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一词的褒贬评价及其修正

改革一词的褒贬评价及其修正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的词义褒贬问题多有讨论,一般认为是中性词。高寿仙认为“改革”既可用于革故鼎新的正面场合,也可用于变好为坏的负面场合。同样,我们赞同“改革”是中性词,但建议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就主观而言,“改革”是想改变现状使更好。“改革”成词后亦有革除弊病、改过为正之义。“改革前非”“改革前失”词义显见。就客观而言,则“改革”成效是好是坏皆有可能。

改革一词的褒贬评价及其修正

“改革”的词义褒贬问题多有讨论,一般认为是中性词。高寿仙认为“改革”既可用于革故鼎新的正面场合,也可用于变好为坏的负面场合。[8]具体到某次事件,或称之为“变法”“新政”“改革”,甚至将“变法”与“坏纪”连用,意为“变乱为法、败坏纪纲”。查阅群籍,检有“变法乱纪”三例,宋程珌《洺水集》卷八:“如言平王在位日久,恬于颓靡,无复振起之略。诸侯专肆,变法坏纪,乱臣贼子,接迹海内。”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一八六同。宋高闶《春秋集注》卷一:“至于(平王)在位既久,恬于颓靡,无振起之略,诸侯以周室不足惮,专肆擅横,变法坏纪,荡无禁制。”三例皆记周平王时诸侯之乱事,“变法坏纪”意为“违悖制度,败坏纪纲”,但诸例中“变法”尚不是指对法令制度的改变而表“违悖制度”,[9]文献中又有“废法坏纪”“弄法坏纪”“藐法坏纪”,“变法”“废法”“弄法”“藐法”与“坏纪”并列构成词组,指违悖、废弃、玩弄、藐视法律而破坏纪纲。“变法”表“改变法令制度”义未见与“坏纪”连用例,但有“变法乱纪”。清王夫之《宋论》卷十一:“追厥祸本,王安石妒才自用之恶,均于率兽食人;非但变法乱纪,虐当世之生民已也。”[10]例中“变法”与“乱纪”连用,“乱纪”指扰乱纪纲,与“坏纪”同义,但从语义上分析,“变法”这一举动无贬义,“变法”“乱(坏)纪”的语义关系应为因果,将“变法坏纪”申发为“变乱为法、败坏纪纲”不妥,解作“变法而致乱(坏)纪”似较恰当。

同样,我们赞同“改革”是中性词,但建议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就主观而言,“改革”是想改变现状使更好。“改”有改过、改正义,“革”有革除义。“改革”成词后亦有革除弊病、改过为正之义。[11]玄应《众经音义》卷八释《药师本愿经》“方惩”曰:“改革前失曰惩也。”《后汉书·孝质帝纪》:“赞曰:孝顺初立,时髦允集。匪砥匪革,终沦劈习。”唐李贤注“匪砥匪革”曰:“砥,砺也。革,改也。沦,没也。言顺帝初升天位,又群贤总集,不能因兹自砺,改革前非,而终溺于私嬖近习也。”“改革前非”“改革前失”词义显见。就客观而言,则“改革”成效是好是坏皆有可能。一般来说,从改革者主观的角度而言是希望对旧有事物进行完善、改正,而不可能以变好为坏为出发点,但是在后人看来,改革的成果是好是坏却不尽相同。(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