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物馆的建立和设置探讨寻找最佳方案

博物馆的建立和设置探讨寻找最佳方案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博物馆的数量总的来说还不充足,还需要加大力度建设,以提高人均占有率。其次,博物馆的建立和设置要“大而全”与“小而精”兼顾。再次,切实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设立博物馆。条例第四条虽然明确写到“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设立博物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因为没有相应的支持和扶助措施予以配合,因而略显空洞。

博物馆的建立和设置探讨寻找最佳方案

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先后兴建了许多博物馆。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备案博物馆共4692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582家(文物行政部门管理的国有博物馆2837家,其他行业性国有博物馆745家),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2]。近年来,增势更加迅猛。据统计,近10年,我国博物馆平均年增200多座。博物馆数量的剧增是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可喜可贺,但不可讳言的是,我国博物馆绝对数量虽然比较多,但相对数量却仍然很少,且分布不均衡,再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总数,博物馆人均占有数量其实并不容乐观(这也是每逢节假日各大博物馆人满为患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数量有限,无处分流)。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博物馆的数量总的来说还不充足,还需要加大力度建设,以提高人均占有率。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首先,在建立和设置新博物馆时,要有意识地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倾斜。目前,我国博物馆绝对数量虽然不少,但在分布上很不均衡,大多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在大城市,而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众多中小城市博物馆数量则严重不足。我们知道,广阔中西部地区和众多中小城市经济欠发达,民众收入低,受教育的机会少,因而综合素质偏低。当前,在国家尚无力全面加大投入发展其经济,全面提高其民众的收入水平,全面增加其受教育机会(即使国家有此财力和愿望,但也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的情况下,博物馆业应该考虑先行一步,在规划和筹建时,适当向中西部、中小城市倾斜,从而担负起培养、教育这部分民众,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任。我们常常用木桶理论来提醒人们发展均衡才能效益最大,中西部、中小城市恰恰是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短板,所以,国家建设不管是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建设,要真正向之倾斜。只有中西部、中小城市(涵盖大部分乡村)人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才能上一个台阶,中华民族才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博物馆的建立和设置要“大而全”与“小而精”兼顾。笔者这里所说的“大而全”,是指建筑面积大、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小而精”是指建筑面积相对较小、藏品集中于某一领域的小型专题性博物馆。“大而全”必不可少,但“小而精”也不可或缺。人各有好,需求千差万别,所以,搞博物馆建设时,不能千篇一律,不能一味地追大求全,况且,建设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所费资金多,建设周期长,而小型专题性博物馆相对来说,资金需求少,建设周期短,正可以解目前我国博物馆相对数量不足之急。所以,国家以及各级政府下一步在规划建设新博物馆时,应多考虑筹办一些专题性博物馆、特色博物馆,以满足各行各业、各文化层次人们的欣赏需求。(www.xing528.com)

再次,切实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设立博物馆。2015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博物馆条例》。条例第四条虽然明确写到“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设立博物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因为没有相应的支持和扶助措施予以配合,因而略显空洞。所以笔者认为,下一步,国家应拿出具体的措施,如提供优惠条件甚至补助、减少相关限制、简化审批程序、保障相应权益等,使“鼓励”二字落到实处。因为只有形成国有、非国有两条腿走路,只有齐头并进,我国的博物馆事业才能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最后,依托新科技,着力建设数字博物馆。现代社会,互联网无处不在,俨然已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有条件的博物馆应不断建设和完善自己的数字化博物馆,让那些无法走入博物馆的公众也能借助网络,领略、欣赏和感受文物的魅力,接受文物才能给予的独特美妙感悟。各级、各类博物馆还应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媒体平台,即时推出相关文物、展览等信息,吸引公众在网上浏览参观。网络即时方便,有时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的个性化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