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至今,中国学界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的进行了许多研究,创作了大量与之相关的著作,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促进了跨文化交际的蓬勃发展。
众多学者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现象进行了广泛关注与相关研究,这与国际人际交流越来越密切密不可分。在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国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文化冲突越来越突出,这就导致文化之间的冲突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出现文化休克的现象。故此,如何更好地解决和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休克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文化休克的定义
对于文化休克的概念,国内外学界有很多不同的界定。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最早是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在1960年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文化休克”这一术语指的是“一个人初次进入异文化环境后出现的各种心理上、生理上的不适应,是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是一种有其独特征兆和医治方法的病态反应”。[1]具体理解,“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进入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频繁,包括不同种族、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成了一种趋势,文化碰撞和文化休克现象随之涌现出来。文化休克现象是随着跨文化交流而出现的。文化休克不仅仅指异国文化之间产生摩擦的心理现象,也指不同亚文化圈双方进行交往时所产生的心理碰撞以及行为上的对抗现象。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不同,使得文化主题之间的价值观产生冲突,文化休克现象就此出现,导致人们在面对同一问题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评价以及立场等,就会因此产生不同的措施来应对这一社会现象,使得文化之间的碰撞愈发突出。
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休克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下面分别进行叙述。
(一)文化休克的译法
在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和毕继万的《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等书中,总结了到我国留学的学生文化适应情况,并提出文化休克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惶恐和无助的心理,从而造成心理阴影,并抗拒新文化以及留恋旧文化以至于出现病态的心理反应。加之语言不通和交际困难就使得心理的病态加剧,严重的还会出现生理病态的现象。
邢福义在《文化语言学》中,对文化休克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语言学习者由于缺乏对此门语言和社会文化知识的深入了解和学习,以及养成套用母语的文化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来学习新的语言,以至于在语言交际中出现误解形成语用错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对文化的认知缺失最终导致交际失败,进而形成文化休克的现象。
安然《“文化休克”译释探源》认同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的观点,认为“shock”可以译为“休克”和“震荡”,反映“病、病症和治愈”,文化休克涉及各个领域的分析,具有类比性,便于人们进行更好的理解。
(二)文化冲击的译法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分别是理查兹和英国培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编写的,他们将“culture shock”翻译成“文化冲击”,而《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将其译为“文化冲击、文化休克”,意为初到国外的人产生的震惊和焦虑的心情。这种翻译构成了两种不同的中文解释,“冲击”主要是指对精神和情绪产生影响,并没有到达病理性的程度,然而“休克”则表现的是一种病理。樊葳葳、陈俊森在相关的研究和著作中对“shock”进行解释,最终将“culture shock”定义为“文化冲击”。
综上一些学者对“culture shock”的翻译和应用,“文化休克”的翻译和应用频率是最高的。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专家和学者经过对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并从跨文化交际理论、传播学理论等角度分析“文化休克”问题,最终将“culture shock”译为“文化休克”。
二、文化休克的表现
文化休克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过去熟悉的文化规则在新的环境中不再适用,而新的文化模式对于陌生人来说不是庇护所而是冒险的场所。这种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使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文化休克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不适,有时也有生理上的反应。根据奥伯格和阿德勒等人的描述,文化休克的表现主要有:
·感到孤独和无助。
·想念家人和朋友。
·烦躁和焦虑。
·害怕被欺骗、抢劫或伤害。
·强迫性地关注卫生和个人的健康。
·过度认同自己原有的文化。
·回避与他人接触。
·对目的文化的人采取敌视的态度。
·身体疼痛或不适。(www.xing528.com)
一些研究发现,旅居者到新的文化中的最初阶段是“文化休克”现象最明显的时期。到达异国他乡的第一个月,大多数人的心理反应是负面的,第4~6个月通常是“文化休克”最明显的时期,6个月后“文化休克”现象会逐渐减弱。当然,“文化休克”的程度会因人而异,也会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有的人经历的“文化休克”现象很轻微,而且只持续短短的几个星期,有的人经历的“文化休克”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整个旅居阶段都有这种现象。有的人只有心理上或情绪上的不适反应,有的人却因心理上的焦虑而引起生理上的疾病,如头痛、胃痛等。
三、文化休克现象产生的原因
“文化休克”的出现并非由于潜在的病理因素,而是由于对不同文化缺乏必要的理解,缺乏相应的跨文化技能。文化休克一般以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的误传为导火索,错误地传递这些信息往往会导致误会、冲突,如果信息错误传达环节不能得以解决,就会形成人际冲突。
(一)文化定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根据对对方文化的固定看法来预测对方的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文化定式”,或者“刻板印象”。定式的准确性与我们对相关人员行为的预测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定式越准确,对他人行为的预测就越准确,沟通就越顺畅。
虽然我们没有和某一种文化接触,但我们可能已经对它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例如,我们通常认为美国人热情、德国人严谨、法国人浪漫而幽默、英国人绅士而保守、意大利人灵活变通、日本人工作努力等。这些群体的主要文化特征的反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群体,但这些文化定式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完全错误的。
