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支持保护是指在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的条件下,政府为加强农业综合实力,确保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采取的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目的是保护农业免受国内其他行业的冲击,同时也免受国际市场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不断得到加强。但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水平还很低,支持保护机制还很不完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必须尽快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些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12]:
1.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增加“三农”支出。公共财政要坚持把“三农”作为支出重点,优先保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拓宽“三农”投入资金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各行各业制定发展规划、安排项目、增加投资要主动向农村倾斜。引导国有企业参与和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采取投资筹资、捐款捐助、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在农村兴办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文化旅游体育等各类事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管护费用补助等政策。落实公益性捐赠农村公益事业项目支出所得税前扣除政策。鼓励企业以多种投资方式建设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
2.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按照稳定存量、增加总量、完善方法、逐步调整的要求,积极开展改进农业补贴办法的试点试验。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办法,继续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强化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3.加快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商品粮生产大省和粮油猪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降低或取消产粮大县直接用于粮食生产等建设项目资金配套。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继续执行公益林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建立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和蓄滞洪区生态补偿机制。支持地方开展耕地保护补偿。
4.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落实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加大各级政府水利建设投入,落实和完善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资金政策,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加大征收力度。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建设标准,探索监管维护机制。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对具备条件的项目,实施法人责任制和专员制,推行农业领域国家科技报告制度。明晰和保护财政资助科研成果产权,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发展农业科技成果托管中心和交易市场。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和技术集成推广力度,推动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继续开展高产创建,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和农民技术培训力度。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将农业作为财政科技投入优先领域,引导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进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高校在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中的作用。
6.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推行种子企业委托经营制度,强化种子全程可追溯管理。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机插秧、机采棉、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积极发展农机作业、维修、租赁等社会化服务,支持发展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
7.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着力加强促进农产品公平交易和提高流通效率的制度建设,加快制定全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规划,落实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覆盖全国的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健全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体系。加快发展主产区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产地小型农产品收集市场、集配中心建设。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建,加快邮政系统服务“三农”综合平台建设。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清除农产品市场壁垒。(www.xing528.com)
材料阅读:
韩国农业资源稀缺,是世界上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随着韩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也遇到了总体经济份额下降、农业人口减少和老龄化严重等问题。韩国政府为此加大在政策、资金、劳动力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业向现代化和亲环境方向发展。
多渠道保证农业资金
早在新村运动时期,韩国政府就积极兴修灌溉设施和排水沟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以预防农业自然灾害;同时进行农村道路拓宽,推进耕作道路机械化,提高农产品运输的效率。
近年来,韩国发起“一社一村”运动,就是一家公司、企业自愿与一处农村建立交流关系,对其进行“一帮一”的帮扶支持。三星、现代、韩国电力、韩国通讯等大型企业,都带头支持农村建设。这也是工业发展之后反哺落后的传统农业的一项举措。另外,政府还规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废除农用耕地购买面积上限,设立农庄法人以大规模耕作土地,扶持农村第三产业,大力发展观光度假旅游等。
在韩国,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和为农户打开吸纳资金的窗口措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的地方自治团体、农业政策资金管理团、融资机构、农协银行等基金管理机构,以及农协、农渔村公社、农信保等多样化的组织机构为农业政策资金提供资金支持。
除了直接的资金支持以外,农协中央会地区组织、山林组织、基金管理的流通公社、农村公社也提供直接贷款业务,而且贷款窗口都秉承开放方针。同时,商业银行也逐步涉及农业贷款业务。这些组织部门的资金支持行为可以说是民间资金的“二次保障”。在支农资金来源比重上,政府和民间基本各占一半。
提高劳动力素质
为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韩国政府鼓励农民走出国门,到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如资助农民到欧洲学习兰花种植技术,到以色列学习无公害黄瓜种植技术。此外,农村振兴厅还定期派出技术指导员,将最实用的农业技术和经营方法传授给农民,并构建了集农民、技术指导员和农业经营专家为一体的帮扶体系。
保证农业生产中的青壮年资源也是一项重要任务。韩国政府为此实施了“产业技能人员”制度,即青年在农村连续务农三年以上即可免服兵役,鼓励青年劳动力流向农村。另外在韩国读农业大学不仅能基本免除学费,而且比较容易获得高额奖学金。
鼓励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
为保护环境,生产安全的农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韩国将环境友好型农业定为未来发展的方向。韩国政府在1997年12月就颁布了《环境友好型农业推进法案》,并于2001年1月修改为《环境友好型中长期计划》,明确了环境友好型农业概念、发展方向以及政府、农民和民间团体应履行的责任。韩国政府近年来首先采取措施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对家畜粪便进行管理等方式来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其次是引进有力的直接支付制度,目的是使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农户受到激励。韩国近年来重视对环境友好型农业的直接支付力度,目前直补占韩国政府农业投融资额的比率已超过20%,约占农民收入的10%。
韩国重视农业科技投入,近年来,韩国的农业科研部门广泛收集、存储和管理新品种、海外种子资源及农作物的优质品种,并对优质农作物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以开发出既适合本地生产、又符合消费者口味的高品质农作物。另外,韩国农业科研部门还加强了农业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普及各种农作物栽培作业的环保农业技术标准;开发各类环保型农药、肥料,保持了农村环境的洁净。而这些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预算的农业科研成果,不论是新的品种还是新的栽培技术,都要上缴给农林部,然后由农林部按成本价转让给农民使用,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又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2013年12月3日第9版,记者:杨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