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的重构方法与探讨

小学语文课程的重构方法与探讨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我提出这样一个观点:重构小学语文课程形态。语文课是学习母语的课程,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一是语言的输入。同化、顺应这样的过程产生学生语言质量的提高。所以按照语言学习的理论,我们的语文课不应该是讲读课文,这个不是语言学习的过程,这是理解课文讲课文的过程。所以我们的阅读课大量的语言材料实现同化,需要我们改革课程教学的结构。

小学语文课程的重构方法与探讨

所以讲了这么多,都是批判性的,寻找问题的目的在于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探寻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所以我提出这样一个观点:重构小学语文课程形态。我在小学语文改革三十年《课程教学教法》上面曾表明观点:要想使中国语文教学有实质性的推进和突破,就必须在课程目标设置上改革,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在教材编写上,应变阅读本位的“阅读教材”为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材”;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变“阅读主导”为“表达主导”;在教学内容上,应变“理解课文”为注重“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怎么重构语文课程呢?钟启景教授就说:“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语文的基础学力(基本的语言能力)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如何形成、发展的?揭示它的形成过程及其条件是语文教学研究的核心课题。这方面的研究尚待开拓。”他主要讲我们现代教学,就是孩子的语言能力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没有很好的研究。

1.语文课程中的语言教学

一篇一篇教课文,是不是这样教语文的?不是的。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尚待开拓,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孩子他究竟怎么学语文?孩子的语言能力究竟怎么去发展?我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把儿童语言发展放在首位。语文课是学习母语的课程,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那么儿童怎么学语言的呢?

(1)语言学习同化过程

我们怎么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其实最主要的途径就是用课文语言去丰富学生的语言,用课文语言去规范学生的语言。通过课文语言的同化,去提高学生的语言质量。所以这是我们语文教学对课文语言的内化、对课文语言的同化,是我们语文课教学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任务。这课文学什么,不是学课文内容。其实就是让学生把课文语言同化成自己的语言,能够积累、能够运用,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第一要点。

光理解吸收不会用的是消极语言。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实现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这里面讲的很有道理,实现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是我们每堂语文课必须要做的。那么消极语言怎么转化为我们学生能够运用的语言呢?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要他去用,不是理解就是了。所以学生通过我们的教学,消极语言积累得不少啊!他理解认识的、读到的、看到的都知道,但是他储存在语言仓库里面拿不出来,始终压在里面拿不出来,没有恢复他的记忆,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其实就按照学生的语言学习。我们应该怎么教?一是语言的输入。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入是学习者学习的蓝本,也是学习过程的起点。没有语言输入,根本谈不上语言学习,语言输入的内容、数量和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速度。”所以国外的语文教学和传统语文教学重视语言的输入。主要是积累,小学的积累量应该是103800字,这是倒背如流的背诵完。中学语言积累量是210000字,四书五经全部读完。所以古人读书全部是读,读完以后,就是自己悟。感悟其实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读完以后学生感悟就出来了,不是老师讲的。任何一种语言不重视积累是无法学好的。二是语言的输出。光是输入,压在自己的仓库里是没用的。怎样才能把消极语言变为积极语言?就是一定要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自己去说、自己去写。所以语言输出并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运用和表现,而且也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没有语言输出,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是不可能的。

