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从本来意义上说,就是六十四卦。其中,包括卦象、卦辞和爻辞。而《录传》、《象传》说是孔子所著。是系统解释和论述卦象、卦辞和爻辞的解说辞,是分别独立成篇的。东汉人郑玄为了方便人们阅读,把这些解说辞分别附于卦辞和爻辞之后,形成今流行本的体例格式。下面以“明夷”卦为例,对《周易》的体例,作点说明。
卦三十六·明夷
坤上
离下
(说明:明夷卦的上卦为坤卦,下卦为离卦。上卦亦称“外卦”,下卦亦称内卦。)明夷。利艰贞。
(说明:卦辞只有三个字:“利艰贞”。意思是有条件,利于在艰难中保持正直坚定的行为。)
录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说明:这是“明夷”卦的《录辞》。是说光明入于地中,叫做“明夷”。本卦的性质是内文明而外柔顺。在蒙受大难时,能做到内文明而外柔顺的是周文王。“利艰贞”,是说光明已尽,而变为黑暗的时候,身处艰难,能正固其君子之志的,是商代的箕子。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纣王不听他劝谏,他又不愿与纣王同流合污,佯狂为奴。武王灭商以后,去拜访他。他教导武王九种大法,即《尚书》中《洪范》。[洪,大也;范,法也])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涖众,用晦而明。
(说明:这是“明夷”卦的象辞,是说光明入于地中,光明被掩蔽了,所以称“明夷”。君子应当体察民众,去掉黑暗,恢复光明。)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说明:“明夷”卦六爻中,最下的一爻,名曰“初九”。自“明夷于飞”至“主人有言”,是“初九”的爻辞,是说初九爻,像鸟在黑暗中飞行,下垂着翅膀。比喻君子在行进的时候,三天没有吃东西,但君子有好的向往,却又受到主人的责难,陷于困境。“有攸往”,即“有所前往”。《易经》中,多处出现此三字。有时出现“勿用有攸往”“不利有攸往”“利有攸往”等。)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说明:这是“初九”爻的象辞。是说:君子在前进中,不顺利,三日未食,是义不食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说明:自“明夷”至“吉”,是“六二”爻的爻辞,是说在黑暗中伤了左腿,用强壮的马去拯救,吉利。)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说明:这是“六二”爻的象辞,是说,“六二之吉”,在于遵循了柔顺的原则。)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www.xing528.com)
(说明:这是“九三”爻的爻辞,是说“九三”的含义是:在黑暗中到南方狩猎,要想捕获到大的猛兽;但不能心急,应当正定。)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地。
(说明:这是“九三”爻的象辞,是说:到南方去狩猎的目的,是为了有大的收获。)
六四,人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说明:这是“六四”爻的爻辞,是说:在他走出门庭的时候,从他饿肚子的样子,就可以看出他不得意的心情。)
象曰:“人于左腹”,获心意也。
(说明:这是“六四”爻的象辞,是说:从他饥饿的样子,可以了解其心意。)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说明:“六五”是“明夷”卦从下向上的第五爻。爻象为阴“ ”爻,称为“六”。自“箕子”至“利贞”,是“六五”爻的爻辞。是说:像箕子处于黑暗之中的时候,他能持正固,很有利。)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说明:这是“六五”爻的象辞。是说:像箕子那样坚贞,表示光明不会被黑暗熄灭。)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说明:从“不明晦”至“入于地”,是“上六”爻的爻辞。是说:太阳上升到天上,光明;后来,下山了,不再光明,因为太阳入于地了。)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说明:这是上六爻的象辞。是说:“初登于天”,光明普照四方各国。“后入于地”,丧失了发光的法则了。)
说明:“明夷”卦的卦义,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一个有高尚道德、杰出才能的人物,为了成就某种事业,都会蒙受到艰难困苦。像“明夷”卦中的“明入地中”。这种人,蒙受大难,表现出的品德,是“内文明而外柔顺”。像周文王、箕子都是如此。一个成就大事的人,受到挫折和磨炼,使其经验丰富,意志坚强,坚持不懈,百折不回,才能获取成功。所以,孟子说:“舜发于欧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问,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司马迁也说过:“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报任安书》)这种不畏艰苦、不变初心的精神,两千多年来,激励着中华民族无数精英,在艰难困苦中,战胜千难万苦,争取事业的成功。
“明夷”卦中,卦象、卦辞、爻象、爻辞以及《录传》、《象传》的排列,和《周易》中其他的卦一样,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便于阅读。今天的注疏本,又插入了注解者讲解的内容,使古老的语言文字,通俗易懂。所以,《易经》之“易”,也可以是易读、易解、易用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