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府主导下的埋骼工作:优化掩骸处理方案

政府主导下的埋骼工作:优化掩骸处理方案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央政府要求地方将阵亡骸骨筑坟同葬,并设立永久标识。因为此年前后江东发生大范围的灾疫[17],故唐政府不仅要求浙江掩埋蔽尸,连京城长安也要求收瘗暴骨,其目的恐怕与防疫免灾有关联。

政府主导下的埋骼工作:优化掩骸处理方案

古代社会抵御灾害能力相当有限,天灾人祸所带来的死亡数字动辄成百上千,其葬礼所需远远超过传统家族的承受能力。这种时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逐渐承担起救济和赈抚功能,及时收葬掩埋那些暴露的尸骸,但多是“死不能具棺,即共坎瘞”[5]的多人共葬,所以掩骸埋骼多属于集体葬,偶尔也有设祭立碑的情况,为此种葬俗增加了更多的政治味道。掩骸以推行义葬为由,达到恢复生活、恢复生产之目的;官祭以告慰亡灵为主,起到安抚民心之作用,同时也是防止瘟疫滋生蔓延的必要措施[6]

隋炀帝北巡至恒安,见白骨被野,访知是隋将韩洪与突厥交战之处,乃令“收葬骸骨,命五郡沙门为设佛供”[7]。因为隋代存在“致命戎旅,不入兆域”的世俗观念,隋政府力矫其弊,申令“战亡之徒,宜入墓域”[8]。此前,因战而死之战士不为世俗所容,不能葬入兆域,只能抛尸沙场,所以,隋炀帝的战场收葬和供祭多少也带有移风易俗的用意。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针对河曲陇外往岁战场殂殁、骸骨不归坟垅的情况,唐政府令朔方、陇右、河西节度使,“聚敛骸骨,就高燥处同葬,祭以酒脯,高大筑坟,使久远标识”[9]。中央政府要求地方将阵亡骸骨筑坟同葬,并设立永久标识。又乾元三年(760),元结任职山南西道,“前是,泌南战士积骨者,君悉收瘗,刻石立表,命之曰‘哀邱’”[10]。元结在收瘗战士积骨后,起冢命名且刻石立表,虽然地方政府只是履行掩骼政策,却令营伍“将吏感焉,无不勇励”[11]。又唐德宗时,吐蕃平凉劫盟中唐军死亡惨重,贞元三年(787),泾原节度使刘昌“收聚亡殁将士骸骨,坎瘗之”,并上闻,德宗派出秘书少监孔述睿和中官赴边,并内造衣服数百袭助葬礼。其葬祭颇为特别:刘昌在收敛将士骸骨时,为大将和士卒各自建冢,并立二石堠,题以冢名。此次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军府共同参与的多人共葬之礼很具有代表性,其目的正如二冢的名称一样,是旌义和怀忠。刘昌为阵亡将士建冢祭祀收到明显的政治效果,“诸道师徒,莫不感泣”。收瘗阵亡将士是典型的抚慰政策,可以达到让懦夫成勇士之目的。与此类似,元代人纳新曾在汤阴县亲见万人共葬的唐代古冢,“垒东北有万人冢,即(唐)九节度溃兵之遗骸,乃节度使薛嵩掩骨作此大冢,命幕府御史陆长源撰记刻碑立冢上”[13]。此冢之来历,虽属元代人纳新得自当地人口述,但他极有可能亲眼见到唐人陆长源所撰的碑刻内容。事实上,隋唐各种灾难频繁发生,有些收葬不一定就有记载,有记载也不一定能够传世,所以隋唐时代无法考知的类似情况应该更多些。

收其骸骨,分为大将三十人,将士百人,各具棺槥衣服,葬于浅水原。建二冢,大将曰“旌义冢”,将士曰“怀忠冢”。诏翰林学士撰铭志祭文。(刘)昌盛陈兵设幕次,具牢馔祭之。(刘)昌及大将皆素服临之,焚其衣服纸钱,别立二石堆,题以冢名。[12](www.xing528.com)

隋唐地方政府不仅要收葬阵亡将士,也要收葬其他意外死亡者。如贞观四年(630),唐太宗下诏,“突厥往逢疠疫,长城之南,暴骨如丘,有司其以酒脯祭,为瘗藏之”[14]。唐太宗出于仁道收瘗突厥疫死骸骨,客观上也防止了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又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关中因旱蝗而引发瘟疫,“死者枕藉于路,诏所在官司埋瘗”[15]。特别是唐代宗宝应元年(762)诏,“(浙江)民疫死不能葬者,为瘗之……瘗京城内外暴骨”[16]。因为此年前后江东发生大范围的灾疫[17],故唐政府不仅要求浙江掩埋蔽尸,连京城长安也要求收瘗暴骨,其目的恐怕与防疫免灾有关联。还有,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甘露事变后,京城大乱,死者甚众。“是时,暴尸旁午,有诏弃都外,男女孩婴相杂厕。淹旬,许京兆府瘞敛,作二大冢,葬道左右”[18]。动乱中的死难者被随便安葬在道路两旁,但以什么标准分成二冢,未见详载。对于此次血难,另一种说法认为,将相受牵连者多遭灭族,京兆尹张仲方,“皆密使识其尸,俄许收葬,故胔骸不相乱”[19]。一说死难者多人共葬二冢,一说提前标识故葬不相乱。以情窥测,张仲方所标识的不过是将相家之遇难者,而更多普通无辜者只好共葬于道旁二冢,草草掩埋。

总之,隋唐时期,聚葬和共葬现象多有发生,其中将阵亡将士集中聚葬,带有抚慰战争创伤和稳定军心人心的意思;将灾害遇难者聚葬掩蔽,体现出阻止瘟疫蔓延和恢复生产的用意,其执行者既有隋唐政府,也有地方政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