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态语
(一)体态语分析
体态语又称肢体语言,是指传达交际信息的表达和动作。根据法斯特的说法,肢体语言是一种通过全身或身体某一部分来与外界交流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除了客观语言,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表达各种情感内容。在一种文化中不产生任何意义的非语言行为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表达具体和实际的意义,成为非语言交际。这是因为所有的肢体语言都有其文化特征。由于人体可以做出多种姿势和动作来表达各种意义和各种情绪,因此对它们的分类非常复杂。
埃克曼和弗里森将人体运动分为五类:一是象征性运动。象征性动作经常被用来代替语言行为,通常有明确的含义。二是解释性动作。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语言使用来说明语言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三是情绪表露行为。情绪表露通常是通过面部表情完成的,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四是规范性行为。该行为主要用于在面对面访谈中对谈话进行规范和制定标准。五是适应性行为。适应动作可分为:①自我适应动作,经常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拉衣服、搓手、挖鼻孔;②变身适应动作,经常发生在与他人交流时,如攻击、防御、向前或向后;③对象适应动作,这一类行为的完成往往需要借助物体,如梳头、穿鞋。
肢体语言包括面部微笑、眼神、头部姿势、手势、腿部姿势、体触行为等。
1.面部表情
人们脸上可以做出很多丰富的表情,根据研究,大约可以做出25万种表情。其中,有的表情只需要借助脸上一个器官,但是有的表情必须被多个器官共同激活;有的表情在脸上稍纵即逝,有的则会停留一段时间;有的表情只表达一种意思,有的则是多种感情“混”在一起。因为面部表情在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交流中我们可以从面部表情中看到一个人的心理、情感、性格和思想等。
(1)眉毛
眉毛能传达丰富的信息。双眉向上,可以表示喜悦或惊讶;单眉向上,表示不理解或怀疑,甚至带着调侃意味。在日常交流过程中,西方人频繁地用眉毛来传递信息。他们经常用耸肩和扬眉来表达问题或“什么都没有,无所谓”等。而在中国,利用眉毛传递信息被认为是不尊重别人,这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含蓄和内向。
(2)嘴部
人的嘴部动作非常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性格和心理态度。与人交谈时,用上牙咬下唇,或用下牙咬上唇,紧闭双唇,这意味着这个人在专心听对方的演讲。紧闭双唇,给人以严肃的感觉,他可能在心里仔细分析对方的话,也可能在认真反省自己。有时在交流过程中某人会突然用手捂住嘴、伸舌头,那代表他可能说错了什么,以此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同时,嘴角下垂可能表示悲伤或遗憾。
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面部肌肉的表达也被嘴巴激活,同一嘴部动作由于使用频率和环境的不同,表达内容也不同。以微笑为例,微笑通常表达友谊、赞许、满足、幸福等内心情感,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但在法国,人们是不随便笑的;在美国,对陌生人微笑并不表示敌意;在俄罗斯,人们认为在公共场合对陌生人微笑是一种不正常甚至可疑的行为;在日本,在丈夫去世时一般可以微笑着掩饰内心的痛苦;而在中国,人们喜欢隐藏自己的内心感受,因此往往用微笑来隐藏内心的紧张。
(3)下巴
虽然下巴的动作极其微妙,但在交流过程中也会影响彼此的印象。例如,人们生气时,在西方国家,往往会把下巴抬高或拉到最前面,想把愤怒抛向对方,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咄咄逼人或者挑衅的表现。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这种情况在中国却恰恰相反,与西方人表现侵略性的欲望相比,中国人往往深藏不露,攻其不备,因此大多数人都会缩下巴,以此来表现谦虚的感觉。
2.眼神
眼神运动主要是指眼球运动的方向、持续时间、瞳孔变化和眼周肌肉的变化。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作为人的重要器官之一,在表达和传递信息内容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交流中,眼睛可以传达很多信息。如喜悦时的“眉飞色舞”,恋爱时的“含情脉脉”,心灰意冷时的“麻木呆滞”,愤怒时的“横眉立目”,惊讶时的“瞠目结舌”,害怕时的“眼神闪烁”。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写了一段关于描述女主角眼睛的话:“在他的仔细观察以后,他思忖着他从来没有看见过如此美丽的眼睛。但是这双眼睛透露出一种内心可怕的冷酷。随后,于连又发现它们有抑郁厌倦的表情。它在考察别人,但是它们总记得应该威严可畏。”司汤达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通过对眼睛的描写,他将女主人公内心表达的情感完美又隐秘地体现出来。
在不同的情况下,眼睛能反映出不同的心理状态。例如,当一个人的眼神闪烁时,他很可能在犹豫或者紧张;当他用眼睛瞟一眼别人时,他可能在表达厌恶;当他睁大眼睛瞪着别人时,他可能在表达他的愤怒或者是惊讶;当他斜视别人时,他可能在表达他的蔑视;当他的眼神闪烁光芒时,他可能是对某一件事表现出兴趣;当他在谈话中不时闭上眼睛时,体现出了这个人的自恋或傲慢。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可以先利用眼球运动和眼神接触的共同特点来判断对方传递的潜在信息。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因此在传递信息时,眼神更具世界性。我们也可以利用眼睛的动作和眼神交流来帮助判断内部其他非语言交流所传递的信息。对于眼神交流的差异,我们可以选择适度原则,在交谈中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以便达到减少冲突的目的。
3.头部姿势
在不同的场合,由于人们的情绪和态度不同,头部姿势也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姿势的转变随着情绪和态度的变化而变化。
