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治理:促进宪政发展的利大于弊

民间治理:促进宪政发展的利大于弊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间治理是笔者所设想的促成宪政发生发展的一种方式。若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让民间社会自我治理,其后果犹未可知。死水虽稳,却日趋腐烂,社会的溃败、大众犬儒主义的盛行、道德的下滑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严峻现实问题,若社会仍缺乏公共性,这些不良趋势势必难以遏制; 而没有民间社会的自我治理和对国家的控制,公共性则又根本不可能培育。一言以蔽之,民间治理利大于弊。

民间治理:促进宪政发展的利大于弊

民间治理是笔者所设想的促成宪政发生发展的一种方式。文中关于此一问题的讨论,不可避免地有所局限。一个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果将民间治理视为达成宪政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这一条件是否可能在特殊时期和特殊环境下发生转化,从而背离宪政的目标? 对于这一问题的担心,多有人提及。

在理论上,政治参与的无序化将会导致一系列冲击社会稳定的问题。亨廷顿在论及这一问题时指出,在发展中国家,无序的政治参与将会产生紊乱的社会局面,“在缺少适应力强和强有力的政治制度的情况下,参与的扩大就意味着不安定和暴乱”[1],“参与爆炸”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隐忧,而这一隐忧是经济、社会之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若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让民间社会自我治理,其后果犹未可知。也正因如此,亨廷顿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前途解说为“难以抉择”(no easy choice),颇有无从下手之感。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中国执政党和政府以“维稳”作为一项主要政绩要求,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稳定压倒一切时,许多被压制的矛盾恰如被堵住的河流,一旦水流的压力突破堤防的承受能力,后果将不堪设想。一些学者设想出渐进式改革、“增量民主”、“可控的政治改革”等方案,期望在混沌中打开局面。然而无论怎样,任何一种改革的方案都不可能绕开民间社会,也不可能对民间社会要求自由、主张控权的呼声置若罔闻。易言之,尽管扩大政治参与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政治参与的扩大化是不可避免的大势所趋。折中的方案是,“在发展政治民主过程中,应当逐步将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予以制度化,使政治参与通过体制内的渠道进行表达,切实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避免引发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政治体系在维护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时,不应以压制政治参与、政治自由和平等、取消公民权利为代价实现稳定,而是在政治稳定的条件下逐步实现政治民主”。[2]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民间社会长期以来的死寂气氛势必窒息民族的未来。死水虽稳,却日趋腐烂,社会的溃败、大众犬儒主义的盛行、道德的下滑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严峻现实问题,若社会仍缺乏公共性,这些不良趋势势必难以遏制; 而没有民间社会的自我治理和对国家的控制,公共性则又根本不可能培育。一言以蔽之,民间治理利大于弊。(www.xing528.com)

[1] [美]塞缪尔·亨廷顿: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2] 陈尧: 《难以抉择: 后发展国家的政治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