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文化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小学生孝道教育的理论来源。小学生的孝道教育既要弘扬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的精神和要求。因此,必须依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具体的孝道教育内容。
(一)感恩父母
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是孝道的基础。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往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享受着父母的百般呵护。如果把父母的爱当作习惯,把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当作理所应当,便没有了感恩之心,更不会有孝心。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为人子女更要懂得感恩父母。让小学生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是小学生孝道教育的基本任务。
1.感恩父母的教育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有效地开展感恩教育将会对其人格的完善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实现小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生低层次的需求,如生理、安全已经基本得以实现,而更高层次的需求正日益突出。小学生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实现归属与爱的需要;反之,如果不具有感恩意识,那么其人际交往必然不会
顺利。
第二,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感恩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超越。感恩思想将为他们提供新的价值目标,从满足自己的追求向回报他人与社会的价值转换,从而提升他们的价值和品味,开拓他们的人生境界,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
第三,有助于小学生提高其自身素质。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而感恩教育作为一种生活化、情感化的德育方式,极易被学生接受和感悟。所以,当学生的心被感化时,这种道德的标尺就会内化成学生心理的追求,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自身素质。
2.教育小学生孝敬父母的方式
(1)奏响生动的乐章
笔者认为,感恩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让他们懂得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也要学会感激他人。可是,当今的一些青少年不懂得感恩,不仅表现在对待父母的养育之恩,也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教师的教诲之恩,亲朋好友、社会贤达的相助之恩等。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确,学生有些不良行为并非是在进入学校之后才养成的。显然,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需从小抓起,这样才能奏响和谐社会的生动乐章。
(2)构建爱的氛围
笔者曾经在公交车站看到这一幕:好些人在排队等候上车。此时,来了一位母亲带了一个4 岁左右的男孩子,母亲边教育孩子要遵守秩序、依次排队,边留意公交车的到来。不一会儿,公交车进站了,一些人便蜂拥而上,结果那对母子根本上不了车。事实告诉我们,如果社会中这样的事例多了,无形当中就对孩子造成了反面教育,时间久了,孩子反而会认为母亲的教育使自己吃亏了,他也会加入那群人的行列。所以,社会感恩教育已刻不容缓,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能知感恩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最起码的觉悟要求。
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来说,移情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于电视、图书等媒介的力量,引导学生观看以关爱、善良、正义等内容为主题的作品,多给学生读一些以互助友爱为主题的童话故事,还可以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编成故事讲给学生听,熏陶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增强和视野的扩大,还可以引导孩子将感恩之情从熟悉的人迁移到一些陌生的人身上。比如,引导学生关心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尝试用零花钱给灾区人民捐款,在车上给老人让座,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等,培养学生感恩万物的品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以身作则,成为感恩的榜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如当我们叫学生把作业练习本搬到班级时,不是理所当然,而是向那位学生表示了最真挚的感谢,在班上表扬这位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此时,学生脸上写满了幸福,同时也看到很多羡慕的眼光。教师作为感恩教育的引导者之一,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以心换心,畅谈理想,体味人生,憧憬未来,达到心灵相通。学生在教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中,体验到尊严感和幸福感,从而提高自我教育和学习的能力,得以完善自我,并从心里敬重和爱戴教师。这样,感恩教育便收到了实质性的效果。
(3)谱写动人的篇章
古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人尚且明白的道理,我们更该知晓并付诸行动。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感恩不仅是美德,还是一个人为人的基本条件。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谁都有窘迫的时候,窘迫的时候施人以援手,对被救者来说是一种帮助,对施救者来说也是一件乐事。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滴水恩、涌泉报的感恩心态,让学生在爱中成长,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施恩,让它回归现实生活,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
同时,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学生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其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要让学生懂得,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会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
总之,要让学生成为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懂得感恩、懂得报恩的人;要让学生知道,心中有春天的人,身外才会有春天;懂得播种春天的人,才会收获春天。所以,我们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感谢教师,教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当然,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更应该把体现感恩的行为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才能发挥作用,我们中华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心灵与心灵才会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人与人的心才能更好地交融,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二)尊敬长辈(www.xing528.com)
《论语·为政》中写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由此观之,敬是孝道的精神实质。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敬父母是实践孝道的基本要求。因此,小学生要学会尊敬父母,对待父母态度要恭敬,语言要和气,不顶撞父母,尊重父母的建议和决定。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传统孝道要求不仅要尊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父母的父母,尊敬其他人的父母。由尊敬父母推广到尊敬其他的长辈,是传统孝道的内在要求。尊敬长辈,对长辈有礼貌,既是小学生传承孝道的必然要求,也是孝道教育的重要内容。
1.简论尊老、敬老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之一。随着人们对老龄化问题的深入反思,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尊老、敬老风尚日渐引起重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也被视作老人节,当天媒体相继刊发了不少家庭和睦、心态平和、健康长寿的典型例子,其中闪烁着普遍的敬老意识和志愿者的服务观念。