就像我刚才举的这个例子《梧桐树》,学生他写过的、用过的,那么在以后的新的语境当中,这些词、这些字,他运用的概率就大大提高,因为他用过。

(2)阅读是语言意化过程

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的阅读它不能代替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呢?为什么阅读不能实现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换呢?因为阅读它是一种意化行为。老师们读文章,将里面的情节意化,但是语言材料的一些诗、一些句、一些词大家有没有记下来呢?没有记下来。为什么呢?因为阅读它不需要记忆。这个是同化语言的,阅读它只要意化它的内容、它的思想、它的故事情节就可以了,所以阅读它是一种意化的过程。清朝桐城派”的姚鼐描绘阅读是感言→会意→得意忘言的过程,意思得了,语言忘记了。所以阅读它是一种意化过程,它不是一个语言的学习过程。语言学习不仅仅靠阅读,它还需要阅读以外的朗读、背诵、运用。所以光阅读不能解决学生语言的发展问题。当然有的学生他天资好,过目不忘,他就另当别论。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同化的过程。所以用一个同化理论比较容易解释孩子语言学习的过程。同化分为内化(理解和积累)和外化(言语实践)。新的语言输入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语言结构。同化、顺应这样的过程产生学生语言质量的提高。所以按照语言学习的理论,我们的语文课不应该是讲读课文,这个不是语言学习的过程,这是理解课文讲课文的过程。语言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输入—朗读—背诵—运用—输出,在输出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表达能力、语言策略能力,体会语言的策略能力。所以我们的阅读课大量的语言材料实现同化,需要我们改革课程教学的结构。流程不能是这样,应该是输入输出的过程,是个积累运用的过程。所以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①语言能力的获得——靠日积月累;②言语能力的获得——靠言语实践。大量地输入、大量的输出。下面我用两个课例来说明语文课怎么去输入、怎么去输出、怎么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来构思、构建我们语文的教学流程?这个流程主要的就不是讲课文。

贾志敏老师总结了语言学习三部曲:入乎其内;化乎其中;迁移运用。我觉得贾老师他不一定总结概括出同化理论,但是他明白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语言学习的过程。“入乎其内”是输入,“化乎其中”是积累、记忆、理解,“迁移运用”是输出,这就是三部曲。我觉得语文课应该按照这三部曲,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落实。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语言学习有长进。第二,我们的语文课要出现阅读方法过程,不仅仅是方法的学习,凸显方法的学习,要强调方法的教学,得要知道什么知识最有用。什么知识最有用?方法的知识最有用。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把一般概念命题性的知识叫做陈述性的知识,把方法的知识叫程序性的知识,这是加涅对知识的分类。程序性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策略的知识,方法策略的知识是最有用的。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怎么教学生学?就是授之于渔。课文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课文不是语文课程内容,所以语文课主要不是教课文。我统计过1949年年初的教材,1949年年初的课文现在我们的上海版教材、人教版教材几乎都没有。80年代、90年代的课文,我们在座的有老师教过。八九十年代的课文我们现在还留多少?大概保留1/3~1/4,有的教材甚至只有1/5是八九十年代的课。也就是说当时我们把时间放在课文内容的教学上,现在这些都没有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课文内容不是语文必须教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指学生遗忘以后留下的那些东西,也就是语文知识、语文方法。通过方法训练的一些语文能力,这是有用的。所以《月光曲》教不教无所谓,《月光曲》不教,我可以用另外一篇课文教。前段时间《狼牙山五壮士》掀起了轩然大波,其实狼牙山五壮士不一定是非教不可。不过现在迫于“人文”的压力,现在的人教版教材开始把《狼牙山五壮士》放进去。其实,它不是语文课程内容。哪些课文是语文课程内容?我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选的一些唐诗宋词倒是语文课程内容。这是要教的,语文课一定要教的,哪个朝代都要教的,但是很难说。《四书五经》以前一定是语文课程内容,现在不教了,这个语文课程内容稳定了两千多年。其实语文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区别是很大的,这是我讲的观点。

