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是指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好茶,通常具有独特的外形,突出的色、香、味,优异的品质。我国历代名茶多达数百种。名茶的特点:一是造型有独特风格;二是品质优异,深受消费者青睐与赞赏;三是采制加工技术精,多为手工制作;四是茶树生长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产区有一定范围;五是采制有一定的时间,一般多在清明、谷雨前采制。
我国绿茶中名茶众多,特别著名的有:细嫩炒青中的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六安瓜片、惠明茶、南京雨花茶、老竹大方、古丈毛尖、信阳毛尖、婺源茗眉等,细嫩烘青中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顾渚紫笋、峨眉毛峰、敬亭绿雪、蕈塘毛尖、江山绿牡丹、南糯白毫等,蒸青绿茶中的恩施玉露等。我国十大名茶中的前6种茶都是绿茶,分别是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
1)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是我国第一名茶,素享“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美誉。它集中产于杭州西湖山区的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去栖、虎跑、灵隐等地,这里森林茂密,翠竹婆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沙质壤土深厚,一片片茶园就处在这云雾缭绕、浓荫笼罩之中。
西湖龙井茶总体品质特点为: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钉”,色泽翠绿略黄,俗称“糙米色”;香气高锐持久,汤色碧绿,滋味甘醇鲜爽,叶底细嫩匀齐。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162—92《西湖龙井》,规定了西湖龙井分“狮、梅、龙”3类,每类中依品质高低有特级、上级、1~6级。3级以上外形应有锋苗,无阔条。1级以上外形应挺直尖削、叶底细嫩、多毫或显毫。特级西湖龙井外形应扁平光滑,叶底幼嫩成朵。“狮峰龙井”香气高锐而持久,滋味鲜醇,色泽略黄,俗称“糙米色”。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品饮龙井茶,饮后赞不绝口,兴之所至,将庙前18棵茶树封为“御茶”。如今,这些“御茶”树仍生机盎然,茂密挺拔,供游人观赏。在1985年,“狮特龙井茶”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梅坞龙井”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翠绿。1986年5月,“西湖龙井”被国家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
西湖龙井的采制技术相当考究,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清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佳,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品质尚好,称雨前茶。采摘十分强调细嫩和完整,必须是一芽一叶,芽叶全长约1.5厘米。通常制造1千克特级西湖龙井茶,需要采摘7万~8万个细嫩芽叶,经过挑选后,放入温度在80~100℃光滑的特制锅中翻炒,通过“抓、抖、搭、捺、甩、堆、扣、压、磨”多种手法,炒制出色泽翠绿、外形扁平光滑、形如“碗钉、汤色碧绿、滋味甘醇鲜爽”的高品质西湖龙井茶。
2)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是绿茶中的佼佼者。有古诗赞曰:“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它主要产于苏州西南的太湖之滨,以江苏吴县洞庭东、西山所产为最,已有300余年历史。据《太湖备考》记载:1 300年前,洞庭碧螺峰石壁间,有茶树数株,当地人常饮用此叶。有一天采茶姑娘把茶叶兜入怀中带回,茶叶沾了热气,透出阵阵浓香,人们闻到了便惊呼“吓煞人香”,于是“吓煞人香”便成了这茶的名字。清康熙帝南巡时经过太湖,抚臣宋荦以此茶进献,康熙认为其名不雅,遂更名为“碧螺春”。碧螺春之“碧”者,碧绿之意也;“螺”者,外形卷曲如螺;“春”者,采制于早春也。从此,“碧螺春”被列为朝廷贡品。
碧螺春以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露、白毫隐翠、清香幽雅、浓郁甘醇、鲜爽甜润、回味绵长的独特品质特点而誉满中外。
