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的设计和实践,主要从高二年级学生这一主体出发,在各个环节中合理利用与有机整合资源,并适时创设体验、探究、辨析等教学情境,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引发思考,在合作探究中判断艺术的价值和魅力,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分析、理解、感悟和判断力,进而彰显艺术学科的育人价值。
镜头一:
本节课欣赏《千与千寻》中“那个夏天”“归日”片段为主要教学内容,欣赏、体验、感受影片中的不同人物形象,简单创编人物形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第一次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总结人物特点,学生简单、生硬地说了异同点,但我不满意,觉得学生是按照我的思路说出来的。课后我反思了这个环节,觉得是因为教学方式太程式化了。我只是“传道”,但我是否真正“授业、解惑”了呢?我必须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思想,激发学生大脑中的灵感和火花。
解决方法:教师转变角色,设计思辨式互动。
第二次授课时我设计了分角色演绎作品台词活动,教师转变角色,以剧中人物的身份深入学生群体,使学生有观看演出的感受。学生课堂表现与第一次授课相比较要精彩得多,不再是简单、生硬地说出一两个词语,而是在十分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分享给其他同伴,更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艺术欣赏品位。
镜头二:
根据对汤婆婆和钱婆婆的理解分组进行体验活动。可在第一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胆小、羞涩,不愿开口、不愿展示肢体动作,体验活动的教学目标尚未达成。
解决方法:教师展示艺术功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www.xing528.com)
艺术表演如果不是自己主动表现的话是很难达到效果的,那么,如何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让他们能在课堂中和教师一起体验韵白呢?我想到从自身出发,以听觉为先导,动觉、视觉介入的审美感知方式。在第二次授课中由我来说汤婆婆的台词,让学生先看我做示范。学生被我的示范感染了,他们都好奇地想试一试自己能否和我一样说出吸引观众的台词,全班参与了体验环节,感受到了动漫人物的夸张表情及语言。为了让学生深入到剧情中,我让4组学生进行综合表演,在师生共同合作表现中体验和感受动漫电影中人物的艺术魅力。
镜头三:
在拓展环节,让学生寻找现实生活中千寻、钱婆婆、“无脸人”的原型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展开思考。对于教材内涵的挖掘可以作更进一步、更深层次的思考,使教学过程更为有趣,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解决方法:彰显学科特性,实现育人“无痕”。
艺术教学中生硬的剖析对学生来说如果不是自己感悟到的,就不会产生情感共鸣。因为有了前面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感觉《千与千寻》的故事情节有点离奇,有点黑色的幽默,却充满了哲理和动人的温情,这就是宫崎骏动画的魅力。所以,宫崎骏笔下的形象是一个个饱满、鲜活的个体,而不是一个个没有知觉的卡通。
在这个充满欲望、贪婪和诱惑的“油屋”世界里,千寻是纯真、善良、有自我的化身。心存爱人之心,是千寻能够胜出的关键。我们今后的生活中若能抵御各种诱惑、抵御欲望和贪婪的话,也能像千寻那样始终保持一份纯真、善良与个性,心存爱人之心,坚韧不拔地生活!育人的功能已经“无痕”地融入课堂,能让学生感受到高尚的人性及艺术品格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