从头部的姿势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态度。头部姿势可以概括为四种:一是直立着的头,二是斜偏着的头,三是下垂着的头,四是双手放后脑勺抱着的头。直立着的头部姿势意味着“不偏不倚”。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不偏不倚”体现的是一种中立的态度,而这种头部姿势也有相同的意味。倾斜的头部位置表示对某事的兴趣,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例如,当有人和你说话时,你只需要在不说话的时候歪着头点头,这样会让对方感到你对他的话题很感兴趣。下垂着的头部姿势意味着否定或批评,通常伴随着严厉的话语和面部表情。双手抱头的姿势通常被认为是成功人士的招牌动作。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有自信和优越感的人,经常使用这种姿势,如会计师、律师和企业经理。
4.手势
手势在人类的非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身体语言。由于手(包括手臂)灵活可以做很多动作,使得手语也非常生动且易于表达。因此,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也可以通过手语进行交流。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一个关于成语“上下其手”的故事。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当时楚国十分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有能力抵抗,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戍俘虏了。战事结束后,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王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戍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后来,他们便请伯州犁做公证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伯州犁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的郑王。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戍,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戌俘虏,很是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围的功劳。就这样,虽然伯州犁没有明确自己的意思,但他用手势让对方明白,最终“达到了目的”。
因此,手作为传达情感的有效工具之一,可以表达很多富有内涵、表现心理的意思。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势。
(1)十指交叉
交叉手指也是一种无声的信号。当一个人的手指被交叉时,经常伴随着其他的动作,比如互相搓拇指或者手指相互打个小圆圈,这个手势就表明这个人正在思考还没有做出决定;当一个人的手指紧紧地缠绕在一起时,就体现出一种焦虑和沮丧的心理信号。例如,一个人失去一个爱人、错过一个好机会、失去很多钱或者极度焦虑时,这种手势常常被使用来掩饰自己抑郁、紧张、焦虑的情绪。
(2)搓手
我们注意到,当人们在参加感兴趣的活动之前,往往会不自觉地搓手,表现出“渴望尝试”的样子,表达出一种期待的情绪;当一个人对成功和期望有一定的信心时,或是无助但又期待见效快时,往往会搓着手;玩游戏掷骰子前一定要搓手,这个动作最能体现出期待好运的状态;当一个孩子看到妈妈满载而归时,他满怀期待地搓着双手,这是对于礼物的期待之情。
(3)相握背手
相握背手是指双手在身体后面的握手,这种握手会使胸部突出,自然产生权威、严肃的感觉。巡游的警察、检阅的士兵、巡查人员经常做出这样的姿态以示权威:“我在这里负责,这儿由我说了算。”此外,这种姿态也常用于人们紧张不安的时候,以缓解紧张,起到“镇定”的作用。例如,被要求在讲台前背诵课文的学生或者被迫背着双手进入审讯室的疑犯,常常背手来“壮胆”,等等。
(4)“塔尖式”手势
“塔尖式”手势是双手指尖合上形成尖顶。这种姿态有时是一种傲慢的行为,对自信的人来说很常见。不管怎样,做手势的人对他们说的话是肯定的。“塔尖式”手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尖顶向上,另一种是尖顶向下。越多自信的人,“塔尖”越高。这一手势也是上下级之间非常常见的姿态。一些领导在做报告时,常常把胳膊放在桌子上,手不由得形成尖顶形状来表示地位。另外,尖塔位置也可以作为反击对方的有力武器,因为这个位置可以给进攻者一个自信的心理暗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击对方的自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人有不同的手势。因此,虽然手势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但我们应该注意不要过多使用它们。
5.腿部姿势
在街上、舞会、接待厅、家里、聚会等场合,人们经常做出各种各样的腿部动作,如“搭腿”“晃腿”“抖腿”“交叉腿”。在这些特定的环境中,它们传递着某种信息。因此,腿部动作在表达情绪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你坐着等别人很久时,你的腿会不由自主地颤抖,表示焦虑和紧张;当你心烦意乱或想表现出拒绝的时候,经常交叉双腿;当有人问你一个你不感兴趣的话题或建议时,你常常会频繁地换腿以表示不耐烦。值得注意的是,男女之间在腿部动作方面存在差异。以下是两种常见的腿部姿势表达。
(1)跷二郎腿
传统上,人们认为把一条腿交叉放在另一条腿上是放松的标志。然而,有实验证明这并不是一种轻松的表达,而是表达紧张和防御性态度的一种人体符号。例如,经验丰富的空姐经常能从乘客的腿部动作上看到他对于坐上飞机的恐惧,从而更轻易地找到一种方法帮助他放松,提供他所需要的服务。
(2)交叉踝部
当一个男人做这个姿势时,他的腿经常踝部交叉但大腿处张开,而女人则倾向于双腿并拢。实际上,这是一种压抑内心情绪的姿势。当人们压抑自己强烈的情绪,或者控制自己的神经和恐惧时,他们往往会做出这种姿势。例如,当一个人坐在牙医的椅子上时,由于紧张,他会情不自禁地交叉踝部,紧紧地握住椅子的扶手。
由于风俗文化的不同,还有一些腿部动作传递的信息也大不相同。比如,在中国,跺脚表示愤怒,而在一些西方国家,跺脚表示欢迎演员,跺得越响,就表示演员越受欢迎;在中国和西方国家,跷二郎腿是一种普遍的姿态,但在泰国却成了傲慢和不合理的行为。
