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分别从师生互动、同伴互动、亲子互动环境建设三个方面阐述我校人际交往环境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师生互动环境的建设
师生关系是一种垂直式的关系,它既不是血缘关系,又不是抚养与被抚养的关系,而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特殊关系。前文已经提到高中生的特点,他们更需要民主平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学生关系的时候充分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意思和意见,充分尊重学生,以同一标准对待每位学生。同时,教育需要爱,教育呼唤爱。从孔子“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陶行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再到苏霍姆林斯基“我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其教育理念或许不同,但都强调热爱学生。爱是通向学生心灵的途径,是教育的基础。我国老一辈的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强调:教育若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同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基于这些理念,我校在课堂改革中推广“创智课堂”,设计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课,并通过各种辩论赛解决师生分歧较大的问题,从而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1)推广“创智课堂”,改善课堂环境
我校全面推广“创智课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保持积极的态度,用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行为,热情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创智课堂”和谐、合作、热情的课堂环境也形成了师生互动的正效应:教师教学促使了学生主动学习、学习成绩提高,教师受到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如数学组的翻转课堂,课前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预习,课上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学生因为进行了课前自学,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很高。
(2)设计主题教育课,改进师生关系
我校在心理专家的引领下进行“积极心理学”“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基本技术”“心理团体辅导”等基础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后,再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主题教育课,然后经过反复实践、磨课,形成比较成熟的各年级主题教育课,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如在暑假中,要求每位学生给教师写一封信,在教师节进行“走进老师”的主题教育,以采访教师、师生默契大考验、师生角色大转换等环节,迅速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3)组织辩论赛,解决疑难问题
辩论赛旨在创设成功教育的平台,不仅开拓思维实现头脑风暴,而且搭建师生相互理解的桥梁,通过辩论增强师生之间的了解,让学生在辩论中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选取的辩题主要为社会热点、学生管理的难点、师生较难达成一致的问题等。辩论赛组织要点:确定辩题,在学生中选出代表;学生在辩论赛之前自由投票支持辩论一方;在自由辩论和二辩质疑阶段,学生都可以参与表达;由学生最终判定辩论胜负。
2.同伴互动环境的建设
同伴关系是高中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我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中生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主要体现在:高中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加强,要求他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有比较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许多心思和秘密更愿意和同伴分享,越来越接受同伴的影响,希望和同伴保持一致;迫切需要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以获得支持、安全感和归属感。马克思说:“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个性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他们的社会化。我校通过“创智课堂”的合作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的系列项目、主题教育课等,为学生建立良好同伴关系搭建平台。
(1)“创智课堂”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例如,数学组的小组互助学习探究实践,教师指导小组合作自学,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同伴互助、探究体验,感受思维的形成过程,体验知识的发展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增进对同伴的了解,懂得欣赏他人。再如,英语课上为学生设置环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引导学生在相互鼓励中发挥自己的潜力,让学生在自信表达的同时感受来自同伴的温暖。
(2)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我校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以社区为平台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同伴互动项目。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大都以小组形式开展,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增进友谊,在相互欣赏中合作完成任务,获得成功体验,而且培养了学生关爱生命的基本技能。例如,走进百年大学、走进百年工业、学农活动中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地体验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再如,每年的义卖义拍活动、向青海捐书活动等,能让学生学会沟通交流、学会珍惜、学会感恩,懂得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培养仁爱之心。(www.xing528.com)
(3)主题教育课促使学生理解良好同伴关系的内涵
第一,以“同伴之爱——学会合作”为主线,以积极的视角欣赏同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高一年级新生军训时,我们以“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为主题,通过生活启示“一根筷子VS十双筷”、漫画寓意“三只动物三个方向拉财宝”、游戏体验“背靠背、照片解读凝聚力”、思考交流“为班级,我应该……;不应该……”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是依靠全体成员的团结与奉献形成的,只要大家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积极向上,班集体就能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温馨大家庭。第二,“同伴”“合作与学习”“合作与交流”“双赢”等主题教育,通过心理小测试、心理游戏、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以及图画、视频、文字材料等积极体验感悟主题的内涵和意义,通过讨论、辩论等得出实施途径,从而达到各主题教育的目的,培育积极的情感。在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同时,我们以“命运之牌”为主题开始了以积极的态度悦纳自我,培养自信的系列教育。此主题课以游戏“命运之牌”为主导,以“访谈马云”的视频为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学会接纳自己,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资源,感知幸福,懂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三,“相信自己,走向成功”的主题课,以“乔丹成功背后的故事”“解读成功”“哈佛大学关于跟踪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一步步促使学生理解为何要想成功必须先确立目标。学生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能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
3.亲子互动环境的建设
亲子关系因血缘关系凸显特殊性,这是人的第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是否和谐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它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培养人幸福能力的基础。2014年我校通过对所有家长的文化程度和亲子沟通时间、态度、方式及效果的调查,发现:父母大专及其以下学历的人数比例占75.4%,相对来说家长文化程度是比较低的;和孩子沟通有障碍的家长占42%,有8%的家长和孩子相处时感到紧张和无奈。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70%的学生不愿与父母沟通。调查结果与家长委员会反馈结果基本一致。我校根据这种情况设计了家长培训课程和家庭亲子系列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亲子关系,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设计适合不同年级的家长培训课程
高一年龄段具有过渡性的特点,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高一上学期的培训课程重点是高中生心理与家长教育。高一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心理决定着其是否拥有稳定的学习心态,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生活,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高中学习心理起点,能否优质且高效地进行高中学习生活。因此,高一下学期的培训课程是高中生学习与家长教育的指导原则。高二年级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学生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因此,高二上学期的培训重点是目标与成功。经过高中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地分出层次,学习优秀的学生,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学习较差的学生,对学习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也渐渐固化,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向;学习中等的学生,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因此,高二下学期的培训课程是悦纳学生,培养自信。高三年级的学生,面对沉重的学习与升学压力,压抑、失望、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因素汇集。因此,高三的培训目标是缓解心理压力和激励冲刺。
家长只有掌握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不断探索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才能使学生以愉悦的心境感受生活,更好地进行亲子互动。
(2)开展“亲情之爱”系列活动
高中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和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因此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少了,孩子不愿听家长的话了,会顶嘴、会辩论了……因此,我们不仅要培训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也要引导孩子感恩父母,亲子关系融洽才能使孩子幸福健康成长。
“亲情之爱”系列活动一:其一,每个学生的一周“护蛋”行动,体验妈妈十月怀胎和多年养育的辛苦与不易。其二,有家长代表参加的“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护蛋”行动的反馈;回顾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为子女所做的令子女印象最深刻的事,学生为父母所做的令他们感动的事情;亲子互动游戏“叠衣服”;父母寄语;观看短片,感悟“反哺”。大部分学生都能从身临其境的活动中感悟到亲情的可贵)。比起空洞的说教,这样体验式的教育具有更强大的震撼力。
“亲情之爱”系列活动二:高一第一个寒假的体验作业是为父母削苹果,并留影学削苹果和父母吃苹果的瞬间,开学后在班中交流并展示技能,然后年级组举办“我为父母削苹果”活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削苹果比赛;考察父母与孩子沟通状况的心理小游戏;心理老师对每个家庭做出点评;家长座谈会反馈)。
“亲情之爱”系列活动三:父母共同参与,着重讨论沟通技巧的主题教育课“爱,需要表达”。
“亲情之爱”系列活动四:军训时给父母写信活动。军训快结束时,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想想自己离开父母生活的不方便,体会父母平时的辛劳,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信由学校统一寄给家长,父母收到信后给学生回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