2.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

儿童能力现在怎么发展?现在我们试图通过一篇一篇的课文讲解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个主要目标是阅读能力。其实阅读能力是怎么发展的?并不是老师一篇课文一篇课文讲出来的,或者说讲课文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效率很低。刚才我举的例子、数据都是这个意思。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儿童的感悟和成人的感悟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不是老师讲一篇课文、两篇课文能够填补的,而是学生要通过几年、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和阅历来不断充实,他的认知水平的发展才能够达到老师这个程度。理论上讲我们语文课上的讨论,其实是让学生在感悟老师的感悟。通过文本解读,老师得出一些感悟,然后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去感悟老师的这些感悟。老师上得汗流浃背,力气花得很大;学生听得迷迷糊糊,换一篇课文,他又回到原来的起点。所以有一句话:文本像一座丛林,老师开掘的有多深,学生就能够跟你走多远。这个话是错的,这个话就相当于大跃进时代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荒谬。老师感悟再深,感悟完了,学生还是自己的感悟。我们语文课的解读,有些是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有些解读是远远高于学生的认识水平,这样解读的有效性就很低。文本解读、文本的感悟其实它有很重要的制约。一个是认知水平的发展,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是12岁以后才能快速发展,12岁以前是很低的。还有个制约就是个人的生活背景和知识背景。我举个例,“暮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台上玩月有很多感悟,你讲给少年听,听完以后,他还是“隙间窥月”,他不可能“台上玩月”。怎么才能“台上玩月”?就是他要有这种阅历,这种经历,还有认知水平的发展。所以孔老夫子有句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能跨越的意思。所以我刚才说了“老师开掘得有多深,学生就能够跟你走多远”这是荒谬的,是不可能的。

文本感悟应该让学生去感悟。学生交流感悟可能比老师引导学生感悟老师的感悟更有效。把大量时间放在了文本解读、文本感悟、文本欣赏上,其实是一种语文课程的异化,也就是说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课。文学教育重在审美,重在欣赏,故文学教育重在“感悟”。所以文学欣赏课、文艺理论课就在感悟,它的价值在审美。而语言教育重在应用,重在表达,故语言教育重在“训练”。所以语文课大量放在审美上,放在感悟上,学生的语言就不可能过关。他掌握的不是语文的工具,他掌握的是感悟,是审美。就像欣赏别人开车,他开得很好、开得很熟练、开得很有美感,但是你自己不会开。学开车就是要自己开,去欣赏、去感悟别人开车永远不会开车。我们应该让学生坐在驾驶位上,他碰撞没关系,但一定要开。只有去开车,你才能学会开车。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大量时间是让学生坐在副驾驶位置上面,让他欣赏开车,这个学生怎么学得会呢?这段写得怎么好,但是好有什么用呢?学生不会写啊!这个词用得真好,但是他不会用啊!怎么才会用?让学生自己去用,让他自己去写,让他自己去说,这就是语文课。(www.xing528.com)

3.凸显阅读方法的学习过程

(1)方法的重要性

语文课不教课文内容,教什么?教语言的积累运用,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教方法。即使是感悟,也要教他感悟的方法。你怎么感悟出这一点的?这个方法的策略运用得很好,我们应该去学习。当然语文课不仅仅是教感悟的方法,更多的是教学生阅读的方法、表达的方法。欣赏的方法小学可以教一点,两三点可能就多了。我们现在教的都是欣赏感悟,这个方向错误。错位了,中学还要学,高中以后,其实是感悟、欣赏的事情了。方法掌握是怎样的过程呢?方法掌握的过程就不是初读课文,分段讲读。香港的老师就是按照方法的学习过程进行教学。他知道这一个策略,他不是讲文本内容,而是讲流程图,什么叫流程图?懂了没有?不懂没关系,还可以在实践当中进行操作。操作完了以后,换一种形式,让学生再来做一遍。做完以后,还要反思总结。所以一堂课老师不在方法教得多,而在于你教会了学生什么方法。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每堂课都有方法教学,问题是都是教过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教过了,外貌神态描写我教过了。过关了没有,老师不管。数学老师评价一堂课的效率是最差的学生会了没有,语文课怎么评价?语文课没法评价。因为老师教什么,教得很多,教会了没有,就不管了。我们语文秉持的是一种无师自通的态度,学生通了,算你聪明,不通,老师也不管。这是不对的。语文课也要教会学生。比如比喻句,一年级也在教,三年级也在教,上次我到初三听课,老师还在教。这是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做什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的,初三还在教。什么道理?原因很简单,都没有教会。我们语文课的教学流程应该按照语言学习对策规律,按照方法学习的规律,方法掌握的规律,来组织语文教学。这个从理论上来讲,老师教过的知识,对学生而言它只是命题表真,是一种陈述性的知识。这个知识它往往不能迁移,不能运用。于永正老师的教学,陈述性知识教完以后,他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实践,去运用,这样的知识就变成了程序性知识。他可以操作运用,变成一种方法策略,然后再经过反省认知、总结。多种场合运用以后,学生的个案积累多了,他就能够形成一个面,就能够总结方法规律,就变成了,他能够不断地运用巩固,变成一种学习的习惯。我想语文的方法教学,应该是这样一种过程。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去改变课堂教学的设计,这个设计就不能按照文本解读的过程去设计,而是按照语言学习的过程,按照方法掌握的过程去设计我们的教学。如果用这样的思路去改革我们语文教学,那么我们课堂教学的面貌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2)我们怎么指导方法

