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与交际的关系
霍尔(1959)说:“文化是交际,交际是文化。”这个著名的定义把文化与交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文化与交际的侧重点又有区别:文化关注的是结构,而交际关注的是过程。虽然文化与交际相互作用,但是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人们谈论更多的是文化对于交际产生的影响。
那么文化是如何影响交际的?萨莫瓦尔、波特与麦克丹尼尔(2010)指出,文化对于交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影响人们的感知,二是文化影响人们的语言行为,三是文化影响人们的非语言行为。古迪孔斯特与金姆(2003)则认为文化对于交际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指导人们的交际行为,二是文化指导人们如何解释别人的交际行为。总之,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文化是从两个方面影响交际的:感知方面和行为方面。文化影响人们对于别人交际行为的感知和解释。比如,一对情侣在公共汽车上做出亲昵举动,有的人认为是自然的,有的人认为是不雅观的。同时,文化制定了行为的规则,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比如,中国人给客人递茶一般会用双手,而伊斯兰国家的人给客人递东西绝对不用左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按照自己文化的规则去交际。
古迪孔斯特与金姆(2003)还从另一个角度指出了文化对交际的影响。按照他们的观点,文化是从两个层面影响交际的:一是从文化规范的层面,二是从个人的层面。文化对交际的影响是社会的文化规范与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特点及个人性格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过去我们常常只强调文化规范层面对于交际的影响,事实上一个人的成长方式和性格特征也是影响交际的重要因素。同样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长大,有的中国人在交际中可能表现得很谦虚,而有的中国人则表现得自信满满。这种交际行为的差异就与个人的成长背景、性格特征有很大关系。
二、文化与感知
感知是人们选择、组织和解释外部客观刺激(信息)的方式,它赋予周围的世界以意义。人们感知的世界并不完全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它经过了人的感觉器官的过滤,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差别很大。有人做过实验,斑马是黑白条纹相间的,但是有的人会把它看成是带有白色条纹的黑马,有的人则把它看成是带有黑色条纹的白马。这种感知的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受文化制约的,文化影响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识。
首先,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选择。客观现象成千上万,但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反应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不是自然的心理过程,而是文化的心理过程。换句话说,人们选择那些对自己有意义的外部刺激。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对冰雪的感知与生活在热带的人们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对雪的形状和特点的认识更加丰富,常常区分不同的雪花形状。中国人对物体形状的感知也很细腻,因此汉语中存在着丰富的量词。
其次,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分类。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发达,菜肴的烹饪方法也多种多样,所以中国人对烹饪方法的分类是非常细致的。除了炒、烤、煎、炸、煮、蒸、炖等常用方法以外,还有溜、烹、焖、爆、汆等特有的烹饪方法。英语中关于亲属称谓的分类比较简单,只是区分辈分、性别和直系旁系,而亚洲许多文化中对于亲属称谓的分类很详细,除了以上三个标准外,还要区分父系与母系、血亲与姻亲、同辈中的长幼。这就是为什么英语中的一个词“uncle”在汉语中可以表示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cousin”在汉语中可细分为表哥、表姐、表弟和表妹。语言中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说明了这些文化中家庭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也表现了家庭关系中强调长幼有序、亲疏有别的特点。
然后,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意义联想。例如,人们对于颜色的联想就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陈国明(2009)列举了美国学生对于不同颜色的感知和联想:
黑色:死亡、邪恶、悲伤、性感
蓝色:冷、男性、伤心、蓝天
绿色:忌妒、贪婪、金钱
粉色:女性、羞涩、可爱、温柔
白色:美好、纯洁、和平、无辜
黄色:谨慎、幸福、阳光、温暖
同样是这些颜色词,而中国大学生的感知和联想是这样的:
黑色:庄严、沉重、死亡、邪恶(www.xing528.com)
蓝色:冷静、哀伤、忧郁、天空
粉色:温馨、可爱、暧昧、少女
红色:喜庆、热情、危险、革命
白色:干净、冷、丧事、纯洁
黄色:温暖、财富、色情、帝王
中国和美国学生对相同颜色词的不同联想体现了文化对于感知的影响。
最后,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解释。一个大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时挑战教授的观点,在西方文化中一般被认为是自信和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表现,但在中国文化中,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解释为个性过分张扬和对老师缺乏必要的尊重。男性在家中做饭、带孩子,在讲究男女平等的社会被认为是体贴和有爱心的表现,而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却可能会被耻笑,认为缺少男子气概和挣钱的能力。这说明我们成长过程中所受的文化影响制约了我们对于外部事物的解释。总之,我们对于他人行为的感知、联想和解释都受到我们自身文化的影响或制约。