综上所述,了解腿部动作传达的信息也是了解人们内心的有效途径之一。
6.体触行为
接触是一种通过身体的间接接触来进行交流或交换信息的社交手段。有人称之为“触觉交流”或“触觉交际”。身体接触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既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认真对待他国的接触行为,理解其代表的文化意义,避免误解。
作为海洋文明的代表,西方国家由于其民族的不同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种分散的文化模式,即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受这种离散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接触行为很少,更不用说频繁使用了。中国强调家族关系、邻里关系,热衷于群体生活,形成了一种融合的文化模式。因此,中国人的触摸行为较多,而且使用频率也较高。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经常使用肢体接触行为,包括握手、拥抱和亲吻。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必须了解英汉语言在这些方面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交流。在西方国家,触摸行为很少发生。同时,由于追求个人自由,他们更注重自我空间,反对他人没有理由的触摸。例如,在拥挤的人群中行走或乘坐拥挤的公共汽车,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更反感。因此,他们会尽量避开拥挤的人群。而在中国,当他们在公共场合见面时,通常也不拥抱,而是握手。但他们握手时,他们的身体会互相靠近,以示尊重。有时,为了在见面时表现出他们心情的激动,握手力度会增加,这与西方国家大不相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年轻人也会在公共场合拥抱或亲吻,表达他们的亲切和爱意。对于拥挤的地方,在中国人看来,很多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这种挤在一起的现象很常见,所以他们通常不会采取回避的态度。有时他们认为人越多,就越活泼有趣,于是就争先恐后地加入人群。
这就是两个不同文化圈带来的触觉交流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充分把握身体行为的差异,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
(二)体态语语用失误
体态语也就是常说的肢体语言,在交际中有时会伴随语言行为同时出现。法斯特认为,体态语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情感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例如,朋友见面打招呼时,不同国家的人就会用上不同的肢体语言。在《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一书中,分析了一则发生在中国的跨文化非语言语用失误案例:在成人短期国际班里,一名中非男生用本国打招呼的友好方式,即用肩膀去撞击一名来自东南亚女生的肩膀,结果女生误以为是骚扰她,惊恐万分地跑进办公室告状。在一个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留学生班级里,中非的男生如果能够了解对方的本族语文化,知道东南亚的女性在交流时不要有肢体接触,换作点头或者挥手致意来问好,相信也不会产生矛盾和尴尬了。
在不同文化中,同样的肢体语言可能代表不同的含义,而同样的含义也可能用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要引起注意。
二、副语言
(一)副语言分析
语言学家特兰格在1965年出版的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副语言”一词。特兰格认为,在人们的交际中,有一些语音修饰可以应用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并对它们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之后,作为一种非语言交际方式,副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研究文化和交际的过程中,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语言和心理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一些可以应用于不同语言情境的语音修饰元素。在他看来,这些语音修饰成分是自成一体的,并伴随着正常的交际语言,因此被称为副语言。其关键要素如下:一是音型,是指说话人声音的生理特征,使我们能够识别出声音的音调、健康状况、年龄、性别等;二是音质,是指说话人声音的背景特征,即音域、节奏以及说话者的声音程度、音速等;三是发声,包括伴随音,以及哭笑、叹气、打哈欠、吞咽、吸气或呼气声、呜咽、咳嗽、打喷嚏、打鼾、号叫等声音。这三个要素是副语言的原始内涵。
本书将从语调、重音、音高和语速等方面简要介绍副语言特征对话语深层意义的影响。
1.语调
语调是表达意义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用来表达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和所表达的隐含意义的态度。语调与意义密切相关,语调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交际的效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两种声调:升调和降调。一般来说,低沉的语调表现出肯定、坚决、果断、直率,但有时会体现出严厉、唐突;升高的语调表现出犹豫、怀疑、不确定、含蓄、探索,给人的感觉是礼貌、友好的。
