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学者对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路径。结合前面讲述,我觉得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规划个人目标
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中发现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年轻人25岁后都成为社会的顶尖人士,而那些目标模糊者则生活极不如意。它给予的启示是:教师从踏上工作岗位开始就应确立好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这对日后自己的成长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在专业成长历程中要给自己订立许多目标,而规划的内容应包括:
首先要修炼童心。我们时常可以听到各部门各学校大肆张扬“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生为本”的办校思路,可是教育实际中我们真做到了“以人为本”吗?教育领域怎样才是“以人为本”呢?在我看来,就是关注每一个孩子生命的内在幸福与成长,关注每一个生命的生命质量。当真正从学生、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教育问题,真切为孩子的发展而服务,这才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而在教育实际中,我们成人会考虑孩子的需求,会考虑孩子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吗?我们想过孩子们并不想关在各种培训班里学习他们并不愿参与的钢琴班、奥数班、作文班吗?我们想过孩子们在残酷的丛林法则中在各种演算、各种试题、各种练习、各种训练中消磨掉所有的好奇和渴望吗?我们想过孩子们需要亲近自然、体验自然和生命的奥秘吗?我们想过孩子们需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去体验生活吗?是的,有些想过,但是它仅仅是部分教育人内心的感伤和心痛。而作为小学教师,在我看来,拥有童心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当你拥有童心你才可能置身于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才可能以儿童的立场来思考和理解儿童,才可能尊重每一个儿童的想法和个性,理解每一个孩子各不一样的精神生态和成长方式,才可能真切地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只要我们有这样一份童心,一种情怀,教育一定会少去很多遗憾和懊悔,孩子们才可能在老师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其次是完善知识结构。完善的知识结构就要求老师既要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很多学者提出教师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条件性知识,即教师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条件性知识是一个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即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再次是确立教育教学成效目标。包括课堂教学达到怎样的状态(从学生角度而言,学生是否理解和领悟了教学内容,学生的精神状态是否快乐轻松等;从个人的角度而言,如语言表达做到干净利落、态势自然大方、思维敏捷流畅、设计顺畅灵活等),班级管理取得怎样的成效(让班级的学生形成民主、团结、奋发、勤勉、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教育教学研究取得怎样成效(每学期写多少篇教育叙事,开展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等)。总之,教育教学成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泉。
2.激发教师职业理想
乔布斯的原话是:“你的时间很有限,因此不要轻易浪费它。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不要被教条束缚,不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生活,不要让别人的观点淹没了你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听从你的直觉和内心的召唤。”从走上教师岗位开始,我们都对教育事业有着一份执着与热情,我们都有着共同的理想,那么就请把内心的这种声音放大,并重新唤起,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换个角度来说,人生总有一个最适合你的位置,它能让你的才能发挥到极致,让你获得人生的超越与幸福。如果你实在在这个岗位做得疲惫,其实不如转身,趁早换个更适合自己的位置,而且我觉得教师在其他行当都能干得很棒,尤其语文教师,能读、能写、能说、能唱,能演;口才好,交际能力强,管理能力强,兼书法家、歌唱家、演说家、艺术表演家于一身,是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到哪不是一把好手呢?当然,如果认定了教师的方向,认定了现在的位置,那么就不如唤醒内心沉潜的声音,并坚守自己最初的从教理想。
想想贾志敏老师七十多岁仍然笔耕不辍,全国奔波传扬教育理论;张化万老师以一颗不老的童心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作文,快乐地成长;支玉恒老师面对身体瘫痪仍从容乐观地读书、研究;于永正老师一步一个脚印践行“让每一节课艺术化”。所有这些名师们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守志不移的职业理想和事业境界。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钱梦龙先生的名言:
“对自己挚爱的事业,要以恋人般的痴情,信徒般的虔诚,革命志士般百折不挠的意志,一以贯之、无怨无悔地紧追不舍。我这个人,要学历没学历,要资格没资格,要智慧没智慧,我靠的是什么?就是这份对事业的执着,这份如痴如醉全身心的投入!”
