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北辰小学 陈 宏
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然后离去。这个故事文字朴实无华,却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有对诺言的信守,有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有对生命的惋惜等。文字简洁,内蕴却如此丰富,就如同中国画中的留白一样,给人留下丰富的玩味想象空间,给我们提供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读空间。
是围绕守信和友谊或者环保、奉献这两个主题展开讨论还是设计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自己亲历阅读过程,自己亲历感悟过程?思考良久,我决定选择第一种,因为当时是为了参加比赛,为了在赛场上能把握课堂,做到胸有成竹,作为经验不够丰富的年轻“老教师”的我,不敢将课堂设计成开放的课堂。然而结果并不理想。反思中,我想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内心世界,面对同一个文本,他们的感受自然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教学是为学生服务,是为了促使每一个孩子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新感悟、有新收获,是为了帮助他成为更加完善的“他自己”而服务,而不是为了塑造标准化的一群人。所以,他感悟到友谊也好,感悟到诚信也好,感悟到忠贞,感悟到奉献都行。再一次设计这个文本的教学时,我力求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提供一个探讨思索的空间,提供一个给彼此心灵相互撞击的空间,让孩子们在这里各取所需,各有所获。
再次细读课文,我又发现整篇只有一处细节描写,那就是文章最后“小鸟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而文中用来推进故事发展的几处对话描写却都非常简单,提示语中仅仅只是交代了谁说,而没有一处语气、表情、动作等的描写。这里省略的是什么呢?这里留下的空白处到底说的是什么呢?加上细腻的描写后表达的效果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启发学生给对话加提示语,通过加提示语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然后又回到课文里来,比较加与不加两者给人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课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体会到没有提示语文章显得平淡朴实,但更渗透出这种友谊是真挚淳朴的,这种情感是从心灵深处的一种自然流露,不需要添加任何修饰。平白如话的文字流露出淡淡的思绪、淡淡的伤感,这很符合故事的整个意境。这也是作者个性化、本质化的写作风格。
经过同一文本的几个级别的赛课,我受益非浅,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我都有很大的收获,特别是对文本的解读我有了更一步的认识。让我对这个文本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的是看了窦桂梅的《好的童话是要读一辈子的》,我想再次的解读都在这篇文章里了。
读《去年的树》,透明感伤,却又包含着丰富的感动。这是一篇童话。解读这篇教材的时候,我们可以从童话特征出发,再回到童话本身。
每个人都是一颗孤独的星球,因为孤独,所以需要倾诉和倾听。小鸟每天都在唱,对着一个人用心地唱,敞开心灵地唱,唱只有一个人才懂的歌。大树每天都在含情脉脉地听,凝神静气地听。
但是冬天来了,鸟儿必须返回。这是一种宿命。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这是一个美好的心灵契约,也是一个温馨的心灵守望。
然而,当鸟儿飞回来的时候,她朝思暮想的朋友却不见了!小鸟开始了艰难的寻找,因为她相信树,相信一个挚爱的人的诺言。她问过树桩,考察过树木遇难的现场——那山里巨大的工厂,那沙沙沙的锯木的声响。她还问过大门——这个意象很有味道,门的背后总藏着隐秘。
高大的树木变成了细条,变成了更加小巧的火柴——我更愿意理解为:这是树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如果内心充满爱,你的爱就无处不在;如果这是一种真爱,无论他成了什么(火柴),哪怕成了无形的记忆(火焰),你的爱也始终存在。在鸟儿的追寻中,树木越来越小,这可以看成是他越发逼近内心的柔软深处,逼近灵魂的真实。意象的缩小,鸟儿的希望也随之越来越渺茫。哪怕看到他最后的身影,哪怕他只是一个火柴梗——他就那样跳跃着,散发着温暖,生命遁失,但爱情依然存活。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唱完了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为何还要歌唱?为何要飞走?这些问题都值得玩味。我们需要一步步逼近人物的内心,然后追问自我的灵魂,那该是怎样惊心动魄的阅读旅程和人生阅历啊。这里的两个“看”,意味深长。“睁大”是什么?是惊愕,还是绝望?是内心经历异常痛苦的撕扯后,以绝唱祭奠过去的美丽,还是内心获得一种宽慰、一种释然后,以欢歌祝福未来的幸福?(www.xing528.com)
鸟儿最后还是飞走了,鸟儿还能找到树这样的朋友吗?鸟儿会不会像俞伯牙一样,终生不再唱歌?所有这一切都是淡淡的,轻柔得像一阵微风,平静得像一泓湖水,但平静中有没有深深的忧伤?其实,树有没有听见这个歌,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听懂了这首歌,是否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那种沉睡已久的念想?鸟儿飞走了,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会回来,而我们注定要拷问自己的内心:有关自然的和谐、文明的进步、真挚的友谊,还有纯美的爱情……所有的,我们呵护了多少?
