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
火箭炮是炮兵装备的火箭发射装置,发射管赋予火箭弹射向,由于通常为多发联装,又称为多管火箭炮。火箭弹靠自身的火箭发动机动力飞抵目标区。其特点是重量轻,射速大,火力猛,富有突然性,适宜对远距离大面积目标实施密集射击。
火箭炮的主要作用是引燃火箭弹的点火具和赋予火箭弹初始飞行方向。由于火箭靠本身发动机的推力飞行,火箭炮不需要有能够承受巨大膛压的笨重炮身和炮闩,也没有后坐装置。火箭炮能多发联射和发射弹径较大的火箭弹,它的发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袭性好,但射弹散布大,因而多用于对目标实施面积射打击。
火箭是中国一大发明,最早的多枚火箭连发装置和齐射装置也是中国发明的。在中国明朝人茅元仪于1621年完成的《武备志》一书中就记载过火箭及其发射装置有几十种之多,其中有一次可发射32支和40支火箭的“一窝蜂”和“群豹横奔箭”,有一发百矢的“百虎齐奔箭”和可连续两次齐射的“群鹰逐兔箭”,这些都可看作是现代火箭的原始雏形。(www.xing528.com)
世界上第一门现代火箭炮是1933年苏联研制成功的BM-13型火箭炮。这种自行式火箭炮安装在载重汽车的底盘上,装有轨式定向器,可联装16枚132毫米尾翼火箭弹,最大射程约8500米,1939年正式装备苏军,1941年8月在斯摩棱斯克的奥尔沙地区首次实战应用。当时,苏军的一个火箭炮连以一次齐射,摧毁了纳粹德国军队的铁路枢纽和大量军用列车。火箭炮齐射时,像火山喷发炽热岩浆,铺天盖地般倾泻在敌目标上,声似雷鸣虎啸,热若排山倒海之势。不仅消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和军事装备,而且给敌人精神上以巨大的震撼。以致后来德军士兵一听到这种炮声,就心胆俱裂。为了保密,当时苏军未给火箭炮定名,但在发射架上标有表示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兵工厂的“K”字。可能由于这个缘故,苏军战士便把这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亲切地称之为“卡秋莎”。严格地说,“卡秋莎”是导轨火箭炮,而不是多管火箭炮。最早的具有炮管式发射装置的多管火箭炮,是德国于1941年正式装备部队的158.5毫米6管牵引式火箭炮和280/320毫米6管牵引式火箭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和战后,各国都非常重视火箭炮的发展与应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火箭炮又有了新的进步,其性能和威力日益提高,已成为现代炮兵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箭炮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当今的火箭炮基本采用多联装自行式,口径大多在200毫米以上,配用多种战斗部,并已开始配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火控系统,射程在20~70公里之间,用于弥补战术地地导弹与身管火炮之间的火力空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