尊老问题不仅体现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在学术界也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尽管集中深入的研究开展还不过十多年的时间,但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对我国古代尊老文化研究及各民族敬老风俗考查等方面,意义显著,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中国的尊老传统起源很早,相传从虞舜时代起就形成了“尚齿”的风尚,体现了“礼”文化的演变。据《仪礼》等记载,古人在饮酒礼和祭祀的时候,往往借助酒表达对长者的尊崇之情。而且,《孟子》等典籍中也有具体的让老人衣帛、食肉、不负戴于道路的敬老举措。尊老养老思想集中体现在古代典籍《孝经》中,它以“孝”为中心,阐述了孝的价值以及实行原则与方法等,在历代影响很大。孝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本质是尊老,具有深刻的社会伦理学意义。中国文明史上流传的敬老孝亲佳话不胜枚举,它们都是敬老文化传统的典型事例。
古代社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家庭孝亲、社会尊长和国家尊老养老制度,其中还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和现代启示。尽管某些盲目的愚孝未必具有广泛的可行性,但是在敬老与养老的基础上,将会使传统的孝德更加富有人情意味,从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和潜力。
2.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尊老爱幼精神
(1)家庭要营造良好的环境
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还有为数不少的家庭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几个大人守着一个孩子,势必会对孩子宠爱有加,由此孩子那种唯我独尊的意识便有了滋生蔓延的温床。同时,还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好吃的必须给孩子吃。其实不然,孩子长身体需要营养不假,但是不能因此就忽略了对孩子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无论是再好吃的东西,首先要让老人先吃,然后再给孩子吃,做父母的就是再舍不得也要象征性地尝几口,这样就会避免孩子产生那种“我吃是理所当然”的想法。
(2)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教师要使学生养成尊敬老师的习惯。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拥有良好的习惯。因此,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尊敬教师开始,进而教育学生尊老爱幼。如下课先让教师走出教室,见到教师行礼问好,吃饭时要先给教师盛饭等。笔者所在学校有很多班主任对学生关爱有加,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每天中午吃饭时都让学生先打饭,偶尔遇到饭不够吃时,班主任只能饿肚子。刚开始学生还会说:“老师,吃我的吧?”时间久了,学生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这就说明有一些学生认为,教师饿肚子是应该的,这种意识发展下去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丝毫益处。其次,要注意榜样的作用。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榜样的作用就像太阳光一样重要。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举止时时处处都要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学有榜样、行有准绳。如教师之间要互相尊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教师对学生要关心爱护、说话态度要和蔼;要求孩子尊敬老人,教师首先要带头,见到老人要问声好,要热心帮助老人;要求学生爱护同学,教师在平日的言语中就要注意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发现学生有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就会学着教师的样子去做。再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学生尊老爱幼的意识。如重阳节去敬老院慰问,父亲节、母亲节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春节期间亲手制作贺卡送给亲人,寒暑假开展“今天我当家”的体验活动,召开以“尊老爱幼”为主题的班队会等。最后,要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争取家长的支持,要认识到和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并且掌握沟通的技巧,要尊重学生的家长。如果必须跟家长汇报孩子的劣迹,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辞、态度,要做到委婉地说。实践证明,只有教师和家长形成统一联盟,从同一出发点共同教育孩子,才会使教育取得最大的效果。
总之,如果学生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和教育自己的师长都不尊敬,又怎么能爱他人、爱社会、爱人民、爱我们可亲可敬的祖国呢?因此,必须教育学生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在社会要尊老爱幼。
(三)真爱生命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爱惜身体,珍爱生命,既是孝的起点,也是其最基本的原则。《礼记》有云:“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健全的身体是孝敬父母的前提。在很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子女不仅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还是父母精神上的寄托。父母在子女身上倾注了无限的关爱,子女永远是父母的牵挂。作为子女,如果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会给父母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是大不孝的表现。因此,作为子女,珍爱生命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践行传统孝道的具体表现。
1.生命关怀的定义
生命关怀是对人类和人的生存情况、生存价值最深层的关心与热爱,它是以生命中实际的需要为起点,为生命创造出自由和自然的状态,帮助生命领悟和体验生命的价值所在,以便于更好地实现生命的全面发展与协调。个体的生命关怀,其实质上是关怀个体生命的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不同个体的生命是不同的、独特的,应通过各种经历、感受展示出来,从而使生命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2.生命关怀的重要性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近年来,学生自残、自杀、暴力犯罪等事件频发,让人深感痛心的同时,也领悟到我们的教育中缺少了生命教育的成分。生命教育,即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发展并逐步完善自身的生命价值和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培养健全的人格的一种教育活动。我国教育部早在2003 年就在制定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时,对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提出了生命教育的要求。从那时起,生命教育就成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亮点之一,这无疑强调了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节重点阐述了小学生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思想品德培养中生命教育的渗透与实施以及过程中的三个注意点。
第一,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思想品德培养中需要渗透生命教育。在生理上,如今的小学生身体发育较早,体内器官发育正在成熟,体型上有些小学生的发展已经接近成人,机体机能也迅速提高。此时,教师需要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他们通过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变化、正视自己、珍爱生命来保持健康的发展。在心理上,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期,而小学高年级阶段则接近青春期,此时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处理好心理发展上面临的冲突与挑战。
第二,小学生生命观现状决定其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需要渗透生命教育。根据近年媒体的报道和有关调查可以看出,十八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是自杀和暴力致死,其低龄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这些失去未来的孩子如果能在一开始就充分接受生命教育,了解了生命的美好,学会了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那么这些悲剧就不会如此多地上演。笔者认为,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小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也可以使他们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敬畏生命。
第三,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小学生身心发展早熟,他们置身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所面临的思想和心理冲突也越来越多,遇到问题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尤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上暴力、凶杀等内容带来的误导也严重影响着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如果不对小学生进行及时、正当的生命教育,他们很可能走上一条不归路。因此,在小学生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