3.广泛开展学习阅读
有人这样描述语文: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呕心沥血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读完这一段,相信大家很有感触,写得真好!其实,这段话也让我们明白,语文不仅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绵远的人文精神和深邃的思想;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精神底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扎实而广博的知识。语文教师必须广泛阅读。
那么怎么读呢?鲁迅先生说得好,他说读书如“赌博”。为什么呢?你看,下品的赌徒赌博只为赢钱,而真正的高手是为打牌而打牌,不计输赢,爱的是打牌中的乐趣。也就是说读书时应“为读书而读书”,要超功利,只是为享受读书的过程。然而我们现在读书总是带有某种被动性、被迫性,功利性太强,导致一见到书就心烦,一见到书就头痛。窦桂梅老师说得好:要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须成为我们的生活,我们不要为校长读,不要为新课程读,不要为学生读,而为你自己!只要你心静,有一双慧眼,真正地读书,就能内化成我们内在的东西。读书是一个人最好的精神化妆。
那么读什么呢?对应之前的知识结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读三类书籍。
一类是中文专业书籍。我觉得钱理群先生的观点很好,学文的人要读几本经典,读原点性作家作品,因为这些作家作品是民族思想的源泉,人们常常从这些原点性作家那寻找思想资源。我们大体可以读这样几本书:首先是《论语》《庄子》,这两本书是中国文化的源泉。第二是读《诗经》《楚辞》唐诗。前面两个是我国诗歌的源头,而唐诗体现了我们民族最健全、最丰富的人性与民族精神。第三是《红楼梦》,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第四是鲁迅,他开现代文学先河。这是钱老根据他的经验提出的,当然在此基础上我们大可加以扩充,古今中外的文学文化著作都可以涉猎,总之专业阅读要做到“深”。
一类是教育学、心理学书籍。而今教育类心理学类书籍太多,新理论、新流派纷繁复杂,先抓住一些经典的阅读我觉得就挺好。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卢梭《爱弥儿》、夸美纽斯《大教育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加德纳《多元智能》、张楚廷《教育哲学》、刘铁芳《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李镇西《爱心与教育》、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张春兴《教育心理学》、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等。当然,之后还需要不断地钻研和扩充,做到“博”。
还有一类是非专业书籍。语文教师通常是一个“杂”家,得博览群书,对什么都要有兴趣,尽量拓宽自己的视野,而读的时候则可以学习陶渊明的经验“好读书不求甚解”,做到“杂”。
总之,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我们“最应该而且最值得站的是理论家这些巨人的肩膀。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将使我们看得更远”。
4.真心诚意关爱学生
希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可以说是许多孩子在学校一切思想和行动的中心动机。老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暖人的话语,一个赞赏的目光,一次轻轻的抚摸,都会使学生内心产生巨大的变化,甚至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所以教师要时时处处真心诚意地关爱孩子。这份爱要求老师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并且是真心诚意的,绝不是虚伪和矫情的。
有这样一个案例,说的是一个高三的班主任为了自己班上的孩子能够考上大学,全身心投入在学生身上,每天从早忙到晚,甚至不管自己的孩子,结果自己的孩子生病发高烧烧坏了脑子,后来,他们班80%的学生都考上了大学。面对这样的老师我们怎样看待呢?(课堂交流发表意见)他的爱是真心诚意的吗?在我看来,可以称道却绝不能提倡,而且这种爱其实近乎畸形,是建立在自己的孩子的痛苦之上,一个连自己孩子都不爱的人,又怎么可能真正地爱自己的学生呢?我们不妨看一篇小文《顶岗实习的日子》[12]。作者是湖南一师的顶岗实习生李宛静。
初次正式见面是晚自习,孩子们一个个忽闪着明亮的眼睛盯着我们,是啊,对于他们而言,我们是“新奇”的。我们让孩子一个个到讲台上作自我介绍,要求说自己的名字,今年几岁,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有的说最喜欢扫地,有的说最喜欢洗碗,有的说最喜欢看电视,有的说最喜欢玩……竟然还有人说最喜欢调皮捣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可也正是这些可爱的孩子,带给了我无尽的感动。(www.xing528.com)
一、就是喊一下你
小孩子嘛,总是不会太“太平”的,他们爱闹、爱哭、爱为所欲为,所以,犯错了惹事了,需要严厉批评,可是孩子是不记仇的,你前一秒批评了他,下一秒,他依然会扬起灿烂的笑容甜甜地喊你“老师”。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年级的一个叫李承明的小男生,每次看到我们,不管多远,都会飞快地跑过来:“老师!”我问:“怎么啦?什么事?”他笑着露出因为换牙豁了个口子的牙齿:“就是喊一下你!”可爱极了!
