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彊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检点一下这段时间韩信事迹,可将其主要环节归纳成:为连敖。坐法当斩。夏侯婴言于上。上拜为治粟都尉。萧何追韩信及拜将台对话。整体上来看,是个精彩的故事,但未必是真实的历史场景。其中的不合理因素太多了,要让人不怀疑亦难矣哉。
韩信离开项羽,才开始了传奇之旅,史称亡楚归汉。《高祖本纪》记:“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韩信大概属于后一种人,即非受项羽指派者。《功臣表》称至咸阳亡,不如列传准确。韩信跟随的楚军应该在鸿门宴之后就进抵咸阳,然后才能开始为期长达四个月的分封,韩信不可能在分封的事还刚刚开始、甚至没有开始的时候选择归汉。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汉王入汉一事,菜九感到非常奇怪,怀疑是误记,很可能是跟后面的“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弄混了。因为这三万人到底是成建制入汉,还是打散了混编入汉军,没有交待。成建制如何安置处置,混编又有什么意图,让人一头雾水。若让菜九下一判断,则史料所记的那个三万人,极可能是留在三秦的军队。项羽分封时将关中一分为四,三秦将之外,刘邦也算是关中,所以这三万人是留在关中的,与刘邦无关。题外话是,项羽留下来的这三万人负有帮助与监视三秦的双重职责,但效果未必好。因为暴秦灭亡了,这些楚人也有东归的念头,无论是帮助还是监视,他们的积极性都不会太高,这也是日后汉定三秦特别顺利的原因所在。经甄别,应该不存在项羽派三万人入汉一事,则韩信之入汉确实是如列传所说是“亡楚归汉”。理由很简单,韩信在项羽那里没有前途,所以要另寻出路。亡楚归汉是当时的一种潮流,是一种人心向背的具体表现,故而韩信的亡楚归汉也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的行为。
韩信选择亡楚归汉,除了对在楚感到没有前途外,也与其对刘邦的好感有关。对刘邦有好感在那个时代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韩信则因为多次亲见刘邦,其好印象来源直接,而不是随大流式的盲从选择。按传记所记韩信的履历,在楚期间他始终在楚之统帅部工作,对刘邦应该有多次照面,只不过韩认识刘,而刘未必认识韩。自从刘邦于秦二世二年五月与项梁合兵,刘邦也算是频繁出入于楚军统帅部的人,重大活动有借军攻丰与共立楚怀王。人在项梁大营的韩信应该多次亲眼目睹刘邦的风采。刘邦从来都是人气王,很能吸引人们的关注,韩信对刘邦的印象也绝对差不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韩信也是亲眼见证了刘邦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过程的人。项梁死后,韩信又成了在项羽身边的人,鸿门宴时他应该在场,刘项商讨分封诸侯时二人会经常碰面,韩信也会多次见到刘邦,当然还是韩认识刘而刘未必认识韩。关于刘邦的事迹及长处,韩信所知远比我们后人包括司马迁在内要多得多。根据自己的了解,韩信判断到刘邦处会有好的前途,所以才会有日后的亡楚归汉之举。
韩信到刘邦阵营又“未得知名。为连敖”与《功臣表》“为连敖典客”小有出入,也许连敖是职阶,典客为具体工作。连敖这个官衔是什么意思,相当于什么职位,连百度也是一笔糊涂账。有称其为“楚官有连尹、莫敖,其后合为一官名”,恐不确。关于典客,百度百科称:“典客,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汉朝沿袭。掌管王朝对少数民族之接待、交往等事务。”如果韩信的连敖只是个低级职位,典客之职能显然非其所能行使。之后韩信为治粟都尉是不是有接交宾客的职责,因为他来自项羽阵营,可以做统战工作。究竟如何,待考。
汉功臣里以连敖职位在起义之初就加入者为数不少,感觉是个较低职阶。菜九以往的考证,根据樊郦滕灌曹周的晋升职阶中没有连敖一职,而将此职务归于吕泽部所特有。拙作《略论汉定天下过程中的吕氏武装》对此曾有专论,现节略如下:
