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编纂的《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等问世后也在海外发行,广泛流传于汉字文化圈。如1960年《现代汉语词典》出版“试印本”后,新加坡上海书局曾受委托负责改编,更名为《现代华语词典》在海外发行。《现代华语词典》补收了一些通行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语词汇,自初编至今已修订四次。据《星洲日报》2015年5月21日报道,新加坡上海书局与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已签版权转让协作协议。[35]上海书局以象征性马币十元转让版权予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由华社研究中心负责《现代华语词典》新的修订工作。
汉字文化圈中各地区用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反映当地特有事物或现象的词语,尤其是海峡两岸同胞同文同种,由于曾经几十年的“隔绝对立”并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发展,海峡两岸在民族共同语的具体使用和外来词语的翻译使用上,出现了部分字词的形、音、义差异。大陆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与台湾地区推行的“国音”“国语”客观上也造成了一些字词在音义上的分歧。由于词义演变轨迹的不同、新词新义产生的途径不同、对外来词语消化吸收的机制不同,两岸在语言上各自产生了一批独用词语,或形同义异,或义同形殊。同样的一个词在大陆和台湾可能意思完全不同。如“爱人”在大陆指配偶,台湾却指“情人”;“窝心”在台湾意指温暖,大陆则意指受冤枉委屈无法表白而内心郁闷;大陆的“邮递员”在台湾叫“邮差”;大陆说的“武术”,台湾称“国术”;大陆公司的供销员或业务员,台湾称为“跑街”;大陆的“学生会”,台湾叫“班联会”;大陆的“电磁灶”,台湾叫“电子锅”;大陆的“立交桥”,台湾称作“交流道”;大陆称“火车头”为“机车”,而在台湾“机车”指的却是“摩托车”。据统计,两岸有分歧的词在10%以内。大陆有而台湾无的词约1 300个;台湾有而大陆无的词,即台湾通行而大陆不用的词,约1 000个;台湾、大陆都通行而义项有差别的词约500多个。[36](www.xing528.com)
由于华人地区涉及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受不同文化背景和政治实体的影响,各地域间也存在着一些词语的地域变体,如中国内地所说的“方便面”,在中国香港、澳门地区被称为“公仔面”或“即食面”,在中国台湾地区被称为“快餐面”,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则被称为“快熟面”。因而需要编纂解释这些地区词(或小区词)的语文辞书,消除语言沟通的障碍。如1998年汪惠迪在研究新加坡特有词汇基础上编纂有《时代新加坡特有词语词典》。又如李宇明主编《全球华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0年出版,收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同华人小区常见的特有词语约1万条,包括中国大陆的“海归、黄金周”,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叉电、长者津贴”,中国台湾地区的“博爱座、拜票”,新、马的“组屋、度岁金”,还有“糗”在台湾地区常用的形容当场出丑窘相的形容词义,嘲笑、使人出丑的动词义,丑事的名词义等。标明每个词语或词义的使用地区,涵盖中国大陆(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注明使用地区,并将同义异形词、同形异义词在各地的不同说法加以对照,记录了各地华人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实况,反映了华人小区之间用词用语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体现出汉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再如单耀海等编《中华大辞林》,福建人民出版社和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合作出版。收华人各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柬埔寨、文莱等十余地)通用汉字1.5万个,词语18万条,标汉语拼音,并列注音符号,提供部首、拼音、笔画三种索引,各地特有词语则分别以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新、马、泰、印度尼西亚等标示,使读者了解不同地域词语的语义。释义纵横交错,既纵向探源,指出词语的出典或来源,又横向参见,说明词语的横向联系。这些语文辞书的编纂具有汉字文化圈的文化视野,反映了汉字文化圈各地区的生活脉动,有裨于消除华人小区之间语言沟通的障碍,促进了汉字文化圈内各地域的交流,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