除了外表,声音往往给人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有些人的声音是柔和的,有些人则是沉重而庄严的。人们通常根据声音给人的印象来认识人。从交流的声音中,我们可以听出一个人是否足够自信,这在言语、谈话、教学等活动中表现得最明显。比如《红楼梦》中,黛玉走进贾府,最精彩之处是描写了王熙凤的第一次出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是毫无掩饰的笑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熙凤的泼辣和鲜明的性格。因为声音确实显示了一个人的性格和性情,所以它有时是预测一个人未来的线索。当无法通过面部表情、动作、语言等掌握心境时,往往可以通过语调来估计说话人的情绪变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说话的声调往往较低,而英语国家的人说话的声调往往较高。其实在语言中,还有所谓的语调韵律。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或选择国际通用语言英语,但在使用其他国家的语言时也需要注意语言本身的特点和表达方式。跨文化交际中语速和语调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国家语言的差异和不同的表达习惯,因此我们可以在轮换过程中通过调节语速来缓解交际压力。
2.音高和语速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度,由声带振动的频率决定。有意识地运用音高和速度可以产生特定的情感色彩。为了达到特定的效果,说话人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定的音高和速度。
语速是指说话的速度,测量单位是音节/秒。在日常交际中,当说话的语速比平时慢的时候,他们则是在表现自己对对方的不满或敌意;当说话的速度比平时快时,就意味着有缺点或错误,心里感到不安、紧张,而且说话的内容甚至是虚假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是因为当一个人心有不安或恐惧时,会导致说话的速度更快。这是由于想试着通过快速说出不必要和多余的事情,来消除或隐藏在心中不为人知的恐惧。
以汉语语速为例,语速很快的人大多性格外向,年轻且精力充沛,这使得他们给人以很阳光活泼的感受;而说话慢的人会给人以诚实、真诚、体贴的感觉,但语速太慢也会让人觉得优柔寡断,甚至悲观。这个标准只能在中国人之间使用,而不能用于其他国家,如日本。由于受日语发音的影响,即使说汉语或英语,日本人也经常使用减音法,这使得他们说话时往往语速过快,语调严重生硬,从而不能用来确定谈话中对方的人格特征。
3.停顿
停顿可以有效地控制谈话的节奏和速度。它可以使会话有序进行,也有助于听者更好地接受话语传递的信息,并通过停顿及时做出反应。这将有助于语气或情绪的顺利转弯。
第一,良好的会话控制能力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情商水平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停顿发生在语音流中,以促进人们的呼吸,这一停顿被称为生理停顿。
第二,有时停顿是为了清楚地表达语言的结构层次,使听者能够理解意义,避免歧义。这叫作语法停顿。
第三,有时停顿是为了吸引听者的注意力,加强停顿后所用词的表意效果。比如,各种比赛宣布结果或颁奖时,往往会停顿下来,以烘托紧张的气氛。停顿对语速也有很强的控制力。如果谈话中有许多停顿,整个谈话的速度就不会很快。停顿也可以表示会话角色的改变。当思维被打断时,停顿的方式比使用无意义的声音词更平静,更自信,更注意听者的反应。
第四,在大声说话或朗读时,语法停顿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它是一种通过恰当的运用,使思想内容表达清晰的表意系统。它是一种强调停顿时随着言语情境而产生的表达系统,目的是充分表达说话者的思想、情感、立场和态度。语法停顿应服从强调停顿,但表达之间是互补的,因此语法停顿和强调停顿应有机地结合使用。如果说或读的停顿不恰当,说话者的思想和感情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停顿作为非言语交际是辅助交际的一种很好的手段之一。
4.沉默
沉默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不明确地做出有声的表态,而是做出无声的反应或停顿,它也是传播信息的一种非语言行为方式。跨文化交际中的沉默更是与众不同。
第一,西方人对沉默往往感到非常不自在,因为当他们发出信息却只为了得到沉默时,他们会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甚至认为东方人的沉默是缺乏自信或害怕沟通的表现。对于在华工作的英美教师来说,经常困扰他们的一个问题是,他们在课堂上提问时,无法得到中国学生的积极回应。学生们只是静静地听,不喜欢提问或回答。
第二,中国人非常重视沉默的作用,认为沉默和停顿有着丰富的含义。它不仅可以表达无言的赞美,也可以是无声的抗议;它可以是对快乐的默许,也可以是对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的保留;它可以是共识的表达,也可以是表示决心的标志。适当的停顿可以产生惊人的效果,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因此有人称之为“无声语言”,认为它是超越语言力量的一种高潮转化方式。
在交际过程中,沉默和言语一样重要。沉默可以衬托语言的内容,也是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一种手段。即使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沉默的社会意义在不同的情境下也是不同的。它可以表达犹豫、缺乏自信等,可以默默祈祷、默默思考、默默积蓄力量,也可以用沉默来表达拒绝或愤怒。(www.xing528.com)
5.音长
音素在单词或短语中的发音长度称为音长。声音长度的变化是由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然而,在日常交际中,根据所用词的原意、语境和使用情况,一个词中的一个扩展词或一个音节的声音可以用来表达一种特殊的意义。例如,如果你大声和简短地说出去(get out),那就表明此刻你的内心是愤怒的。要是说得又低又慢又长,那就特别富有威胁性。又如:说话时发出“嗯(well)……”这个字的音长一方面可能意味着说话人傲慢自大,另一方面可能代表着自己对对方的话有所保留。如果你直接地说“不(No)!”这可能让别人觉得说话者是处于很严厉的或愤怒的心理状态下。有时,这些词是故意延长的,字面意思是可以改变的。例如:You are so early(你来得真早),将early重读和延长之后,它的意思会就会呈现相反的效果。如在老师对迟到的学生这样说的情境下,那将是一种责备。
6.特征音
特征音又称为“功能性发声”,如笑、哭、呻吟、叹息等。虽然这些人在各种情绪下发出来的声音都可以用拟声词来代替,但是它们总是与文本不相匹配,即没有语言那样有自身固有的表现意义。这些人在特定环境下发出的声响不仅是对内心情绪的描述,也是一种有声交际的信息传递方式。我们将从笑声和哭声对非语言交际进行分析。
(1)笑声
