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治国之道:清静无为,公平待民

老子治国之道:清静无为,公平待民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做到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主张用愚民的办法,来消除奸诈和贪婪。圣人按照天道治国,顺应自然,清静无为,无爱无憎,无恩无怨,公平地对待百姓。老子的这种思想贯穿全书。鱼不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治国之道:清静无为,公平待民

(按原文章次编排)

第二章

原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方式处事,用不言的方式进行教化,让万物自己生长而不首倡,培育万物而不占有,使万物成长而不恃功,功成而不自居。因为不自居,因此,他的功业没有混没。

简评:这一章的前边讲了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相反相成的概念,离开前者,则后者就不存在;离开后者,则前者不成立。它们双方,互相对立,互相依存,又相互转化。这是来自自然的启示,是永恒的规律。圣人依据这种自然规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顺应自然的发展,而不加自己的意愿和私欲。

第三章

原文: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因此,圣人治国家,要使百姓虚心无欲,吃饱肚子,削弱欲望,并健全体魄。做到无为,则无不治。

简评:老子认为,社会上崇尚贤能,珍视珠宝,炫耀物欲,是扰乱人心,造成动乱的根源,必须杜绝。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空虚百姓的欲望,强健百姓的筋骨,削弱百姓的智力,用无为的方式治理,则天下没有不安定的。老子主张用愚民的办法,来消除奸诈和贪婪。

第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功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天地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无爱无憎,没有什么仁道,视万物如同草扎成的狗一样;圣人按照天道治国,无爱无憎,公平地对待百姓,也没什么仁道和不仁道,视百姓如同草扎成的狗一样。天地之问,如同一个大风箱,空虚时,不觉得自己委屈;鼓风时,则吹个不停。政令繁多而屡次失败,不如坚守中和和不作为的状态。

简评:这一章是说天地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无爱无憎,无恩无怨,很淡漠地对待万物。圣人按照天道治国,顺应自然,清静无为,无爱无憎,无恩无怨,公平地对待百姓。如五十六章说:“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而当时的社会实际是:统治者发号施令,横征暴敛,穷兵黩武,涂炭生灵。看起来有所作为,实际上违背天道,所以屡遭失败。应该回到清静无为的状态上来。老子的这种思想贯穿全书。

第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功弃利,盗贱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杜绝儒家的圣睿,抛弃儒家的明智,百姓可以得到百倍的利益;抛弃儒家的仁义,百姓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杜绝和抛弃功欲和私利,盗贼就不会存在。用这三个方面,作为文饰,尚不完整。所以,还要使百姓有所归属,归属到抱定纯朴,少私念,寡欲望;放弃学习,去掉忧虑。

简评:老子坚持无为而治,认为统治者要绝弃儒家的圣睿明智,不要设置种种政令,收取赋税,派征劳役,百姓就可以得到百倍的利益;绝弃儒家的仁义教化,百姓就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绝弃巧夺诈取、营谋私利,百姓就不会产生盗贼。“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第二十三章

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译文:无言政令才符合自然规律。所以,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到一整天。谁起飘风下暴雨呢? 天地。天地的狂风暴雨尚且不能持久,人的暴政能持久吗?

所以,遵从道的人,行为就同于道;遵从德的人,行为就同于德;失道失德的人,行为就与失道失德相同。行为与道相同的人,道也乐意得到他们;行为与德相同的人,德也乐意得到他们;行为与失道失德相同的人,失道失德也乐意得到他们。

第二十七章

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以筹策;善闭,关楗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伸(隐晦)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述,是谓眇要。

译文:善于行车的人,不留辙迹;会说话的人,没有漏洞可挑剔的;善于计数的人,不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人,不用门闩还打不开。所以,圣人常善救助人,没有被抛弃的人;常善于拯救万物,没有被抛弃的物。这就叫做隐微的明智。故善人者,是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学生。不贵其师,就是不爱其学生。有的人虽自以为智,其实是大糊涂。这就是奥妙的精要。

简评:善于治国,如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治事不漏痕迹。救人而不弃人,救物而不弃物。天道感化,不激化矛盾,有人自认为大智,其实是大糊涂,这是隐微的明智。

