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语戏剧课程对本土英语课堂的变革

英语戏剧课程对本土英语课堂的变革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中原中学在英语课堂上促进学生“成功体验”的有益尝试,自2015学年起,学校在杨浦区教育局及其下属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之下,引入英语戏剧国际课程作为英语学科的拓展型课程及学生社团的活动平台。面对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英语戏剧社可以弥补基础性课程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局限。

英语戏剧课程对本土英语课堂的变革

作为中原中学英语课堂上促进学生“成功体验”的有益尝试,自2015学年起,学校在杨浦区教育局及其下属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之下,引入英语戏剧国际课程作为英语学科的拓展型课程及学生社团的活动平台。两年多来,英语戏剧社积极创作、排演剧目,参与区域性的中学生英语戏剧展演、比赛以及校艺术节的汇报演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英语戏剧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学校协助外教完成课程宣讲会,课程向所有对于英语戏剧表演感兴趣的高一年级学生开放,不设置学习门槛。每周活动时间为2个课时,中方助教义务提供相关的辅助指导和排演支持。通过反复研读戏剧剧本,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习得文学背后的英语国家鲜活的人文知识,培养他们文化交际的意识。在2017学年课程开始之初,笔者向新生询问他们报名学习的动机,答案可谓五花八门:有基础较好,对英语以及英语文学、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想寻求更大的表现舞台;也有书面英语尚可,但希望提高口语能力的学生;还有英语基础较薄弱,但对于英语戏剧感兴趣,想要重拾学习兴趣与动力的学生。面对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英语戏剧社可以弥补基础性课程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局限。而戏剧艺术本身“主角+配角”或者说“红花+绿叶”的组织形式,也便于不同学习层次学生在同一平台上开展合作学习。

英语戏剧课程营造了别样的学习环境。担任助教以来,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从第一节课起,外教老师就反复和学生们强调一点:“You act with your whole body.(你用全身去表演。)”这其实反映了交际过程的一个本质,人类的交际是由言语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和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同时构成的。戏剧是交际,语言的习得与使用也是交际。以下分别从非言语交际和言语交际两个角度来谈谈英语戏剧课程对英语学习环境的改进作用。

英语戏剧中的非言语交际主要表现为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在日常的英语课堂环境中,英语教师不可能像戏剧教师那样去夸张地表演,但是适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和生动的脸部表情会让平常的英语课堂产生戏剧性的效果,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一个经常被提及的例子:英语(新世纪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五单元课文介绍的是意大利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课文中提及托斯卡尼尼激情地指挥乐队,对表演极其严格,若达不到他的预期效果,就会跺脚(stamp his feet),折断指挥棒(snap his baton),甚至把乐谱撕得粉碎(tear his score to pieces)。他对自己和乐队其他成员都一样苛刻,别人犯了错误他绝不饶恕,自己犯了错也会当着乐队成员的面当场扇自己的耳光(slap his own face)。对于这些英语词和句的理解,如果教师完全放开自我,边演边讲,或者引导学生运用肢体语言来复述,就会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这种视觉冲击力在潜意识中帮助学生事半功倍地去理解和记忆英语语句。(www.xing528.com)

英语戏剧中的言语交际主要表现为台词的口头呈现,有别于传统的口语教学活动,如诵读句子篇章、看图或根据主题进行谈话,戏剧可以提供一个更加生动、鲜活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表达更加真实的语用功能。现有的高中英语听力标准化测试中设有短对话题型,除了对细节的把握外,还需要学生根据对话者的句重音(sentence stress)、停顿(pause)、语调(intonation)、音高(pitch)等语音特征,对对话者的功能意念进行推断,这类题型往往成为学生失分的“大户”。本土课堂的日常教学较少能给学生提供类似的一个母语者(native speaker)的语境,而通过英语戏剧课程中对台词语境的反复研读,以及专业教师的语音训练,则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时的功能意念意识。上海市于2016年修订的《上海市高中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中有2点变化与听说教学有关:一是过去在总要求中笼统地介绍语音的学习要求,现在有了独立设置的一个章节;二是过去置于附录当中的功能意念表,如今也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学习章节。从中可以看出在高考英语改革的变局之下,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学生这一方面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鉴于英语学科是高中阶段唯一同时缺少语境和物理环境支持的学科,此类学习策略的培养和获得对学生的持续发展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英语戏剧课程重塑了多元评价体系。这里并没有期中、期末考试,主要从出勤记录、课堂表现、反思报告、结业演出等方面综合评估学员课程学习情况。相较于语言知识,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有一节课,教师随便给一组学生一个词,然后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构思一个2—3分钟的小品,融入多种情感,且使情节符合逻辑。可能这样的即兴表演非常稚嫩,也比较粗糙,但是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拓宽思维的深度,培养他们对语言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语用与语感”这一核心素养维度来看,这是一种学生依靠自驱力“转识成智”的过程,并在良好的“成功体验”中实践了该学科的学习策略。此外,本校英语戏剧课外教Brittany Partin女士指出:自信、想象力与思辨能力匮乏成为阻碍中国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戏剧课的活动设计可以为教师在本土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信、想象力、思辨能力、合作能力等“软实力”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