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博物馆的讲解员是连接观众与文物的纽带,讲解员运用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通过尽可能多样的方式使观众对博物馆内陈列展示的文物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讲解员是博物馆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讲解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形象和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因而,博物馆在招收讲解员时就必须慎之又慎。
目前,我国各博物馆在招收讲解员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身高要达到多少厘米,学历要达到什么水平等。虽然全国没有统一标准,但其实各馆都有自己的具体要求。这些,相信各博物馆为了自己的形象和后续发展都能严格把关。在此,笔者想强调的是除过身高、相貌、学历、知识结构等硬性指标外,还要充分考虑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也就是说,要招收一些真正热爱文博事业、热爱讲解工作的年轻人加入讲解员队伍中。因为只有热爱,才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才能心甘情愿地付出,才能享受讲解的过程。那么笔者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呢?这是因为,笔者长期在博物馆工作,同时也参观考察过许多不同的博物馆。据观察,有的讲解员在讲解时应付差事,讲解过程中面无表情,与观众全程无互动;有的对讲解内容偷工减料,纯粹赶趟儿。出现这种情况,表面看是不专业、不敬业,但笔者认为,这归根结底是不热爱、不尊重这项工作的一种表现。此外,讲解员这行要做好不容易,因为要不断学习专业方面的新知识,了解相关文物的新的研究动态,因此,只有热爱,才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才能做个合格的讲解员,最终实现从传统的讲解员式教育向学者型教育的转变。
这里,笔者还想说一件事,即讲解词的撰写。据笔者所知,好多博物馆都是请专业人员来撰写讲解词,写好后交给讲解员,讲解员死记硬背,然后讲给观众。那么想想看,这样讲出来的东西能生动吗,能吸引人吗?反过来看,如果一个讲解员专业知识足够丰富、文字功底也足够深厚,那他(她)就能自己撰写讲解词,然后再运用各种讲解技巧绘声绘色地讲出来,那会是什么效果呢?一个好的讲解员能够根据不同的观众,或专业或通俗,因人施讲,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样才能吸引观众,才能收到良好的讲解效果,听众听得投入,自己也才能讲得津津有味,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讲解完,得到听众好评,自己也能获得某种成就感,笔者以为,这应该是讲解的最高境界。
总之,博物馆业作为“文物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阵地,应自觉适应新形势,紧跟新时代,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做出行业贡献。
注释
[1]参见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www.xing528.com)
[2]据《2017年中国博物馆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01月11日。
[3]参见王淑贤《浅谈博物馆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载《乾陵文化研究》(一),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237——239页。
[4]强跃:《续源传德:博物馆如何发挥大学校的作用》,中国文物信息网,2017年3月27日。
[5]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历史文物保护工作重要论述》(内部学习资料,2016年),陕西省文物局编,2016年6月,第31页。
(李青峰,乾陵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魏鹏,乾陵博物馆,资料管理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