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韩信在平定三秦中的不足之处

韩信在平定三秦中的不足之处

更新时间:2025-01-12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定三秦乃至东征伐楚的过程中,我们完全看不出淮阴侯韩信的任何作用。再强调一下,后世的演义都以为韩信在定三秦的过程中居功至伟,但据菜九的综合考察发现,韩信在击三秦过程中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就没有值得被历史记上一笔的记录。之所以韩信在定三秦一役中没有可圈点处,大概跟他担任治粟都尉一职有关,所以刘邦没有安排任何作战任务给他。

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淮阴侯列传》)

因为定三秦战争的发动紧接着拜将台事迹之后,而且列传又是如此表达,人们会以为定三秦是韩信的谋划,进而认为是韩信指挥了定三秦之战。《高祖本纪》也有“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的记载,像极了是对《淮阴侯列传》的记载相呼应,但既没有提韩信的指挥作用,也没有明确是哪个韩信。《淮阴侯列传》的叙述也很耐人寻味,“部署诸将所击”的功能主体是刘邦而不是韩信,这就奇怪了,既然已委韩信予重任,“部署诸将所击”就应该是韩信的本职工作,否则拜将作什么用?还定三秦是刘邦得天下的最重要步骤,因为这个战役不完成,后面的一切就无从谈起。而享有如此崇高地位的淮阴侯韩信,如果在此役中没有表现的话,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啊。但是,遍考史料,找不到韩信在此役中的丁点痕迹。大概因为没有看到韩信在定三秦中的作用,司马迁也没有把握,所以在这几个地方都以模棱两可的提法概之。其实,在《高祖本纪》中韩信至此还没有正式出场,因为淮阴侯韩信名气大,所以见到韩信二字,后人便想当然地将其归之于淮阴侯韩信。刘邦出蜀汉的实际情况可能是受到韩王信意见启发。在《高祖本纪》的上述记载之前,即于“韩信说汉王曰”云云之间加入了一段项羽及诸侯的动态,故其“汉王用韩信之计”,情理上应该是韩王信。其实,即使没有韩王信提议,刘邦也不会甘心困居于汉中,打出去是应有之义。之所以这样记载,旨在不抹杀韩王信之功。

在定三秦乃至东征伐楚的过程中,我们完全看不出淮阴侯韩信的任何作用。至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什么的,就更是传说了,无论《史记》《汉书》,都没有这种记载,完全是后人敷演出来的故事。实际上三秦军堵塞了入关栈道,刘邦就准备撤兵了,听了赵衍的指点,找到一条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小路才完成进军。《功臣表》记曰:“(须昌侯赵衍)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而且此人在汉定天下之前,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功劳,仅凭这一条功劳得以封侯,说明这个功劳非同小可,也表明刘邦于人之功无所忘的特点。所以,这种貌似跟韩信有关的定三秦故事,不过是个子虚乌有的传言,就这样一个传言,也让菜九残忍地把它给否决了。

再强调一下,后世的演义都以为韩信在定三秦的过程中居功至伟,但据菜九的综合考察发现,韩信在击三秦过程中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就没有值得被历史记上一笔的记录。何以如此,即使按菜九的推测,韩信是作为战略人才受到汉集团的重用的,怎么可能在汉集团最重要的军事行动中被闲置?之所以韩信在定三秦一役中没有可圈点处,大概跟他担任治粟都尉一职有关,所以刘邦没有安排任何作战任务给他。这样的安排造成了韩信与烽火连天的战事隔了一层,没有被记录也很正常。提示一下,参与某事而没有得到记录,表明参与者在此事上乏善可陈,这在传记中是常用做法。

附 平定三秦史料汇集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后于沛。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高祖本纪》。

(汉元年八月 济北)属齐。(章)邯守废丘,汉围之。(塞王司马)欣降汉,国除。(翟王董)翳降汉,国除。臧荼击(韩)广无终,灭之。韩王郑昌始。项羽立之。(汉元年九月 塞)属汉为河南郡,(翟)属汉为上郡。(汉二年十月)(汉)王至陕。(考证十月上脱二年两字。)(汉二年十一月·雍)汉拔我陇西。(汉二年十二月)(雍)汉拔我北城。(考证案《高纪》,陇西、北地,已于汉元年八月先拔之。表于为之十月书拔北城,俱误城当作地。)《秦楚之际月表》。