《功臣表》中有一个称呼曰“连敖”屡屡出现,笔者以为此官职属于吕泽所独有(或其部以此官职命名者众多)的可能性较大。《惠景之间侯者年表》中有俞侯吕它父吕婴以连敖从高祖破秦,日后,又因与吕氏有牵连受诛。这人极可能是吕泽的部下甚至族人,该表又称此人功比朝阳侯。而朝阳侯华寄又恰好是以连敖入汉。所谓功比某人,往往表明两者经历战功相似,有较多的可比性。《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就称,河陵侯郭亭“定三秦,属周吕侯”,透露出郭亭的早期归属或就是吕泽部下,而这个郭亭也是连敖身份,此外,还有柳丘侯戎赐、隆虑侯周灶、广严侯召欧、祁侯缯贺及煮枣侯赤也是连敖身份,再有就是入汉后的连敖韩信。
根据这么多连敖集中于吕泽一脉,所以可以大致断定,韩信入汉之初加入的是吕泽部。韩信入汉,肯定想一下子就投靠到刘邦的主体内,但在入汉的洪流中,想一下子就找到刘邦可能也不容易,所以韩信就找了个方便的军队先加入了再说。因为不加入的话,连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这支军队是吕泽部,吕泽部也很大,是不是加入到陈豨所部,也很难说。
刘邦集团以刘邦为主,但吕后之兄吕泽也在刘邦起事的同期拉起一支队伍,算是刘邦的盟军,有自己的独立官职系统,刘邦部实行的是秦制,吕泽是楚制,连敖似乎为其特有。入汉之后,刘、吕两部应该合为一体了,届时该职衔为两部所通有,亦属寻常之理。但韩信这种没有来历的人,一上来就任此职,又像极了刘邦的做派——你原来是什么官衔,加入时仍然是什么官衔,大概连敖一职,与郎中相当。果然如此的话,则吕泽的做派与刘邦相同。
韩信犯死罪被监斩的夏侯婴救下一事,故事性太强,不像是真实发生的事。夏侯婴的传记没有提及此事,不代表没有发生,但此事过于离奇,可能是出于神话韩信才能而人为编造的。刘邦拜韩信为治粟都尉,应该是上述故事以后的事。上述故事有假,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逻辑关系应该如此,这提示刘邦肯定与韩信见面了,而且有好感,否则韩信一个新人,寸功没有,怎么可能呢?治粟都尉已是高级干部了,比曹无伤那个左司马还要高很多。需要特别提一下,都尉虽然没有大将威风,但这个职位确实不低,靳歙定三秦时也就是骑都尉,郦商也就是陇西都尉,所以这种职位是可以委以重任的。陈平在项羽处受重用,其职务也就是都尉,击降殷王这种大功劳,也就被拜为都尉。可见都尉一职确实可以有很大担当的。韩信出任此职,应该是刘邦的钦点,表明刘邦对其才能的认可,韩信应该不会有什么不满。
日后陈平见汉王的事迹或者可以作为韩信事迹的借鉴。陈平也是亡楚归汉,是因魏无知求见的汉王,然后主动要求向汉王禀报楚方情报,得到汉王的信任。前面说过,韩信不可能坐等刘邦来安排自己,一定是主动沟通的。因为有个人追求的韩信如果真有什么高见的话,他完全可以直接找到刘邦面谈,而且刘邦并不难见到,估计还是欢迎此类面谈的,尤其像韩信这样在项羽身边待过的人,更是刘邦亟需晤谈的对象。韩信离开项羽到刘邦处找机会,憋了一肚子话,应该比较迫切,不会有过多的等待。虽然韩信起先加入的不是刘邦主体,但在汉中这个狭小的地方,韩信很容易就能找到刘邦。何况韩信既然可以数与萧何语,为何不能直接找刘邦,萧何可能要比刘邦忙得多啊。韩信有数次向项羽进言的记录,在迫切需要找出路的情况下,直接向刘邦进言,是个合理而行得通的举动。明显的例子有郦生、韩王信、陈平、娄敬,都是因为单独找刘邦进言而受到重用的。我估计,韩信那个治粟都尉,就是与刘邦会面的结果,也完全符合刘邦的一贯做法。而无论是夏侯婴还是萧何举荐,都比不了韩信迫切心情真实。所以韩信更可能是自己而不是通过萧何找到刘邦。所以韩信这段历史不妨略去处斩的情节,略去夏侯婴这个中间人,是从连敖岗位上向刘邦直接进言,受到重视而提升,也提示两个人一下子就很投缘。(www.xing528.com)
治粟都尉,百度百科称:“汉初官名。汉武帝时又名搜粟都尉。掌管生产军粮等事。韩信曾任此职。”搜遍网络,治粟都尉也只有韩信一人。表明史料中韩信是首位、也是唯一一位担任此职之人。此前没有此官职,此后亦不见此官职,如果是刘邦为韩信特设的,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因人设事,足见刘邦待韩信不薄啊。估计韩信任此职后,划归萧何领导。日后吕后设计杀害韩信就通过萧何诱捕,提示韩信与萧何有良好的工作关系。