随着和学生相处时间的增加,我渐渐明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想要的其实真的不多,只要是学生迎面的一句“老师好!”就能让心里浸了蜜糖般甜。
二、大口还是小口
低年级寄宿生都是在食堂统一用餐,我们端着碗坐到他们中间,督促他们认真吃饭,小孩子都不太喜欢吃饭,往往吃了几口,就会端着饭盒过来:“老师,我吃不下了。”而我们则要让他们尽量地吃完碗里面的饭菜,所以我们都会说:“还有这么多的饭菜呢?你看,再吃×口好不好?”具体多少口则取决于他们碗里面剩的饭菜的多少,而他们往往都还会反问一句:“是大口还是小口?”等我们说了大口还是小口或者是几口大的几口小的,则又会捧着饭盒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掰着手指头认认真真地一口一口地吃,然后再来到我们跟前:“老师,我吃了×口了。”餐餐如此,让人忍俊不禁。
三、老师,给你吃糖
一次,中午休息时间,我去孩子们的寝室和他们聊天儿,刚进门口,一个二年级的女孩子伸出左手,手心里躺着两颗糖果:“老师,给你吃糖。”我当时特别惊讶,小孩子的东西一般都是看得特别宝贵的,尤其吃的东西,甚至有人戏说一个小孩子的5颗糖果,就相当于一个富人捐赠的一百万,这当然是夸张了,可是她竟然愿意拿来给我,那说明我赢得了她的喜爱和尊重,她愿意把自己的好东西分给我,我站在那里,一颗心都乐开了花,摸了摸她的头说:“老师不吃糖,你自己吃哦。”
而我的心里却很温暖很温暖,温暖得可以抵挡生活中的风雨冰霜。虽然并没有真正地走上工作岗位,可是,不长的实习,让我对教师职业深有感触,作为一名老师,其实是不计较学生怎么回报你的,只要学生能够有所成长,有所收获,甚至只要路上相遇时的一个微笑加一声“老师”,就足矣。
四、喝药
小孩子的心里,老师是特别崇高的,往往父母长辈的话会不太顺从,但是如果是老师的,他们就百分百认为是正确无误的。
一天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坐在房间里写教案,一个一年级叫李世斌小孩子的哥哥在哄他喝药,小孩一直在抱怨“苦啊、多啊”等的,甚至提要求要买什么要吃什么,哥哥一直耐心地哄着,哄了十来分钟,还是没有喝下去。我开门出去:“李世斌,怎么这么不听话了呢?”然后,就看见他从哥哥手里接过药,一口气就喝下去了,毫不迟疑。我看了看杯子,喝得干干净净。我说:“这样才乖嘛,生病了就是要喝药嘛,不喝药病怎么能好呢?对不对?”他点头,我摸了摸他的头:“好了,出去玩吧,以后喝药就要这个样子。”他“嗯”一声一溜烟就跑了。后来,我问他哥哥,他的哥哥说他再吃药都不哭不闹了,如果闹了只要说“你们老师怎么教你的?”就又乖乖的。
……
和他们在一起久了,就有感情了,看着他们明显短小不合身的穿着,我会难过,会心疼,因为在我的概念里,我觉得他们是天使般的人儿,他们应该得到更多,可是我自己的能力却是微乎其微的,这是我最大的无奈。真心地希望这里每一个孩子,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长大,都能收获自己美好的未来,也许未来的他们早已经忘了曾经有我这么一个老师出现在他们的生命里和他们共同成长过,可是,我依然要去爱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一个个,都是如此的美好、可爱!