现在许多外国学生在出国之前会收集大量的关于留学国家的资料,以帮助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仅仅依靠信息的引入就会产生一种文化定式的观点。定型准确,未来在国外的交流会比较顺利;定型不准,交际就会失败。例如,说美国人重视个人主义并不意味着他们忽视集体合作,说美国人崇尚自由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有无限制的自由,说美国人崇尚物质主义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精神生活贫乏。
如果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坚持这些已有的印象,使用预期的心理处事,放弃交流的机会,往往会导致文化休克。我们应该具有起码的文化平等意识,尊重他人的文化,避免用自己的文化、道德和价值观作为衡量和评判外国文化的标准;否则,文化定式将严重阻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发展。
(二)民族中心主义
人们总是为他们国家的文化感到自豪。大多数人总是认为他们的文化是正统的,认为外国人的行为举止滑稽可笑。但是这些看似奇怪的行为和价值观对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说是很自然的。这种普遍的现象和心理倾向就是民族中心主义。这意味着某一特定文化的成员倾向于相信他们的文化优于其他文化,并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的概念上。在民族中心主义的作用下,人们习惯性甚至潜意识地利用自己文化的价值来判断其他文化和成员的行为,把自己的群体视为一切事物的中心。所有人都应该以此作为衡量和判断的参照。根据他们自己的文化价值、信仰、社会规范和判断制定判断和期望标准。民族中心主义对他人的生活方式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共同的感受就是特别热爱自己的国家。在异乡,他们不仅代表个人,而且代表他们的国家。一提起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就会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骄傲感和自豪感。如果这种感觉超过了应有的程度,就会产生负面影响,阻碍学习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导致文化冲突,无法客观公正地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许多中国留学生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他们认为西方国家缺乏人情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冷漠。事实上,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的人际关系模式与中国不同。不应该简单地否定和扭曲这种行为模式,而应该客观地理解和接受这种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它与文化是共生的。
把自己的文化价值强加于另一个文化背景;或自以为某一行为是合理的,事实上它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可能不合理,或者以自己文化的解释方式去解释不同文化的符号和行为,都是引起跨文化交往中的误解甚至冲突的原因。直到今天,如此大的民族中心主义还没有完全消失。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产生了潜意识自卫,倾向于坚持民族文化,把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视为最好的,认为自己国家的文化不仅是世界的核心文化,而且用自己的文化标准来判断对方的行为,认为对方是“落后的文化”。这种民族中心主义严重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发展。
(三)文化的负迁移
负迁移最初是一个教育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往往预先假定并使用自己的语言模式和相应的文化概念体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比较、评价和屏蔽对方的语言和文化。相同的就顺利接受,不同的或部分不同的事情被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抵制着。在运用时,他们也会将自己的语言习惯和文化模式融入新的语言文化中,并利用旧的框架框套新东西,套不进去的,就根据自己原有的尺度对新东西进行“削足适履”式的改造,这样一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语言上的错误或文化上的误解,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模式对第二语言的干扰,称为文化的负迁移。
当来自相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时,双方使用共同的语言并遵循相同的文化规约,这种规约是自然习得的,是该文化内人们所共享的,故“习焉不察”。因此,沟通的双方之间没有文化差异。沟通双方的差异只是个人知识、文化修养、信息等方面的差异。但是,跨文化交际的情况是不同的。不仅有语言问题,还有文化问题。盛炎在《语言教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人们在习得第一语言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自我认同,这种自我认同跟第一语言息息相关,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形成一种自我疆界。
然而,由于民族文化影响的根深蒂固,母语文化不得不对目的语发生负迁移效应。交际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越大,文化的负迁移就越强烈,语言失误就越容易发生。例如,bat(蝙蝠),西方人常常把它和丑陋联系在一起,认为蝙蝠是恶毒的吸血动物。在英语中有as blind as a bat(瞎得跟蝙蝠一样,指眼力不行,有眼无珠)、crazy as a bat(疯得像蝙蝠)、have bats in the belfry(异想天开)等说法。而中国则把蝙蝠视为好运、幸福和健康的象征。
四、文化休克的普遍性
20世纪80年代,胡文仲最早提出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的书中将“culture shock”翻译成“文化休克”,随后跨文化交际学界认同此说法并沿用至今。
我国的学术界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的原因。文化休克现象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促成的,可以总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主要从第二语言学习者自身的个人角度来分析文化休克的现象;客观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语言障碍、非语言行为以及文化不同产生的差异性,其中文化的不同主要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的差异。其次是规避文化休克的对策。
在日常生活情景中,我们会接触很多社会交往的符号,如什么时候发出命令,怎样买东西、何时买以及什么地点买等。我们需要用语言、手势、面部表情和风俗等表现交往的意图,我们所接触的语言和信仰都是我们习得文化的一部分。让我们能够安心工作并且心态平和的因素都是靠这些线索获得的,只是大部分的线索我们并不认知。
还有一些学界的学者对文化休克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留学生是否都存在文化休克的现象、引起文化休克的原因、如何缓解文化休克等。
文化休克现象会因人而异,不同的人会产生不一样的现象,只是产生文化休克的程度有所不同,但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如果不进行干预,就会导致人们出现交流障碍,而降低留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文化休克现象可以得到控制和缓解,缓解留学生不适的方法主要是对目的语的学习,我们要正确认识此现象的特性及其产生的影响,熟知文化休克在文化适应中具有两面性,我们要从中找到对策,并进行调节,然后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达到缓解和控制的目的,让留学生慢慢了解目的语环境的文化差异并逐渐接受和适应新的环境,促进留学生更好地学习第二语言,并提高对语言学习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