第二十九章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也,非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陪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泰,去奢。

译文:有人要想夺取天下而治理它,我看他不会达到目的。天下,是神奇莫测的东西,不可勉强作为,不可用力把持。勉强作为,就会失败;强行把持,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妄自作为,不遭失败;不强行把持,就没有丧失;世上万物,有前行,就有后随;有的缓,就有的急;有的刚强,就有的软弱;有的成功,就有的毁坏。所以,圣人除去过分,除去极端,除去奢望。不做非分之事。

简评:老子主张顺应自然,反对勉强作为。治天下,不能凭欲望,一意孤行,因为万物千姿百态,千差万别,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要无为而治。

第三十六章

原文:将欲收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如果想要收敛它,必先故意扩张它;如果想要削弱它,必先故意让它强盛;如果想要废掉它,必先有意推举它;如果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幽深隐微的明智。

柔弱胜刚强。鱼不能脱深渊显露,国家的利器不能显示给别人看到。

简评:老子在这里讲的是统治的权谋。利用相反相成的道理,张极必收,强极必弱,举极必废,予极必夺。物极必反,对立转化。要处于柔弱的地位。

第三十七章

原文:道恒无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译文:道经常不作为。侯王如果能守住不作为,百姓万物将自己发展变化。发展变化如果有私欲产生,就用道的无为去安定他们。用无为去安定他们,就不会产生私欲。没有私欲而安静,天下就自己归于正道。

简评:这里,老子讲无为而治,让百姓自化。出现私欲,就可以用无为来引导,回归天性,国就安定了。

第四十三章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问驰骋。空虚无形之物,能够进入没有空隙的东西之中。我因此知道无为的好处。不用言语的教化,无为的好处,天下很少有什么能赶得上它。

简评:柔能克刚,有能入无,可见不言之教,有为无益。

第四十八章

原文: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叉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以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对于世俗之学,求学的人在这个方面日益增加长进;学习自然天道的人,则日益减少。对于治道减少又减少,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什么作为。取得天下,常以无事的态度。等到有事,实施苛政,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简评:本章原文,选取无为的思想统一全章,与老子的思想体系一致。

第四十九章

原文: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圣人之在天下,者者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耳日焉,圣人皆孩之。

译文:圣人永远没有私心,把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心。善良的人,用善良对待他,使他善良;不善良的人,也用善良对待他,使他得到善良。诚实的人,用诚实对待他;不诚实的人,也用诚实对待他,使他得到诚实。圣人之在天下,谨慎和谐,成为天下混饨博大的心,百姓都专注耳目,听和看,圣人使他们回复到孩子一样纯朴。(www.xing528.com)

简评:这里,仍然是说如何达到无为而治,要使百姓良善纯朴,像小孩一样听大人的话。

第五十六章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译文:聪明的人不发号施令,发号施令的人不聪明。对于百姓,要让他们堵塞耳目口鼻,关住感官的大门;挫折他们锐气,解开他们的纠纷;混合他们智慧之光,混同他们如尘垢。这就叫做玄妙的齐同。对他们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这种办法被天下人崇尚。

简评:这一章,仍是讲“无为而治”。智者不发号施令,要使百姓如耳聋眼瞎,没有锐气,没有智慧,如同尘土,对百姓无亲疏贵贱。这才是治天下之妙法,被天下人崇尚。

第五十七章

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贱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以无为的正道治理国家,用诡诈的方法指挥战争,以无所事事的状态来管理天下。我为什么知道要这样做呢? 从下面的这些事可以看出:天下禁令越多,老百姓越贫困;民问精良的器械越多,国家就越混乱;人民的智慧越多,奇怪的事就层出不穷;法令越严格,盗贼反而更多。

因此,圣人说:我无所作为,老百姓自己潜移默化;我喜欢清静,百姓自然走上正轨;我无事,百姓自己富足;我没有私欲,百姓自然质朴。

简评:这一章,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他通过冷静观察看出:人问的动乱不安,都是统治者的“作为”造成的。所以,老子在十九章中,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第五十八章