三、文化与交际行为
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它为行为提供指南。古迪孔斯特与金姆(2003)指出:“我们的文化提供了一种使我们可以了解在通常情况下如何与别的成员交际的知识。”有人用“风”来比喻文化与行为的关系,风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却能通过观察树叶的摇曳、旗帜的飘动以及皮肤的感觉来判断风的存在。像风一样,大多数文化因素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我们却能从人们的行为中体会到文化的作用无处不在。下面我们以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和人际交往为例来说明文化对于行为的影响。
文化影响饮食行为。人们吃什么和不吃什么体现着文化的影响。例如,法国人吃蜗牛,韩国人吃狗肉,穆斯林不吃猪肉,信仰印度教的人不吃牛肉,等等。虽然人们是否吃肉或吃什么肉与个人的习惯和环境有关,但是也与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及宗教观念有关。西方人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吃狗肉很残忍,而韩国人认为狗只是一种普通的家畜,吃狗肉与吃猪肉、牛肉并没有什么区别。很多人成为素食主义者,主要是因为他们想表明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或信仰。饮食礼仪也受到文化的影响。很多信仰宗教的人在吃饭之前要做祈祷,吃西餐喝汤时把碗端起来是没有教养的体现,而日本人吃饭时碗一定要端起来才是得体的。由此可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饮食选择和习俗。
文化还影响人们的衣着打扮。人们平常穿什么衣服,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也是受文化影响的。西方的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的婚纱,而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穿红色的旗袍。西方女性喜欢在海滩上穿比基尼,而很多伊斯兰国家的女性在任何时候都要把身体包得严严实实,还要戴上头巾和面纱。在儒家文化圈的国家中,教师上课一般要穿比较正式的服装以体现教师的尊严和职业性,而在美国文化中,教师在讲台上穿休闲的牛仔裤和T恤衫也是合适的。这些穿着上的差异不仅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念的不同,而且表现了不同文化对于社会角色的不同期待。
文化影响居住方式,而居住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又影响了人际交往方式。日本人喜欢睡在榻榻米上,家里的每个房间都是相通的。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四合院,其结构和布局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等观念。西方人从小就有自己的独立房间,家里的房间门大都是关着的,家庭成员进入别人的房间时要敲门。而中国家庭家里的门一般都是敞开的,长期以来,孩子进父母的房间或父母进孩子的房间都不需要敲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敲门这件事也逐渐被中国家长所重视。敲门是一种尊重,孩子和父母更多的应该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孩子进父母的房间或父母进孩子的房间都要敲门,相互尊重。这也有利于孩子到其他地方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人们的出行方式也与文化有关。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业的发达,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车的普遍使用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自由和独立,也影响了人与人交往的方式。汽车的普及使人口的流动更加普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变得相对松散和疏离,个人意识更加强烈。而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人们的出行方式主要是步行或依靠马、驴等牲畜,因此人们的生活范围受到限制,人们居住在一个地方而很少搬迁,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人们更注重集体的相互依存与和谐。
除了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行为,人与人交往的方式也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在现代西方社会和中国当代社会,男女交往比较自由和开放,男女朋友在一起聚会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在中国古代社会,结婚前的男女交往受到严格限制,甚至还实行包办婚姻。对待老师的态度也有文化上的差异。有的文化讲究师道尊严,学生对老师要使用敬语;而有的文化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学生可以直呼老师的名字。这些人际交往的行为都受到特定文化规则的支配。
总之,文化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制定了行为准则,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所表现的交际行为特点受到他们自身文化的影响。但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是一种影响交际行为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换句话说,并不是任何行为的特点或差异都是受文化的影响产生的。有的西方学者将人们的行为分为三种类型:普遍性的、文化性的、个体性的。普遍性的行为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具有的行为,比如珍视亲情、爱情和友情,回避危险等,这些是人类普遍的行为。文化性的行为是指受到特定文化影响的行为,比如中国人讲究孝顺,西方人重视隐私等,都是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行为。个体性的行为是指在同一文化中,个人所表现出的与别人不同的特征或偏好,比如在同一种文化中,有的人喜欢独处,有的人则喜欢与他人聚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