方宛如没有问隙。然而职务不过是守门的小吏,提拔之后,也不过是天子身边的黄门侍郎。看来,你讲玄奥的道理,最终也不免白费。你为什么这样不幸呢?”

接着,扬雄用了四段文字进行铺陈,辩驳客人的嘲讽。

第一段,说明仕途艰难,自己愿意走著书立言这条路。这个意思本可用少量文字予以说明,扬雄却用了二十句话,一百四十多个字进行铺写。他指出客人只知道做官坐朱轮车,而不知道失足会灭九族。东周时期,王纲坠,天下乱,在仕途上,有人忍辱负重;有人锉壁逃跑;有人恃才傲物,不为世用;有人修道立言,为万乘之师,而自己却要选取这最后一条路。(www.xing528.com)

第二段,说大汉建立以来,教化兴盛,人才众多,加一人不为多,去一人不为少。意思是说并不缺少自己一人,言外之意,是不受重视。这段文意,扬雄用了三十句话,两百多个字进行铺陈。

第三段,说明人才的重要,在国家有事的时候,尤其如此。而今天国家无事,卿相们不接纳人才。献奇计者遭怀疑,有大功者获罪过。上疏者最高的只能得到待诏(等待诏用),以下的一律罢论。人们又何能做高官呢? 这一段文意用了四十五句,三百四十多个字进行铺陈。这里不妨把原文摘引如下:

昔三仁去而殷墟,二老归而周炽;子胥死而吴亡,种蠡存而越霸;五羖入而秦喜,乐毅出而燕惧;范雎以折摺而危穰侯,蔡泽以噤吟而笑唐举,故当其有事也,非萧、曹、子房、平、勃、樊、霍,则不能安;当其无事也,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亦无所患。故世乱则圣哲驰骛而不足,世治则庸夫高枕而有余。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或倚夷门而笑,或横江潭而渔;或七十而说不遇 ,或立谈而封侯;或枉千乘于陋巷 ,或拥篲而先驱 ,是以士颇得信其舌而奋其笔,窒隙蹈瑕而无所诎也。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俛眉。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嚮使上世之士处乎今世,筙非甲科,行非孝廉,举非方正;独可抗疏,时道是非:高得待诏,下觸闻罢,又安得青紫

第四段,扬雄说明自己所处的时代与古人不同,不能去追求做大官。自己知玄知默,是安贫守道的最好境界。指出客不懂得盛衰之理,嘲讽自己默默地著书,无用于世,像是以貓头鹰笑凤凰,以壁虎笑龟龙。这是一种病态。这段文意,扬雄用了三十句话,一百七十多个字进行铺陈,原文可译解为: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富贵之家,鬼瞰其室(观其衰败)。弄权仗势者必亡,默居守道者必存;危极者宗危(有灭族的危险),自守者身全。知玄知默,是守道的最好境界;持清持静,是神游的最佳处所。世异事变,人道不殊。如果古人同我对换时代,不知他们怎么样对待眼前的世事! 你嘲笑我未做大官,无用于世,默默著书,将成白费,像是以貓头鹰笑凤凰,以壁虎笑龟龙。这不是一种病吗? 你笑我欲玄而尚白,我也笑你病得厉害,遇不到俞跗、扁鹊那样的良医,很可悲呀!

以上四段,是全文的第二大段,也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引用大量典故,竭力进行铺陈说理,反驳客的嘲笑,说明自己没有做大官、默默地从事著述的原因。

四、结构特点

(一)有的长赋,序末用“其辞曰”冒起下文;末段的开头用“乱曰”、“系曰”领起下文,写出给尾的段落

“系”犹“乱”。李善(唐代学者)注释东汉人张衡《思玄赋》首段末的“系曰”,引旧注云:“系,繫也,言繫一赋之全意也。”这是说,“系”是全文总述的意思。“乱”亦如此。赋的结尾段落,开头用“乱曰”或“系曰”,都是表示总述的意思,以末段总述全文。

东汉辞赋家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开头有一段六十多个字的序文,中问有两大段文字,对鲁灵光殿宏大的规模、雄伟的气势、飞檐翘角、雕龙绘凤,以及表现神灵瑞征之物加以铺陈,然后用“乱曰”开启最后一段八十五字的结尾,作全文的收束。又如扬雄的《甘泉赋》,开头写一段序言,说汉成帝西巡陕西淳化县,祭拜位于甘泉山的泰畤(祭天地场所),欲求继嗣(求生儿子)。扬雄奏《甘泉赋》予以讽谏。段末“其辞曰”,以冒起下文。“其辞曰”以下,才是正文。末段的开头,又有“乱曰”。“乱曰”以下的文字,总述正文大意,作为全文的概述。

(二)有的赋,其序末不用“其辞曰”,末段的开头也不用“乱曰”或“系曰”,依文意表明是开头和给尾

蔡邕的《释诲》,开头一段说明写《释诲》的缘由。有感于东方朔的《客难》,及扬雄、班固、崔骃等人的赋,自设疑难,然后解释自通。为表达自己赞成其对的方面,指正其错的方面,作这篇《释诲》,用来劝诫勉励罢了。文意的本身表明其为全赋的开头。段末没有用“其辞曰”来冒起下文。中问五段文字,虚拟了务世公子和华颠胡老两个人物,用他们的对话进行铺写,而中心意思是说明:做人要“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道理。然后,在末段,以胡老援琴而歌,用歌词的内容表示守分持正、清心寡欲来结束全文。

