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首任国君姜太公,曾为周王室的成立付出汗马功劳。姜太公之所以被封于齐,是为了替周王室镇抚东方的殷商残余势力。在就国之初,周天子曾许诺给姜太公征伐大权,包括“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在内的“五侯九伯”,太公都可以酌情“征之,以夹辅周室”(《左传·僖公四年》)。据李零先生考证,“五侯,是齐、鲁、晋、卫、燕;九伯,是穿插其间的小国”[19]。可见齐国在周初分封时是一等诸侯国,地位远非鲁、卫、燕所可比拟。另据《史记集解》,太公之后的五世国君都可“反葬于周”,享受特殊的王室待遇。
到齐国第五任国君齐哀公时,却因纪侯的进谗,使周天子一反先王成例,致诸侯、烹哀公。其中原因,颇值得深入探究。
在西周时期,诸侯国君被周天子杀掉的,还有鲁国国君伯御。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伯御因杀害了周宣王选立的鲁懿公,严重违背了周室号令,而被宣王出兵攻杀。由伯御的经历似可推论,齐哀公在任时的所作所为,肯定是触犯了周王室的根本利益,才让周天子坚决欲以除之。纪侯的进谗只是表面现象,周天子对哀公的怨恨才是根本动因。
那么,齐哀公究竟触犯了周王室什么利益?对此典籍并未明言。
日本学者白川静曾推测,齐哀公可能在经营淮夷问题上,严重冒犯了周王室。齐国“从很早起就采取了容纳客卿、富国强兵的政策,其经营地域从沿海诸夷进而达到淮河下游。西周后期周的经营也以淮水流域诸夷为对象……两者的利害对立大约是难以回避的”[20]。此说可商。据《孟子·万章下》记载,西周时期各封国的规模都很有限,“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齐虽为大国,但最多不过百里的规模,能否如春秋之后那样将统治势力扩展至淮河流域,实未可知,更未有可靠资料予以佐证。即使齐国已能经营淮夷之地,在周王室极具权威的西周时期,齐国是否敢公然与之对抗,也令人怀疑。
近日,李凯先生另辟蹊径,将周王室杀齐哀公的原因,从周、齐文化礼俗差异的角度重做解释。在他看来,齐哀公时,所奉行的齐太公立国时即确立的“因其俗,简其礼”的治齐政策,对东夷文化礼俗有更大程度的保留,这与西周中期周天子试图利用强硬手腕大力推行周人文化制度的目的格格不入。为了打击齐国包括祭天在内的东夷文化背景,改变齐国固有的因俗政策,周天子只能烹杀哀公,大力扶持亲周的齐胡公继位。[21]此说虽新颖,但终与有关史实相抵牾。在周王室所封诸国中,最忠实地实施周人礼乐制度的首属鲁国。但据鲁故城考古资料显示,直至春秋时期,鲁故城内仍然保留着体现殷夷文化的习俗,说明周王室允许并认可殷夷文化的存在。反过来亦可证明,周人在西周中期并未有用行政手段大力推行周文化、打压殷夷文化之举。故此说若想成立,仍需要更多材料的佐证。
以笔者愚见,齐哀公的被烹杀,很可能与西周中期周王室的内乱息息相关。
与齐哀公、齐胡公同时的周天子,有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三位。据《史记·周本纪》所列世系,周懿王去世后,并没有传位嫡子,而是由共王的弟弟、懿王的叔叔孝王继位。孝王去世后,再次破坏嫡长子继承制,不传位于嫡子,而是由前任懿王的儿子夷王继任王位。夷王再传子周厉王后,王位传嫡之制始重新得以延续。因此,周孝王的继位和传位,都严重破坏了周代王位继承制度。
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推断[22],周懿王在位8年,周孝王6年,周夷王8年。但2012年新公布的簋给出了新的纪年资料。铭文中赏赐的周王自称其考为“龚王”,则其为周懿王无疑。铭文记载的时间却为王“十年正月初吉甲寅”,可知懿王在位的时间当不少于10年。朱凤瀚先生利用近年新出的诸相关纪年铭文,认为周懿王应在位20年,孝王仅3年,夷王7年,并指出“孝王是共王弟,共王执政如达三十余年,其子懿王又有二十年,则至孝王及位时,其年岁必已高,在位年数短应是有可能的”[23]。
依此,懿王即位20年去世时,其嫡长子燮(即周夷王)业已成年,按礼制应为王位的合法继承人。而孝王此时已接近60岁,年龄过大,又违背礼制,似无必要再继大统。最终仍是孝王坐了天子之位,这其中很可能伴随着武力的抢夺。(www.xing528.com)