(萧何)备守蜀及关中。(信武侯靳歙)以骑都尉定三秦。(阳陵侯傅宽)(曲周侯郦商)(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颍阴侯灌婴)(成侯董渫)(东武侯郭蒙)(贳侯吕)(海阳侯摇毋馀)(曲成侯蛊逢)(柳丘侯戎赐)(昌武侯单甯)(高苑侯丙倩)(宣曲侯丁义)(绛阳侯华无害)(东茅侯刘钊)定三秦。(周吕侯吕泽)(芒侯昭)还定三秦。(阳都侯丁复)定三秦,别降翟王。(都昌侯朱轸)以骑队卒先降翟王。(魏其侯周定)定三秦,迁为郎中骑将。(乐成侯丁礼)定三秦,侯。(蒯成侯周緤)定三秦。食邑池阳。(平棘侯执)斩章邯所署蜀守。(中水侯吕马童)以郎中骑将汉王元年从起好畤。(吴房侯杨武)以郎中骑将汉王元年从下邽。(襄平侯纪通父纪成)定三秦,功比定平侯。战好畤死事。(高陵侯王周)以骑司马汉王元年从起废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高皇帝元年)秋,(汉王)还定雍。丞相萧何守汉中。《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www.xing528.com)

荆王刘贾者,诸刘,不知其何属初起时。汉王元年,还定三秦,刘贾为将军,定塞地。从东击项籍。《荆燕世家》。

从还定三秦,初攻下辩、故道、雍、斄,击章平军于好畤南破之。围好畤,取壤乡。击三秦军壤东及高栎,破之。复围章平。章平出好畤走。因击赵贲、内史保军破之。东取咸阳。更名曰新城。参将兵守景陵二十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参。参出击,大破之。赐食邑于宁秦。参以将军引兵围章邯于废丘。《曹相国世家》。

还定三秦至秦。赐食邑怀德。攻槐里、好畤。最。击赵贲、内史保于咸阳。最。北攻漆,击章平、姚卬军,西定汧,还下郿、频阳。围章邯废丘,破西丞,击盗巴军破之。攻上邽,东守峣关。转击项籍。攻曲逆。最。《绛侯周勃世家》。

(樊哙)还定三秦,别击西丞白水北、雍轻车骑于雍南,破之。从攻雍斄城先登。击章平军好畤,攻城先登,陷阵。斩县令丞各一人,首十一级,虏二十人。迁郎中骑将。从击秦军骑壤东。却敌。迁为将军。攻赵贲,下郿、槐里、柳中、咸阳。灌废丘。最。至栎阳。赐食邑杜之樊乡。(郦商)以将军为陇西都尉。别将定北地、上郡,破雍将军乌氏,周类军栒邑,苏驵军于泥阳。赐食邑武成六千户。(夏侯婴)还定三秦。(灌婴)从还定三秦,下栎阳,降塞王。还围章邯于废丘。未拔。《樊郦滕灌列传》。

(傅宽)从定三秦,赐食邑雕阴。(靳歙)从定三秦。别西击章平军于陇西破之,定陇西六县。所将卒斩车司马、候各四人,骑长十二人。《傅靳蒯成列传》。

《淮阴侯列传》略。

五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雍王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战好畤,又大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如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地。九月,汉王遣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从南阳迎太公、吕后于沛。羽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高帝纪》。

板楯蛮夷者,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群虎。数游秦蜀巴汉之境,伤害千余人。昭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赏邑万家,金百镒。时有巴郡阆中夷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楼射杀白虎。昭王嘉之,而以其夷人,不欲加封,乃刻石盟要,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算。伤人者论,杀人者,得以倓钱赎死,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夷人安之。至高祖为汉王,发夷人还伐三秦。秦地既定,乃遣还巴中,复其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余户乃岁入賨钱口四十,世号为板楯蛮夷。阆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俗喜歌舞,高祖视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遂世世服从,至于中兴。《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汉高祖自蜀汉将定三秦,阆中范因率賨人以从帝,为前锋。及定秦中,封因为阆中侯,复賨人七姓。其俗喜舞,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名曰巴渝舞。舞曲有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辞本歌曲,总四篇。其辞既古,莫能晓其句度。魏初,乃使军谋祭酒王粲改创其词。粲问巴渝帅李管、种玉歌曲意,试使歌,听之,以考校歌曲,而为之改为矛渝新福歌曲、弩渝新福歌曲、安台新福歌曲、行辞新福歌曲,行辞以述魏德。黄初三年,又改巴渝舞曰昭武舞。《晋书·乐志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