(三)通过人物的对话问答给构全文

枚乘《七发》,通过吴客和楚太子的对话结构全文。吴客每次铺陈一件事,就向楚太子发问。楚太子给予回答。七件事铺陈问答完毕,就构成了全篇。又如东方朔的《非有先生论》,通过非有先生和吴王这两个人物的对话问答,来结构全篇。对话问答,也是赋的结构特点之一。

(四)按一般行文的逻辑关系形成全文的给构

在汉赋中,大量的是几百个字或几十个字的短篇。如汉武帝刘彻的《李夫人赋》只有三百三十多个字。贾谊的《弔屈原赋》,只有三百一十多个字。邹阳的《几赋》,只有十九句,七十八个字。公孙乘的《月赋》,只有十八句,八十五个字。这些赋,都是按一般行文的逻辑关系,或依时问的先后,或按事件的头尾,或依思维的顺序撰写,形成全文的结构。如班彪的《北征赋》。“北征”,即北行、北游。其开头四句:“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写北征的缘由。接着两句,写开始北征:“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再接着六句,写行程的经历:“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再接着写途中的感慨:“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这篇赋的结构就是按一般行文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又如苏顺的一篇写悼亡的《叹怀赋》,全篇十句,六十个字。开头六句:“悲终风之陨箨,条枝梢以摧伤。桂铺荣而方盛,遭暮冬之隆霜。华菲菲之将实,中夭零而消亡。”写自然物遭受催伤而夭亡的景象,渲染气氛,引发哀婉之情。接着四句,悲叹童年的乌濬和刘生聪明睿智,其寿命不长,病重永丧:“童乌濬其明哲,悲何寿之不将。嗟刘生之若兹,奄弥留而永丧。”这篇短赋,似是按诗的结构,先托物起兴,后抒发感情来写成的。

以上是赋的写作特点,谨供为文者参考。

【注释】

①“昔三仁”句:三仁指微子、箕子、比干。《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三仁去后,殷留下废墟,喻殷朝灭亡。

②二老归而周炽:二老,指伯夷、太公姜尚。二老归附于周,周由此日兴。

③五羖:五羖为百里奚的代称。秦穆公以五张公羊皮同楚人交易,换取百里奚。百里奚与穆公共语三日,穆公大喜。

④乐毅句:燕惠王心疑乐毅,乐毅惧诛,逃至赵国,被封为望诸君,燕惠王感到恐惧。

⑤范雎句:范雎,魏人,为魏昭王使于齐,留数月,齐襄王赐金十斤,睢不敢受。归魏,魏怀疑他告密,责打他,打得肋折齿脱。他装死,才活下来了。后来被人偷载到秦国,秦昭王封他为相。劝昭王废太后,驱逐心怀异志的弟弟穰侯。

⑥蔡泽句:蔡泽,燕人,在不遇时的时候,找唐举给他看相。唐举看罢,耻笑他说:先生齆(wèng)鼻音,抬肩膀,突额角,塌鼻梁,弯盘腿。圣人没有好相,大概说的是先生吧! 蔡泽噤口不言,忍受耻笑。蔡泽后来也当了秦相。

⑦“故当”以下几句:是说国家有事的时候,没有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樊哙、霍光那样的人,不能安定;当国家无事的时候,那些只会辨章析句的人,坐而守之,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⑧解缚而相:指管仲事。管仲事齐公子纠。公子小白立为桓公,杀子纠,囚管仲。后来,放出管仲,封为相。

⑨释褐而傅:傅说披麻布衣(褐),傭于傅岩,商代国王武丁得到他,拜为三公。傅,太傅之傅。

⑩倚夷门而笑:指侯赢事。

横江潭而渔:指与屈原谈话的渔父。

七十而不遇:孔子历说天下七十余君,竟不一遇。

立谈而封侯:虞卿说赵孝成王,立谈而受赐黄金百镒,再见而被封为上卿。

枉千乘于陋巷:齐桓公以万乘之主,求小臣稷,三次枉驾至陋巷。

拥篲而先驱:燕昭王礼遇邹衍,拥篲(拿着扫帚)先行,恐灰尘污及邹衍,表示敬意。

蹈瑕而无所诎也:窒隙蹈瑕,乘问隙,蹈瑕疵,指乘其有错误缺点而提出批评。诎,同屈,阻挠。

俛眉:低眉,指谦恭下士。

以上几句是说:献奇计者遭到怀疑,有特殊功绩者遭受罪过,使想献策的人随声附和,想立功的人只好照别人的脚印投足。

以上几句是说:上世之士,如果对策不中甲科,品行不被推举为孝廉,推选达不到贤良方正,只可向皇帝上疏,议论时政的是非,最好的可以得到待诏(等待诏用),以下的只能闻罢(不被录用),又怎么能做大官,得到有青紫色的印绶包裹的大印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