在日常生活中,笑是最普遍的面部表情,而它发出的声响也让人不陌生。在笑声中可以表达出一个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甚至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从听觉的角度来分析,笑声可以很多种表现方式:“哈哈大笑”“嘿嘿地笑”“闷声笑”“嘻嘻嘻地笑”“微微一笑”等等。从人心理状态去分析,笑声的不同也将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变化。
中国人通常笑得含蓄,很少在公众场合开怀大笑,他们认为在陌生人面前大笑是对人不礼貌和尴尬的行为;而美国人在大众环境下只要开心就会笑得大声,让别人可以充分感受自己的喜悦情绪。
从笑声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和为人性格,而且可以用笑声来达到自己的某一想法和目标,从而在交流中帮助自己让人记忆深刻。从人际交往关系来看,由于笑是最好的非语言交际手段,极具感染力,因此它在交流过程中可以带动聊天气氛、缓和陌生人之间的紧张气氛。
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发出笑声要注意当时的情景和氛围。在积极的场景中,笑声可能是用来调节气氛,感染他人的。笑声也可以表达消极的意义: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眼中,某些笑声可能在某个他定的场景下被误解,即常常被理解为是对自己的嘲笑、看轻或者讽刺。
(2)哭声
与笑声相对的哭声,也是表达情绪和心理状态的一种方式或手段。不同的哭泣意味着不同的情感和意义。有时,某些人在悲伤、紧张或者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比如看了一部悲伤的电影,在看到分手、亲人离世等情景下,人们为了内心情感的表达和释放,会选择哭泣,有“号啕大哭”“静默无声地哭”“抽泣”“嘤嘤地哭”等;但是,有时某些哭泣为了吸引别人的目光、同情或其他原因,这时候人们可能只是“干号”。
对于中西方哭声的差异,中国人一直强调男人不能轻易哭泣,特别是大声哭泣,除非在特殊情况下,这是源于中国男人普遍存在的大男子主义文化观念。然而在美国,人们注重情绪宣泄和表达,对哭泣没有太多限制。
因此,通过“哭”这种非语言的方式我们可以观察别人的情绪波动和心理状态。
7.话语轮转
在讲话或与人交谈时,西方国家的人最忌讳交际双方沉默不语,这是因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对对方所说的话有所反应以表达自己的尊重。因此,话语轮转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话语轮转是指在语言交际时一些常用的辅助方式,以便帮助交际的成功。
邓肯根据一系列的研究将对话中的话轮转接分为三类:第一,话轮放弃提示(turnyielding cues)。它是指讲话人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示意对方可以开始发言的讯号,主要包括沉默、拖腔、语调变换、音量变化等信号形式。第二,话轮回归提示(back-channeling cues)。它是指交际时对方没有想发表言论的想法而选择放弃说话,并示意说话人继续发表观点的信号。第三,话轮维持提示(turn-maintaining cues)。它是指听话人为有礼貌地结束听话人的发言而采取的一些有效方式和手段,如在交流过程中突然提升语速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或者突然提高音量让对方感觉自己情绪的变化。在邓肯的基础上,威曼和纳普又加上第四类——话轮请求提示(turn-requesting cues),它是指听话者不等说话者讲完就采取一定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言论,如往往突然加入缓冲词的方式“Oh...well”等。
(二)副语言语用失误
副语言是通过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的感知作为信息载体的符号。在交际中,副语言以感官来传达的方式是多样的,比如人的喜、怒、哀、乐,也包括潜意识的话轮转接。例如,一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位西方人在日本当一名英语教师,居住了一段时间后观察得出日本人和西方人的谈话方式截然不同。日本式的谈话,谈话者在进行话轮转接时,要讲究先后顺序、地位尊卑以及与前一位发言者的亲疏远近程度。所以,和日本人交谈时要按照这样的谈话习惯,耐心地等待轮到自己,然后轮到自己表明观点后,再等待别人发起谈话。相比之下,西方式的谈话不会按照顺序、社会地位或者亲疏关系来进行,而是以一种自由随意的方式来交谈,不用等待别人说完,就可以接着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这位来自西方的英语老师,从最初在加入日本人的谈话中,从来不会在意该轮到谁发言了,而是直接地插入自己的想法,令在场的日本人瞠目结舌,到后来意识到日本人之间的谈话方式,才避免了交际矛盾。
三、环境语
(一)环境语分析
由于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非言语交际的角度来看,环境语所指的环境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指人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所以我们要研究的是人们为自己创造的环境对文化交流的影响,而不是自然环境的作用。
环境语言包括时间、空间、色彩、信号等,这些环境因素可以提供交际信息,这也就表明环境语言与文化特征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环境语的使用在非言语交际中也占据了一定的重要地位。
1.颜色词
由于自然万物的色彩,我们从中发现了七种基本的颜色词,即红、橙、黄、绿、青、蓝、紫。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颜色词不再单单表现事物的色彩,人们也将它作为表达情绪和内心情感的表现词汇之一,即赋予了不同色彩的象征意义。一般来说,人们根据主观感受对它们进行分类。由于红、橙、黄能刺激人的精神,使人感到快乐,促进新陈代谢,因此是暖色;而蓝、绿缓解情绪冲动,平复情绪,控制暴露,并将其用于心理治疗,因此是冷色。心理学专家认为,色彩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心理医生,因为它能在一定情况下给予病人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所以其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一个人日常服装的颜色搭配,或称为穿搭主色调,就可以看出他或她的心理或者情绪状态。