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呢?第一,小鸟和大树之间真挚的情感。第二,信任无需语言的表白,因为歌唱与倾听就是一种言语,而且是符合童话特征及人物特征的言语,这是不需要拉钩上吊就达成的契约。第三,内心的温柔,鸟儿跨越千山万水为大树唱一支歌的浪漫飞翔。第四,偶然的遭遇和世间许多不可期之事。在这个时候,我们不是悲伤,是对自己的内心负责。当然,还有第五、第六……
这样一来,是否就意味着多元解读呢?千万不要打着多元解读的旗号给文章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其实,多元解读讲的是话语权的平等和多种可能性的开掘。我认为,文章的意蕴极其丰富,我们最好不要用“主旨”“主题”等垄断它。因为是经典的童话,所以才耐人寻味。
教学参考书注明,此课的情感主线是诚信,强调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这个我不赞同。诚信这个词是为了契约社会而最近提出的,在教育中已经用得太滥,我认为在有关情感的范畴内都不适合用这个词。答应妈妈回家吃饭不是诚信,在路灯下等隔壁班的小女孩一起回家不是诚信,而是情感的牵挂。听过一些课,看过一些实录,大多数老师把小鸟和大树的友情定位在诚信上。要知道,生死与情感都高于诚信这个道德范畴的概念,为什么好好的童话非要拈出诚信这么一个词来,这不是在简化和浅化文本吗?如果这个文本可以以诚信来解读,那么《白蛇传》《神雕侠侣》的爱情都可以解释为诚信了。况且,在教学中,我发现,诚信本来就是教师暗示给学生的。
这是四年级的课文。我对四年级的学生做过“前测”。大部分学生认为,小鸟和大树是朋友(这是文中开头提出的);有的学生只是受到感动,并没有清晰、深刻的认识;有个学生说,这是一个爱与死的故事。太精彩了!
其实,爱与死,应归于人的本能的问题。大树变成灯火就是大树死了,那么,小鸟会不会死呢?小鸟死后会变成什么?它们还会再见吗?能不能让学生思考死亡的问题,体会死的悲伤呢?但是,还要把学生从这个问题中引导出来——海的女儿死后变成云彩,小鸟死后变成滋养草木的泥土,小鸟和大树还会再相见的。这种观念与许多宗教和哲学的思想相似,就是不使死亡成为终结性行为,成为永恒的孤独,而是给予补偿,从而消除人对于死亡的恐惧。至于他们相会在天堂还是相会在原野,并不重要。告诉学生死亡是每个生命都要面临的命运,它和吃饭睡觉一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不可怕,不过呢,他会让别人觉得悲伤,因为永远看不到它了。但是,死去的生灵还会通过种种方式再回来,再在一起,就像蛹变蝴蝶、冬虫变夏草。我们的每个朋友,大树、小草、鲜花、小白兔,有一天都会离开我们,所以我们在一起的日子,要用心去爱。除了生死,那么这个爱究竟是什么呢?
爱情。爱情是每一个生命都会期待的华美乐章。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美丽的爱情种子,难道不好吗?成人的我们干吗那么不好意思?干吗非要弄成一个泛化的“朋友”来解读?这样做,似乎糟蹋了鸟与树的情意。要知道如今的“朋友”之境早已经异化了。正如有老师含蓄地点拨课文中为什么用“她”与“他”进行人物区别一样。要知道,大树的大,小鸟的小,大树“阳刚挺拔”的男性美和小鸟“小鸟依人”的女性美,构成了一种和谐,一种美妙的田园牧歌。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啊?她多情、浪漫、坚贞、忧郁,怀着一份美好、依恋、高贵的情怀。也许是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也许是在一个大雨倾盆的夏夜,她和大树邂逅了,一见钟情。鸟儿开始“坐在树枝上,天天给大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多情的鸟儿唱着什么我不知道,但那一定是个非常可爱的场景,一个动情地唱着,一个默默地听着,多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人。
快乐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严冬的到来迫使他俩不得不分开。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然而她只看到了化做了火焰的他。她仍然唱着,唱给已经听不到的树听,唱给自己听,唱给曾经拥有的爱听。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没有复杂的情节,有的只是电影镜头般的几个场面:“离别——期待来年聚”“再见——树去无踪影”“寻觅——只愿看君容”“离去——愁郁无奈心”。全文没有景物的描写,找不到一句华丽的语言,平淡又绚烂至极。如此洗练的文字,作者在文中设下了非常多的情感空白,就是这些留白感动了我们。
说了这么多,有人会问,到底该怎么教学?如果真的“讲读”,就坏了,就散了。依我看,就这么读,一遍一遍干净地读,学生怎么感受的,就让其保留这份阅读体验,但请务必提醒学生,将来还要再读。告诉他们,好的童话是要读一辈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