《史记·周本纪》曾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说明孝王很可能是借朝政衰败之际而夺位。孝王在位仅3年,时间如此之短,既显示其继位并未全得人心,又说明周夷王的不满和争夺一直未曾停止。另,孝王60余岁去世后,其嫡长子年龄已然不小,王位却未传嫡,仍由懿王之子夷王继位,应该也是政治斗争的结果。很可能在懿、孝、夷之间,为争夺王位,已先后发生过数次激烈的政治斗争。周孝王的即位以及周夷王的夺位,应该都是武力抢夺的结果。崔述《丰镐考信录》已对此深表怀疑:“懿王之崩,子若弟不得立而立孝王,孝王之崩子又不立而仍立懿王子,此必皆有其故;史失之耳。”[24]这里的“其故”,依我们推测,应该是为争夺王位而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斗争。
对此,传世文献给我们提供了些许信息:
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史记·周本纪》)
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郑玄注:“夷王……时微弱,不敢自尊于诸侯。”(《礼记·郊特牲》)
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史记·楚世家》)
我们从中至少能看出两层意思:其一,周夷王的继位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诸侯力争的结果。周夷王屈尊降礼、下堂而见的,肯定仅是扶立其继位有功的诸侯。其二,在孝、夷争斗的过程中,王室内外的各级诸侯也分属孝、夷两党,各相依附,彼此争斗。之所以出现《史记·楚世家》中“相伐”的局面,很可能也是随着孝王、夷王两人的党争而展开的。
与孝、夷之争相类似的,可举周幽王晚年太子宜臼与幽王之弟余臣间的夺位之争。据新出清华简《系年》记载,周幽王及伯服去世后,“邦君者(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二十)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逆坪(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25]。很明显,平王虽为太子,在幽王及伯服去世后,得到“邦君诸正”拥立继位的,则是其叔父余臣。二十一年后,平王才在晋文侯、郑武公等诸侯的大力支持下,最终继位为王。而据《史记》等典籍记载,晋文侯原来是支持幽王的,并不属平王一党。后来之所以转变阵营,很可能是平王之党全力争取、笼络的结果。晋文侯前后立场的转变,不但说明王位斗争中诸侯立场的摇摆,更体现了诸侯国力量对王位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6]
在孝、夷王位争夺过程中,作为东方大国的齐国,其立场的选择理应起着关键作用。据现有资料推测,作为国君的齐哀公,很可能是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坚决支持太子周夷王的。齐哀公的行为应该是惹怒了势力强大的周孝王一党。很可能在周懿王晚年时,趁着纪侯进谗言的机会,孝王一党便迫使周懿王杀掉了哀公,而立亲附自己的齐胡公为君。后周孝王顺利继位,齐胡公也进一步坐稳了齐君的位置。等到周懿王太子夷王重新夺得王位后,便对齐胡公心存怨恨,而对齐哀公、齐献公一党暗存支持。齐哀公的同母少弟吕山也正是看准了周夷王的这个心思,才在隐忍数年之后,毅然率众袭杀胡公,自立为君,是为齐献公。从文献记载中看不出周王室对献公之举的任何反对态度,因此很可能是默许其行为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周夷王应该与齐哀公有着同样的政治立场。
若此推测不误,则齐哀公的被烹杀,齐胡公的被扶立,很可能都是周王室内部王位争斗的结果。具体言之,由于周孝王与周夷王之间的王位之争,致使各诸侯之间彼此党争,相互攻杀。齐哀公因支持夷王即位而被孝王杀害,齐胡公又因支持孝王而又被夷王杀害。齐国政局的动荡,与王室权位的争夺紧密联系在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