颜色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含义。例如,中国人喜欢红色。中国红甚至包含中国文化的许多元素,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色彩,随着文化的深入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如婚礼方面,在日本,白色是婚礼的背景,代表纯洁无比的爱情;而在中国,红色则是婚礼的主要颜色,烘托出喜庆的氛围,白色则是葬礼的布局颜色,庄严而又肃穆。此外,在不同国家国旗上的不同颜色,也象征着整个国家的民族特色或具有特殊意义。
因此,色彩也是传递信息的非语言交际方式之一。
2.时间语
时间语言是用非语言传递信息的日常手段之一。根据霍尔的理论,时间在文化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正式时间。具体来说,在一定文化中人们看待时间的习惯,即可称为正式时间。霍尔理论中的正式时间具有顺序性、周期性、价值性、现实性、综合性、连续性和深度性。二是非正式时间。非正式时间也可称为形式时间,它是不科学的,是历史积淀形成的,在跨文化交际中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感知能力。三是技术时间。技术时间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精确测量时间的时、分、秒等,因为时间是“无感情的”和“合乎逻辑的”,所以实际上它与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过程联系微乎其微。
不同文化中的正式时间的使用往往可以体现出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哲学观点。在一些农业国家,如中国的农历时间,人们把时间的变化看作与月亮的阴晴圆缺有关,或者有些国家将时间与农作物播种、生长、收获季节等自然现象相关联。在西方国家,由于强调个人成就和竞争,因此他们认为时间是极其宝贵的。
霍尔在时间作用的基础分类上,还将非正式时间分为两类:一是单一时间。所谓单一时间,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阶段做一定的事情。它强调效率性、周期性和准时性的时间概念,其主要有周期性、具体性和计划性等特点。为了充分利用时间,人们可以精心安排时间计划表,如一天、一周、一个月的工作日程,并确定了优先事项,从而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许多西方国家,如一些北欧国家,都属于单一时间文化模式,反映了西方人对时间价值、准时性和效率的重视。二是时间的多样性。多样性时间的概念强调的是人们参与和交流活动的完成,而不是坚持一定的约定时间表。亚洲、中东、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属于多元时间文化模式。
我们以文化和社会为切入点,发现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对时间流逝概念有三种心理感官:一是过去的时间观。在过去的文化中,人们往往更注重传统,尊重父母。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尊崇祖先,保持传统,尊老爱幼,崇尚孝道。二是现在的时间观。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既不关注未来,也不关注过去,而是关注现在发生的事情。他们认为为今天而活是最重要的,比如拉丁美洲、菲律宾等国家。三是未来的时间观。许多西方国家,如美国在内的国家对时间都具有前瞻性。因为他们关注明天,也更愿意透支未来。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社会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对时间有不同的理解,而不同的理解又会对社会行为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差异,从而阻碍沟通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明确相关民族的“时间”概念,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效果十分重要。
3.空间距离
在人们的实际交际中,空间距离是交际时必然会存在影响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因此值得我们重视。每个人在心里都会有一定的安全空间,即与他人交流时需要一定的距离以保障自己的安全感,也称个人空间。个人空间是指一个人周围与他/她一起活动的区域,即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物理距离。如果距离太近,我们会感到被侵犯和不安全;然而,如果我们在交流中离对方太远,也会让对方感到疏远和防卫,从而影响交流的效果。所以在文化交际中要掌握一定的空间距离,让交际双方都感到舒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私人空间。如在公共场合的长椅上,如果一个人已经坐在椅子的一端,那么通常情况下,陌生人会选择坐在长椅的另一端,隔出陌生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如果还有第三个陌生人想坐,他通常也会在两者中留出一些距离而选择中间。以此类推,后面的陌生人都会在留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坐下,绝对不会出现因没有足够的空间,选择触碰他人而坐的情况。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人在任何地方,都会有一种空间距离感:太近会觉得隐私被侵犯、没有安全感或者紧张,太远会觉得被拒绝、不被重视或者尴尬。因此,确保和谐的沟通,双方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
因为人际关系也可以看作是人们的心理距离,空间距离还可以体现出人际关系的亲疏,因此不同人之间的感情和亲密程度实际上也会在与他们沟通距离的远近上有所体现。例如,在父母、孩子和恋人等之间,人们可以进入与陌生人相比距离更亲密的安全区域,在这个距离里他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对方的表情或者零距离进行身体接触,甚至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呼吸。但是,如果是陌生人突然闯入这个安全区域,就会使人会感到不舒服甚至感觉自己被冒犯。