碧螺春之所以有如此雅名,与它的产地和采制工艺分不开。苏州太湖洞庭山,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宛如一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于湖中的岛屿,两山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茶树又间种在枇杷、杨梅、柑橘等果树之中,茶叶既具有茶的特色,又具有花果的天然香味。碧螺春的采制工艺要求极高,采摘时间从清明开始,到谷雨结束。所采之芽叶须是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制1千克干茶,要这样的芽叶12万~14万个。采摘的芽叶经过一番精细的拣选,达到长短一致、大小均匀,除去杂质,然后投入烧至150℃的锅中,凭两手不停地翻抖上抛,直至锅中噼啪有声;接着降温热揉,使其条索紧密,卷曲成形,并搓团显毫,使其干燥,制成条索纤细、卷曲成螺的茶叶。1982年6月,苏州洞庭碧螺春被全国名茶评比会评为全国名茶。1986年5月,吴县碧螺春被评为全国名茶。碧螺春分为7级,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
3)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堪称“刀枪云集”“龙飞凤舞”,其品质特点为:外形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叶面的色泽苍绿匀润,叶背浅绿,叶脉绿中藏红,茶汤青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入杯冲泡,芽叶成朵,不沉不浮,悬在明澈嫩绿的茶汤之中,似乎有好些小猴子在杯中伸头缩尾。20世纪60年代初,越南的胡志明同志到徽州避暑,临走时特意带回去一包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产于我国著名风景区黄山的北麓,太平县新明乡三合村猴坑、猴岗、颜村等地。茶园大多坐落在海拔500~700米的山岭上,主要分布在凤凰尖、狮形山和鸡公尖一带,由于三峰鼎足,崇山峻岭,林壑幽深,地势险要,故传有猴子采茶之说。这里低温多湿,土质肥沃深厚。山上,常年云雾缭绕,夏日夜晚凉爽,晨起云海一片,浓雾茫茫。山下,太平湖蜿蜒。幽谷中,山高林密,鸟语花香。
太平猴魁的采制时间一般是在谷雨到立夏间,茶叶长出一芽三四叶时开园。采摘时有“四拣”:拣山、拣棵、拣枝和拣尖。分批采摘,精细挑选,取其枝头嫩芽,弃其大叶,严格剔除虫蛀叶,保证鲜叶原料全部达到一芽二叶的标准,大小一致,均匀美观。制作时工艺精巧,杀青是用手炒锅,炭火烘烤,火温在100℃以上;每杀青一次,仅投鲜叶100~150克,在锅内连炒3~5分钟,制作的全过程达4~5小时。猴魁的包装也很考究,需趁热时装入锡罐或白铁筒内,待茶稍冷后,以锡焊口封盖,使远销国外和调运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猴魁久不变质。
太平猴魁为极品茶,依其品质高低分为1~3等或称上、中、下魁。
4)黄山毛峰
据《徽州府声》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禧,兴于明之隆庆。”由此可知,黄山产茶历史悠久,黄山茶在明朝就很有名了。
黄山毛峰是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安徽歙县人,以茶为业,不仅经营茶庄,而且精通茶叶采制技术。1875年后,为迎合市场需求,每年清明时节,在黄山汤口、充川等地,登高山名园,采肥嫩芽尖,精心焙炒,标名“黄山毛峰”,远销东北、华北一带。
黄山为我国东部的最高山峰,素以苍劲多姿之奇松、嶙峋奇妙之怪右、变幻莫测之云海、清冽甘美之山泉闻名于世。明代徐霞客给予黄山很高的评价,“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把黄山推为我国名山之首。黄山风景区内海拔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主产地。风景区外围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现在黄山毛峰的生产已扩展到黄山山脉南北麓的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歙县、黟县等地。这里山高谷深,峰峦叠嶂,溪涧遍布,森林茂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5~16℃,年平均降水量1 800~2 000毫米。土壤属山地黄壤,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气保水,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磷钾肥,适宜茶树生长。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黄山毛峰自然品质风格的形成创造了极其良好的条件。
黄山毛峰分特级、1~3级。特级黄山毛峰又分上、中、下三等,1~3级各分两等。
特级黄山毛峰堪称我国毛峰之极品,其品质特点为:形似雀舌,匀齐壮实,峰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内质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黄片”和“象牙色”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相比有明显特征。
黄山不仅盛产名茶,而且多有名泉。《图经》中写道:“黄山旧名黟山,东峰下有朱砂汤泉可点茗,泉色微红,此自然之丹液也。”名山、名茶、名泉,相得益彰。用黄山泉水冲泡黄山茶,茶汤经过一夜,第二天茶碗也不会留下茶痕。
5)六安瓜片(www.xing528.com)
六安瓜片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书中就有记载。茶叶称为“瓜片”,是因其叶状好像颇大的瓜子。色泽翠绿、香气清高、味道甘鲜的六安瓜片,历来被人们当作礼茶,用来款待贵客嘉宾。明代以前,六安瓜片就是供宫廷饮用的贡茶。据《六安州志》载:“天下产茶州县数十,惟六安茶为宫廷常进之品。”
