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老学《贵因》论甄微:清华简《子产》因思想性质判定

黄老学《贵因》论甄微:清华简《子产》因思想性质判定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主要出现在黄老道家文献中;最早提出“贵因”论的是《管子·心术上》“解六”:“道贵因。”其他黄老文献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贵因”这一表述,但同样也有重视因循的思想。《吕氏春秋·贵因》认为三代圣王的功业要归功于对“因”的运用。目前,研究“因”的论著不少[5],但是它们对“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古代的“因”思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黄老学《贵因》论甄微:清华简《子产》因思想性质判定

向净卿

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因”是一个独特而又重要的概念。“因”主要出现在黄老道家文献中;最早提出“贵因”论的是《管子·心术上》“解六”:“道贵因。”“贵因”即重视因循,“舍己而以物为法”,“无益无损”,采取纯客观的态度,避免主观的负面影响。其他黄老文献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贵因”这一表述,但同样也有重视因循的思想。较早出现“因”思想的文本是《国语·越语下》,该文多次提到“因时”“因天地”“顺天道”等有关因循的观念。出土帛书《黄帝四经·观》也有典型的关于“因”的思想。《慎子》逸文有《因循》,强调要因天之大,因人之情。《吕氏春秋·贵因》认为三代圣王的功业要归功于对“因”的运用。其他道家文本如《鹖冠子》《尹文子》《淮南子》等,也有因循天道的观念。[1]总之,“因”思想是先秦哲学认识论中的一种追求客观性的方法,强调要因循客观形势,避免主观性偏好的介入。

在先秦诸子时代,除了黄老文献中常见“因”思想,在其他学派文献中也有许多“因”的表述。如兵家文献《六韬》:“太上因之。”儒家文献《礼记·坊记》:“因人之情。”《荀子·解蔽》:“由天谓之道,尽因矣。”而郭店竹简《性自命出》说“礼作于情”,实际上也蕴含着“礼因人情”的观念。[2](www.xing528.com)

到了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黄老道家)的思想进行了理论总结,认为道家理论的核心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按照司马谈的观点,“虚”即道之常,而“因”为君之纲。如此看来,“因”与“虚”在道家学说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不过,在道家学说中,“虚”还可以追溯到老子——“致虚极”(《老子》第16章),而“因”在老子那里还未被使用。道家学说内部有不同的流派,老子的道家学说,重视道的本体论,认为道是万物之本原,而司马谈所论的“道家”实际上是指黄老道家,该派学说主张推天道以明人事,认为天道是具体的,可以因循,从而被运用于人事、法政上。曹峰教授把前者称为老子类型的道论,后者称为黄帝类型的道论。[3]

随着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格局的形成,“因”的观念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清中期以来,由于西方思想的冲击,“贵因”理论又重新被左宗棠、蒋益沣、薛福成等广泛讨论,因袭西学,以应时局。[4]

“因”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保证客观性的一种方法,是“推天道以明人事”得以实现的具体方式。目前,研究“因”的论著不少[5],但是它们对“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有多种类型:有因天道自然,因人情人性等。因天道自然,在与自然有紧密关系的领域,如农事或战事等方面,具有客观性、科学性,但是在社会关系领域,如礼制、法政方面,显得过于抽象,不易把握。社会关系领域的问题,多与礼法相关,因而要“因人性”“缘人情”,而不是直接因天道自然。因此,古代的“因”思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因”思想的深入讨论,对重新审视中国哲学中认识论的相关概念有很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