空间距离对情感交流也有影响。例如,情侣们喜欢去公园、海边等地约会拉近距离,增进感情。又如,公司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增进同事关系,促进团结,并且在旅行中建立的友谊也将非常深厚。
(二)环境语语用失误
环境语指的是人们受环境影响所产生的生理或心理反应。本部分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空间信息
不同的文化,身体的安全距离也不同。尤其在公共场合,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在乘坐地铁非常拥挤时,一排可以坐三个人的座位,在中国可能会有四个人紧挨着坐,以便最大化地利用空间,不会太在意体距。但在西方却完全不同,在体距上比中国人喜欢更宽松的间隔,人们是绝对不会紧挨着坐一起,他们甚至宁愿站着,也不愿意去紧挨着坐一起。
英语国家的男士通常会发扬绅士风度,让女士优先,该习俗在空间的利用上也得以应用。例如,在集体合照时,通常是让女士坐在第一排,男士在女士后面,职位越高的人站在最后一排或两侧。这与中国截然不同,中国通常是领导或者辈分高的坐第一排,其他的不论男女前后自由组合,或者按照身高,中间高两边低的原则排列。
2.时间信息
不同文化的人,时间观念也有差异。比如,在非洲,约客户会面时,如果时间定在早上9点,中方通常会准时或者提前到达约定地点,但非洲一方按照他们的时间观念,通常会迟到一些时间反而显得更好。但中方会认为对方迟到或拖沓、不积极甚至觉得是该事情不重要的表现,会对此感到不悦。可是在知道这是非洲人的习俗时,我们可以想办法来避免这样的冲突,比如,见面的时间是早上9点,可以把时间提前一些告诉非洲合作者,以免对方迟到。
四、客体语
(一)客体语分析
客体语是指除人体自身结构之外有关的事物,包括衣着、饰物、妆容、气味和笔迹等。这些事物在人际交往中也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俗话说,字如其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等。从交际的角度看,这些事物不仅能够传递非言语信息,而且能够展现一个人的文化特征和个人特征,是非言语交际的重要媒介。
1.相貌
无论是在什么文化背景下的人都会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貌穿着。但是世界各国文化中既有共同的审美标准,又具有独有的审美特征。例如,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五官端正、四肢匀称的人令人心情愉悦。
但地域的分布也使得在某些方面具有一些差异。例如,汤加认为肥胖是美丽的标准;在缅甸少数民族中则认为妇女的脖子越长就越美丽;在美国,人们欣赏身材高挑且苗条挺拔的女性;在一些欧洲国家,人们则认为身体柔弱、意志不坚定的女生不受人欣赏,反而身体越强壮越符合理想的标准;在日本则恰恰相反,娇小的女人更具有魅力;在中国,很多人认为双眼皮比单眼皮的女性更美,喜欢浓眉大眼超过丹凤眼。但是在一些美国人眼里,他们喜欢丹凤眼,认为单眼皮的东方女性更漂亮。
2.服饰
一个人的穿衣风格也可以将许多信息在不经意间传递给对方。不同的人会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有不同喜好程度的衣服类别。一个人的色彩搭配、风格选择、品质品位不仅可以表现他的内在情绪和审美,而且还可以体现他的修养内涵和职业岗位,甚至可以显示出他的智慧。同时,从一个人的衣着习惯,可以揭示他信奉的人生哲学和准备传达出的人生价值观。
有学者曾做过一项严肃的关于服装会对人们成功产生影响的研究,得到的研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人的衣着确实会对事业的成功与否产生一定影响。基于这个结果,约翰·莫利编写了《迈向成功的衣着》一书,这本书一经发售就成为当时美国最畅销的书之一。根据书中的总结结果表明,成功与一个人的着装是否适合职业身份有很大关系。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一个人的衣着的判断越来越困难。因为人们提倡张扬个性,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所以不能按照传统的形式去观察和判断。然而,正是因为个性的张扬和形式的自由,人们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审美观,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自己的个性特征。例如:衣着华丽的人充满自信,衣着整洁的人活泼开朗,但是过分追求衣着的人容易形成一些不健康、叛逆的性格,导致在社交中出现违反道德的行为。虽然不注意衣着的人可能容易内向,但是穿着朴素实用的人却可能拥有朴实、大方、善良、宽容等健康的道德品质。比如,有些年轻人喜欢穿颜色鲜亮、偏暖色调的衣服,这就展现出了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和对生活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喜欢宽松自然穿着的人群,他们一般不注重衣着的裁剪合身和款式的搭配,属于内省型的一类人。这一人群往往随和,内心追求平淡,不足之处是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融入他人的生活圈子。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由于生活习惯、习俗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在服饰的设计和搭配上各具特色。在跨文化交际中,注意尊重各民族服饰的差异也是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的方式之一。
例如,在西方国家,美国表现出极重的文化色彩。因为美国人热情豪爽,人们大多数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所以在服装设计和选择上大多以休闲舒适为主,包括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众所周知,法国巴黎是浪漫之都,这也就足以衬托出法国人的风格必定是以浪漫为基调的,所以在服装设计上他们花费大量钱财来满足国人们对浪漫的向往,在法国服装中迷人飘逸的长裙和昂贵的丝织品都能让人清楚地看出法国人对生活的态度;在英国,人们普遍追求花裙、带蕾丝边的服装,高贵优雅,因此服装风格设计主要包括田园或格子的学院风;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人,他们对服装品质要求极高,所以无论是服装的款式还是面料,或者是做工还是剪裁,都极为奢华和设计感十足,这也是其手工西装口碑极好的原因;而中国由于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跟随时代的变化服装也随之改变,在古代,服装不止在款式上不同,在面料和设计上的不同更是可以凸显穿着者的身份地位。
