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华丽到质朴:古文运动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从华丽到质朴:古文运动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章写作由原来崇尚华丽的骈文转变为崇尚质朴的古文。古文运动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期间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学批评理念。文人纷纷师法古文,如朱弁在《续骫骳说》中提出:古人凡在文章之苑者,其下笔皆有所法,不苟作也。然则文章自六经出者上也,其次亦各有所祖传而时为变态。不有所法,不足明文章。此则指出骈文创作不能一味地堆栈辞藻,须做到“词旨相贯”,才能成为佳作。以此观之,骈文之难可知矣。

从华丽到质朴:古文运动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唐宋之际,文学界经历了一场非常重要的变革——古文运动。文章写作由原来崇尚华丽的骈文转变为崇尚质朴的古文。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人都活动于宋代。古文运动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期间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学批评理念。文人纷纷师法古文,如朱弁在《续骫骳说》中提出:

古人凡在文章之苑者,其下笔皆有所法,不苟作也。班固《序传》谓酌斟六经,仿《易》象论。然则文章自六经出者上也,其次亦各有所祖传而时为变态。刘梦得与柳子厚论《平淮西碑》云:“若在我乎,当学《左传》。”盖如左氏叙谋师事而为之也。不有所法,不足明文章。相如《美人》本于《好色》,退之《送穷》出于《逐贫》,杜牧《晚晴》盖托《小园》,欧公《黄杨》实则《枯树》,其他往往而是未可以概举也。秉笔者讵可易也。(《续骫骳说》)

师法古人是古文运动中的重要文学理念,但并不是说一味地承袭古人。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即“各有所祖传而时为变态”。

体现到各个文体中,也是如此。如郑震在《读书愚见》中探讨“记”的创作方法:

作记之法,《禹贡》是祖。自是而下,《汉官仪》载马第伯《封禅仪记》为第一。其体势雄浑庄雅,碎语如画,不可及也。其次柳子厚《山水记》法度,似出于《封禅仪》,中虽能曲折回旋,作碎语文字,止于清峻峭刻,其体便觉卑薄。

“记”是古文的一种文体,如柳宗元有“永州八记”。郑震认为,记以《尚书·禹贡》为祖,马第伯《封禅仪记》为第一。他并没像他人那样给予柳宗元以极高评价,而是认为柳宗元之记是模仿《封禅仪记》而作,文笔却较之逊色。郑震的观点虽然有失偏颇,但是作为一家之说,也有其价值所在。(www.xing528.com)

宋代古文创作发达,并不是说骈文就此衰弱下去。欧阳修苏轼等人都是骈文高手。北宋王铚《四六话》、南宋谢伋《四六谈麈》,都是宋人所著的骈文研究专著。温革《隐窟杂志》中探讨骈文之创作云:

四六文用经史全语,又须词旨相贯。若徒积叠以为奇,乃如集句也。杨文公居阳翟时,谢希深与之启云:“曳铃其空上,念无君子者,解组弗顾。公其如苍生何?”文公书于扇曰:“此文中虎也。”盖善其用经如已出,特为豪健。

此则李廌《西塘耆旧续闻》中也有记载,可能是当时流传较广的骈文创作观。此则指出骈文创作不能一味地堆栈辞藻,须做到“词旨相贯”,才能成为佳作。此则所针对的,正是宋代骈文创作积叠为奇的弊病。《隐窟杂志》又云:

汪内相劝主上听政表云:“汉家之厄十世,知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念重耳之独在。”盖佳语也。或曰:“若移上句为下句,则善不可加矣。”

此则中的汪内相即汪藻,所录之骈文为汪藻于两宋之际所作《隆裕太后告天下手书》,此文促成高宗即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此则所引为该篇之名句,为时人称道。此则中“或曰”不知何人所语,颇可推敲。在汪文中,上句所记为国家之事,下句所记为王室之事。若上下句互换,则事理颠倒,无法使读者引起共鸣。以此观之,骈文之难可知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