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无为之事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他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见《老子》第二章)。又说:“道常无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为之朴。镇之以无为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见《老子》第三十七章)。这是说:道经常不作为,侯王若能坚守无为,百姓万物将会自己发展变化。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如果有私欲产生,就用道的无为去安定他们。如果用无为去安定他们,就不会产生私欲,天下就归于正道了。老子主张:用无为的正道治国,用诡诈的方法用兵,凭借无所事事来取天下。他说:我怎么知道应该这么做呢? 因为现实社会中,禁令越多,老百姓越穷困;民问锋利的武器越多,国家越混乱;人民越有智慧,奇怪的事就层出不穷;法令越严格,盗贼反而越多。因此,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通过观察分析各国的情况,然后说:“其政闷闷(质朴),其民淳淳(淳厚);其政察察(繁复苛刻),其民缺缺(财物缺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老子》第五十八章)他告诫人们:一切事物,存在着两面性。祸事当中,蕴含着好的因素,通过转化,也可能带来好的结果;福事当中,也潜伏着不好的因素,通过转化,也可能产生不好结果。谁能料想到事情发展的尽头呢? 他认为世事没有一个定准。所以,他在这一章中接着说:正,又可以变为斜;善,又可以变为妖。世人在这方面的迷惑,日子太久了。所以,圣人治国,“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曜”。
二、使百姓愚弱
如何实现“无为”而治呢? 要使老百姓愚弱。他在第六十五章中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智)也。故以智治邦,邦之贼(祸)也;不以智治邦,邦之福也。”并且说:要使老百姓“虚其心”,心中没有什么欲望,安于贫贱,不求富裕,不向往未来。还说要使百姓“弱其志”,没有什么意志,成为一种麻木状态。这样,就可以使百姓懵懵懂懂,无知无欲,逆来顺受,软弱无能,统治者就可以无为而治了。老子的这种主张,在第五十六章中说得很清楚:“知(智)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孔窍),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埃,是谓玄同。”这是说,聪明的人不言明自己的主张,言明自己主张的人不明智。对待老百姓要堵塞他们的口鼻视听,关闭他们取巧的门路,挫折他们的锐气,解除他们的纠缠,混和他们智慧的光芒,大家都麻木到如同尘埃。这就叫做奇妙的相同。
三、安定民生
老子认为,治大国,更要清静无为。在第六十章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烹小鲜鱼,不能多作为,多翻动。多次翻动,就没有完整的鱼。这种道理,韩非子在《解老篇》中说得很透彻:“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作者数摇徙(变更)则亡(失掉)其功。”“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翻动)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而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若烹小鲜’。”这里,所谓“数挠之”,是指多次翻动。所谓“贼其宰”,是说小鱼翻烂了,损害了烹任的人的功劳。治理一个国家,其大政方针,不得随意变动。变动多了,不仅没有功效,反而会造成乱象。
四、谦下守雌
老子认为,大国要善于处理同周边小国的关系,就可以减少很多麻烦。他在第六十一章中说:“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这是说:大国要谦卑,处于下流的状态,保持雌柔的本性,成为各国交汇的场所。他还说,柔牝能以安静胜强牡。是因为以安静居下位的缘故。因此,大国委屈自己,尊重小国,就能得到小国的顺从;小国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大国,就能得到大国的尊重。因此,有的以谦下取得顺从,有的以谦下受到尊重。大国不过分去兼畜小国,小国不过分去事奉大国,两者各得所欲。这些,就是老子设想的国家问处理关系的原则。在那诸侯兼并的年代,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战争经常发生,不可能建立太平世界,无为而治。他在第二十八章中,要求各国“知其雄,守其雌”的愿望,也不可能实现。(www.xing528.com)
五、消除祸患萌芽
老子认为,治理国家,要善于发现祸患将要发生的征兆,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任何大的事物,都是从细小的苗头发生发展起来的。他在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是说,国家在安定的时候,容易把持,乱象在没有征兆的时候,容易谋划处理;患乱在脆弱的时候,容易分解。工作要做在没有征兆之前,治理要开展于尚未混乱之际。任何乱象的发生,开始都有苗头。任何大事的发生,都是从细小的苗头开始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还认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六、反对兼并战争
从春秋到战国时期,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计549年问,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连续不断。“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章句上》)。战争给社会带来动乱,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因此,老子反对战争。他在第二十九章中说:要夺取天下而治理它,我见他得不到好结果。天下,是神秘莫测的东西,不是随意可以治理得好的,也不是容易掌握得住它的。治理者终于失败,掌握者终于丢失。因此,圣人不治理它,所以不存在失败;不掌握它,所以不存在丢失。他在第七十三章中说:勇于敢者则死,勇于不敢者则活。这两者,有的利,有的害。天厌恶勇敢夺取,谁知道这其中的缘故呢? 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舒缓)而自谋。这种情况,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认为,天道不争、不言、不召、善谋,所以能像一张大网一样,无边无际,却疏而不漏,一切都在其网络之中。老子不主张诸侯之问互相攻伐,互相构怨。因此,他在八十一章(有的版本为第七十九章)中说:“和大怨,必有余怨(不能完全化解),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古人借贷双方,债权人执契券的左片,欠债人执契券的右片),而不以责(债)于人。故有德司契(主管契券),无德司彻(主管税收)。无道无亲(没有亲疏),恒与善人(经常赞许善人)。”为了消除兼并战争,老子在第八十章(有的版本为第六十七章)中设想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在这种社会,国家要小,百姓要少,车船不用,兵甲不备,自给自足,各安其俗,珍视生命,顺应自然,不以大欺小,不以强凌弱,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百姓至死不相往来。百姓仍结绳而用之。这样,就没有互相争夺的战争了。老子的这一番设想,从反对战争着想,愿望是好的。但是,要使社会恢复到远古时代,恢复到纯朴的自然状态中去,这是一种脱离实际使社会倒退的空想。
七、爱护百姓
老子认为,侯王(国君)要获得百姓拥护,就要以谦下的态度对待百姓。他在第六十六章中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川)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江海的地位低下,所以百川向下流而归之。他还说:圣人要身居百姓之上,统治百姓,一定要以其言语态度对百姓谦下。要想成为百姓的领头人,一定要谦让走在百姓的后面。所以,圣人处于统治地位,老百姓不觉得有压力。成为百姓的领头人,百姓不觉得有危险。所以,天下的人乐于推荐他,而不讨厌他。因为,他不同百姓争利,所以,百姓也没有人同他相争。老子反对以暴政治天下,认为暴政是不能持久的。他在第二十三章中说:“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老子反对严刑。他在第七十四章中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还反对以苛捐重赋来威逼百姓。他在第七十二章中说:“民不畏威”,如果用暴力威逼百姓,百姓反叛,就会有大的暴力威胁到来。老子认为:统治者不要逼迫老百姓无法安居,无法生活。只要不威逼他们,就不会遭到反威逼。因此,圣人知道无为而不自我表现,自爱而不自贵。能够抛弃“自见”、“自贵”,采取“自知”、“自爱”。
总之,老子对治国,主张“无为”,其中有些好的想法,有着良善的愿望;但是,在那列国争霸、兼并战争的年代,这种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也不符合社会前进的历史潮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