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有句名言:“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上课与读书同理。会上课的人,一只眼睛看教案,另一只眼睛看学生。这两只眼睛,也许后一只眼睛更重要。我们的课堂,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表现、需求,而非教案的进程。由于人的独特性,对文本的解读也是多元性,造就课堂的丰富性,复杂性,需要我们教师学会用心倾听。当学生对文本发表观点时,教师要对其观点给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如有对文本所生成的独特见解,教师应敏锐捕捉,并予以引燃,顺水推舟,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起来,共同研究,所以教师在预设中要为课堂的生成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1.善于留白
许多传统艺术都讲究“虚实相生”,书法作品中的“飞白”,绘画作品中的“留白”,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经典乐曲中的“余白”,都是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同样,作为大艺术门类的教学艺术也要讲究“留白”艺术,要给学生留有余地。教学设计太满,难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带状态,“挤不进来”。正如杜勃罗留波夫所批评的:“教师如果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无须再咀嚼,只要把教师所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是独立自主的人。”
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教学中留下的“空白”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尝试“版块式备课”,立足文本,设计一些“问域宽、解答距长、思维强度大”的问题,同时,每个版块都应留给学生较充分的自学时间、思考余地,使教学设计具有适度弹性,给学生以充分选择的余地。
【案例】
在教学《新型玻璃》时,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版块式备课设计:
(一)看课题,提出疑问
旨在激发兴趣,引导质疑。
(二)整体感知,抓住要点
此板块要求学生必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联词,概括课文介绍了哪五种新型玻璃,立足点是“抓住要点”。
(三)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分小组任选一种方式学习:
1.设计一个表格,把五种新型玻璃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
2.任选一种玻璃,以“新型玻璃”的口吻自述自己的特点与作用;
3.以“新型玻璃厂”推销员的身份设计推销语或广告词。
此板块要求将“教材”作为一个事实材料,指导学生围绕“特点”与“用途”饶有兴趣地去读、去议、去辩、去思索、去动手、去表演。在这样一个“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自会产生自己的感悟,建构属于自身的东西。
(四)再读课文,掌握说明方法
先回忆一下,在前一篇课文《鲸》中,我们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再找出《新型玻璃》中哪些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然后设计迁移练习,例如用“可以……可以……也可以……”介绍其他玻璃的用途。这样,把学方法与用方法紧密结合起来。
(五)适当拓展,想象成文
1.在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怎样的新型玻璃呢?请展开想象,设计一种新型玻璃。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发明”的新型玻璃写下来。
2.善于倾听
一直记得有一次听课时的一个尴尬场面——一位学生站起来发言,说得挺好,很动情。接下来,老师表扬了学生。但是,老师显然没有专心听学生的话,把学生的意思理解错了。当老师投入地表扬学生的精彩时,冷不防,学生大声说:“老师,我刚才不是这样说的,你说错了!”尽管老师很机灵,马上说:“是吗?不好意思,你刚才讲得太好了,老师是听了你的发言太激动了!”但是,这种课堂“失聪”现象仍造成了教学的停滞、师生交流的阻断。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师心思不在学生身上,心里想的是教案的下一句话讲什么,而没有用心倾听。[10]
实际上,课堂上学生精彩的发言,甚至是低级的失误都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都是课堂上可遇而不可求的即时生成。作教师的应该善于倾听,及时引导,调整教学。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秋天的怀念》,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时出现了误读,把“她的肝常常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读成“睡不着觉”。执教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字之差。
师:谁听出来了?这位同学在朗读时,改动了课文中的一个字。
生:他把“睡不了觉”读成了“睡不着觉”。
师:真好!你有一双指挥家的耳朵,明察秋毫。大家都来读读看,“睡不了觉”和“睡不着觉”有何异同?这种改动可以吗?(www.xing528.com)
(生边读边悟,然后纷纷举手发言。)
生1:“睡不着觉”和“睡不了觉”一样,都是说无法入睡。
生2:它们不一样,有人身体好好的,也“睡不着觉”,而“睡不了觉”说明妈妈疼得很厉害,疼得她不能睡觉。
生3:是的,我也认为,这个字不能改。“睡不了觉”更能说明妈妈很痛苦。睡觉是一件多么简单多么平常的事儿啊,可妈妈居然“睡不了”。
生4:妈妈太伟大了,剧烈的肝痛让她整宿整宿地睡不了觉,可她想到的还是自己的儿子,还在小心翼翼地关心安慰着自己的儿子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多么坚强、多么无私的一位母亲啊!
