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语戏剧元素的本土课堂实践应用实例

英语戏剧元素的本土课堂实践应用实例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笔者以英语高一第一学期的第三单元课文Starting a Conversation with a Foreigner in English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英语戏剧课程元素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英语戏剧课是团队活动,课堂需要广泛的参与度。再次是丰富了课堂检测手段。课文中有一段提及应当关注对话者脸上的“积极暗示”。而笔者在教学中邀请一组学生上台做情景再现,表演哪些是“积极暗示”,效果就非常直观明了。如请学生上台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哪些是“积极暗示”,哪些是“合适话题”。

英语戏剧元素的本土课堂实践应用实例

下面笔者以英语(新世纪版)高一第一学期的第三单元课文Starting a Conversation with a Foreigner in English(用英语与外国人对话)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英语戏剧课程元素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是导入活动的改变。笔者最初的设计是请学生观看某部美剧中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一个片段,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引出本课主题及部分新词。但试讲后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碍于英语水平,并没有看懂剧情,抓不到美式幽默的“笑点”,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够积极或存在偏差,由此这个读前活动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英语戏剧课程的引入活动,常常将语言与肢体与语言相结合、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相结合,让学生全身动起来,营造了一个更加轻松、随意、有趣的氛围。因此,笔者将本课的引入部分调整为“你比我猜”游戏,这个活动趣味性、互动性较强,学生的兴趣被迅速激发,既给学生提供肢体语言表达的平台,又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有关于面部表情的词汇。学生答出来,自然皆大欢喜;若是答不出来,营造出轻松的氛围也不会使其灰心丧气。

当然,选词非常重要,大部分应是听课学生之前已经学过的,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复习既有知识。教师也可以放一两个本课出现的主题词,如果学生没有猜出来,那么教师就能顺水推舟地引出本课新词。

其次是提高课堂参与度。英语戏剧课是团队活动,课堂需要广泛的参与度。本篇课文有一个看图说话环节。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请1—2个学生代表上台讲完整的故事。这样做课堂效果看似会比较好,但很容易使课堂成为这1—2个优秀学生的舞台,而其他学生则失去兴趣,或者因为自己不用上台说,而消极应付小组讨论。因此在本课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故事接龙,组内后一名学生必须先完整重复前一位学生所说的内容,再加上自己的内容。由此,最后一位学生应该能够完整说出整个故事。这一过程其实复现了故事的线索,也对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出了要求,强化他们的语言复述能力、句与句之间的衔接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个组员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滋味。而团队接龙编故事的过程也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想象力和快速应变能力等“软实力”得到了训练。(www.xing528.com)

再次是丰富了课堂检测手段。课文中有一段提及应当关注对话者脸上的“积极暗示”(positive cues)。究竟哪些是“积极暗示”?传统的检测学生理解状况的方法是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报答案,教师罗列在板书上,或者是非判断题的做法,都比较枯燥。而笔者在教学中邀请一组学生上台做情景再现,表演哪些是“积极暗示”,效果就非常直观明了。学生也更倾向用这种能够展现自我风采的手段进行检测。

最后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纠错。如请学生上台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哪些是“积极暗示”,哪些是“(与外国人首次见面交谈时的)合适话题”(suitable topic)。如果台上学生表演的“暗示”或“话题”是错误的,那么台下观众——他们的同伴自然会笑出声来。这就间接告诉台上的表演者:你对课文的理解出错了。相比由教师直截了当地指出错误,这样的纠错方法要自然许多,也不会让“失败”的学生遭遇“失败体验”,从而丢了面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