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法教学中课程思政的优化路径探究

国际法教学中课程思政的优化路径探究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教师的育人理念和育人能力是“国际法”课程思政的关键。其次,授课模式和流程建设是“国际法”课程思政的依托和载体。在“国际法”教学中,要确立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最后,在科研中挖掘思政元素是“国际法”课程思政的方向。

国际法教学中课程思政的优化路径探究

中国在参与国际事务中积累的重要经验,也为国际社会治理积极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思路和中国方案,这为“国际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丰富素材。“国际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科学指导下,帮助学生从家国情怀和法治中国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国际问题,充分理解并掌握国际法的知识和精髓,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道德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法律信仰,自觉肩负使命担当。

首先,教师的育人理念和育人能力是“国际法”课程思政的关键。授课教师具备马克思主义知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16]。“国际法”授课教师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新编排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思维、认知和成长规律,着力解决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问题。充分发挥“学习强国”的优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日常、抓在教学,自觉践行“忠诚不倦、业务精湛、挚爱学生、率先垂范”师德标准。

同时,要加强培训研修,增强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授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授课新模式和新方法,更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和红色培训,着力提升理论素养,进而把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融入日常教学全过程。完善授课教师所在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应结合新思想深入挖掘提炼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将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与此同时,将“课程思政”作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17],真正让党建课题研究助力提升“国际法”授课教师思政课程建设的能力和实效。

其次,授课模式和流程建设是“国际法”课程思政的依托和载体。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将“德法兼修”的育人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教学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项高度复杂的活动,不仅要求授课教师有良好的师德、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还要调动各方主体尤其是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国际法”教学中,要确立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问题导入多以1分钟左右的时事新闻,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简短课堂讨论。教师针对学生讨论进行快评后讲解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从知识和规则背后提取不同派别或国家的立场与主张,理解不同立场背后的价值取舍,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家国情怀。(www.xing528.com)

同时,授课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深度挖掘核心环节的课程思政。“国际法”教学中要逐渐挖掘重点和亮点的“思政因子”和“思政元素”,这要求思政点不仅要紧扣专业知识,而且要联系和回应当前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及时帮助学生避免陷入一些思维误区和认识盲点。如在讲解“外交保护”内容时,作为资本输入国,中国应对“一带一路”大多数沿线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带来的投资风险有所关注;双边投资协定(BIT)成为当前推进投资保护的一种方式,但中国尚未与沿线所有国家签署BIT,已经签署的20个BIT尚未生效,而且已生效中的BIT保护标准普遍低下。作为传统保护投资的方式,外交保护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保护海外投资的重要方式。结合当前“关系之治”,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对一签署BIT的缘由及考虑,引导大学生了解国际法规则并发掘其背后的人性考量和价值关怀,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信念内化于心。

最后,在科研中挖掘思政元素是“国际法”课程思政的方向。授课教师要积极开展各项科研活动,以国际法科研反哺教学。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国际法注入了新思想,推动了国际法理论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又为国际法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发展[18]。如前所述,“国际法二元结构”是当前“国际法”课程无法回避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中国及全球视野,推动世界进步、增进人类福祉,在参与全球治理的同时推动实现各国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国际、国家和人类三个层面构建了立体化价值体系,为各国共识和利益提供了交汇点,对于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面对发展契机,国际法教研室要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美经贸摩擦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问题积极申报课题,撰写相关论文。通过将国际法新思想、新理念、新做法作为研究对象,阐述和分析中国立场、中国观点、中国思路、中国智慧以及中国方案,进而构建中国自身的国际法话语体系与学术立场,实现中国话语权的法治化[19]。如此一来,助力中国正确运用国际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国际法良性和正向发展的同时,也将这些研究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升级版,促进师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尤其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世界和平的极大价值,不仅帮助当代大学生理解了中国的立场和主张,引导其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也赋予了他们理性和平的心态和高尚的审美情操[20],从而实现了科研反哺和对学生的“全人”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