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情人”,作为杭州两岸文化交流中心两岸艺术家驻站计划的联展,似乎天然就是一个联合体的开端。这是怎样的一个开端呢?
在布朗肖的《不可言明的共通体》一书里,布朗肖沿着好友巴塔耶、南希对于“共通体”的阐释,再次回应了何为“共通体”以及“共通体的极限”这些问题。他写道:
共通体:一个独特而意义非凡的字眼,一个并置了社会组织、政治团体、种族或血统以及书文、写作、情人等诸多领地的共在。现代“共通体”思想的发端,首先紧系着一种政治紧迫性。正是现代世界中共通体的“分裂、错位或动荡”(南希),诸如共产主义/共通体主义演变为一种灾异等,引发了思想家们的迫切发思。
我们显然明白,他们所阐发的“共通体”,重点非“共同”之“同”,而是“一个存在”,一个“不充分的存在”,一个“为了存在,走向他者”的存在。它非实体化,更拒绝让成员融入高度统一的整体。对共通体的迫切要求使每一个个体体验到自身的孤独,从而走向他者,直面生存中的不可能性——作为存在之疾病的“死亡”。
胡婧璇《无耻》(布面丙烯,80cmx100cm,2015年)
对“共通体”这个非政治学意义而站位在哲学或艺术意味的提法虽不算熟知,也应非全然陌生。我们很容易想起康德在论述审美判断的普遍有效性的时候,设定了一个基础,那就是“共通感”。他据此提出一个很有名的观念,认为纯粹的审美判断的普遍性有一个人性的基础,其称之为共通感。然而启蒙的理性带来的,是福柯质疑的理性精神的过度使用,“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无疑普遍地妨碍了我们真正地、深刻地质疑合理化与权力的这种关系”,那些过度的权力欲治理化的出现,应由理性本身负起历史责任。所以“共通体”恰是产生在对“共同体”的反思之下,它指向的,是“人与人的汇聚”这一最质朴的含义,是“向着他人的在场”这一最原初的境遇,不是同一性与总体性的某种主体,而是对不可还原、不可取消的间隔与差异的感受,是差异之间的交互敞开、牵引、触发、渗透、感通与生成。(www.xing528.com)
此次的展览,汇集了自2015年杭州两岸文化交流中心驻站艺术家计划开始以来入驻的7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以及本地数位艺术家的绘画、装置、剧场和实验动画。我们意图勾画出驻站艺术家与本地艺术生态的交融,在一个状如集市(agora)的空间里,跨越地域、身份、年龄、性别,分享、交流不趋同的话语,在感知他者的同时让自身经受他者的质疑、拆解与呼唤,出离于自身之外,将自身的生命暴露给他者,让与给倾听与凝视,让彼此生命在交互激发与感通中产生无尽的言说,达成一个“共通体”。而这一切的发端,在于汇聚于此的各位创作者秉持的“独一性”,一种难得保有的“直言”之能力。恰恰是这样一种近乎零度修辞的直言,才具有强化听众情绪的感染力,才使古希腊时期的Agora广场成为后世人想一再重返的原点。
罗逸《被困的世界》(布面油画,180cmx110cm,2016年)
布朗肖在他书中的第二部分,以杜拉斯的文字《死亡的疾病》拎出“情人共通体”一词,进一步具象化“共通体”这一话题。布朗肖说,在爱情里,你的存在将被经验为“一种彻底破碎的生存”——你将发现持存为自身的不可能性,你将陌异于你自己。这便是自我在朝向他异性深渊的跳跃中所遭遇到的死之绝境,这样的跳跃被布朗肖称为“致死的一跃”。这也是我们此次展览的真心所在,意图以一个汇集架上绘画、装置作品、肢体剧场、实验动画的小型展览,犹如杜拉斯对爱情的记述,来记述我们的“共通体”。“情人的共通体”源自差异之间原初的吸引与欲望,那不可共有之物的陌异性,恰恰奠定了这个永远临时的、已荒弃的共通体。而展览带来的展示性,在作品祭出的不同维度交织下到达的临时在场性,更有文学文本达不到的一种考察和表达当代变动的具身性,打开一种研究的脉络与视野。在这个共通体中,每一个存在通过他者走到存在之尽头,而自我与他者根本的不对称性、绝对的陌异性则铸成了它,也带来它随时的消逝。杜拉斯记述的绝对的情人,就此成为布朗肖阐释他无法言明的,以永远的缺席为共在的“共通体”的绝好材料:
“你不会认识她,虽然同时在什么地方见过她,在旅馆中,在马路上,在列车里,在酒吧里,在书里,在电影里,在你自己身上……”
潘子申《蜕》(装置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