我们首先把学生一些方法归类,归类就发现张老师、王老师、陈老师每个人教的方法都不一样,至于怎么教都不一样。其实这里是有方法的。从内容的角度去质疑,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去质疑。这个课都可以一堂课一堂课作为方法去进行教学。怎么质疑?怎么提高你质疑的水平?怎么提高问题的质量?让学生去辨别哪些问题是聪明的问题,哪些问题你以后不要提出来,这个需要老师指导的,而且需要学生去实践操作的。不是一堂课老师讲过就算了。所以现在我们学生质疑,很没有水平。比如《田忌赛马》,田忌和谁赛马?田忌赛马赛了几次?这样简单没价值的问题,会越教越傻。怎么教学生质疑?是学生读课文后提出不懂的问题。你给样品教他怎么质疑。内容质疑该怎么质疑?那个表达方法该怎么去做?举例:许多小朋友读了下面这段话感到没问题,可是有小朋友却发现了问题。有的小朋友提出问题“夹了一大包货物,走下小艇,匆匆地去做生意。年轻的妇女坐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小孩子也坐在小艇里,有保姆伴着,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有同学提出“为什么保姆一定是带着他们去呼吸新鲜空气啊?为什么不可以是保姆送他们到学校去啊?因为他上学,是保姆送他上学校”是吧?所以这个问题他提出来,这是有道理的。还有同学说“星期天做礼拜”,做礼拜应该是星期天,这个孩子是信奉天主教的。他说“星期天做礼拜,外国人星期天是不做生意的,他怎么是去做生意呢”?这其实是课文漏洞。如果是做礼拜就不会做生意。外国人星期天不做生意,商店都关门。很多外国商店星期六星期天不开门,只有平时开,节假日不开,人们到外面度假去。所以外国人的生活节奏没有我们这么快,他们是慢生活,观念不一样。但这个孩子还是知识面很广。因为教学生质疑就是让他们学会提什么样的问题,然后仔细读课文,提一个你最想提的问题,这时候孩子就不会提出“田忌赛马赛了几次?”这种问题了。然后分小组大家交流,接下来读一篇新的文章,你来提问题。这是一种实践,一种操练,最后总结质疑的方法。就是我们这个方法指导,这不是三分钟五分钟的质疑,而是教一种方法,这个知识含量,它的难度绝对比数学的一个公式要难,数学一个很简单的公式老师都教一个课时,我们的语文这么难的问题,难度这么高的一个知识点,语文老师五分钟就这么过去了,所以永远教不好。