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述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判,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一个国家的政策法令简约,则百姓纯厚;一个国家的政策法令繁多严酷,则百姓财物缺乏。灾祸,隐含福的因素;幸福,潜藏着祸的恶果。谁能料想得到最终的结果呢? 这里没有一个定准。正又变为邪,善又变为恶。人们觉得迷惑,这种日子本来就好久了。因此,圣人有棱角而不伤人,刚强而不威胁人,直率而不放肆,光明而不耀眼。

简评:本章老子分析现实情况,政治懈怠质朴,百姓纯厚;政令繁复严厉,百姓财物不足。祸福相倚,正奇变化。所以圣人治国,顺应自然,不做过分的事。

第六十章

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文:治理大国,如同煎小鲜鱼(不要多翻动,以免散碎)。以道治理天下,那么鬼就不灵验了。不是那些鬼不灵验,是灵验也不伤人。不仅鬼不伤人,圣人也不伤害人。这样,两不相伤,故恩德都归百姓。

简评:这里是说治理国家,大政方针,不能变动太频繁,弄得百姓无所适从。

第六十一章

原文: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则大者宜为下。

译文:大的邦国,要处于谦卑包容的下位,处于雌柔的状态,成为各国交汇的地方。雌柔常以静胜强牡,是静居下位的缘故。所以,大国屈己尊重小国,就能得到小国的顺从。所以,有的谦下而有所得,有的谦下得到尊重。因此,大国不要过分想兼畜小国,小国不过分想依附大国,两者各不相干,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大国还是应该具有谦下的态度。

简评:这一章,论述大小国家之问如何处理相互关系。在老子所处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战争年代,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

第六十四章

原文: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其脆,易判也;其微,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那里形势安定,就容易把持;那里尚无发生事情征兆,就容易谋划;那里力量脆弱,就容易消除;那里问题细微,就容易解决。行为在矛盾尚未出现的时候,治理在混乱尚未形成的时候。

合抱的大树,从细小的萌芽开始生长;九层高的楼台,从积累泥土开始建筑;千里的行程,从自己的脚下开始起步。

百姓做事情,常在接近完成的时候失败了。如果像开始那么认真,结果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所以,圣人希望没有欲望,不贵重难得的财物;学习那种弃绝学习的道理,而回到众人所经过的婴儿时无知无欲的状态。辅助万物的发展,而不敢有所作为。

简评:要善于观察事物发展的动态,发现潜在的危机,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小问题不重视,就会酿成大祸患。不尊重规律,只图进取,就会失败。只能够辅助自然物,不能勉强作为。

第七十三章

原文: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缓)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拼命钻营的人,就容易死;勇于退让的人,就容易活。这二者,一个有害,一个有利。天道厌恶拼命进取,谁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天之“道”,不争夺而善于取胜,不说话而善于回应,不召唤而自己到来,舒缓而善于谋划。

天网广大,稀疏而不遗漏。

简评:事物自身就是向前发展的,要顺其自然,就有利发展;主观作为,就危害其发展。要遵从自然之道。这种道理,无处不有,无所不在,就像大网一样,稀疏而不遗漏。

第七十四章

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所。夫代大匠所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译文:百姓不怕死,怎么能用杀死来叫他们害怕呢? 如果使百姓经常怕死,对那些作恶的人,我就抓来杀掉,哪个还敢做坏事呢? 本来有专门执行死刑的人,如果代替执行死刑的人去杀人,那就像代替木匠去砍斫木头一样。代替木匠斫木头的人,很少有不被砍伤手的。

简评:治国不能做过分的事,使用严刑。一方面,百姓不怕死,有严刑也不起作用;另一方面,过分使用严刑,还会伤害自己。

第七十九章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右介(崇尚良善),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撤(通彻,毁坏)。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调和化解大的怨恨,必然还留有余怨,怎么能说这就是好事呢? 因此,圣人崇尚良善,而不以结怨恨去索取别人。所以,有德的人主持良善,无德的人执持毁坏。天道没有偏私,常赞许善人。

简评:这一章是说,统治者与百姓结了怨恨,即使是调和了大怨,总还是有余怨,不能说这就是好事。统治者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爱民助民,不能扰民坑民,不能横征暴敛,残酷压迫,与民结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