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人与环境密不可分,一方面,人依赖于环境,另一方面,人改造环境,使环境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会带来自然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为了防止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失调,保持生态平衡,必须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使之维持在人类健康生存的必要的甚至是最佳的水平上。
一、环境的基本概念及构成
(一) 环境的概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还包括人类生活居住的社会环境。它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空气、食物、水等各种物质基础,同时也为人类提供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社会环境基础。
(二) 环境的构成
根据环境的组成要素可将人类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自然界,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人类的自然环境由各种物质因素组成。例如,空气、水、土壤、阳光、各种矿物质、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主要限于地壳表面和围绕它的大气层的一部分,一般在海平面以下12 km到海平面以上约10 km的范围,亦称为生物圈,一切生物离开了它就不能生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按照是否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1) 原生环境 天然形成的未受到人为活动影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原生环境中许多因素对机体健康是有利的,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组成的空气、水、土壤,适宜的阳光和微小气候等。而原生环境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也会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在地球上有些地区,水或土壤中出现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的异常现象,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即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病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又称地方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等。
(2) 次生环境 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等活动使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发生了改变的自然环境,如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次生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具有双向作用。人类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重视环境中的物质能量的平衡,就会带来良好的影响,使次生环境优于原生环境,否则就会使次生环境恶化,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废渣,严重污染大气、水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使人类生活环境的质量急剧恶化,导致公害事件和公害病不断出现,对人群健康产生损害。此外,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微小次生环境(即生产环境),在一定条件下,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因素及有害物质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职业病。次生环境的恶化及其后果是当今要研究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2.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又称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等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上层建筑体系。它由各种非物质因素组成,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法律体系、人口发展、行为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家庭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
社会环境不仅直接影响人群或个体的健康,而且可以通过影响自然环境与人的心理状态,间接影响人的健康。
(三) 与健康相关的环境因素
人类环境中含有许多与健康有关的因素,这些因素都是由环境中的物质因素与非物质因素构成的,按其属性可分为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1. 生物因素 环境中的动物、植物与微生物等构成自然环境的生物因素。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生物因素主要有微生物、寄生虫、支原体等。生物因素是人类疾病发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环境中的某些生物体可成为人类疾病的致病因素或传播媒介。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霍乱、伤寒等烈性传染病,曾在一段时间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艾滋病、疯牛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埃博拉与西尼罗病毒感染,以及猴痘等一些新发传染病在世界上不断出现,再次提醒人们生物因素在致病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化学因素 环境中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因素包括许多方面,例如工业“三废”、汽车尾气、农业用的农药与化肥、地质结构中某种化学元素含量过少或过多、自然灾害导致环境中的化学组成发生很大变化等,人们长期过量接触这些化学污染物,可造成急性、慢性化学中毒或潜在性危害。
3. 物理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条件的异常变化、阳光中的电磁辐射及天然放射性元素产生的电离辐射,生活与生产环境中产生的噪声、振动,使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等。这些物理因素可使环境物理性状发生异常改变,危害人类健康。
4. 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是孤立的,往往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而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从而导致疾病,因此又称为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一样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良好的社会环境,如政治稳定、经济条件优越、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愉快、身心健康,反之,可使人精神紧张,甚至诱发某些疾病。随着人们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综合性的,环境也从各个方面反作用于人类。人类与其他的生物不同,不仅仅以自己的生存为目的来影响环境,使自己的身体适应环境,而且为了提高生存质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环境,把自然环境转变为新的生存环境。这种新的环境可能会更适合人类生存,但也有可能会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人与环境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人的生命活动就是机体通过新陈代谢和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及转移,使机体与环境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英国科学家汉密尔顿曾经调查了220名英国人血液中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发现除碳、氢、氧、氮、硅等元素外,其他化学元素含量呈现明显相关性。这充分反映了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
(二) 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为了生存发展,人体从内部调节自己的适应能力来与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持动态平衡。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经过了长期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各器官、系统及其生理功能到完善的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紧密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因此,能够在环境异常变化时产生相应的改变,以维持人体的平衡状态,保障生命的延续与发展。但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有限度的,当环境变化的强度超过人体自身所能调节的范围时,就会使人体某些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变化,甚至造成永久性的健康损害。
