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7战斗机
1999年8月17日至22日,在俄罗斯莫斯科茹科夫斯基城举行的第四届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一架飞机一亮相,立即引起了各国专家的震动。这架飞机就是被外界称为“金雕”的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S-37。S-37之所以备受世人瞩目,除了它被公认为是21世纪“空中之王”争霸战中美国“猛禽”的最有力挑战者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它采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与后掠翼相比,前掠翼主要有四大优势:
结构优势。前掠翼结构可以保障机翼与机身之间更好地连接,并且合理地分配机翼和前起落翼所承受的压力。这些优势用其他方法很难达到或者不可能达到,它大大提高了飞机在机动时,尤其是在低速机动时的气动性能。此外,前掠翼的结构设计,还可使飞机的内容积增大,为设置内部武器舱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飞机的隐身性能。
机动优势。前掠翼技术可使飞机在亚音速飞行时具有非常好的气动性能,从而大大提高其在仰角状态下的机动性。若前掠翼布局与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综合使用,还可使其在空战中更具优势,其近距空战机动能力将成倍地提高。
起降优势。与相同翼面积的后掠翼飞机相比,前掠翼飞机的升力更大,载重量增加30%,因而可缩小飞机机翼,降低飞机的迎面阻力和飞机结构重量;减少飞机配平阻力,加大飞机的亚音速航程;改善飞机低速操纵性能,缩短起飞着陆滑跑距离。据美国专家计算,F-16战斗机若使用前掠翼结构,可提高转变角速度14%,提高作战半径34%,并将起飞着陆距离缩短35%。(www.xing528.com)
可控优势。使用前掠翼结构可以提高飞机低速度飞行时的可控性,并能在所有飞行状态下提高空气动力效能,降低失速速度,保证飞机不易进入螺旋,从而使飞机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当然,前掠翼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它技术复杂,对与之配套的相关技术要求比较高等。据报道,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航空业就曾按美国空军的意愿研究制造了一种叫“X-29A”的试验飞机,该机采用鸭式气动布局,装备了35度的前掠翼。1984年12月14日,X-29A进行了首次试飞,截至1991年,两架技术验证机总共飞行了616次。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相关技术的原因,尽管X-29A采用了最先进的复合材料,但最终仍未能完全克服空气动力所造成的偏差。美国空、海军无奈,只得放弃将前掠翼作为美国未来战斗机的象征这一设想。由此,前掠翼机翼结构技术的高度复杂性可略见一斑。但不管怎样,前掠翼——作为一项可使飞机的作战性能得到极大提高的特殊技术,已受到了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它也已成为21世纪作战飞机的重要象征之一。
S-37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研制的多用途全天候超机动性战斗机。S-37采用“不稳定三翼面”气动布局和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实现了发动机推力控制系统与电传操纵控制系统的一体化,使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优异的气动性能,因此,使S-37在“零”速度和大攻角下同样也可以具有高机动性、超敏捷性。使其可以在任何位置锁定和攻击目标。S-37在1996年范堡罗航展上首次公开露面,它所完成的“尾冲”“钟”等机动动作都属首创,使其成为军机中的“明星”。
同F-22A相比,S-37不仅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而且还采用了独特的前掠翼结构,而这项技术恰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