因此,了解一个国家的服装也是了解其文化特征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人们的相处方式和生活习俗,有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
3.装饰
(1)配饰
配饰指的是一些装饰品,虽然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和内涵,但是人们根据衣着、妆容或场合所佩戴的装饰品,同样也具有象征意义甚至可以传递信息,是一种象征和媒介。例如,一枚戒指在手指上的不同位置有不同含义,如果戴在食指上,它的意思是未婚;如果戴在中指上,它的意思是“恋爱”;如果戴在无名指上,它的意思是“已婚”;如果戴在小指上,它的意思是“单身”。因为这种约定俗成的信息编码,在日常生活中被人所熟知,所以不可能被误读。
(2)装扮
在现代生活中,女生适当的化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得体的妆容也是交际中对人基本的尊重和礼貌的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对别人妆容的解读,适当地了解这个人处于一个怎样的情境中或者即将参加什么样的场合。
除了场合的需要,从一个人的化妆风格和妆容打理方面也可以判断其个性和性格特征。比如,喜欢化自然妆的人,她们一般想法简单,富有同情心、真诚,从不怀疑别人的不良动机且为人正直公正,因此更传统和保守。但是正是从这个妆容上可以看出她们不够坚强即攻击性不强,在挫折和攻击面前往往显得软弱。
完美主义者往往喜欢长期化妆。这些完美主义者总是喜欢在每件事上尽最大努力做到完美。因为他们不想要自己在外貌方面输给别人,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外表没有太大的信心,所以会花很多时间、精力甚至金钱来打扮自己。但由于过分强调外在形象,总是给人一种相当不舒服的感觉。
想象力丰富,追求艺术性的人,大多喜欢艳丽丰富的色彩,因此她们的浓妆像艺术家的作品一样令人惊叹。正是这种妆容使我们可以猜测出他们是向往自由和追求自由生活的人。
在跨文化交际中,黑人、白人和黄种人对化妆有不同的要求,自然对美有不同的定义。一方面,装扮可以美化人在交际中的形象,给交际双方的交流中带来视觉的美感,愉悦心情;另一方面,装扮因为一个人自身外貌的不足,没有足够的自信心,甚至通过化妆来试图掩盖自己在身体或外貌上某些方面的缺陷,这一类人往往善于隐藏真实的自我,让人觉得有距离感。
4.气味
研究在交际中人类嗅觉的作用,可以得出气味的接收也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由于受距离的影响,双方可以轻易闻到对方传来的气味,而影响人体气味的因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人体本身的气味,即个人的卫生程度;外因则主要是来自生活中的食物、水、情绪、香水以及配饰。
不同国家的人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对人体的气味也会有不同的感觉。实际上由于人都独立思考,因此对事物的感受也会不尽相同。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于自己本民族文化人的气味往往十分习惯,但对来自其他文化、区域或文化背景的外乡人的气味却十分敏感。例如,在食物气味差异上,中国人一般以米饭和蔬菜为主要能量来源,而这些食物都属于植物,会令人散发清香,也不会使体内产生更多的浊气;而西方国家中的欧美国家通常以肉类为主食,肉类来源于动物,常常带有腥味而令人不喜欢,这就会使他们的体内产生更多的浊气甚至口臭,令交际对方产生反感。又如在个人卫生上,在社交场合中,西方国家的人非常忌讳因衣服不干净等个人卫生问题而散发出的臭味、腋下出汗或体味。这不仅会让交际双方感觉尴尬,而且会影响交流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方面,要正确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体味,即体味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无论哪个国家的人都要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严谨地对待自己身上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产生的味道。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气味对交际的不良影响。
5.笔迹
中国有句俗话说,字如其人。这就表明笔迹也与人的性格或品质有关。在中国的历史上,人们常常把书法与人的品质联系在一起。例如,李世民在《指意》中曾提出:“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字则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一般来说,书写苍劲浑厚者,其底蕴深厚,性格表现为老成持重;书写龙飞凤舞、气势磅礴甚至潦草者,其性格是放任不羁、无拘束的;字写得端端正正者,其做人做事规矩,则性格较庄重;字迹清楚整洁、古板拘泥者,其无论在做人做事上都谨小慎微、拘泥古板;写字杂乱无章者,其心性不定、毫无耐心导致其性格不太注重细节,往往心浮气躁难成大事;书写花里胡哨者,其盲目追求技巧毫无内涵,性格往往虚荣等。
(二)客体语语用失误
人们通常穿的衣物,使用的物品、肤色的修饰、长相等可以用来向别人传达信息,显示个人的爱好、宗教信仰、民族等,这样的非语言交际被称为客体语。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不同的少数民族服装告诉我们他们来自哪些不同的民族。来自五大洲的人们,通过不同的肤色和体貌特征告诉了我们他们来自哪里。从生活中,通过穿着不同制服,我们便能知晓他们的职业是什么,比如警察、医生、消防人员、厨师等。不同的场合,服装也会告诉我们在发生着什么,比如,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总会穿着漂亮得体的婚礼服;海边游泳时,总是会穿上泳装等。在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失明的中校有着异常敏感的听觉和嗅觉,能够从对方的香水味道识别对方的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除此以外,如果在吃完一些有刺激性的食物,像洋葱、大蒜等,在与人交谈时,散发出这些令人反感的刺激性味道是对人非常不礼貌的表现,而且会影响彼此融洽相处的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