4.构建语文学习的课型

这一点,说实在的,我们老师比较难做。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前面两点还可以操作,有一定的操作性,但是这一点是没法操作的。为什么?课型怎么改啊?我们在课程改革的时候,就是我现在搞的这个项目《语文课程改革研究》。我是想改变这样一篇一篇学课文的课型。语文课不是讲课,讲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只是语文课当中的一个环节,语文课的内容更多的是在方法的学习和语言的实践上,再是作文课,然后就是读书课。我觉得读书课很重要。所以语文课的课型流程应该是这样的:(1)学课文;(2)学方法;(3)表达实践。语文课的流程应该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按照方法学习的规律来进行组织,而不能按照文本解读的流程去组织。这个是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在学课文,一个是在学语文。那么课程设计的流程,在我们现在的改革当中,一篇课文我们上4个课时,其中学生的语言实践占50%,这样就使学生的表达实践变成了课程型。那么这样一来,就势必要改变我们的教材。教材为我所用,现在我们的做法,语文教材一个学期大概是10~16篇。也就是一个星期教一篇课文,但是这一篇课文不是教课文,是用课文来学语文。上海二期课改第一轮实验,我做过一个测试,到五年级的时候,第一轮除少数学校外,其他学校都是教25篇课文。教25篇课文和教60篇课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没有差异?经过检测,无显著差异。但是学生一个学期读一本书和读十本书肯定是有差异的。如果学生读十本书和读五十本书,那么学生立刻有差异。因为读书是一种个体的行为,读书可以增大学生的知识背景,而知识背景是阅读能力形成和提高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知识背景扩大能够促进他智力的发展,所以读书应该是语文课的应有值。现在我们把读书作为课外阅读,我觉得这是错误的,这不是课外的。课外阅读往往容易将读书边缘化,读书应该是语文课的课程内容,老师课内应该规定读书的要求、读书的数量,然后我们去确定读书的指标。所以现在我们几个学校,联合在做各年级学生的读书指标,要有框架。读书指导课,每周一节,现在有的学校是用两节,我赞成其实是应该用两节来读书。烟台的双轨教育,其实他们的做法就是学生读书。每周老师少上两节语文课,让学生到图书馆读书,结果语文能力提高了。山东潍坊的韩兴娥老师,她让学生踏上阅读的快车道。她的语文教材两星期就上完(一年级上两个月,三年级上一个月,三年级以上的课本两个星期就上完了)。语文课做什么——大量读书。她班级学生的知识面、阅读能力、语文表达能力真是令人惊讶。所以我们的读书课非常重要,这就是构建适合语文学习的课型。

5.探索结构化的语文教程内容

这一点难度最高,我们现在一个团队在做这项工作。大学的副教授,我们一些特级教师、一些博士硕士组成一个团队,在研究语文课程内容。现在的语文课,教什么由老师自己去定。这个课程内容随课文走,零打碎敲不成体系。所以课文内容让老师从文本解读当中去开发课程内容,这肯定不是好的方法。现在是我们无可奈何之下这样做,课程内容应该由课程论的专家去构建、去研究,去形成一个结构化的课程内容体系,它不应该是随意的、零散的、经验化的。教师去开掘,他必定是随意的、零碎的,不成体系的。课程内容它应该是必须学会的、能够学会的,而且是结构化的。所以我们现在在开发语文课程内容,搞这方面的研究。语文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应该达到什么目标?根据这个目标,语文应该教哪些内容、教什么?这些内容应该安排在每个年级。各个年级应该怎么分布?课程内容体系构成以后,再来构建教程。例:三年级理解词语的方法。怎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教几次?①查字典、②联系上下文、③同义词替代……应该要教几次的,然后再来配课文。就是这个课文它是先有课程内容,然后再来定课文。这个课文可以是人教版的课文,可以是苏教版的课文,可以是上教版课文,这个没关系,但是课程内容应该是大同小异。所以我们在做工作,最近我突然发现光是我们这个团队来构建课程内容是不行的,这个权威性不高。我们应该集中国内顶尖的专家,由这样一个团队来构建课程内容,这个权威性就强。如果我们这几个人都认可了,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通过实践来证实,然后再修改。

课程内容的确定,这个编制应该动态的,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当然中国有中国课程,国外有国外的语文课程,这个应该是不一样的。其实中国也可以编几个课程内容进行。上海可以编一个,北京可以编一个,但是“条条道路通罗马”,看哪一个更容易操作,老师更能接受。这个可以不同,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内容。所以我正在酝酿,也在操作,在做这件工作。如果这件工作能做成,我想一定能够受到我们一线语文老师的欢迎,包括在座的老师。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这。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