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萌
隋朝结束了自魏晋到南北朝3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建立了大一统国家,但此时北周的长安城已经不能适应统治的需要。开皇二年,隋文帝命宰相高颎、将作大匠宇文恺等在北周长安城东南方向的龙首原上营建新都城,史称大兴城。大兴城在吸收前代都城经验的基础上,以《周易》象数理论为指导,创新出一种新的都城模式。大兴城“南北一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周六十七里,其崇一丈八尺”[1],规模宏大。大兴城总共分为三重城,最北为宫城,是皇帝及其家眷居住办公之地;宫城以南为皇城,是隋唐中央行政机构三省六部五寺九监的办公之地;最南是郭城,采用整齐划一的里坊制,是百姓住宅区和商业区。郭城以朱雀大街为界,分成东西对称的两个县——长安县和万年县。隋朝灭亡后,唐朝继承了这座都城,并改称长安城。随着唐代社会政治及君主需求的发展,长安城内又出现了两座宫殿,即大明宫和兴庆宫,与之前宫城内的太极宫合称为三大内。太极宫位置在西,称西内;大明宫位置在东北,称东内;兴庆宫在东南,称南内。唐高祖和太宗居太极宫,玄宗居兴庆宫,肃宗以后的皇帝多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和大明宫轮番成为帝国核心空间的宫城区域,促使都城空间秩序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都城新的空间秩序的重组[2]。本文所要论及的“夹城”就是这种空间秩序重组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夹城的建置方法是运用城壁与城壁的复合原理,制造内墙与外廓之间的活动空间。设置夹城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保障帝王活动安全,避免宫内机密泄露。君主自某宫门而出,沿夹城往另一宫城外围,再通过城墙重门进入[3]。自唐玄宗开始,唐朝皇帝多利用夹城出行(此处指在长安城及附近活动)。作为连接唐代两大宫——大明宫和兴庆宫的隐秘通道,夹城这一建筑形式始见于洛阳城中的洛阳宫和上阳宫,为唐高宗和武则天所创。唐玄宗将这种建筑形式应用于长安城中,不仅为其出行提供了比较隐蔽的通道,更加强了兴庆宫与大明宫、十王宅、百孙院之间的联系。之后德宗、宪宗等又增筑扩建,改变了长安城的面貌,使夹城成为长安城中一处特殊的活动空间。(www.xing528.com)
目前学术界对长安城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专门研究夹城的文章很少,主要如下:辛德勇先生的《大明宫西夹城与翰林院》一文利用对大明宫西夹城的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判明了大明宫翰林院的位置[4];赵雨乐先生的《唐玄宗政权与夹城复道》对唐初夹城建制的渊源、夹城与飞龙厩以及夹城与玄宗政权做了论述[5];徐雪强先生的《唐长安夹城复道新开门考》则是对宣宗时期从东郭夹城另辟一门直通青龙寺的门的位置做了考证[6]。上述文章或偏于历史地理考证,或偏于政治考证,而没有将其作为长安城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来论述。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对这一空间的出现、形成及其意义做一个初步的探究,以求教于方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