(三) 人类改造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
人类在生存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环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控制洪水泛滥、改良土壤、驯化野生动物、培育优良品种、发展各种能源、生产各种对人类极为有用的物质、建设舒适的居住环境,创造出各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反映了人类从处于适应环境的地位逐渐地变为在环境中居于主导地位。环境能够通过自净作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缓冲,但是,当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导致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因此,人类应尽可能地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改造环境,使环境更加适应人类的需要。(www.xing528.com)
三、健康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 健康的概念
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是预防医学的目的,那么,什么是健康?由于人们所处时代、环境和条件不同,对健康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具体来说,对健康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过程。
1. 传统的健康观 受传统观念及世俗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无病即健康”,把有无疾病视为健康的判断标准,把健康单纯地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
2. 现代的健康观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化,于是形成了整体的现代的健康观。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综合考虑了影响健康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个方面的因素,被公认为是现代的健康观。
(二) 影响健康的因素
人类的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行为生活方式占60%,环境因素占17%,生物学因素占15%,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占8%。
1. 行为生活方式 行为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在心理动机支配下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受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家庭和同辈影响而形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行为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健康,导致疾病及死亡的主因。如吸烟、酗酒、吸毒、纵欲、滥用药物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而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不吸烟、不酗酒、保持心情愉悦则有益于健康。
2. 环境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社会环境中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人口状况、文化教育水平等都对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3. 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包括生物性致病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三个方面。
生物性致病因素是指能够引起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寄生虫病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尽管目前人类疾病谱和死因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所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上升为主导地位,但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危害依然存在,而且不断出现新问题,如出现了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新的传染性疾病,结核病、黄热病等传染性疾病卷土重来。
随着社会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加,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促进、维护健康的必要条件。
遗传性疾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的。常为先天性的,如先天愚型、血友病等。有些遗传性疾病需要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发病,如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精神分裂症等。
由非遗传物质引起的出生时伴有的缺陷称为先天性疾病,常与母亲在怀孕期间接触环境有害因素(如农药、重金属)、过量暴露在各种射线下、服用了某些药物、染上了某些致病微生物有关。如母亲感染风疹病毒造成的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
4. 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是指为维护及促进人类健康所从事的各类医疗、卫生活动。它既包括各级医疗机构所提供的诊断、治疗服务,也包括卫生保健、防疫机构提供的各种预防保健服务。一个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多少、分布及是否充分利用,对当地人群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衡量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
四、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一) 生态系统与食物链
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称为生态系统(ecosystem)。自然界就是由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生物圈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吞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这种生物间以食物形式进行物质转移的关系,叫做食物链(food chain)。食物链对环境中物质的转移和蓄积有重要作用,如某些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在环境中起始浓度不一定很高,但可通过食物链一级级地传播使浓度逐级提高,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对人类可能会造成危害。
(二) 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间内,生物群落之间不断发生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与转移如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则称为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当生态系统内部的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发生改变时,这种平衡就可能遭到破坏。如大量有机性污水排入水体中,由于营养物过多,使藻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繁殖而消耗水中的氧气,致使鱼类缺氧死亡,厌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又使水体发黑、发臭,生态平衡被破坏。如果有机物停止排入水体,水中的生物群体又将逐步恢复原来面目。因此,生态系统总是处于平衡与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中,并以此推动着自身的进化和发展。
(三) 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
人类健康的基础是清洁的空气、足量而干净的水和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可以提供人类适宜的生存环境,充足而多样化的食物,并保护人们免受过多太阳辐射的损伤。然而过度的能源消耗、过度的废物产出、不断扩展的化工农业,和对自然界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开采等将使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使生态系统机能失常(生态失调),最终使人类及地球上其他生物物种的健康与生存受到威胁。科学家们预言:“生态危机将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危机。”这就告诉人们,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加大,人类必须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可以在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