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时,立刻就被触动,在这个实习生描述的这些小事件里藏着一份爱,这份爱是真实的,真诚的,温馨的。其实,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说就是要“春蚕到死式”的、“大而空”的爱,不是被捆绑在道德高点上的爱。当我们切切实实扎根于教育实践中,以童心为基点去烛照孩子的心灵,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与悲情,才会有更多的真实与浪漫,温馨与甜蜜。
5.不懈坚持教学反思
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一个教师若是不反思,那么即便是有30年的教龄,也不过是将一年的工作重复30次而已,而且他将永远在最初的水平上停滞不前。上海教育研究所顾冷沅老师就说:“反思三年成名师。”对于教师而言,思考应是无处不在,这样才能更快促进自身的成长。
怎样开展反思呢?可以有以下视角:自身视角、学生视角、同行视角、家长视角、文献视角,以上五个视角是从不同的主体和角度提供给我们反思的途径和方式。那么教学反思具体的内容有哪些呢?一节课下来可以问自己:是否在状态?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对教材的解读是否有更恰当的角度?最难忘的细节是什么?最大的遗憾在哪?教法上有无创新?组织教学上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如果重新来教哪个地方可改进?等等。概言之,可以归纳为教学亮点、失败之处、学生见解、再教设计等几个方面。
6.努力钻研课堂教学
对于教师而言,上好课是我们的核心工作,在平时的繁忙工作中,要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其实很难。有的时候匆匆备课就得上阵,根本来不及打磨,要实现自身的教学技能的提升,我觉得老师们需要精心准备优质课和公开课。还是窦桂梅老师那句话,上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高速公路。因为上公开课,不仅有专家同行的指导、批评和建议,而且自己又获得了更多锻炼机会。但一般教师上公开课的机会很少,那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想每学期有意识地、有重点地精心准备上好三到五节课,或者就只准备一节课,以优质课或公开课的标准来准备,这精心准备和打磨的过程一定会促进我们教学水平的提高。那么准备过程要有以下四心:细心研修课标教材;精心选择内容方法;悉心设计教学过程;用心设计练习评价。
7.积极开展教育科研
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育科研有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两种。叙事研究又叫案例研究,是把教育问题提出与解决的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作为教学研究的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行动研究是指针对教学实践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并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方法。近些年,教育叙事越来越被很多一线老师重视,下面就着重介绍教育叙事。我们先来看一篇教育叙事《一个也不能少》,[13]然后再来交流教育叙事的特点(课堂讨论交流)。
叙事是一种文学要素,其实也就是将教师日常生活、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等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叙述出来,它一定是真实的、情境性的。在我看来,教育叙事最重要的是:用笔刻绘教师的内心体验,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其次是能在事件的背后感知教育的真谛。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就是教育叙事的手法叙写他和学生的故事,笔触细腻,文笔优美,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能感受到教师灵魂深处的伟大,触摸到教育中爱的力量。侯登强就认为:“教育叙事需要关注事件背后的秘密,多角度思考事件本身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契机。”因此,好的教育叙事一定是教师心灵轨迹的实录,一定呈现给读者教育的秘密。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是:认真规划个人目标,激发教师职业理想,广泛开展学习阅读,真心诚意关爱学生,不懈坚持教学反思,努力钻研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育科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