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美国海军开工建造了一艘当今最现代化的核动力攻击潜艇“海狼”号,用来充当“水下猎手”,搜索、攻击敌方核动力潜艇,保护己方海上运输线或航空母舰特混舰队,保证本国的领土和基地不受敌方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的攻击。
美国“海狼”潜艇
“海狼”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核动力攻击潜艇,它全长99.4米,宽12.9米,吃水10.9米,水下排水量高达9150吨。由于设计外形得当,加上采用了功率高达60000马力的新型核动力装置,使“海狼”的机动性能大大提高,水下最大航速达35节以上,转弯半径也小于以往的美国核潜艇。“海狼”核潜艇作为一种反潜型潜艇,拥有许多反潜的“绝招”。
绝招之一:极佳的安静性。潜艇是一种依靠自己的隐蔽性作战的兵器,其噪声大小是直接关系生死的大事。“海狼”潜艇安装的是自然循环反应堆,利用自然循环原理去掉了循环泵这个主要的噪声源;采用了新式的电力传动方式,即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出电流驱动一个转数较低的电动机来带动螺旋桨工作,极大地降低了噪声;采用新型的“泵喷射推进器”代替螺旋桨,几乎完全消除了螺旋桨噪声;采用光滑的外形,加上敷设既能吸收敌方声呐的声波,又能把自身的噪声挡回去的消音瓦等技术措施把噪声水平大大降低了好几个数量级。据报道已经低于由于风浪、鱼群等产生的海洋背景噪声,使敌方极难发现。
绝招之二:精良的作战系统。“海狼”拥有美国最先进的主被动综合声呐,还拥有冰下探测声呐、探雷避雷声呐等。所有这些声呐的信号,都经过信号处理装置处理,使之更加清晰,更加易于辨认,然后再送到“神经中枢”——作战指挥和武器控制子系统。作战指挥和武器控制子系统包括显示敌我双方数量位置速度的显控台、标示双方运动轨迹的标图系统、控制武器发射的武器发射控制装置及干扰对方声呐工作的声对抗及电子战系统组成。它能够把目标信号从复杂的海洋噪声和干扰信号中分离出来,还能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并能同时控制几枚鱼雷或导弹攻击几个不同的目标。(www.xing528.com)
“海狼”的作战系统采用了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如果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另一台计算机可以自动接替工作,极大地增强了生存能力。同时,它还拥有先进的软件,这套软件能将艇上的各种声呐和其他探测装置收集到的信息综合为一体,并迅速做出分析,提供给指挥员。在需要攻击时,它会向指挥员提出应当使用的武器种类和数量;需要防御时,则向指挥员提供对抗措施和本艇的机动元素,成为名副其实的“神经中枢”。
绝招之三:强大的武器系统。“海狼”的武器系统从外表看只有8个鱼雷发射管,但这8个鱼雷发射管所能发射出来的武器却是多种多样,除了有MK48-5(ADCAP)、MK50两种鱼雷以外,还可以发射“海长矛”反潜导弹、“鱼叉”式反舰导弹、“战斧”式巡航导弹、MK60“捕手”式水雷等多种反潜、反舰乃至战略武器。“海狼”的8个鱼雷管中有6个依然是原先的533毫米口径,另两个则换成750毫米口径,用以对抗苏联的650毫米大型鱼雷发射管。与苏联海军不同,美国海军现在并没有装备大型鱼雷,750毫米大型鱼雷管主要是为未来的大型鱼雷做准备,同时,大型鱼雷管也仍然可以发射现有的533毫米鱼雷,而且可以采用鱼雷直接在管内启动的方式自航发射,可以减少发射噪声,增加发射时的隐蔽性。此外,“海狼”还在发射管后方装配了两套鱼雷自动装填装置,以便在发射后迅速装填,提高发射速度,它的武器装载量也由24枚增加到50枚,可以进行多次攻击任务。
由于“海狼”集现代化技术于一身,性能先进,所以一艘“海狼”的造价也是不菲,达到16.87亿美元。冷战结束后,美国国会决定在建造三艘“海狼”后,不再给“海狼”拨款,而另拨五亿美元用于研究低造价、性能好的新一代潜艇,来替代“海狼”。这样,“海狼”最终将只有区区三艘加入美国海军,它们将与新型潜艇一道成为21世纪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主力。
“海狼”核潜艇作为一种反潜型潜艇,被称为21世纪美国海军的水下“王牌”。当初发展“海狼”时,美国海军把它的代号定为“SSN-21”,即“21世纪核潜艇”。在“海狼”身上,集中了美国海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先进技术,除了速度快、机动性能好、作战效能高等特点外,还拥有许多反潜的“绝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