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韩信废王为侯:悲喜交织的岁月

韩信废王为侯:悲喜交织的岁月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韩信废王为侯后的一段也应该是市面上流传的完整故事,但并非真实历史场景。韩信对刘邦的不爽,借这个机会表达了出来,而刘邦对韩信的冒犯也一笑了之。因此,强势的刘邦可以容忍韩信的冒犯,而处在不爽位置的韩信也知道他的冒犯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不冒白不冒。联系韩信被擒的场景,韩信对刘邦的不恭是有前科的。

韩信废王为侯:悲喜交织的岁月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淮阴列传》)(www.xing528.com)

韩信废王为侯后的一段也应该是市面上流传的完整故事,但并非真实历史场景。原因很简单,其曰“信知汉王畏恶其能”,此前已称刘邦为高祖、上,这个片段里亦称上与陛下,突然冒出汉王称谓,显然是采自成型文本,就如锺离眜事件一样。除了韩信的传记外,汉定天下后提到刘邦都称上或高帝高祖,只有此处用了汉王。又比如,涉及到樊哙的事,就更像是传说而非事实。在现有史料中,樊哙似乎从来就没有隶属过韩信,像刘邦擒韩信前征求诸将意见,诸将曰:“亟发兵竖子耳。”说这话的可能就是樊哙,因为日后吕太后欲征匈奴,樊哙主战时就是操这副腔调。云梦擒韩信,樊哙也在场,当然,在场的武将不止他一人,郦滕灌靳等均在。所以,虽然不能据此就将鼓动武力解决的提议坐实给樊哙,但因此而指出其对韩信的恭敬可信度不高还是可以的。“亟发兵竖子耳”这个句式,在黥布反的时候也表达过,看来刘邦朝中好大言谵谵者人数不菲啊。这个记载也交代了“多多益善”这个成语的出处,此典故产生于刘邦与韩信的一次私下里议事。在这次私下议事里,刘邦与韩信讨论了手下将领才干之优劣。这个片段固然生动,但不是没有可推敲处,因为韩信还没有条件与刘邦讨论刘邦部将的情况,毕竟很多将军与韩信没有共事的经历,韩信又怎么可能了解。虽然这个片段不能完全采信,但也表明刘韩二人的关系还算熟络,没有搞得很僵。因只要刘韩两人能私下里讨论这种事情,足见刘邦没拿韩信当外人,还是属于非常信得过的。而韩信对刘邦的回话也非常随便,且没有顾忌。此情此景也表明在只有两个人的场合,不太注重上下尊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使是失意的韩信在与刘邦的交往时也是非常坦然不拘,一些不能放上台面的话,也可以无所顾忌地讲了出来。韩信对刘邦的不爽,借这个机会表达了出来,而刘邦对韩信的冒犯也一笑了之。另外,虽然韩信说刘邦不善将兵,但也认可其能将十万,而到了十万这个层面,已不能算不善了。至于善将将这一点,韩信与刘邦的差距就非常大了。前面说过,韩信带兵数年,没有培养出任何一个高级将领,此事颇为可怪。韩信的言论也表明,他对刘邦本人是服气的,他坦陈输给刘邦的原因,实际上也是表明了他自己是绝无反意的。因此,强势的刘邦可以容忍韩信的冒犯,而处在不爽位置的韩信也知道他的冒犯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不冒白不冒。联系韩信被擒的场景,韩信对刘邦的不恭是有前科的。因为废其王位的罪名是刘邦方面捏造的,这就算刘邦有小辫子让韩信抓住了,所以韩信在有机会可以表现不尊重时,也趁机流露一下。他的不上朝及不参与刘邦的出征,都应该算这类行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