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艺的起源与发展:从宋代到现代

茶艺的起源与发展:从宋代到现代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代之际,“艺”与烹茶、饮茶联系在一起。而且,令人遗憾的是,“茶艺”虽然被提出来了,成为空谷足音,但并没有引起业界的重视,未能得以流行。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与会者普遍认可接受了娄子匡提出的“茶艺”一词,以区别于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综上所述,“茶艺”二字从唐宋至今,不同朝代具有不同的含义。

茶艺的起源与发展:从宋代到现代

早在唐代,“艺”就与“茶”发生了联姻。陆羽《茶经》记载:“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茶”与“艺”同时出现的情况。这里的“艺”,主要是指“种植”之意。

宋代之际,“艺”与烹茶、饮茶联系在一起。陶谷《茗荈录·乳妖》记载,吴僧文了善烹茶,高保勉“延置紫云庵,日试其艺”。陈师道撰《茶经·序》,有“茶之为艺”说。这两处的“艺”,均为“烹茶”“饮茶”之意,可以说开启了后世称品饮茶之程式为“茶艺”的先河。在这之后,“艺茶”之说频频出现。明代,钱椿年编、顾元庆删校的《茶谱》中就有“艺茶”的记载:“艺茶欲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釆,阳崖阴林,紫者为上,绿者次之。”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清任果、常德修《番禺县志》记叙“河南茶”时道:“谓茶产珠江之南,故名。其北土沃而人勤,多艺茶。”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范瑞昂著《粤中见闻》记:“珠江之南有三十三村,土沃人勤,多业艺茶。”清同治十年(1871),李福泰、史澄编《番禺县志》曰:“有河南茶,珠江南岸三十三村,多艺茶。有家园茶,蓼涌南村市头等处,亦多艺茶。”这里的“艺”,又为种植。

由此可见,在古人的心目当中,“艺”字和“茶”字相连时,可以做多种解释,只是根据个人性之所至而用,行文内容不同而异。“茶艺”的部分内容,古已有之,但把它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始于80年前;而将其定名并赋予新的含意,则始于40多年前。“茶艺”一词,首创者应为茶学家胡浩川(安徽六安人)。1940年,傅宏镇辑纂《中外茶业艺文志》,胡浩川教授在为该书作序时写道:“津梁(注:津梁即渡口和桥梁,比喻能起引导、过渡作用的事物或方法)茶艺,其大禆助乎吾人者。”“今之有志茶艺者,每苦阅读凭藉之太少。”他所提的“茶艺”,涵盖了茶树种植、加工和审评之内的各种技艺,但并不包含当代意义上关于茶叶冲泡、品饮及相关礼仪服务之类的内容。而且,令人遗憾的是,“茶艺”虽然被提出来了,成为空谷足音,但并没有引起业界的重视,未能得以流行。(www.xing528.com)

1970年后,台湾一批有识之士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在寻求身份的认同,而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茶文化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1977年,时任台湾“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的娄子匡教授(浙江绍兴人)组织了一个“味茶小集”的茶会,邀来一批茶界人士,推动正确的饮茶方式。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茶道”这个词。但是,另有人指出“茶道”虽然建立于中国,但流传于日本,被其专美于前,如果现在援用“茶道”,恐怕会引起误会;另一个顾虑,是怕“茶道”这个名词过于严肃,不容易被普通大众接受、传播。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与会者普遍认可接受了娄子匡提出的“茶艺”一词,以区别于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他的提议获得大家的赞同。

综上所述,“茶艺”二字从唐宋至今,不同朝代具有不同的含义。当今中华民族正加快复兴,中国茶文化正迎来繁荣的黄金时期,以茶艺的兴起为主要标志,中国茶文化魅力无穷,古老又充满青春活力,将助力我们身心更健康社会更文明,世界更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