就这样,教师及时抓住了学生读错的一个字,巧妙引导学生在疑问中探寻,在对比中体会,从而使学生领会了汉字的精妙,更体悟到母亲的伟大,课堂在自然中走向生成。
3.善于观察
课堂是师生心理交往的场所。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绪、意志等心理品质。成功的教学活动往往伴随着最佳心态的参与产生。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觉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利用这种觉察去创设、去发展能引起学生关心和探索的情境,那么课堂教学便会处于最佳状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侧耳倾听学生的发言,更要瞪大眼睛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尤其是观察学生的眼神。我们要读懂学生的眼睛,读学生清澈的眼睛,了解他的生活实际与单纯经历;读学生渴求的眼睛,了解他希望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读学生热情的眼睛,了解他对课堂的积极参与、对知识的追求向往;读学生迷惘的眼睛,了解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读学生失神的眼睛,了解他精神的疲劳与游离……
笔者曾写过这样一段反思:
有一次,我上《美丽的丹顶鹤》一课,因是借班上课,因此课前就主动找该班的任课教师了解:班上最不爱发言的学生有哪些,平时朗读较差的是谁。课堂伊始,我宣布进行“师生朗读竞赛”,大部分学生都“呱呱呱”地练读起来。可再一审视那几位“重点对象”,果然发现坐在角落的刘津程眼神游离,无所事事地折着书角,似乎课堂与之毫不相关。我悄悄地走到他身边,小声地说:“告诉你一个秘密,老师待会儿会请你跟我一起比赛哦。”他眼神一振,马上开始认真地读书。等学生自由朗读完后,我第一个点了刘津程的名字,请他来读。他读得很不自信,结结巴巴,而且错了好几个字。我却大声地赞扬:“我要向你学习。第一,你是第一个站起来读书的孩子,却能够这么大声地读书,这种勇气我要学;第二,你边读还能边纠正自己的错误,这种认真我要学。其他小朋友呢?你们从刘津程的朗读中学到了什么?”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和激励下,这个孩子眼睛亮了,背挺直了,手举高了。同时,教师对“弱势群体”的这份关注和评价的宽容也给了其他孩子莫大的自信与热情,整堂课师生交流民主、和谐,学习气氛好极了。
4.善于改变
新课标强调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过程,它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但遗憾的是,我们每每听完课后,常听见教师在那里自怨自艾:“我没有完成教案”“糟了,我忘说这句话了”“唉,多好的问题,我当时怎么就把它给放过了,都怪我老担心会漏了下面的哪个环节”……这些话背后隐含的是什么?是这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惯性”的影响至深,无意识地坚持着预设,一成不变地“走教案”。
“走教案”,可能走得精彩,但不一定学得精彩。因为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的图案,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钟启泉)。所以,高明的教师,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教案,而应依学情而变,大胆地改变、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
以下是笔者的一段反思:
记得我在上《狐狸与乌鸦》一课时,原教案在学完课文后有这样一个预设:“学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狐狸说些什么?对乌鸦说些什么?”然后便是教师小结,结束新课。没想到一位学生却说:“这只乌鸦太笨了,不动脑筋,没有《乌鸦喝水》中的那只乌鸦聪明。”听到学生的这番话,我灵机一动,马上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指导学生大胆想象:“假如《乌鸦喝水》中的那只乌鸦飞过来,正好看到这只乌鸦的肉被狐狸骗走以后,它会对这只乌鸦说些什么呢?它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帮助这只乌鸦把肉重新夺回来吗?”如此一改,原本简单的思想性总结谈话变成了新的读写结合训练点,孩子们兴致盎然,当场编出了许多童趣十足的小童话。
过去,我们备课过多考虑教师是怎么教的,备教师的过渡语言、课堂提问、启发引导以及练习设计等。而实施新课程,预设关键在于考虑学生的学习和需要,确定“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师要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二次开发、了解学生、设计课堂环节上。因而,教师在预设时,只需预设各环节的安排、活动的组织等大体轮廓,它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留下足够空间,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生成是随意的,是在刻意预设中的随意生成。善“预设”,巧“生成”,二者结合,方能构成一堂高效的好课。
【注释】
[1]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341.
[2]湖南教育编辑部.苏霍姆林斯基教者思想概述.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120.
[3]孔子.论语.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8:80.
[4]陈昌发.传统阅读教学的智慧汲取.小学语文教学,2006(9).
[5](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10.
[6]周婷.《学记》教育智慧品读.长春:吉林大学出版,2008:44.
[7]吴忠豪.台湾教师如何上阅读课.小学语文教学,2010(8):4.
[8]杨东生.香港语文课里的读写结合设计.小学语文教师,2009(7、8):103.
[9]赵景瑞.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北京教育,2001(8).
[10]吴群.另一只眼看课堂.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