其实,夏侯婴举荐本身就很可疑,因为韩信的新职务也不是夏侯婴所能决定的,肯定是刘邦决定的,这意味着刘邦是与韩信见过面谈过话,因刘邦对韩信对话满意,才会有这样的结果。但这段记录对刘韩应该有过的这场会面含糊其辞——“(夏侯婴)言于上。上拜为治粟都尉”——企图蒙混过关,其目的或者是为后面出现的刘韩会面留有余味。我想,这次刘韩会面韩信到底说了什么,历史没有交待,估计谈话内容也出不了拜将台对话范围,韩信又哪能为历史性的刘韩对话设计两套说辞。另外,如果根本不存在处斩之事,则韩信是从吕泽部主动找刘邦进言的。韩信被授予治粟都尉后,可能就离开了吕泽体系,成为萧何的部下。
韩信入汉即受重用这一事实,本身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韩信在项羽处默默无闻,入汉不久就受到赏识,又怎么会逃跑呢。试想,寸功没有,仅通过主动进言,就受到刘邦赏识而重用的韩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逃跑,也太有损韩信的光辉形象啦。求仁得仁,又何跑焉。韩信的跑很关键,如果韩信不跑,就用不着萧何去追了。但问题在于韩信会跑吗。所以套用黄永胜针对九一三事件的感叹,韩信啊韩信,你跑什么跑。真是害死人拉。
附 韩信入汉与拜将的时代背景
韩信入汉是在诸侯相王之后,刘邦以汉王归封汉中巴蜀的时候。
楚怀王心发起与秦决战之初即有号令,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由于楚为反秦盟主,此号令对所有反秦武装有效。汉元年十月,率先杀入关中的刘邦所率楚军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取得了王关中的权利。项羽在秦二世三年七月,接受秦将章邯及秦军野战主力投降,旋即封章邯为雍王,亦即关中王之意。项羽此时为诸侯上将军,相当于天下反秦武装力量的总指挥。所以项羽入关后,不愿意遵守楚怀王的约定,准备与刘邦火并。刘邦情知不敌,便让前来搭救张良的项羽叔父项伯转达让项羽处置关中的归属的意愿,于是便有鸿门宴的签约过程。双方接洽的结果,便是刘邦最终只得到关中的汉中巴蜀三郡(签约当时可能汉中还不在内)。《秦楚之际月表》称“羽背约,分关中为四国”,汉即为其一。这是项羽曲解关中之约的手段。菜九做《千古不散鸿门宴》揭示过这一流程的内在隐秘。网络搜索非常方便。为什么史书上没有明写,是因为日后刘邦悔约定三秦且东征,胜利的一方有意识地将这样的过程掩盖起来了。
据《秦楚之际月表》,当时的分封形式是这样的:(汉元年正月)义帝元年,诸侯尊怀王为义帝。1.(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2.分(楚)为衡山。3.分(楚)为临江。4.分(楚)为九江。5.(赵)更名为常山。6.分(赵)为代。7.(齐)更名为临葘。8.分(齐)为济北。9.分(齐)为胶东。10.分关中为汉。11.分关中为雍。12.分关中为塞。13.分关中为翟。14.燕。15.分(燕)为辽东。16.(魏)更为西魏。17.分(魏)为殷。18.韩。19.分(韩)为河南。
项羽给自己分的地方最大,又不让韩王成归封,把魏豹西迁,韩魏二地也入其掌握。汉开始东征后,项羽又任命郑昌为韩王。分封之后旋即出现的战乱都与这次分封不公有关。起先分给刘邦的只有巴蜀二郡,经张良活动,又将汉中分给刘邦。刘邦怎么能咽下这口气,打回三秦也是应有之义。原齐王田市被迁为胶东王,其相即其叔田荣不接受这样的安排,杀了田市、田安,又逐走前来就封的田都,一统三齐。陈馀逐走张耳,一统赵代。
分封格局示意图(源自网络,不甚准确。各国地盘位置大小也只能作为参考)
项羽东归彭城,留下三万人在关中,即有助三秦将守备关中,又兼监视之功。而将三秦将的克星刘邦安置在汉中巴蜀,以令三秦将不敢造次。这样三秦与汉成相互制约的格局。然后又在关中到彭城的路上北线(函谷关线)安排了对楚感恩戴德的河南、殷国,不封魏豹,将梁地据为楚有;南线(武关线)安排了临江、衡山、九江国,而且不安排韩王成归封,韩国也成了楚之势力范围。所以对汉的封堵应该是万无一失的。项羽的安排是否奏效,参见“8.韩信在汉王东征过程中没有作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