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教学的紧迫性
(1)自从教育产生以来,如何有效地教?教师怎样做一个成功的老师?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学有所成?一直就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
(2)在以注重实效、追求成功为目标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今天,“效率”意识尤其受到强化,与之相应,所有社会的生产和准生产活动,也随之更加重视“效率”。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年来,教育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追求形式、频繁活动、讲究热闹也有所抬头,出现了不少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现象。如:课堂流行语:“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你学懂了什么?”“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课堂学习方式:“自主”与“自流”、合作学习“拉郎配”。语文课堂学习内容: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
无效教学主要来源于哪儿呢?一是教学缺失,二是过度教学。
教学缺失,指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到位,使得课堂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当班上只有25%的学生理解了相关学习内容时,教师就不再继续教学,从而浪费了75%学生的学习机会。过度教学,指当绝大多数学生已经理解了相关学习内容时,教师仍然简单地重复着刚才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对于那些已经理解了的学生来说,这就是过度教学;对于那些尚未理解的学生来说,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发生变化,这也是一种过度教学。
教学缺失包括教学数量、教学强度和教学智慧的缺失。教学数量指教师应当完成的正常教学时数。教学数量缺失,属于教学事故。教学强度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基本要求,教学强度缺失,指教师在课堂上在需要强化的地方有所弱化,比如对需要练习的知识点没有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堂训练,对课堂教学效率影响最大。教学智慧缺失,指教师在学科思维、学科结构、课堂设计、课堂管控等方面缺乏整体设计能力和把握能力。
当前,教学缺失主要是教学智慧的缺失,教学过度主要表现为考试科目的教学数量过度和教学强度过度。
2.有效教学的基本特点
有效教学: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教学是不是有效,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的任务,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有效教学就是要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没有成人指导下达到的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通俗地说就是“跳一跳摘到桃子”),而且是要把握好每一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最适合他的发展。
(1)倡导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更换新教材,采用新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
(2)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发展。当代教育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当作优先发展的目标,通过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对传统的“注入式”“操练式”教学方法的摒弃。主张合作互助、平等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逐渐走向民主化。
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之中,在教师课堂决策的选择之中。
3.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
有效教学课堂到底应具备什么条件呢?
(1)有效课堂教学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学生中心说”和“生成性课堂”观念的影响下,预设教学目标的做法受到了质疑。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肯定了教学目标设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是有效教学的要素之一。在论述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有效教学方法》美国加里·鲍里奇)其中之三就谈到了“任务导向”,即制定教学目标。因此,有效课堂教学不是要不要设立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而是怎样设立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
怎样设立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呢?
①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能够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②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高一层次的水平上理解和掌握;(www.xing528.com)
③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直接的反馈;
④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例:
(2)有效课堂教学应选择适切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是一堂课中所有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课堂教学方法种类很多,每一种方法都具有其适用的有效范围,它的选择受制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特征以及教学环境等,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但是一定不能违背适切性的原则。
(3)有效课堂教学应处于最佳的投入状态
课堂中学生的投入状态指学生自觉学习的程度。一般说来。主动投入学习的效果优于被动投入;实际参与学习的程度指学生参与学习的水平与实际掌握的程度;深层参与学习的效果优于表层参与。
目前,研究者普遍将是否引发了学生主动的学习行为以及学生学习的实效作为评价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国内的学者有实验研究揭示: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并进行讨论的课堂教学其效果优于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被动参与学习状态。
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必须做到:①引发学习者情感体验,激发合理适度的学习动机;②让学习者明确学习的目标;③提出富有挑战的任务,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积极行为;④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激发并保护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课堂教学结束后又能保持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愿望。
(4)有效课堂教学应具有良好的课堂管理
良好的课堂管理指教师能紧凑而富有节奏地安排学生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不必要的课堂干扰,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堂进程的时效性。它包括预防性的管理与应对性的管理。
(5)有效课堂教学应呈现精细的教学环节
“关注细节”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在育人目标的大前提和课程标准的规范下,对课堂的每一环节的目标、内容、活动等进行精心设计与准备,才能真正创建“有效的课堂”。就班级授课制而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讲授新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仍是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教学环节。
《中国教育报》关于有效教学的讨论,包括《面对课堂的宽度与深度,我们何去何从》《找寻课堂活力与定力之间的支点》《让教学进度与学生接受度保持适当张力》《课堂的有效与有趣何以兼得》《在“教师失趣”与“学生失序”之间》《“动静结合”方显课堂本色》等。
告别无效教学实现有效教学的最终决定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对有效教学的追求必须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强化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尽快由教书匠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强化自己的有效意识,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一个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
【案例解读】
【案例1】教学《蜜蜂》这一课,老师请学生自由质疑,有学生问:蜜蜂是怎样传播信息的?有学生问:蜜蜂为什么飞行时是呈“8”字形的?有学生问:一只蜜蜂一生会活多长时间,它会产多少蜜?……面对学生的这些“大问号”,老师显然准备不足,但他还是“机智”地处理了这一难题—“—同学们,这些问题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到课后解决好吗?”这时,我们看到,学生之前“闪闪发光”的小眼睛顿时“暗淡”了下来。
【案例2】特级教师徐善俊老师教《赤壁之战》一课,课文学完了,徐老师问学生:“大战结束了,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如果你是周都督,会说什么?同样,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作总结?”这时,一个小男孩举手发言:“我看过《三国演义》,曹操是个从来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
一句话使课堂的气氛像凝固了似的,教学陷入了“困境”。只见徐老师先是一笑,继而表扬这位学生读书用心,然后说:“你说得对!咱们就不让曹操开总结会了。但是,你说曹操回去以后,独自一人会不会反省自己?咱们现在就把他的内心话掏出来,行不行?”这一问,课堂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学生把曹操的“内省”说得一五一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