六安瓜片的产地主要在金寨、六安、霍山三县,以金寨的齐云瓜片为最佳,齐云山蝙蝠洞所产的茶叶品质为最优,用开水沏后,雾气蒸腾,清香四溢,被称为“齐山云雾”。
在炎夏,喝上一杯六安瓜片,会使人感到心清目明、七窍通畅,精神为之一爽。因为这种茶叶具有一定的医用价值,明朝闻龙在《茶笺》里称其为“六安精品,入药最效”。
六安瓜片采摘标准以对夹二三叶和一芽二三叶为主,经生锅、熟锅、毛火、小火、老火5道工序制成。六安瓜片分为1~3级。
六安瓜片的品质特点:形似瓜子形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大小均匀,不含芽尖、芽梗,色泽绿中带霜(宝绿)、香气清高、味道甘鲜。
6)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大别山区的信阳市,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茶园主要分布在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潭等群山的峡谷之间。这里地势高峻,群峦叠嶂,溪流纵横,云雾弥漫,还有豫南第一泉“黑龙潭”和“白龙潭”,景色奇丽。正是这里的独特地形和气候,以及缕缕云雾,滋生孕育了肥壮柔嫩的茶芽,为信阳毛尖独特的风格提供了天然条件。
信阳毛尖一般自4月中旬开采,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为特级和1级毛尖;一芽二三叶制2~3级毛尖。采摘好的鲜叶经适当摊放后进行炒制,经杀青、揉捻,再熟干,使茶叶达到外形紧细、圆直、多白毫;内质清香,汤绿味浓,叶底嫩绿匀整。
7)皖南屯绿
徽州第一山城屯溪,古称昱城,为皖南的繁华重镇。皖南山区所产绿茶大都在此加工和交易,人们称这些茶为青绿茶,简称“屯绿”。其中尤以休宁、歙县的“屯绿”出名,属优质炒青眉茶。“屯绿”依其品种和品质不同,有特1级、特2级、1~4级、不列级品。
屯绿采制精细,鲜叶多为一芽二叶或三叶嫩梢,初制除揉捻工序外,全部在锅中炒制而成。屯绿外形匀整,条索紧结,色泽灰绿光润,香高馥郁,味浓醇和,汤色清澈明亮,是我国炒青绿茶中出类拔萃的品种,是出口绿茶的精品。
屯绿中色、香、味、形具臻上乘的极品特珍特级,条索紧细秀长,芽峰显露,稍弯如眉,色泽绿润起霜,香气鲜嫩馥郁,带熟板栗香,滋味鲜浓爽口,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嫩匀亮。产量只占屯绿的0.5%,极其珍贵。品尝后有“入口浓醇,过喉鲜爽,口留余香,回味甘甜”之感。
屯绿花色品种很多,目前生产特珍、珍眉、雨茶、特贡、贡熙、针眉、秀眉、绿片8个花色,18个不同级别的外销绿茶。
8)云南名优绿茶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云蒸霞蔚,土壤疏松肥沃,特别适宜茶树生长,所产茶叶品质优异。云南的名优绿茶较著名主要有:宝洪茶、南糯白毫、墨江云针茶、昆明十里香、太华茶、早春绿、仓山雪绿、感通茶、大关翠华茶、云海白毫、香归银毫等。
宝洪茶产于宜良县,属于小叶种高香型茶树品种。当鲜叶采下1~2小时即散发出花香,制成的茶香气高锐持久,当地群众形容宝洪茶的香气道:“屋内炒茶院外香,院内炒茶过路香,一人泡茶满室香”,故有高香茶之称。宝洪茶外形扁平光滑,苗锋挺秀,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鲜浓爽口,香气馥郁芬芳,高锐持久。1980年被评为云南省名茶。
南糯白毫产于西双版纳勐海县境内的南糯山,采用云南大叶种鲜叶原料,芽叶肥嫩,叶质柔软,毫毛特显。南糯白毫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有锋苗,密披白毫,香气馥郁清醇,滋味浓厚醇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经久耐泡,饮后齿颊留香,生津回甘。
墨江云针产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此茶1945年开始生产,当时仿照日本蒸青“玉露茶”的制法,1958年开始改用半炒半烘的方法制成,此茶外形条索紧直如松针,色泽墨绿油润,银毫显露,汤色黄亮,清香馥郁,滋味鲜爽,叶底嫩匀。
昆明十里香茶产自昆明。十里香茶历史悠久,早在7世纪的唐代就有栽培,至今已有1 200多年的历史。十里香茶是云南名茶中的珍品,流传有“一杯十里香,满屋都飘香”“吃水要吃吴井水,喝茶要喝十里香”的说法。十里香为高香型中叶种茶树品种,芽叶黄绿,茸毛较多,芽叶采下1~2小时后即散发出浓郁的兰花香。现在的十里香改晒青做法为烘青做法,成茶外形条索紧秀,色泽绿润,锋苗好,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持久,有浓郁的熟板栗香,滋味醇和回甘,叶底嫩匀绿亮。
太华茶系历史名茶,在《徐霞客游记》中已有记载。1983年春,凤庆茶厂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顺宁丛茶和凤庆变种茶细嫩的一芽一叶开展和一芽二叶初展为原料,用烘青制法制成,其品质特点为:外形条索紧直,锋苗秀丽,色泽绿润,银毫显著,内质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回甘,香气高锐持久,叶底嫩匀。
名优绿茶都是由细嫩的芽叶精制而成,一般都具有“色绿、香幽、味醇、形美”4个特点,正确的冲泡方法可让这四大特点淋漓尽致地显示出来,使人得到审美的充分享受,所以名优绿茶用于茶艺表演的很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